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1,(1)
正graphy,CT)提示左侧肾上腺外支见2枚结节样低密度影,大小分别为2.1cm×1.8cm和2.5cm×1.6cm,边界清楚,平扫平均CT值分别约3、41 Hu(图1A、B),强化后平均CT值约为32、67Hu(图1C、D)。常规心电图:窦性心律,I、aVL、V4~6导联T波倒置。实验室检查:血钾1.81 mmol/L,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 3.50ng/mL,肌钙蛋白I 0.205ng/mL,肌红蛋白789 ng/mL,血清皮质醇120.13 nmol/L(8∶00)、152.48nmol/L(16∶00)。24h尿游离皮质醇1 380.92(参考值108~961)nmol。24h尿钾37.5(参考值51~102)mmol/L,醛固酮卧位0.2(参考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6岁.高血压病20余年,心悸头胀2个月于2010年3月25日入院.偶感头晕眼花、恶心不适,无呕吐,近半年来自觉消瘦明显.查体:血压22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界稍大,律不齐,早搏4次/min,未闻及杂音,A2>P2,肺(-);腹软,无包块,双肾区无叩痛.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5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多汗伴血压升高6个月,于1999年3月4日入院。10年前妊娠分娩时有“高血压史”,产后未复查。体检:消瘦,心率100次/min,血压90~260/70~130mmHg(1mmHg=0.133kPa),右肋缘下可触及10cm×12cm肿块,界限清,无搏动,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质地中等。IVU示双肾功能正常,无肾积水,右肾位置下移,上极向外下方移位,提示右肾上腺占位。CT提示右肾上腺巨大嗜铬细胞瘤。化验:血钾、钠、钙、血皮质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均在正常范围,3次尿VMA分别为550、610、658μmol/24h(正常值<8…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9岁.左上腹疼痛伴不规则发热于1993年10月4日入院.入院前1年左上只疼痛反复发作,未治而愈.近20天左上腹疼痛加重,并自扪及包块,无头晕眼花.入院体检:体温、脉搏、心率均正常.血压16/12kPa.巩膜无黄染.左上腹明显隆起,肋缘下可及6cm X6cm大小质硬肿块,上、下界不清,活动度差,表面光滑,有压痛,深压肿块时病人感不适,肝未及.实验室有关检查正常.B超提示:左上腹实质性包块,左肾上腺占位病变之可能.IVU示左肾上极轮廓不清受在下移.肾图正常.尿糖阴性,冷试验阴性.CT示脾轮廓不清,上极可见20cm X18cmX18cm大小肿块,包膜完整,呈多房液性暗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引起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例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引起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资料。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头痛半年,加重伴头晕、多尿、消瘦2个月收入我院内分泌科。术前诊断考虑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引起库欣综合征,同时按库欣综合征和嗜铬细胞瘤做术前准备,行腹膜后入路腹腔镜右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结果内分泌检查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高于检测值上限,且大、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受抑制。血儿茶酚胺三项均升高,以肾上腺素为主,可乐定试验不受抑制。甲氧基肾上腺素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均升高。胸部CT平扫及PET-CT未发现可疑异位ACTH来源。肾上腺MR示双侧肾上腺内、外支弥漫性增厚,右侧肾上腺内、外侧支之间可见一类圆形肿块,边界清,考虑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能。予口服甲吡酮抑制皮质醇生成,常规剂量酚苄明作术前准备,行腹膜后入路腹腔镜右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病理提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皮质区带性增生。免疫组化CgA(+),ACTH(+)。术后ACTH及皮质醇降至正常范围。术后6个月复查提示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表现消失。
结论嗜铬细胞瘤引起库欣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手段,术前需同时按照嗜铬细胞瘤和库欣综合征完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6.
7.
嗜铬细胞瘤并发肾上腺危象休克一例报告李州利,石炳毅患者,男性,44岁,因间歇性头晕、无力一年,突然加重伴右腰部疼痛一周入院。查体:表情淡漠,神志清楚,四肢冰冷,软弱无力,体温36.4℃,血压8/5.6kPa,脉搏108次/分,右肾区饱满,轻微叩击痛。... 相似文献
8.
9.
