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机制问卷对3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不成熟防御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上明显不同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2.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防御机制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防御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3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以30名正常者作对照研究。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方式及其投射、潜意显现、抱怨、幻想、退缩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成熟防御方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常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如投射,潜意显现,抱怨,幻想,退缩等。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机制问卷,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36例进行测试,并与34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上明显不同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4.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是经典精神分析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历经一个世纪的嬗变繁衍,尽管原有的许多观点被摈弃或修正,但其模式却被广泛地接受、研究及应用。在精神医学领域,许多医生习惯用防御机制解释各种心理、病理现象。DSM—Ⅲ—R 还对其作了专门的解释,并诠注了18种常见的防御机制。本文试图对防御机制研究的历史、理论及应用等问题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患者的防御机制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防御机制的特点及与非肿瘤患者的差别。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3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测试并与37例非肿瘤患者作对照研究。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不成熟防御方式及其潜意显现、抱怨、躯体化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成熟防御方式及升华、压抑、幽默分明显较对照组低。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具有与非肿瘤患者不同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4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分别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瑞典大学人格量表(SSP)评估两组样本的心理防御方式和人格特质.结果 抑郁症患者更多地使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幻想、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和反向形成、假性利他、隔离、交往倾向与消耗倾向等中间型防御方式,而较少使用升华等成熟防御方式.抑郁症患者的躯体性焦虑、应激敏感性、缺乏自信、怨恨、社交愿望和兴奋性6个SSP分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除冒险探索、冷漠、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外抑郁症患者其余SSP分量表分均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相关(P<0.05);躯体性焦虑、缺乏自信、怨恨、冲动性、不信任和言语攻击6个分量表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正相关(P<0.05);而成熟防御机制与怨恨负相关,与社交愿望正相关(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更多地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具有神经质和精神质的人格特征;其人格特征与防御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应用防御方式问卷对青少年期起病和成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名,以及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防御机制的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青少年期起病及成年期起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成熟防御机制与精神分裂症起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过多地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起病年龄影响其成熟机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袁(MMPI)对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5例正常人对照进行防御方式评定和人格特征测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同对照组相比,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差异有显著性(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中9个量表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成熟防御机制同精神病态、偏执、精神分裂、轻躁狂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成熟防御机制同社会内向存在负相关;中间型防御机制同癔症呈负相关(P<0.05),同偏执、轻躁狂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存在病态的人格特征,且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118例,用防御机制问卷调查心理防御机制,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患者的社会支持,对心理防御机制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中投射与社会支持总分(r=-0.270)、客观社会支持(r=-0.190)呈负相关,幻想与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r=-0.181),退缩和主观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204);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中升华与客观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235);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中反作用形成与社会支持总分(r=-0.195)、客观社会支持(r=-0.187)呈负相关,假性利他、交往倾向及期望分别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依次为:0.230、0.208、0.230、0.212、0.219和0.303)。结论肺癌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与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10.
神经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神经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以及与正常人的异同。方法 应用防御方式问卷 (DSQ) ,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 (HAMA ,HAMD) ,对 5 1例神经症患者 ,30例正常人进行了测试。结果 ①神经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得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1) ;②神经症患者隔离、交往倾向、投射、被动攻击和制止得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神经症患者多使用隔离、投射、交往倾向、被动攻击及制止特定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防御及应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心理防御及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明显好转,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35时,将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得分≥6分者纳入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组,CDSS得分<6分者中匹配选择纳入对照组。二组患者均作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简易应对方式测试。结果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成熟型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躯体化等不成熟防御机制及压抑等成熟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幽默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与CDS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分与CDSS得分呈负相关(r=0.137),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与CDSS得分呈正相关(r=0.143),但无统计学意义;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CDSS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531,P<0.01),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CDS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463,P<0.01)。结论过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抑郁的因素之一。抑郁症状越严重,越多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特征和家庭生活质量。方法:使用防御方式量表(DSQ)对75例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进行评定,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92名抑郁症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两组均以8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抑郁症组中间型及不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4.76±0.41)和(4.41±0.60),显著高于对照组(4.31±0.31)和(3.92±0.81)(P均<0.01);而抑郁症组成熟防御机制评分(4.62±0.54)则显著低于对照组(5.20±0.47)(P<0.05)。抑郁症家属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差,GQOLI总分及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均较对照组显著为低(P<0.01或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多采用了中间型和不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方式,其家庭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摩梭族与汉族居民心理防御方式的特点及差异。方法:随机抽取60名丽江永胜摩梭族成人和60名汉族成人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调查。结果:摩梭族及汉族成人应用最多的防御机制均为成熟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应用最少;摩梭族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4.83±0.45),显著高于汉族(4.38±0.50)(t=-3.404,P〈0.01)。结论:与汉族居民相比,摩梭族人较多使用中间型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 was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ulnerability to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perceptual defense evoked by tachistoscopic stimuli alluding to perinatal themes in pregnant women. Tachistoscopic stimuli have been shown to produce different thresholds of conscious ident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emotional content: a phenomenon termed perceptual defense. A total of 412 women in their 3rd of 4th month of pregnancy were asked to identify 14 pictures and 18 verbal stimuli shown for initially very brief but increasing durations. Presentation times required for a correct identification were measured. Depression was assessed, at 2 and 6 months postdelivery, by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53 women were defined as depressed by a score ≥ 15. Discrimina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women who would become depressed 7 to 11 months later were slower than the nondepressed to identify 5 stimuli alluding to pregnancy, sexuality or a father image. Particular attitudes towards the themes of being pregnant, of sexuality and of the father could be components of a psychological predisposi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ed mood in the postpartum.  相似文献   

15.
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防御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特点。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78例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病情稳定期进行测评,并与68例无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不成熟防御机制、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反作用形成、隔离、否认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压抑显著低于对照组。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是暴力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压抑是暴力行为的阻遏因素。结论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较多地应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提示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可作为暴力行为发生的一项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科医生与综合医院医生心理防御方式的特点及差异。方法:随机抽取60名精神科医生和60名综合医院医生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调查。结果:两组应用最多的防御机制均为成熟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应用最少;综合医院医生较多使用中间型防御机制,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与精神科医生相比,综合医院医生较多使用中间型防御机制,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