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技术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出现,给生物医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本文简单地总结了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在细胞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AFM对细胞及其表面分子成像、细胞机械性能及分子力谱的测量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也阐述了SNOM在探测生物分子及其功能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由基、过氧化脂质与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早已从细胞水平进展到分子水平。近年来对自由基的研究,使医学又从分子水平上深入了一步,出现了以化学、物理学、生物医学相结合的新领域—自由基生物医学。  相似文献   

3.
药物化学课程在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基础课,在化学基础课与药剂学、药物分析学、临床药学等应用学科之间有承前启后的联系,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全面掌握药学领域各学科的知识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但是,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广泛、涉及面宽、发展又快,这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会给后续学科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内容特点相应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DNA疫苗是伴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它纯度高、特异性强,能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够抗病毒、抗细菌、抗寄生虫感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它的快速发展给疫苗研究带来了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老年住宅是老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开发老年住宅是老龄产业发展的需要,老年住宅能带动老龄产业的发展,老年住宅会给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生机,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LB膜技术在生物医学和中医方剂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B膜是把气 /液界面上的单分子层膜转移到固体表面所组装成的薄膜 ,运用LB膜技术可实现单一的物质和多种物质在LB膜上的分子组装 ,形成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的分子有序系统 ,从而创造出各种不同的LB膜器件 ,这些器件在固体物理学、表面化学、光学、光化学、分子电子学、材料科学、微电子学、纳米科技及材料、分子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有着潜在而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文章概述了LB膜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 :生物膜的化学模拟和仿生生物分子功能材料研制 ;黄疸和胆结石形成的分子机制及防治方法研究 ;生物传感器 ;方剂化学研究及其方剂的LB膜模型 ;LB膜药物制剂 ;生物膜修饰和膜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观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接受新知识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普遍应用给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谈高等学校统战工作三个取向才玉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次社会主义的伟大变革,它不仅震撼了经济领域,也给其它领域,如高等学校统战工作带来新的内容和新的课题。高等学校是党外分子集中的地方,探讨和研究高校统战工作取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校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与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细胞凋亡(apoptosis)分子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中一个十分新的、受人关注的热门课题。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周期的最终生理过程,它对生物个体的发育、存活以及保持正常生理功能都有重要意义,细胞凋亡规律异常,会引起许多疾病。涉及凋亡调节和调控的基因产物对于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是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它们使许多疾病的治疗获得新的希望。本文复习文献对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学及生化特征、调控基因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医学检验专业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因克隆技术趋向成熟和基因测序工作逐步完善,后基因时代逐步到来。在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蓬勃发展形势下,分子诊断学技术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也给检验医学带来了崭新的领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这种以核酸生化为基础的新技术自发现以来,已逐渐成为医学领域不可缺的最有价值的诊疗手段之一,作为医学检验的最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吕蔡  白志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8):989-991,994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已经深入到单细胞、单分子水平。经典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是标记分析法,其中发光标记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其检测灵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记物的发光强度和稳定性。纳米粒子的出现为检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手段,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前沿领域之一,有望取代传统的生物荧光标记物,在生物医学检测中广泛应用。目前主要有半导体纳米粒子(量子点)、金属纳米粒子(纳米金)和复合型纳米粒子3种类型应用于生物分子的标记。本文简要综述量子点标记技术的特性及其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于红 《医学文选》1999,18(3):490-492
近年来,细胞凋亡(apoptosis)分子机理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中一个十分新颖、受人关注的热门课题。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周期的最终生理过程,它对生物个体的发育、存活以及保持正常生理功能都有重要意义,细胞凋亡规律异常,会给人类造成许多疾病。涉及凋亡调节和执行的基因产物对于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是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它们使许多疾病的治疗获得新的希望。本文复习文献,对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学及生化特征、调控基因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做一概述。1 细胞凋亡的概念  自17世纪英国科学家发现细胞以来,在长期的观察、实…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自旋共振技术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已越来越被许多科学工作者所重视。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 ElectronSpin Resonance)可用来检查和研究具有未成对电子的化合物的生成过程和结构特征,它不仅可直接检知寿命短、化学活性高的自由基或三重态分子的存在,给出它的浓度和含量,决定未成对电子云密度在自由基分子中的分布情况,而且在研究过程中不会改变或破坏自由基本身。因此它可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各个学科,尤其在生物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医学化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21世纪的中心科学.而医学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现象、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进行的化验与药物使用、许多新兴学科(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等)等都离不开化学的理论和知识,可以说.在新的世纪没有扎实的现代化学知识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教人才,更难胜任迅猛发展的医学科学研究的需要,这就给医学化学课程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然而目前传统的化学教学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医学化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就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改革、实验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类基因组计划对未来生物医学的影响。方法:对近年来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文献资料行综合分析。结果: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对未来生物医学各个领域会产生深刻影响,在未来诸多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结论: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16.
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试验。很多类型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因其清洗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致,会给项目的测试带来一定程度的试剂污染,并且随着仪器使用时间的累加,仪器状况的下降,给日常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做好仪器日常保养维护,同时掌握一些仪器的故障处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1]。其内容十分丰富,发展非常迅速,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因而成为医学等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课程具有内容琐碎、记忆点多、知识抽象、相对枯燥等特点,这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较大难度。生物化学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课程,老师努力教了,但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  相似文献   

18.
杭燕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1033-1034
随着化疗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广泛开展,尤其是近几年新的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医务工作者常被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药物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会带来一定的危害。抗癌药物可危害备药、给药人员,并污染环境,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业内人士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生物医学工程极大地促进了临床治疗,最显的例证为用于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仪器。细胞和组织工程也已应用于临床。在今后的25年中,电子学、光学、材料学以及微型化的进展将会加速更高级的诊断笔治疗装置的开发与研制,如影像和虚拟手术。生物工程学中出现的新领域--以分子细胞生物学为基础的工程学--将大大扩展生物医学工程的范围,解决分子和基因组医学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时致和 《吉林医学》2000,21(4):195-196
二十世纪中叶 ,分子生物学形成。分子细胞学、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分子内分泌学、分子药理学等相继出现。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手段进入到更加微观、更加本质的层次 ,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在分子生物学向医学领域渗透的同时 ,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这两门新兴学科也相继形成并迅速发展。生物技术包括以基因重组为主要内容的基因工程 ,以细胞融合为主要内容的细胞工程和以固定化酶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酶工程 ,这些技术对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手段 ;生物医学工程则以激光、电子、超声、磁、同位素、计算机等学科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