患者,女,47岁。右侧腰、腹部疼痛15天,间歇性高血压发作1年。入院前血压为135~180/80~90mmHg(1mmHg=0.133kPa)。B超发现右肾上腺肿瘤,大小为39cm×4.6cm×5.1cm,呈稍强光团,周围见包膜,边界清。CT提示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就诊原因:高血压27例,血压170~230/110~155 mm Hg(1 mm Hg=0.133 kPa),病程3个月~15年;腹部疼痛10例,病程5个月~6年;间歇性肉眼血尿2例,病程1周和3个月.34例实验室检查,血、尿儿茶酚胺升高20例,尿3-甲氧-4-羟苦杏仁酸升高24例.B超检查34例,肿瘤准确定位31例,阳性率91.2%.CT扫描25例,24例准确定位,阳性率96.0%.MRI检查6例,均准确定位.15例经腹、3例经耻骨上、16例经腰手术,其中32例完整切除肿瘤,1例行包膜下摘除术,1例行术中活检.结果 肿瘤位于肾门旁12例、左肾下极2例、下腔静脉后方1例、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之间3例、腹主动脉前方肠系膜根部2例、右髂总动脉前方1例、肝门部1例、胰腺后方1例、膀胱内2例、降结肠旁1例、多发肿瘤8例(2~3枚).良性嗜铬细胞瘤22例,恶性1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中肿瘤单发7例,多发5例.手术切除瘤体直径2~15 cm.术后30例随访6个月~13年.术前27例有高血压症状者,22例血压于术后3 d~6个月恢复正常,5例仍有高血压者中3例舒张压恢复正常,收缩压波动于150~170 mm Hg;2例血压较术前稍有下降.1例膀胱良性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行膀胱全切.1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中9例获随访,术后1年内均复发、转移,其中2例为术中未能完整切除肿瘤者,6例术后6个月~3年内死亡,其中3例死于脑溢血,3例死于肿瘤广泛转移;3例经131Ⅰ-间位碘代苄胍(MIBG)治疗后病情稳定,荷瘤生存.结论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定位较为困难,易漏诊,CT扫描定位准确可靠.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恶性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术后可给予131Ⅰ-MIBG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肾上腺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 )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2001年2月收治的14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腺瘤型原醛症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资料. 结果腹膜后充气造影、B超和CT在肾上腺腺瘤型原醛症诊断中的特异性分别为39.0%、67.0%和95.3%,腹膜后充气造影与B超和CT诊断特异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23.89,P<0.01),B超与CT诊断特异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32.10,P<0.01).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血钾恢复正常,术后2个月内11 0例(73.8%)患者血压恢复正常. 结论 B超和CT检查是肾上腺腺瘤型原醛症定位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影响疗效的因素,主要与患者年龄大、病史长、全身血管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儿童嗜铬细胞瘤并心衰一例报告@兰涛!030012太原$山西省人民医院儿科
@杨晓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泌尿外科
@魏秀勤$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儿科
@董振倩!030012太原$山西省人民医院儿科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1岁.因右腰部酸痛不适半年加重2周,于2005年11月14日入院.病程中偶有阵发性心慌,持续2 min左右. 相似文献
14.
沈光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9):540-540
患者女,31岁.反复右上腹疼痛 1年,加重1d入院.体查:体温38.5℃,血压24/82mmHg.急性痛苦病容,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莫菲氏征阴性.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经术前准备后施行胆囊切除术.术中经过顺利.病员被送回病房后突然出现血压增高至170/130mmHg,给以酚妥拉明降压后血压降低.以后又反复出现高血压及低血压,最后血压降至0,抢救无效,死亡.死后经华西医科大学尸体解剖,病理诊断:右肾上腺嗜细胞瘤.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自发破裂的临床病例特征,提高对肾匕腺嗜铬细胞瘤自发破裂的认识。方法:对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自发破裂出血急诊患者的临床诊治及影像学特点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以急腹症发病,表现为剧烈的腰、腹部疼痛伴高血压,同时有失血性休克表现;B超、CT检查提示肾上腺区肿瘤并破裂、肾周血肿。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能会发生自发破裂而出血,B超、CT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常需手术切除肿瘤、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由于诊断技术和调控血压药物的进展,人们对嗜铬细胞瘤麻醉处理的把握已大有增进,并已积累了很多经验。问题可能是在一些基层医院中,尚缺少实践和有关理论知识,如本文所述那样,在未中仍难免血压的大起大落,幸处理尚称对路,得以渡过险关。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2岁,因体检B超发现左肾上腺肿物合并右肾肿物于2011年11月2日入院.无发热、头晕、腰痛、血尿等症状,既往无高血压、手术病史.血压110/60 mm Hg(1 mm Hg =0.133 kPa),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肾上腺内分泌检查均正常.CT检查示右肾约5.8 cm×5.1 cm大小肿物,动脉期可见不均匀强化,左侧肾上腺区可见一椭圆形多房囊性密度影,大小约5.1cm ×3.6 cm,病变包绕肾动脉,肾静脉受压,增强扫描可见囊壁明显强化,双肾血流灌注正常. 相似文献
19.
精索及双侧肾上腺多发性嗜铬细胞瘤一例报告单玉喜颜纯海殷福兴薛波新李玲玲患者,男性,34岁。因发作性头痛、心悸一年余入院。于一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头痛、心悸、胸闷,无发热、腹痛及出汗。发作持续时间1~4小时不等,每月发作1~2次。发病时测血压31~32/...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 ,40岁。体检发现左肾、双侧肾上腺肿物于 1993年 8月 17日入院。查体 :血压、心率正常。B超示左肾中部 7.0cm× 7.0cm× 3.5cm混杂回声肿物 ,左侧肾上腺 16 .0cm× 8.0cm× 3 .5cm ,右侧肾上腺 2 .5cm× 2 .0cm× 2 .0cm低回声肿物。CT示左肾实质内密度不均匀肿物 ,强化后其内有低密 作者单位 :30 0 0 5 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度灶 ,双侧肾上腺内软组织密度肿物。IVU示左肾增大 ,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移位。术前诊断左肾肿瘤、双侧肾上腺转移癌 ?1993年 8月 2 8日行左肾探查术 ,发现左肾门肿瘤 7.0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