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方春阳《朱丹溪弟子考略》,补充考证了丹溪入室弟子戴思乐、王顺两人,再传弟子赵友亨、赵友同等16人,三传及四传弟子19人,及有代表性的三类私淑弟子。丹溪众多弟子遍布全国,构成强大的丹溪学派,活跃于有明一代三百年间,推进了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朱丹溪是杰出的医学家,也是重要的理学学者。理学和医学,实成为丹溪思想中浑然为一的整体。黄宗安等人的(宋元学案)列丹溪于"北山四先生学案",当然不仅仅因为他是朱表四传弟子许谦的学生。许谦,字益之,整州金华人,学者称白云先生。许谦及其上三代宗师:何基、王柏、金履祥,在金华地区递相授受来愈理学,是金华理学的主要传人,史称"金华四先生",亦称"北山四先生"c(元史》载,"何基、王柏。金履祥殁,其学犹未大显,至谦而其道益著。故学者推原统绪,以为朱表之世嫡。"所以,元代金华理学号称朱学嫡脉,而许谦被称为金华理学大师…  相似文献   

3.
4.
朱丹溪陵园     
《医古文知识》2010,(4):F0003-F0003
元名医朱丹溪墓始建于元至正十八年,明清几度兴废,文革又毁,1982年原址重建,1993年陵园规划重修,墓圆锥形,花岗石围砌,依山面东,墓碑由书法家沙孟海题写,前有甬道,拜台,石柱墓阙和石刻事略,后有乾隆十三年重立碑。  相似文献   

5.
1生平简历 朱震亨,字彦修,又丹溪,尊称"丹溪先生",元时(约生于公元1281~1358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其医术出于罗知悌,受刘完素、张从正和李东垣的影响,并进一步发展,提出"阳有余阴不足",主张滋阴降火,后人称为"滋阴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6.
牟雄  何良清 《四川中医》2011,(10):39-40
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为着眼点,临床重辨证,善于滋阴降火治疗阴不足补之以味的丹溪学术特色。通过分析总结丹溪的学术特色,从相关理论,并从理论基础、临床意义两个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朱丹溪肝病相关病症医论验案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朱丹溪有关胁痛、鼓胀、黄疸等病症的临床验案及其相关医论文献,认为朱氏辨证论治现代肝病相关病症,临床上最强调气血。在气者主要责之于虚和郁两个方面,气虚者主要责之于后天脾胃不足;气郁者主要责之于痰、湿、食、热、寒等五端。在血者主要责之于血虚和血瘀两个方面,血虚者多责之于气不生血,或失血过多;血瘀者多责之于气郁、血燥所成。  相似文献   

8.
丹溪的心身医学思想主要表现在:(1)从痰邪立论,完善中医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2)法从《内经》,集中医治疗实邪郁证之大成,创六郁辨证;(3)在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上,主张以调气为主,祛痰为先,辨证施治,同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  相似文献   

9.
朱丹溪为元代著名医家 ,是我国医学史上滋阴降火的倡导者 ,其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甚大。同时 ,丹溪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养生学家 ,其养生思想对祖国预防医学、心身医学及老年医学均作出了具大贡献。现就其对老年医学的贡献作一论述 :1 重视摄养阴气精血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专列一篇《养老论》对老年医学作出深入阐述 ,他认为 :“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 ,精血俱耗 ,平居无事 ,已有热证” ,〔1〕而将其原因归纳为“阴难成易亏 ,六七十后 ,阴不足以配阳 ,孤阳几欲飞越”。〔1〕可见丹溪对衰老原因的认识 ,不外两方面 ,一方…  相似文献   

10.
从治咳求本,重在审因;因时制宜,分而治之;四伤之学,治痰为要;滋阴降火,活用四物;治法灵活,不拘一格阐述了朱丹溪治咳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朱丹溪陵园在浙江义乌县赤岸村东朱山,内有元代名医朱丹溪之墓.修墓之时,朱震亨的次子朱玉汝曾遵从父亲的遗嘱,将父母、兄长葬在一处,还为自己和妻子预留了墓地,全家人葬在一起,并在距墓地不远处修庵,题为"孝友庵",以供后人洒扫祭祀之用.  相似文献   

12.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公元1281年~1358年),元代金华人(现浙江义乌县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对杂病的研究有独到之处,素有“杂病用丹溪”之说。朱氏对消渴的论治,充分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特点,也对后世消渴病的治疗有所启发。下面谈谈笔者对丹溪论治消渴病的体会。1“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消渴病产生的内在根据朱丹溪运用他的哲学思维方式对自然进行观察,得出结论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在《格致余论》中,他指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言之?天地万物之…  相似文献   

13.
张玉辉  杜松 《四川中医》2011,(12):26-28
朱丹溪(公元1281~1356),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滋阴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同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被誉为"金元四大医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丹溪以《内经》理论为基础,以天地之大小、日月之实缺类比人体阴阳的消长变化,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断,重在强调保护阴气的重要性。丹溪治病养生均从扶阴抑阳角度出发,确立"滋阴降火"养生治病原则,本文从养老、茹淡、节欲、慈幼等方面阐述朱丹溪的养生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朱丹溪系金元四大家之一,毕生孜孜以求,创立滋阴学说蜚声医林,除此之外,尚集各家之长,结合自已的临证经验,在其他方面亦颇有建树.如有关瘀血的理论,虽无专篇,却独具匠心,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金匮钩玄》、《丹溪心法》及《格致余论》等代表著作中.丹溪从瘀血的角度出发,探讨病因病机,捕捉瘀血证候特点,立法方药论述完备,见解独特,兹试析于下.  相似文献   

15.
朱丹溪年轻时曾师从理学大师许谦,四十岁受教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自身经历决定了其医学思想的理学倾向."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的产生发展以及防治方法,均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成为丹溪学术思想的中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朱丹溪的中医心理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反映朱丹溪学术思想的著作,认为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心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发展和完善中医心理病机:六郁学说开郁证专题研究先河;运用中医心理疗法;注重中医心理卫生。  相似文献   

17.
孙益  许淑怡 《国医论坛》2007,22(5):14-14
朱丹溪对痛风颇有研究,在他的多本著作中均详细论述了痛风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则治法,并由此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朱丹溪痛风学说,对现代医学的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丹溪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金元四大家之一,以善治杂病闻名于世,对妇科诸病亦有专门研究,其治疗妇科疾病的独特临床经验散见于《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金匮钩玄》等著述中,朱丹溪提出"阴不足阳有余"论,以"气血痰郁"学说为辨治纲领,并强调顾护脾胃,在治疗经、带、胎、产诸疾中灵活运用四物汤,对后世妇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丹溪(1281—1358年),字彦修,名震亨。元代著名医学家,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了丹溪学派。他精于医道,兼通理学,在理论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0.
朱震亨,字彦修,生活于金元时期(公元1281~1358年),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其乡梓有小河名丹溪,后尊称之为"丹溪翁",是滋阴学派创始人,以"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为其理论核心,自成一家.在临床上又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故后人有"杂病用丹溪"之说.清代程钟龄归纳其治验,在<医学心悟>中指出:"杂病主治四字者,气、血、痰、郁也,丹溪妙".可见其影响之大.其在血证方面的论治也颇有特色,为进一步弘扬他的学术思想,本文就他对血证的认识及证治特点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