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两种不同手术方法 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钻孔引流(120例)和开颅血肿清除(120例)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与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早期意识恢复及远期疗效方面,开颅血肿清除组优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早期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手术者(P<0.05).结论 开颅血肿清除术比钻孔引流术更适合于脑出血患者,在患者全身情况不允许开颅的情况下,钻孔引流仍是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钻孔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33例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钻孔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n=76)、对照组(钻孔引流,n=57);术后24 h,评估2组疗效,检测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术后2周评价神经功能及其他术后指标;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inkin量表(mR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预后。结果:术后24 h,联合组血肿清除率[(83.63±5.95)%vs(62.66±9.66)%]及病情好转率(48.68%vs 28.07%)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TIMP-1、MMP-9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的降幅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言语、肢体肌力维度评分均下降(P<0.05),2组间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肺部感染、颅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NICU停留时间则较对照组长(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mRS评...  相似文献   

3.
近8年来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8例,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手术68例,微创钻孔引流60例,均收到满意效果,现就病例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管理等,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开颅血肿清除术适宜:浅昏迷至中度昏迷患者,年龄不宜超过65岁.出血部位:壳核、基底节、皮层及小脑.出血量:幕上出血量>30ml,幕下出血量>10ml.手术时机:提倡超早期手术,即争取在发病7小时内完成,及早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以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而微创钻孔引流术适宜各年龄段,神志清楚至浅中度昏迷患者均可,出血部位多为壳核、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及皮层.手术时机:最好发病时间>8小时,并且血压控制平稳.  相似文献   

4.
李泽华 《吉林医学》2009,30(3):265-265
我科近3年来共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28例,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手术68例,微创钻孔引流60例,均收到满意效果,现就病例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管理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83例中等量(30~60 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颅组42例采用直视下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钻孔引流组44例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开颅组手术时间长于钻孔引流组(P<0.05);术后1周内意识恢复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两组无差异(P>0.05);出院随访3~6个月,钻孔引流组日常生活能力(ADL)明显好于开颅组(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操作简便,有利于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尽早改善及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比较应用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其病情和自身意愿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 d血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两组患者的NIHSS与术前相比均有下降,ADL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的评分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预后,促进恢复,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经钻孔引流治疗的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经外科开颅治疗的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术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P > 0.05),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残死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59.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 = 7.75,P < 0.01).结论 微创钻孔引流治疗较开颅血肿清除预后更佳,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钻孔引流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中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观察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再出血率16.0%与病死率12.0%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与40.0%,治疗后的mRS评分、Barthel指数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能够显著的提高稳定性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再出血率与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医治高血压与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把134例高血压与脑出血的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的患者使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内科保守治疗.通过观察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以及各自对应的GCS评分与NI HS S评分来判断手术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存活率为71.64%,而对照组的存活率为49.25%, 因此,两组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病死率为28.36%,而对照组的病死率为50.75%,因此,两组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生活自理率为49.25%,而对照组的生活自理率为31.34%,因此,两组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ADL分级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因此,使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治疗高血压与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 能够有效的降低病死率,并能够显著的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研究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5月—2014年8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颅内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3 d颅内血肿量(16.27±5.42)mL和5 d颅内血肿量(11.63±3.55)mL均明显降低,术后2周NIHSS评分(1.24±0.75)分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ADL评分(82.63±13.65)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起到进一步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钻孔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钻孔血肿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再出血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停留ICU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钻孔血肿引流能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HICH患者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快、术后恢复快,能改善日常生活,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选择:本组120例患者,均按血肿形成的部位和临床表现随机分组。①有高血压病史或发病时血压升高并排除其它原因的自发性脑出血;②CT显示为幕上或幕下出血(不包括脑干出血);③入院时生命体征相对平稳,脑疝形成时间在2h以内;④幕上出血在30ml以上,幕下在10ml以上。钻孔引流组60例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2:1,年龄45-82岁,平均66.8岁;有高血压病史50例(83%),入院时血压(20-29)/(15-21)kPa。血肿清除组60例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1.42:1;年龄44-80岁,平均64.8岁;有高血压病史48例(80%),入院时血压(19-29)/(15~21)kPa。  相似文献   

14.
张祎  白淮  蒋广元 《中外医疗》2015,34(1):64-65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组与B组,B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A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血肿清除率≥80%27例,B组血肿清除率≥80%27例,两组血肿清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90.5±5.1)、(91.2±5.2)均显著优于治疗前(55.3±4.2)、(55.9±4.3)(P<0.05),但A、B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临床差异不大,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来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学创新》2015,(7):140-14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9年5月-2014年5月收治25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68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85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24 h复查CT,血肿完全清除119例,残留血肿量≤10 m L者87例,10 m L<残留血肿量≤20 m L者46例,1例残留血肿量25 m L。术后6个月根据GOS量表恢复评定,5分71例,4分95例,3分55例,2分24例,1分8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一般采用传统的非手术治疗,在出血严重的情况下需采取手术治疗,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显微操作技巧、手术时机及处理好术后各种术后并发症,是减少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血肿抽吸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更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李璘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53-1154
目的观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微创清除术治疗,治疗组行颅内血肿开颅清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GCS评分、NIHS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存活率治疗组为71.64%,对照组为4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治疗组为28.36%,对照组为5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自理率治疗组为49.25%,对照组为3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颅内血肿开颅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好,减少病死率,可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姚玲 《吉林医学》2011,(29):6099-6100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血肿消失时间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手术时间快、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小骨窗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五年来收治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2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62例患者中,死亡6例,占全组病人的9.7%;存活的56例病人中,术后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18例,Ⅱ级20例,Ⅲ级12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 小骨窗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直视下血肿清除彻底、便于止血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用小骨窗开颅内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结果:完全恢复日常生活4例,部分恢复或需他人帮助生活4例,卧床1例,植物生存1例,失访2例,死亡6例,手术时机应根据病情,血肿部位,血肿量,全身因素来考虑,老年患者并不宜手术,此术式有利于肢体,语言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