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单甲氧聚乙二醇(mPEG)与蓖麻毒蛋白A链(RA)偶联后RA的免疫原性和毒性的改变。方法从天然蓖麻籽中提取纯化的RA,经与具有活性马来酰亚胺基团的mPEG反应偶联,得到纯化的mPEG偶联的RA。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比较RA修饰前后的免疫原性,通过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方法比较RA修饰前后的毒性。结果mPEG偶联的RA的免疫原性和毒性均明显下降。偶联前蓖麻蛋白A链的LD50为2.45mg·kg-1,而mPEG修饰的RA的LD50为3.67mg·kg-1。结论聚乙二醇能遮蔽RA,使其免疫原性和毒性有很大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从蓖麻子(Ricinus comm-unis和相思子(Abrus praecatorius)中分离出低分子量(2000-10000)的蛋白质;从洋刀豆(Canavalia ensiformis)中得到一种高分子量蛋白质。它们对小鼠艾氏癌和肉瘤-180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蓖麻子中所分离的蛋白质Ro 413,与蓖麻毒蛋白(Ricin)具有相同的抗肿瘤活性,但毒性约低1000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瑞香狼毒药材蛋白质部位体外活性研究的方法.方法 琼脂糖扩散法测定总蛋白的抑菌活性;MTT细胞培养法测定总蛋白及分离得到的6个分子量蛋白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 体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总蛋白没有抑菌活性但具有抗肿瘤活性和细胞毒性;分离得到的6个分子量的蛋白中2、3、4、6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1、3、4对正常细胞有毒性作用.结论 实验方法可作为瑞香狼毒药材中蛋白质生物活性研究的方法,为瑞香狼毒蛋白质部位的毒性蛋白及活性蛋白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预测磷脂酰肌醇4-磷酸5-激酶(PIP5Ks)基因家族7个基因的表达部位;测定Lm型雌性系蓖麻a Lm AB23种品系不同时期的蓖麻花序中PIP5Ks各成员相对表达量。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在线软件进行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蛋白质疏水性分析、亚细胞定位预测、跨膜区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蓖麻PIP5Ks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采用DNAMAN程序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蓖麻PIP5Ks共有7个成员,分别为PIP5K1、PIP5K2、PIP5K4、PIP5K6、PIP5K8、PIP5K9、PIP5K11;蓖麻PIP5K对应的蛋白之间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48.06%,蓖麻PIP5Ks所对应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除PIP5K9和PIP5K11为不稳定蛋白质其余均为稳定蛋白质;PIP5Ks对应蛋白均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均为非跨膜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PIP5K1、PIP5K4、PIP5K6、PIP5K9、PIP5K11蛋白具有导肽的可能性较低,并且无对应的氨基酸切割位点,即定位在其他细胞器或者可能为胞浆蛋白;PIP5K2蛋白定位在叶绿体,叶绿体转运肽数值较高;PIP5K8蛋白定位在分泌通路。利从PIP5Ks在差异表达的相对表达量变化上来看,除PIP5K4并未检测到荧光,其余PIP5Ks均有一定的差异表达,PIP5Ks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均较为相近,PIP5K1、PIP5K2的相对表达量较多,其次为PIP5K8、PIP5K9的相对表达量,PIP5K6及PIP5K11只有少量的表达。结论 PIP5Ks在蓖麻中对花序轴性状可能有一定的影响,PIP5Ks在花序轴上的差异含量与花序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乌头炮制过程中生物碱变化对实验大鼠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毒性实验,探讨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的变化对心、肝、肾脏的毒性作用差异及对心脏损伤作用的机制。结果从生品中提取得到的双酯型生物碱(DDA)毒性较大,对心、肝、肾脏损伤较重,生物碱对心脏损伤的机制与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有关。结论乌头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的变化降低了对实验大鼠心、肝、肾脏的毒性,其机制与生物碱变化影响了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及减少心肌细胞内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作者曾评价了羊蹄Rumex japonicus、番泻叶和芦荟中的二羟蒽醌减轻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毒性的作用。现作者又研究了该成分,即1,8-二羟基蒽醌体外对β-淀粉样蛋白、凋亡及兴奋毒素诱导的神经毒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草乌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蛋白相互作用、靶点相应的生物功能和通路网络,以及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草乌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和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筛选出草乌有毒候选成分。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Pharm Mapper)方法预测草乌毒性候选成分的作用靶点,与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中寻找到的心脏相关基因蛋白进行比对,筛选出重合的蛋白作为草乌的潜在的心脏毒性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草乌毒性候选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用DAVID平台对靶点生物功能及涉及的通路进行分析,最后用Discover Studio软件对关键蛋白与草乌毒性候选成分的结合进行验证。