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温病迟脉析     
温病迟脉析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月辰一息三至,是谓迟脉。历代脉学专著皆言迟主寒证。如晋·王叔和《脉经》曰:“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宋·崔紫虚《四言举要》曰:“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元·滑伯仁《诊家枢要》曰:“迟为阴盛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  相似文献   

2.
<正> 一息三至,是谓迟脉。历代脉学专著多言迟主寒证。如晋·王叔和《脉经》云:“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元·滑伯仁的《诊家枢要》曰:“迟为阴盛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言:“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等。但就临床观察,温病过程中迟脉并非少见。所谓温病。是指以感受温邪为主因,以  相似文献   

3.
论实寒证脉非迟庄泽澄山东中医学院(济南250014)一息三至是谓迟脉。历代脉学著作皆云迟脉主寒证。如《脉经》云:“迟即生寒”。《脉诀》云:“迟冷数热古今传”。自宋代以后,脉学著作又把迟脉所主的寒证分为虚寒证和实寒证2种类型。如明·李时珍在《濒湖脉学》...  相似文献   

4.
迟脉是脉率不及之脉象,《诊家枢要》曰:"迟,不及也,以至数言之,呼吸之间,脉仅三至,减于平脉一至也。"《脉诀汇辨》曰:"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阳明病》篇中载有脉迟的原文共四条。探讨其阳明病脉迟的病理机制,对掌握件师理法方药辨证规律,指导临床实践确有重要意义。1脉迟的涵义脉迟,是指一息脉来不足四至。《脉经》曰: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然其兼脉不同,其临床症状各异。迟而无力日虚寒,迟而有力是冷积,迟而兼浮为表寒,沉而迟者望虚也。脉迟多由寒凝气滞,阳失位运所致。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受邪性质之不同,其临床症状殊异。如表证血少,表邪未解;里证脾寒,气机阻滞等均可出现迟脉。医者参之四诊,对提高辩证水平颇有神益。2证候分析2·1阳明虚寒证原…  相似文献   

6.
从代脉的沿革探讨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代脉的沿革探讨其临床意义庄泽澄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代脉在《内经》中含义有二:一是代仅为止的意思:《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唐·王冰释:“代,止也。”;二,代为脾的正常脉象:《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脉应...  相似文献   

7.
(三)以迟脉为纲的迟、缓、濇、结、代五脉:17迟脉:迟脉行三至,刚逢一息终,脏寒为主病,气滞亦填胸。胃痛阴邪结,筋攣络道壅。浮沉分表里,二至危中。〔注〕“一呼吸,脉行四至”。成年人每分钟十八呼吸,符合脉搏七十二动。如果每呼吸脉行三至,那么,每分钟脉搏只有五十四次,这就是心肌力弱,血压下降,所谓“阴寒之脉”。寸部见迟,是阴寒凝滞于上焦,发生心、胃气痛;关部脉迟,关脉似候肝、脾,“肝主筋”,“脾主肌肉”,由于阴寒凝阻血流,刺激神经痉攣和肌肉急剧的收缩。浮迟是表寒,沉迟是里寒,必须分清。如果脉数减退至一息二至,  相似文献   

8.
试谈《内经》对疼痛的认识邵河清浙江金华市河上桥河清疼痛诊所(321000)关键词:《内经》疼痛理论《内经·素河·举痛论》中论述脏腑卒然疼痛时说:“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  相似文献   

9.
<正> 数脉是中医脉诊中常见之脉象,且在众多脉象之分类中,不论以四纲、六纲或八纲立论,数脉均为脉纲之一,与迟脉相对应。《难经》曰:“数则为热,迟则为寒。”由此在  相似文献   

10.
“重寒伤肺”与小儿咳喘福州市台江区医院(350008)钟天荣儿科门诊中患感冒咳嗽者常占多数,尤其是在寒凉的秋冬季节。《难经·四十九难》中指出:“形寒饮冷则伤肺”,意思是形体受寒或饮食生冷均可损伤肺脏。《灵枢·百病始生》篇曰:“重寒伤肺”。所谓“重寒伤...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外、妇、儿科多种疾病,均取得较好效果。现从理论与临床两方面介绍如下,供学者参考。一、中医对瘀证的认识1.《内经》对瘀证的认识:《素问·调经论》曰:“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灵  相似文献   

12.
阳旦症与阳旦汤巫君玉北京市中医医院100010阳旦症名,一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上》:问曰,“症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一见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症治第二十一》:“虽久,阳旦症续在耳,可与阳旦汤。”阳旦汤仅于此条《金匮》文见到,但未列...  相似文献   

