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缓解乳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放射治疗存在癌因性疲乏症状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Piper疲乏量表的得分配对随机化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6周的有氧运动干预。6周后使用Piper疲乏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周后Piper疲乏量表得分观察组(3.56±0.98)分,对照组(5.42±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Piper疲乏量表得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Piper疲乏量表得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喉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喉癌手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知识指导,包括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自我护理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氧运动干预。干预后2个月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对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喉癌术后患者实施有氧运动干预,可改善其疲乏症状,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为临床疾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了良好保障,从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居家有氧运动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存在癌因性疲乏症状的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研究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医院常规护理,试验组(36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24周的居家有氧运动干预.于干预前、第4、8、12、16、20和第24周对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量表测定.结果:试验组的疲乏分数在有氧运动干预第4、8、12、16、20、24周较之对照组呈显著性下降趋势.结论:实施早期居家有氧运动可延缓化疗导致的癌因性疲乏加重.  相似文献   

4.
白焕峰  朱淑静 《护理研究》2009,23(32):2929-293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子宫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68例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子宫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接受医院常规护理,治疗组(34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8周的居家有氧运动干预. 使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RPF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8周干预结束后,治疗组RPF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RPFS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RPFS得分较8周前明显升高.[结论]居家有氧运动可延缓子宫癌化疗导致的癌因性疲乏加重.  相似文献   

5.
白焕峰  朱淑静 《护理研究》2009,(11):2929-293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子宫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68例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子宫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接受医院常规护理,治疗组(34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8周的居家有氧运动干预。使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RPF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8周干预结束后,治疗组RPF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RPFS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RPFS得分较8周前明显升高。[结论]居家有氧运动可延缓子宫癌化疗导致的癌因性疲乏加重。  相似文献   