结果:草乌中筛选得到6种有毒候选成分,涉及27个心脏毒性作用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靶点主要是通过参与心脏磷代谢,磷酸化的监管等磷相关的代谢和调节,以及通过FKBP1A,TGFB2,INSR等靶点对心脏的代谢,发育及形态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产生心脏毒性。结论:利用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探究了草乌心脏毒性作用机制,并预测了其可能存在的毒性,为进一步开展草乌心脏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狼毒炮制前后毒性变化规律,以氯仿为提取溶剂,富集狼毒二萜类成分毒性部位,并将氯仿提取后药渣以95%乙醇及水依次提取,得非氯仿部位;并以相同方法提取狼毒醋制后的氯仿提取部位。小鼠灌胃给药,以粪便含水量、十二指肠及结肠含水量及小鼠结肠组织的水通道蛋白AQP_1,AQP_3,AQP_4蛋白表达水平为指标,考察氯仿提取部位与非氯仿部位,及醋制前后狼毒的肠道毒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狼毒氯仿毒性部位可导致小鼠粪便及十二指肠、结肠肠道含水量显著升高,并导致结肠AQP_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AQP_3,AQP_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氯仿部位的肠道毒性作用显著高于非氯仿部位;醋制后粪便含水量、十二指肠及结肠含水量均显著下降,结肠中AQPs蛋白表达趋向正常。结果表明狼毒氯仿毒性部位可导致小鼠腹泻、肠道水肿,其肠道毒性作用与其干扰结肠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促使肠道水液转运失常相关;醋制能够降低狼毒的肠道毒性,表明中药传统醋制法炮制狼毒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法半夏炮制过程对其毒性成分凝集素蛋白的影响,阐释法半夏炮制解毒的科学内涵,该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法半定量分析炮制前后半夏中活性凝集素蛋白的含量;以甘草汁、石灰水以及两者混合溶液浸泡的方法分别处理半夏及凝集素蛋白,考察炮制不同时间对毒性蛋白凝集素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炮制前后溶液及沉淀中凝集素蛋白的条带变化;采用MALDI-TOF技术对炮制前后的蛋白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定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生半夏中含凝集素蛋白5.01%,而法半夏中仅含0.04%,表明炮制后活性凝集素含量显著降低;石灰水浸泡1 d、甘草汁浸泡3 d后,生品中凝集素含量显著降低,混合溶液浸泡的影响最大。定性分析发现,使用石灰水浸泡后,凝集素蛋白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肽段,甘草汁浸泡,可促使凝集素蛋白变性沉淀。法半夏炮制过程中辅料甘草汁和石灰水浸泡均可破坏毒性成分凝集素蛋白结构,显著降低毒性成分凝集素蛋白的含量,此为法半夏炮制解毒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细胞毒性,并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补骨脂素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考察其体外毒性。运用Western印迹法、ELISA试剂盒检测补骨脂素作用HepG2细胞24h后胆盐输出泵(BSEP)、Na+胆盐共转运体(NTCP)蛋白的表达。结果补骨脂素对HepG2细胞有体外细胞毒性。药物作用24h补骨脂素的IC50为176.5813μmol/L,补骨脂素能够抑制BSEP蛋白的表达,促进NTCP蛋白的表达。结论补骨脂素对HepG2有体外细胞毒性,且这种毒性可能与其影响了胆汁酸转运体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桃仁蛋白单剂量及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评价该药物用药安全性。方法:①单剂量毒性试验方法:在一日内单次给药。动物选择:昆明小鼠;给药途径:腹腔注射;②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方法:固定剂量每日连续给药。动物选择:W istar大鼠;给药途径:腹腔注射。结果:单剂量毒性试验结果提示,最大耐受剂量为300mg/(kg.d);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结果提示在给药期及恢复期对大鼠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全血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血糖等血清指标均无明显影响;心、肝、脾、肺、肾等10个脏器大体标本外观、病理切片组织学结构无明显异常。结论:桃仁蛋白腹腔注射无急性和长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桃核承气汤对庆大霉素所致大鼠肾毒性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庆大霉素法制作大鼠肾毒性模型,通过生化、病理检测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形态、氧化产物及酶类的变化及信号通路分子p38、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明确桃核承气汤的疗效.结果 桃核承气汤治疗一周后,可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改变,显著降低肾皮质MDA含量和NOS酶活性、提高SOD酶活性,NF-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桃核承气汤可以通过改善肾脏氧化损伤对庆大霉素肾毒性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传统的溶剂提取柱分离技术从蓖麻饼粕中分离纯化了蓖麻碱,采用RP-HPLC检测了其纯度(99.9%).通过IR,1H NMR,TOF-MS对其进行了表征,接着在DFT-B3LYP/6-311+G(d)水平下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计算了其单点能、前线轨道能量、结构参数及电荷分布.  相似文献   

14.
