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2组(n=42)。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永宁 《华夏医学》2003,16(1):43-44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分别加用西沙必利治疗反流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内镜诊断的9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成2个治疗组,其中一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另一组口服法莫替丁20mg,2次/d,两组同时口服西沙必利10mg,3次/d疗程均4周,观察烧心痛及反流症状,治疗前后进行内镜检查,结果:治疗4周后,奥美拉唑组烧心痛和反流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及92.3%,法莫替丁组为63.0%及62.2%(P<0.05)。内镜复查奥美拉唑组原食管粘膜病损的总有效率为97.9%,法莫替丁组为63.6%(P<0.05)。结论:奥美拉唑加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明显优于法莫替丁加西沙必利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辉 《当代医学》2013,(25):141-141
目的进行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方法收集某医院从2010年6月-2011年8月所诊治的150例的反流性食管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研究组中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美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法美替丁联合英沙必利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症状表现与胃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都无任何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方式,疗效非常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和对照组(奥美拉唑)各43例,比较2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内镜下病变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内镜下病变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且起效迅速,作用持久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组和法莫替丁组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及治疗比较。方法 根据反流症状、食管24h,pH监测和胃镜检查结果,将167例有反酸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随机双盲分成奥美拉唑组40mg/d 83例及法莫替丁组80mg/d 84例,记录服药前后烧心、反酸、反食和胸骨后疼痛症状的改变情况,判断诊断和治疗。结果 奥美拉唑组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优于法莫替丁组。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将94例经内窥镜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48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B组(46例)给予法莫替丁治疗,两组同时加用促动力剂多潘立酮,治疗4、6周后记录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烧灼痛等症状记分及判断疗效,并于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治愈率。结果,治疗6周时,上述3种主要症状总体疗效为:A组显效42例,有效5例,显效率为87.50%,总有效率为97.92%;B组显效31例,有效6例,显效率67.39%,总有效率为80.43%,两组显效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A组总有效者45例,总有效率93.75%;B组总有效者37例,总有效率为80.43%,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奥美拉唑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宗丽香 《吉林医学》2014,(3):521-521
目的:探讨分析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6例,于患者知情的状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8例,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法莫替丁,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好,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志荣 《中外医疗》2014,33(7):123+125-123,125
目的对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该院经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34例和经奥美拉唑治疗的3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实验对象,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在经过8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内镜复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1%和76.6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镜复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05%,而对照组为73.33%,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王光助 《浙江医学》2001,23(11):697-698
胃内容物 (包括十二指肠内容物 )反流入食管 ,损伤食管粘膜 ,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 (RE)。RE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抑酸剂、促动力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 ,为探讨不同类型抑酸剂维持治疗RE疗效 ,我们于2000年8月至2001年4月分别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维持治疗RE患者41例 ,结果无论临床表现还是内镜下表现改善奥美拉唑均较法莫替丁好 ,现报道如下。1.观察对象初诊时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 (反酸、烧心、胸痛 ) ,并已排除心肺疾病所致者 ;初诊时内镜检查见食管中下段有充血、糜烂或 (和 )溃疡。内镜下食管炎分级采用1999年烟台…  相似文献   

10.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宇  蔡跃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0):2539-2540,2543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92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清晨顿服奥美拉唑20mg,夜间睡前服法莫替丁40mg,后者仅清晨顿服奥美拉唑20mg,两者均予西沙比利5mg,3次/d,疗程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行胃镜检查,观察其胃镜表现及反流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46例中治愈3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46例中治愈20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9.6%。结论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GERD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美拉唑者(P〈0.05)。  相似文献   

