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新贤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128-112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998~2008年本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379例中合并肝胆管癌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肝胆管癌者占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6.86%,术前确诊3例,术中确诊18例。术后6个月内死亡6例,术后1年死亡13例,2年死亡7例。【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并尽早行肝叶切除,去除病灶,是提高其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沙  刘初平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7):1083-1085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手术要领。【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5年9月52例因右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6~35个月,术后效果优良率为81.8%,并发症发生率19%,经胆道造影残石率为9%。【结论】肝切术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能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远期疗效明显。肝的充分显露、肝门阻断带的合理使用、肝切断平面的划定、残肝的正确处理是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彭剑波  李永国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682-1683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择期手术后再手术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本院收治的31例肝胆管结石择期手术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再手术原因分别为:未处理肝内病灶,肝内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式执行不当;再手术方式为:肝叶切除,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肝内狭窄矫形,修正原执行不当的胆肠吻合术;引流方式:T管引流,肝胆管空肠吻合。【结论】术前详尽影像检查,术中全方位探查及胆道镜检查,有效清除肝内病灶,解除胆管狭窄,合理选择并正确执行引流方式是降低再手术率及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左外叶切除术39例,左半肝切除术14例,右前叶切除术5例,右后叶切除术1例,右半肝切除术1例,左肝和右肝叶(段)联合切除术12例。全组附加胆道探查45例(62.6%),胆肠吻合术23例,胆道探查术后常规留置T管。【结果】术后并发症8例(11.1%),无手术死亡。65例(90.1%)随访3个月至7年,优良率92.3%。【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优良率。  相似文献   

5.
肝脾联合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统计资料…表明,约有80%的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肝硬化择期肝外科手术的病死率为8.7%,较正常肝切除术病死率(1%)显著升高,其手术后并发症可达20%~50%。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其中82例施行了肝癌局部根治性切除附加门奇断流、脾切除术,术后30d内病死3例,发生并发症20例。现就其原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综合征(门脉高压征)的结石性胆囊炎病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9 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征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肝硬化门脉高压征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8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4例.103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中转开腹,其中腹腔、胆囊周围粘连及胆囊三角解剖不清4例,因出血误伤胆管2例.109例全部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Child A级和部分Child B级肝硬化门脉高压征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是安全的.术前重视肝功能检查、胆囊病变程度的判断,术中、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中转开腹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合并胆石症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8):1509-1510
对我院2000~2004年肝硬化合并胆石症54例分析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35~76(平均52.4)岁。肝硬化的确诊按1984年南宁会议制定的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其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33例,乙醇性肝硬化9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8例,其他原因肝硬化4例。按Child分级,肝功能A级18例,B级21例,C级15例。入院后经腹部B超、CT或MRI检查发现:单纯胆囊结石41例,其中包括单个结石、多发结石及泥沙样结石;胆管结石8例,其中肝内胆管结石3例,肝外胆管结石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5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中各种术式选择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7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中胆管局部切除13例;Ⅳb段加胆管切除7例;Ⅳb段、Ⅰ段加胆管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附加尾叶、胆管切除3例;肝中裂切开肝内胆管周围肝组织局部切除2例。根治性切除17例,姑息性切除10例。【结果】全组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姑息性切除10例中分别存活10~26个月,3例仍存活,分别为11~15个月;根治性切除17例中3例分别于术后25个月、30个月、35个月死于肿瘤复发,4例存活5年以上仍健在,余8例仍存活7~33个月。【结论】综合分析每个病例的临床资料后个体化选择切除术式,能更有效地达到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明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239-2241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合理性。【方法】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PTVE),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PSE)治疗,栓塞前后分别测量门静脉压力并进行比较。【结果】56例术后较术前门脉压力平均下降0.9kPa,除2例术后1周死于多脏嚣功能衰竭外,54例术后1年再出血率为7.4%,无肝性脑病发生,肝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脾功能亢进得到有效抑制。【结论】经皮肝穿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PTVE)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PSE)的治疗方法可以控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抑制脾功能亢进,降低门脉压力,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现将1996-12~2004-12我科治疗的上腹部术后胃瘫12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例,女7例,年龄53~75(平均63.5)岁。胃癌根治性切除Billroth Ⅰ式吻合术后2例,Billroth Ⅱ式吻合术后5例,Whipple术后2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1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后1例。