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各种因素对214例肺癌脑转移病例生存的影响,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14例肺癌脑转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35例(16.4%)颅内单发转移瘤接受手术切除,其中单纯手术10例,手术联合全脑放疗8例,手术联合化疗2例,手术联合全脑放疗和化疗15例,单纯全脑放疗10例,单纯化疗36例,全脑放疗联合化疗104例,支持治疗29例.生存期定义为从患者接受治疗开始至死亡或随访结束的时间.应用Kaplan-Meier方法 计算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并描绘生存曲线,long-rank试验评价组间生存差异,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肺癌脑转移预后的各种因子.结果 214例肺癌脑转移病例的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95%C/9.06~10.94),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6%、1.14%和0.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原发肿瘤分期及颅外脏器转移数目分析患者生存率,显示各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治疗方式中位生存期以联合手术、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生存期最长(17个月),而手术联合化疗组和支持治疗组分别为3个月和4个月(P=0.00).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方式是惟一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对肺癌脑转移病例的积极治疗是有益的,其中联合手术治疗和全脑放疗、化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是最有效的.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和病理类型等因素和预后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例成人幕上PNET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行辅助放疗,辅助化疗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例,近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随访3~48个月;5例死亡。5例术后辅助单纯放疗,随访期间死亡3例,死亡时间为术后2、6、8个月;术后辅助放、化疗5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死亡时间为术后12、22个月。1例额叶PNET,手术全切肿瘤,术后辅助放、化疗,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成人幕上PNET为颅内罕见肿瘤,恶性度高,易沿脑脊液播散,预后差;确诊依赖病理检查;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松果体区绒毛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2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4例原发性松果体区绒毛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对患者随访.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3.75岁,病变均位于松果体区,平均直径4~5 cm.3例术前行诊断性放疗,其中2例出现肿瘤卒中.采用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肿瘤,其中全切3例,近全切除1例,术后均建议化疗.随访时间1个月-5年,3例死亡,1例存活,随访期内平均生存时间为31.7个月.结论 原发性松果体区绒毛膜癌极为罕见,预后极差.血清或脑脊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是常规治疗方法,放疗因增加出血风险,瘤体较大时,不建议作为常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非生殖细胞瘤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NGMGCTs)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34例高度恶性NGMGCTs 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治疗方法及预后.所有患者均行枕部经小脑幕(Poopen)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并行辅助放化疗.结果 全切除32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示未成熟畸胎瘤11例,畸胎瘤恶性变2例,胚胎癌2例,卵黄囊瘤l例,绒毛膜上皮癌6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2例.共随访31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1年生存率为97%,3年生存率为62%,5年生存率为44%.结论 多数松果体区NGMGCTs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肿瘤标记物可在术前定性,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7年间收治的27例18岁以下儿童胶质母细胞瘤的手术、放疗与化疗情况,进行长期追踪随访,并对性别、年龄、手术切除程度,以及放化疗4个预后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儿均接受了开颅手术治疗。包括21名男性和6名女性。24例肿瘤位于幕上,其余3例位于幕下。22例肿瘤得到全切除,另外5例得到次全切除,围手术期无病人昏迷和死亡。8例患儿在手术后接受了放疗和化疗,9例接受了单纯的化疗,另外10例未进行任何放化疗。本组病例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6个月总生存率81.5%,1年总生存率59.3%,2年总生存率33.3%,5年总生存率14.8%。男性患儿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女性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在性别上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87)。0~10岁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11~18岁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在年龄上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63)。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8.5个月,而手术+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两组在预后上有显著差异(P=0.0067)。肿瘤全切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而次全切除组中位时间为12个月,虽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14),但是获得长期生存的病例均来自肿瘤全切患儿。