13.
诊脉审证辨别早期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脉审证辨别早期妊娠,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兹介绍如次。1诊脉辨早期妊娠1.1脉证不符《素问·腹中论篇》云:“帝曰:何以知妊子之且生也?歧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有病谓经闭、呕吐等症,无邪脉谓脉象如常也。如在停经前月经正常,停经后病吐逆而寸脉不浮、关脉不弦者为孕。寸浮为痰、关弦为肝亢.皆病脉也。近代医家时逸人曰:“身无病而有病脉,如停经之后脉虽动摇而心不悸,脉虽滑数而身不发热,亦为有孕”。1.2阴搏阳别《素问·阴阳别论篇》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脉象寸为阳而尺为阴。尺…  相似文献   

14.
缓脉小议     
<正> 缓脉,在现行高等医药院校教科书中,皆遵《脉经》“缓脉去来亦迟,小快于迟”之言,而以至数论缓脉,并录用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中“缓脉呵呵四至通,柳梢袅袅颭轻风”和李中梓的《诊家正眼》中“缓脉四至,来往和匀;微风轻颭,初春杨柳”之语以证实。但是,以此理论指导临床脉诊,实难分辨迟、缓二脉。鉴此,笔者不揣愚陋,浅议如下: 对缓脉,在《伤寒论·平脉法》中描述为:“卫气和,名曰缓”,“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等语,并对迟缓二脉做了鉴别,曰:“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迟则阴  相似文献   

15.
<正> 脉象最早记载于《内经》,但零乱不周,直到东汉末年《伤寒论》问世,方被系统地运用于临床。《伤寒论》中关于迟脉的记载较多,辨证甚细,说理精当。现将其归纳如下,作一浅解。迟脉有阳虚、腑实之分迟脉主阳虚。这是因为阳分气虚,鼓脉不足,来去极迟,故为迟脉。如200条说:“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  相似文献   

16.
“表有热,里有寒”见《伤寒论》181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历代注家对此争论颇多,如:《医宗金鉴》曰:“王三阳云经文‘寒’字当‘邪’字解,亦热也”。清·程郊倩曰:“此处‘表里’二字错简,里有热表有寒”。明·方有执曰:“里有寒者,里字非对表而称,以热之里言,盖伤寒之热本寒因也。故谓热里有寒,指热之所以然者言也”。笔者认为,“里有寒”之“里”指阳明,“寒”指寒邪;“表有热”之表,是与“里”相对而言,指体表之肌肉,“热”指里热蒸腾于外之热。现将此不同看法,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咳嗽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庆江 《河北中医》2002,24(11):825-826
咳嗽为肺系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而中医学在对咳嗽的辨证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其论治提示了有益的思路。如《素问·宣明五气论》“肺为咳” ;《素问·咳论》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隋·《诸病源候论》及唐·孙思邈《千金方》则分十咳 ,即五脏咳及风、寒、支、胆、厥阴诸咳。宋·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则以三因论咳 :外因即六气之咳 ,内因即五脏之咳 ,不内外因者乃房劳伤肾、饥饱伤脾、否极伤肝、叫呼伤肺、劳神伤心等。金·张子和《儒门事亲》谓 :“咳分六气 ,无拘以寒。”“故风、寒、暑、湿、燥、火皆令人咳。”元…  相似文献   

18.
苍辛煎剂治疗鼻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渊为常见的多发病,《素问·气厥论》曰:“鼻渊者,涕浊下不止也。”《医林绳墨》曰:“伤风鼻塞”。《张氏医通》曰:“暴起为寒,久郁成热”。临床以鼻流浊涕为主要表现,伴有鼻塞、鼻痒及前额痛,苔薄,脉浮。类似现代医学的副鼻窦炎或某些鼻炎,笔者在近四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凡遇鼻渊者,均以苍辛煎剂治疗,屡获良效,举案于下: 白某,女,33岁,1999年12月13日初诊。 患者鼻流浊涕已3月余,伴头痛,曾在多家医院治疗,服过多种西药及中成药未见效果。诊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鼻腔内可见浊涕及脓痂痕,鼻肌膜红肿。追…  相似文献   

19.
浅论"迟脉不可概之为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脉多指节律规则,但跳动缓慢,一息三至(不足四至),相当60次/min以下,如<脉经>说:"呼吸三至,来去极迟".现代医学的窦性心动过缓,可现迟脉.对此脉主病如<四诊抉微>所指:"迟脉属脏主寒……为其常也".人们已熟知,迟而无力为虚寒,迟而有力为实寒,浮迟为表寒,沉迟为里寒,这是对迟脉的一般规律性认识,除此以外其他因素也能导致血行缓慢出现迟脉,须当详细辨认.  相似文献   

20.
试论寒邪与胸痹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之名,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对于胸痹的主证及处方用药都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但对于胸痹的临床表现,则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曰:“邪在心,则病心痛”,《灵枢·厥病》还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