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近 14年来 15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次手术后主要病变是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胆道狭窄,再手术以肝叶切除、肝胆管空肠 Roux- en- Y吻合术为主要术式,随访结果疗效满意.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病灶未去除、术式选择不当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处理及选用合理的术式是再手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作用,明确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伴发过敏症的状况.[方法]对193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和伴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过敏原SPT阳性率为45.1%,主要过敏原尘螨、蟑螂、狗毛、真菌、艾蒿和虾,分别占SPT阳性患者的比例为91.9%...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和分析中年男性高脂血症患者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Hcy )血症、高铁蛋白(Ferr )血症、高尿酸(U A )血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40~60岁男性高脂血症患者和同年龄段血脂正常者,经检查无肾病及近期未服用影响 Hcy、Ferr和UA代谢的药物,分别测定其体内 Hcy、Ferr及UA水平。【结果】①高脂血症组Hcy(15.83±5.79μmol/L)、Ferr(330±74ng/mL)、UA(380±90μmol/L)水平均高于血脂正常组 Hcy(8.58±4.26μmol/L)、Ferr(241±87ng/mL)、UA(325±86μmol/L)水平,且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1)。②高脂血症组高 Hcy血症发病率(21.3%)、高Ferr血症发病率(21.6%)、高UA血症发病率(36.5%)均高于血脂正常组高Hcy血症发病率(10.2%)、高Ferr血症发病率(8.1%)、高UA血症发病率(16.8%),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1)。③不同年龄段之间对比:在高脂血症组和血脂正常组,50~60年龄段 Hcy水平均高于40~49年龄段( P<0.01),而高Hcy血症发病率在两个年龄段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Ferr水平、高Ferr血症发病率、UA水平和高UA血症发病率两个年龄段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中年男性高脂血症者较之血脂正常者有较高的高 Hcy血症、高Ferr血症和高UA血症发病率,且Hcy与Ferr及UA水平也较高。监测这一特殊人群的 Hcy与Ferr及UA水平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1例SAH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184例急性SAH患者于发病2d后发现低钠血症(61例),其中26例血钠水平121-130mmol/L,28例111-120mmol/L,7例≤110mmol/L。11例病人为脑性盐耗综合征,7例病人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结论】低钠血症是SAH的常见并发症,由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所致者分别为18.0%和11.5%。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M或PM)合并间质性肺炎(ILD)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1年7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的95例DM或PM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合并及未合并ILD分成两组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的分析比较。【结果】95例DM或PM患者中,合并ILD的有28例,ILD的发生率为29.5%。28例患者中好转22例(78.6%),恶化2例(7.1%).死亡4例(14.3%)。关节炎或关节痛、ESR、CRP、AST、LDH等部分指标在两组间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D在DM或PM中发病率较高,DM或PM患者应进行常规肺部检查。关节炎、关节痛,ESR、CRP、LDH、AST的增高都是ILD发生的预示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张小梅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012-1014
【目的】探讨在结核患者中并发眼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9120例结核患者中55例并发眼病的病例资料。【结果】眼睑结核1例;泡性结膜炎9例;眼外肌麻痹13例;葡萄膜炎14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5例;视乳头水肿3例;视神经炎3例;视网膜出血5例;眼带状疱疹2例。其中视神经炎、葡萄膜炎、眼带状疱疹易引起误诊。【结论】结核患者并发眼病常有其一定特征,应引起结核科、眼科医生重视,避免临床误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焦虑、抑郁调查及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湘  谭子强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54-145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6名T2DM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心理学量表调查焦虑、抑郁,同时查血脂、血糖、HbA1c等指标,并观察血糖达标时间探讨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T2DM组40.1%存在抑郁,11.6%存在焦虑。合并抑郁、焦虑的T2DM患者对治疗有影响。【结论】T2DM的抑郁、焦虑发病率高,影响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儿童重度脑外伤后缄默症的临床表现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脑外伤后缄默症(PTM)的临床表现与预后。【方法】对14例PTM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对伤后昏迷时间与缄默时间、缺血脑区与缄默时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儿伤后昏迷时间4~82(28.75±22.63)d;苏醒后缄默症持续时间:3~55(20.03±16.78)d;所有患儿的SPECT均显示多脑区持续存在的缺血性改变。昏迷时间与缄默时间显著相关(P〈0.001);左右脑区缺血数与缄默发生的相关性不明显(P=0.265)。【结论】PTM多见于弥漫性脑损伤,与多脑区缺血有关,PTM持续时间与伤后昏迷持续时间明显相关;可能与儿童相关语言脑区的发育尚欠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19.
顾育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074-2076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对该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2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院前是否急救,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由医院120出车现场急救,对照组由他人自行送入医院急诊科。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转归情况。【结果】研究组院前延迟时间为0.4~2.8h,对照组院前延迟1.2~10.1h,研究组院前延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的院前延迟时间(P〈0.05)。观察组48h病死率(5.83%)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死率(11.42%)。观察组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急救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转归较其他患者好,可以有效地控制恶化程度,争取更多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症状性癫痫3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症状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5168例脑卒中患者中的398例症状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症状性癫痫的发生率为7.7%,其中早发型癫痫占59.3%,迟发型癫痫占40.7%;早发型癫痫以脑出血为多,占63.1%,发作类型以全面性发作为多;迟发型癫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