6.
陈亚梅  王维利  周利华 《护理研究》2012,26(27):2499-250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以及乳腺癌病人生存期的延长,癌因性疲乏的干预越来越受到肿瘤护理人员的重视,而运动干预是缓解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针对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运动干预形式、强度、时间及频率等进行综述,为肿瘤护理人员实施运动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国内有关有氧运动对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性研究的现状及文献质量。方法以"肿瘤OR癌症""有氧运动""癌因性疲乏OR疲乏"为检索词,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进行检索;纳入文献采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NSORT声明2010版本对文献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检索出18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只有1篇文献Jadad评分为3分,5篇为2分,其余均低于2分;纳入研究报告书写欠规范。结论有氧运动能缓解癌因性疲乏的严重程度,但运动方式缺乏规范性;相关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研究报告书写欠规范。因此,应进一步寻找最佳运动方式,同时,重视方法学研究,改善文献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有氧运动干预对改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选取胃肠道肿瘤且行化疗的患者70例,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有氧运动干预;观察组3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有氧运动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有氧运动能一定程度上减轻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疲乏的程度,增进舒适,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对126例胃癌术后进行第1周期化疗的患者,按入院时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在接受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出院康复指导。干预前、后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RPFS)、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的生活质量问卷(EORTC-QLQ-C30)对患者的CRF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4周有氧运动干预结束时,对照组失访2例,观察组失访1例,共有123例患者完成了全部资料的收集。胃癌术后患者化疗结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CRF;观察组经有氧运动干预4周后,2组RPFS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生活质量比较,有氧运动干预后EORTC-QLQ-C30各项分值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CRF,对这类患者在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的基础上采用有氧运动干预,能有效缓解其CRF的程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有氧运动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26例胃癌术后进行第1周期化疗的患者,按入院时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在接受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出院康复指导.干预前、后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RPFS)、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的生活质量问卷(EORTC-QLQ-C30)对患者的CRF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4周有氧运动干预结束时,对照组失访2例,观察组失访1例,共有123例患者完成了全部资料的收集.胃癌术后患者化疗结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CRF;观察组经有氧运动干预4周后,2组RPFS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生活质量比较,有氧运动干预后EORTC-QLQ-C30各项分值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CRF,对这类患者在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的基础上采用有氧运动干预,能有效缓解其CRF的程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实施运动疗法的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为探索适合血液透析患者的运动疗法提供依据。方法入选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针对患者运动能力设计个体化的运动方案。观察患者在运动前、运动3个月和运动6个月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下肢肌围、运动能力评分、睡眠状况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60例患者运动3个月后平均动脉压下降,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21)mmHg比(86±19)mmHg,t=0.763,P〈0.05];下肢肌围上升,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65±11)cm比(28.55±12)cm,t=0.841,P〈0.05];运动能力评分升高,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5)分比(8±2.5)分,t=0.694,P〈0.05];患者睡眠状况改善明显,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差的比较:2比6,x2=0.27,P〈0.05)。运动6个月后患者平均动脉压、下肢肌围、运动能力评分、睡眠状况与运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运动3个月、运动6个月患者心率与运动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长时间运动模式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COPD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一般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康复干预,疗程均为12周,对两组病人在康复前后测评呼吸困难分级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在康复治疗后的呼吸困难评分和SGRQ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呼吸困难改善效果更为突出,与对照组相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改善老年COPD病人的呼吸困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65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峰值功率的80%)间歇有氧运动组(22例)、中等强度(峰值功率的60%)有氧运动组(21例)、对照组(22例)。高强度运动组以3min训练、1min休息的间歇训练模式进行,每次训练10组,共40min。中等强度运动组每次持续训练40min,两组患者均训练12周,每周3次,所有患者训练前后均行超声心动图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结果:训练前3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功率(PP)、运动持续时间(ED)、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均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高强度运动组及中等强度运动组PP、ED、VO2peak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等强度运动组与对照组LVEF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但均与高强度运动组有显著差异(P0.05);AT仅高强度运动组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相比,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可以更好地改善PCI术后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及有氧代谢能力,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个体化方案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3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保持原药物治疗不变的情况下,以平板运动仪测试的结果为依据确定运动方案,实施个体化运动,对运动干预前后的血压及运动起始达目标心率所用时间和运动平板试验达目标心率前3 min和平板运动停止后4 min内(每隔30 s)的心率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运动干预3个月后,收缩压(SBP)下降(11.9±0.4)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DBP)下降(8±3)mm Hg,运动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干预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有氧运动个体化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服药患者血压控制率、运动耐力及降低运动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体化有氧运动对心率恢复异常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情况及运动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招募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将75例心率恢复异常(试验终止1min时的心率恢复值(HRR1)≤12次/min)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康复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强度为60%—85%目标心率的个体化有氧运动训练,每次40min,每周3次,共12周。所有患者研究结束后再次进行CPET评估心率恢复及运动能力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HRR1、峰值功率(PP)、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均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康复组的PP、VO2peak、AT与训练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1,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在HRR1方面,康复组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训练后,康复组有16例患者HRR1>12次/min,且PP、VO2peak与HRR1≤12次/min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康复组HRR1的提高值(△HRR1)与运动能力提高水平(△VO2peak、△PP)呈显著相关性(r=0.347,P<0.05;r=0.419,P<0.01)。结论:虽然有氧运动在改善心率恢复方面并不像提高运动能力那样显著,但是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率恢复并与运动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疗法对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按“3,5,7"方案对43例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心率控制下的慢跑运动,观察运动前后血压、血糖、血脂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2个疗程后,病人血压、血糖、血脂等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P<0.05);随访6个疗程后发现,坚持运动可以保持运动效果。结论慢跑作为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控制高血压伴有糖尿病者的病情,长期规律运动效果更佳。<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患者运动耐力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率控制下的有氧运动6个月,并与无运动锻炼的对照组比较其运动耐力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病人的血压、心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运动耐力明显提高(P<0.01),左心功能指数明显改善(P<0.01)。结论有氧运动作为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毛雨婷  陆大江 《中国康复》2016,31(4):286-289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中年人各方面身体能力的影响。方法:募集上海某区无专业运动经验,40~60岁的89名受试者,分为A组(每周运动次数3次)和B组(每周运动次数≥3次)。在8周运动干预前后进行11项体质测试,包括体脂率、骨密度等。干预期间不进行饮食监控,也无强制性集中运动。结果:运动干预8周后,2组男、女性体重和BMI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体脂率较干预前及A组下降明显(P0.05)。男性B组握力、伸膝肌力、坐位体前屈及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且伸膝肌力较A组明显增加(P0.05);女性B组伸膝肌力、坐位体前屈及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且坐位体前屈较A组明显增加(P0.05)。男、女性B组最大摄氧量及女性B组骨密度均较A组显著提高(P0.05)。A组各项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坚持规律性的运动锻炼,有助于中年人降低体脂率;改善身体素质,增强上下肢肌力,提高有氧能力和维持正常骨密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