天然药物产生肝毒性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苷类、毒蛋白类、萜类、蒽醌衍生物类及重金属类化合物,对含上述几类肝毒性成分的临床常见天然药物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蓖麻油炒鸡蛋用于妊娠晚期引产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蓖麻油炒鸡蛋和催产素妊娠晚期引产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病例364例随机分为三组:蓖麻餐组125例、催产素组124例及自然分娩组115例,分别进行治疗观察。结论:从对照结果看,一次服用蓖麻餐的显效率87.6%,有效率91.7%,再次总显效率94.3%,引产的总显效率与催产素组无统计学差别,但一次服用蓖麻餐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催产素组,且阴道分娩时间较催产素组及自然分娩组明显缩短。结论:在妊娠晚期计划分娩中应用蓖麻餐引产,具有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法测定安产乳剂中亚油酸和蓖麻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纯洁  蒲旭峰  张朝燕 《中成药》2002,24(6):456-458
目的:建立安产乳剂中亚油酸,蓖麻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以丁二酸二乙二醇聚酯(DEGS)为固定液柱温180℃,FID检测器,结果:本品含游离亚油酸及亚油酸酯以亚油酸(C12H24O2)计,不得少于20.0%,含游离蓖麻酸及蓖麻酸酯以蓖麻酸(C18H32O2)计,不得少于20.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为安产乳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其主要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虽然大量经典方剂中都配伍半夏,但同时其强烈的刺激性毒性以及肝肾毒性、妊娠毒性、遗传毒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研究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研究半夏毒性的物质基础及毒性作用机理,并以刺激性毒性为基础,分别研究了汤洗、矾制及姜制对半夏毒性的影响及其减毒机制。研究发现半夏刺激性毒性的物质基础主要为草酸钙针晶及凝集素蛋白,白矾可与半夏草酸钙针晶发生反应从而降低半夏的刺激性毒性,生姜起协同作用以减少炎症的发生,而其余毒性的研究则没有定论。该研究对半夏的毒性物质基础及其炮制解毒机理的研究作一概述,为半夏毒性物质基础及炮制解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哲  孙付军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09-1711
目的通过新复方蓖麻餐对中期妊娠大鼠内皮素、前列腺素等因子的影响,阐明其引产作用机制。方法给与中期妊娠大鼠不同剂量新复方蓖麻餐3 d,静脉采血进行内皮素、前列腺素等指标的测定,观察给药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同时观察给药后对受孕率及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结果新复方蓖麻餐对中期妊娠大鼠血栓素代谢产物(TXB2),前列环素代谢产物(6-Keto-PGF1α)具有明显影响(P<0.01),但对内皮素和催产素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新复方蓖麻餐对中期妊娠大鼠的引产作用,可能与其对血栓素代谢产物(TXB2)、前列环素代谢产物(6-Keto-PGF1α)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9.
郁红礼  张倩  吴皓  邵丞  赵腾斐  李卓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893-3897
目的: 探索掌叶半夏致炎毒性及白矾炮制对其致炎作用的影响。 方法: 自掌叶半夏鲜品中分离毒针晶及掌叶半夏凝集素蛋白;采用整体动物及细胞水平模型,以炎症介质为指标,考察掌叶半夏毒性成分毒针晶和凝集素蛋白的致炎效应,及矾制对致炎作用的影响。 结果: 腹腔注射掌叶半夏毒针晶混悬液可使小鼠腹腔渗出液中炎症介质PGE2,NO含量显著增加,矾制后生品及毒针晶诱导的PGE2,NO释放显著下降;掌叶半夏凝集素蛋白刺激小鼠巨噬细胞后,在一定时间内可导致剂量依赖性的炎症因子TNF-α及IL-6含量显著增加。矾制后凝集素蛋白诱导的小鼠腹腔渗出液中PGE2含量显著下降。 结论: 掌叶半夏的刺激性毒性在机体表现为炎症反应,其所含的毒针晶及凝集素蛋白是其毒性成分,均可导致显著的炎症介质释放。矾制可显著降低掌叶半夏毒性成分的致炎毒性。  相似文献   

20.
作者曾评价了羊蹄Rumex japonicus、番泻叶和芦荟中的二羟蒽醌减轻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毒性的作用。现作者又研究了该成分,即1,8-二羟基蒽醌体外对β-淀粉样蛋白、凋亡及兴奋毒素诱导的神经毒性的抑制作用。将培养的皮质细胞与β-淀粉样蛋白(25-35,30μmol/L)混合24h,可引起皮质细胞中度损伤(40%~55%),胞体皱缩,直至胞体消失。当0.5~50μmol/L二羟蒽醌与β-淀粉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