结论儿童胶质母细胞瘤的总体预后较差,生存时间与性别和年龄无关,术后放化疗对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全切肿瘤不能明显延长患儿生存时间,但是患儿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脑转移瘤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转移瘤 (B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CT、MRI诊断BM 62例 ,其中 8例术前误诊。 47例单发BM全切 ,15例多发BM行大瘤切除。术后 5 5例行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 5 5例生存至少半年。 3 5例随访 8个月至6年半 ,存活期 8~ 75个月 ,平均 2 7个月。其中手术加放疗组 ,平均存活 11个月 ;手术加放疗及化疗组 ,平均存活 2 9个月 ;手术加γ 刀及化疗组 ,平均存活 14个月。未查到原发灶的单发BM组 ,平均存活 3年 ;有明确原发灶及多发BM ,平均存活14个月。术后死亡 7/62。结论 对有手术适应证的BM ,积极手术治疗 ,术后综合治疗能延长BM生存期 ,最佳治疗方案为手术加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PMA)的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对PMA分子病理进行初步研究探讨。方法纳入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12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PMA患者。对肿瘤组织样品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以及FISH检测。结果 12例患者中4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3~47岁,中位年龄12. 5岁。PMA位于三脑室6例、鞍区5例、基底节1例。穿刺活检2例、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5例。2例术后放疗联合化疗、7例术后放疗未化疗、3例术后未行放疗和化疗。术后随访患者头痛、头晕均改善,视力有所好转1例,余病例视力均无改善。手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 8个月,根据RANO标准对患者病灶进行疗效评估,其中进展3例,平均进展时间为12. 3个月;死亡3例,平均生存期16. 3个月。分析IDH1、MGMT、BRAF、1p19q检测结果,IDH1均为野生型12例; MGMT甲基化3例,非甲基化9例; BRAF V600E突变1例,无突变11例。结论 PMA发病率低,预后不良,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分子病理检测可指导PMA的综合治疗,放疗、化疗的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治疗结果及病理学特征.结果病变位于幕上12例,幕下3例;多发者8例.CT通常示低密度,瘤周中度水肿,均匀增强.MR通常示长T1长T2信号,均匀增强.术前无一例确诊.病理示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型11例,局限型2例,小B细胞淋巴瘤1例,无裂细胞型1例;免疫组化:LCA阳性率为100%.中位生存期:肿瘤全切除后化疗加放疗16个月,肿瘤部分切除后化疗加放疗12个月,部分切除加化疗11个月.结论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常发生于幕上大脑半球,术前误诊率高,预后差,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全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期鞘内注射化疗后全身化疗治疗高危髓母细胞瘤(MB)的疗效. 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肿瘤中心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行3D CRT联合鞘内注射及全身化疗治疗已沿脑脊液播散的高危MB患者20例,其中脑脊液中找到肿瘤细胞15例,MRI发现脊髓结节状种植5例.采用3DCRT进行全脑全脊髓放疗(CSI)及局部追量,放疗同期应用阿糖胞苷、氨甲喋呤等鞘内注射,放疗后应用盐酸尼莫司汀、替莫唑胺等全身化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疗效. 结果 本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8.5个月.治疗结束3个月后患者总体完全缓解(CR) 18例(90.0%),部分缓解(PR)1例(5.0%),稳定(SD)1例(5.0%);4例治疗失败死亡.1例局部复发.3例脊髓种植进展.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3个月,3年总生存率(OS)和3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80.0%、75.5%.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未出现Ⅳ度骨髓抑制. 结论 全程3DCRT同期鞘内注射化疗后全身化疗治疗高危MB安全、有效,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H3 K27M突变的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DM G伴H3 K27M突变患儿的临床资料。10例患儿中,病变位于丘脑4例,脑干4例,脊髓2例,其中行开颅肿瘤切除术7例,脊髓肿瘤切除术2例,颅内病变活组织检查术1例4例术后行放疗联合化疗,1例行单纯放疗,5例未行放疗或化疗以肿瘤切除率>90%为近全切除,50%~90%为部分切除。术后随访至2020年7月或患儿死亡,随访患儿肿瘤有无进展、生存时间以及死亡原因。结果10例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8.9(4.9~9.9)岁,颅内占位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脑神经麻痹;脊髓占位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肢体无力。肿瘤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5例,活组织检查术1例。患儿术后症状改善6例,无改变4例;无一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在术后放疗期间出现脑积水10例患儿的肿瘤病理学结果均为DMG伴H3 K27M突变(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级Ⅳ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阳性比例为9/9,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比例为10/10,突变型异柠檬酸脱氢酶1阳性比例为0/9,Ki-67≥40%的比例为8/10。10例患儿术后均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1~23个月至末次随访,2例患儿存活,8例患儿因肿瘤进展死亡,生存时间为1~23个月结论初步观察发现,伴H3 K27M突变的儿童DMG临床表现多样,可选择手术、术后放疗和(或)化疗治疗,患儿的生存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