11.
曾汝良  彭伯坚 《海南医学》2011,22(12):56-57
目的结合临床症状及内镜观察,综合评价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两种方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其中观察组(奥美拉唑组)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Bid,盐酸伊托必利颗粒50mgTid。对照组(法莫替丁组)予法莫替丁20mgBid,盐酸伊托必利颗粒50mgTid。治疗8周后,观察指标包括烧心、反流、胸痛等临床症状以及8周后内镜复查结果。结果 (1)奥美拉唑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内镜观察有效率为95.1%;(2)法莫替丁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4%,内镜观察有效率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3月,92例食管返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46例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症状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疼痛评分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内镜检查对比评价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行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不同内镜分级下成本-效果比,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在西沙必利10mg,3次/d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雷贝拉唑10mg,1次/d或奥美拉唑20mg,2次/d。对比两组胃镜下炎症愈合情况;按基础胃镜征象将患者划分为轻度患者(内镜分级A~B级)和重度患者(内镜分级C~D级),对比两组在不同药物治疗下疗效及成本-效果比。结果:内镜检查整体对比:观察组治疗第1周、第4周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八周总有效率均达到97.9%。重度患者对比:A组成本-效果及敏感度分析下C/E及ΔC/ΔE均优于B组。轻度患者对比:A组成本-效果及敏感度分析下C/E及ΔC/ΔE均差于B组。结论:雷贝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好、见效快,但对内镜诊断为A~B级患者,改行奥美拉唑成本-效果比更佳,更适合经济困难患者。  相似文献   

14.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黎霞 《四川医学》2009,30(11):1747-1748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4例;Ⅰ组应用雷贝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Ⅱ组单用雷贝拉唑,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68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完成4周治疗,Ⅰ组、Ⅱ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4.1%(32/34),70.6%(24/34);Ⅰ组总有效率优于Ⅱ组(P〈0.05)。内镜下缓解情况,Ⅰ组、Ⅱ组有效率分别为90%(18/20)、53.3%(8/15);Ⅰ组有效率优于Ⅱ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改善迅速,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雷贝拉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食管下段菌群变化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规范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食管下段黏膜样本,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愈合组和愈合不良组,采用宏基因组学高通量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比较治疗前、后食管下段黏膜菌群构成变化。结果 对愈合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食管下段黏膜菌群丰度进行比较发现:乳杆菌科、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螺杆菌属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1.5%~3.2%)vs 4.8%(3.0%~10.7%)、2.7%(1.5%~(P=0.001、P=0.001、P=0.042、P=0.049)。同时对愈合组和愈合不良组治疗后食管下段黏膜菌群丰度进行比较发现:双歧杆菌属、螺杆菌属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0%~2.2%)vs 0.7%(0.4%~1.1%)、0.12%(0.08%~0.21%)vs 0.07%(0.03%~0.09%)](P=0.003、P=0.014)。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与食管下段黏膜菌群构成变化相关,愈合组有益菌丰度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由于病程长,易反复,难根治,故给临床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目前,抑酸和/或抗返流是治疗RE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 6 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4例 )和对照组(31例 ) ,观察组 :奥美拉唑 2 0mg ,晨服 1次 ,莫沙必利每次 5mg ,每日 3次于餐前半小时口服 ;对照组 :单用奥美拉唑 2 0mg ,晨服 1次。两组治疗 4周后均行内镜复查。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 94 .1 2 % ,内镜下有效率 88.2 4 %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0 97% ,内镜下有效率 6 1 .2 9%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比单独服用奥美拉唑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108-110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118例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雷贝拉唑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1例,反酸1例,合计发生率3.39%(2/59),研究组患者无一例出现胸骨后疼痛,反酸1例,合计发生率1.69%(1/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和第8周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第4周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8周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且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结论雷贝拉唑应用于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愈合,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 (Omeprazole ,简称Ome)对我国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Ome2 0mg晨服 ,服药 8周。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 10 0 % ,内镜下愈合率 93.3% ;内镜证实愈合的患者 ,停药 2月、6月、12月累积复发率分别为 6 0 .5 %、81.4%和 90 .7%。结论 Ome对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近期及维持治疗均有良好疗效 ,但停药后复发率高 ,需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