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检测9-顺式维甲酸(9-cisRA)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能力,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形态学观察、DNA电泳、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bcl-2含量。结果:9-cisRA可以诱导HL-60细胞在分化后发生典型的凋亡。在HL-60细胞分化和凋亡的过程中bcl-2含量逐渐下降。9-cisRA诱导HL-60细胞凋亡能力和降低bcl-2表达的能力均显著强于全反式维甲酸(A-TRA)。结论:9-cisRA具有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bcl-2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经诱导分化成熟的白血病细胞走向凋亡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两种新的维生素D3类似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更加有效的诱导分化剂,我们测试了两种新的维生素D3类似物(EB1089和MC903)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人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IMeg-1)的体外抑制生长和诱导分化作用。集落形成试验结果显示EB1089,MC903和1,25(OH)2D3抑制HL-60细胞生长的ED50分别为9×10^-9mol/L,1×10^-8mol/L和7×10^-8mol/L;它们抑制HI  相似文献   

3.
鬼臼叉甙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贝龄,范蕾蕾,高雪芝,戴梅美我们以对HL-60细胞具有确定分化作用的诱导剂维甲酸(RA)和1.25二羟维生素D_3(VD_3)为参照,来比较鬼臼叉甙(VP-16)和阿糖胞苷(Ara-C)对HL-60细胞的...  相似文献   

4.
为消除白血病细胞中bcl-2基因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开辟白血病基因治疗的途径。将合成的针对bcl-2mRNA的“锤头型”核酶(Ribozyme,RZ)基因定向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DOR-neo,构成pDOR-RZ重组体。通过脂质体Lipofectin介导的DNA转染法,把pDOR-RZ导入HL-60细胞。用South-ern印迹,RNA斑点杂交法观察RZ基因在HL-60细胞内表达,并通过电镜、流式细胞仪(FCM),光镜和DNA电泳观察RZ对HL-60细胞的影响。结果:①RZ在转染HL-60后72小时得以表达,细胞内bcl-2蛋白合成受到抑制。②在FCM图谱上可见到明显的凋亡峰,形态观察RZ处理的HL-60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③足叶乙甙(促凋亡)敏感性试验表明,与未转染的细胞和转染空载体pDOR-neo的细胞相比,转染pDOR-RZ的细胞DNA电泳易出现梯状条带。结果说明RZ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导入HL-60细胞后可成功地表达并抑制HL-60细胞bcl-2蛋白的合成,并促进HL-6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多表位BCR—ABL融合基因的合成,克隆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免疫治疗是清除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并最终根治CML的方向之一,包含BCR-ABL融合区的多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体内、外可诱发BCR-ABL特异的T细胞克隆。以BCR-ABL融合肽瘤苗激发特异性T细胞应答CML免疫治疗有希望成为根治CML残留白血病的有效手段。本实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设计一个280bp的融合抗原基因片段,包含HLA-A2,HLA-A3,HLA-DR11等3  相似文献   

6.
淫羊藿甙对HL-60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淫羊藿甙对HL-60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赵勇崔正言张玲李淑贞淫羊藿甙(ICA)是从淫羊藿中提取的主要单体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有关ICA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以HL-60细胞为实验模型,研究了ICA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作用。材...  相似文献   

7.
维甲酸诱导HL-60细胞Fas蛋白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9顺式维甲酸(9cisRA)对HL60细胞Fas表达水平及维甲酸对抗Fas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膜Fas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形态学观察、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抗Fas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HL60细胞Fas弱表达。经10-6mol/LATRA或9cisRA分别预处理4天后,HL60细胞Fas表达水平及对抗Fas抗体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均显著提高。9cisRA提高HL60细胞对抗Fas抗体诱导凋亡的敏感性的能力强于ATRA。结论:维甲酸可上调HL60细胞表达Fas,这可能与维甲酸诱导HL60细胞分化相关。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分子机制,将为肿瘤治疗,特别是自体骨髓移植中骨髓净化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及NB4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了解三氧化二砷(As2O3)对HL-60细胞及NB4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半定量端粒重复扩增、-银染色等手段,检测细胞的分化、凋亡,bcl-2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结果 低浓度As2O3对HL-60及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不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但对其端粒酶活性的下调作用却比ATRA强烈和迅速。较高浓度As2O3在有效诱导两种细胞凋亡过程中,伴随粒酶活  相似文献   

9.
柔红霉素在HL—60/ADR细胞内的异常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化疗药物在非Pgp耐药细胞朱HL60/ADR细胞内的异常分布与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荧光染色、MT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研究柔红霉素(DNR)在HL-60/ADR细胞内的分布及秘耐药的关系,以及维拉帕米、布雷非尔得菌素、氯喹对细胞内DNR异常分布的影响。结果 与DNR在HL-60细胞核、乐均匀分布不同,在HL60/ADR,DNR呈点棘状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粘附分子在蕈样肉芽肿(MF)病理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16例MF皮损部位ICAM-1/LFA-1和HLA-DR的表达。结果:IACM-1/LFA-1和HLA-DR在MF表皮和/或毛囊上皮角朊细胞 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ICAM-1的表达与MF亲表皮性明显相关。结论L:ICAM/1LFA-1在MF亲表皮性形成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氚标胸腺嘧啶(^3H-TdR)掺入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单核细胞(Mon)刺激自身T细胞的增殖反应(AMLR);用单克隆抗体(McAb)Wu35和Wu22通过PAP免疫酶标组化技术测定Mon表面HLA-Ⅱ类抗原的表达,分析SLE患者AMLR的改变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活动期的SLE患者AMLR有明显减弱,Wu35^+(HLA-DR^+)Mon百分率及Wu22^+(HLA-DQ^+)Mon百分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阐明免疫紊乱在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3例初诊SAA、7例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治疗后恢复期SAA(rSAA)患者骨髓和外周血及对照组(包括9名骨髓对照和11名外周血对照)的HLA-DR+T细胞进行检测,并对部分患者和对照组刺激的外周血去单核细胞的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PHA-LYCMs)的造血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初诊SAA患者骨髓及外周血HLA-DR+T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LG治疗后rSAA患者骨髓和外周血HLA-DR+T细胞较初诊SAA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01);SAA患者骨髓内HLA-DR+T细胞显著高于外周血(P<0.001);与对照组比较,初诊的SAA患者外周血PHA-LYCMs对正常骨髓BFU-E和CFU-GM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01),而ALG治疗后rSAA患者PHA-LYCMs对正常骨髓BFU-E和CFU-GM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HLA-DR+T细胞在SAA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与HLA—DR抗原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酶标染色法检测了5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HLA-DR和其它细胞免疫类型,其中38例,表达HLA-DR抗原,表达HLA-DR的的ANLL常伴有CD7的表达,而较成熟的髓系细胞表面标记CD15则不表达,HLA-DR^=的ANLL与FAB亚型M1,M5a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Raji细胞表面具有表达组织相容性抗原DR(HLA-DR)特点,以及被检血清中抗HLA-DR抗体与抗人HLA-DR单克隆抗体(McAb)竞争结合Raji细胞表面HLA-DR抗原的特征,建立检测血清抗HLA-DR抗体的Raji细胞免疫酶抑制法。对7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113例健康者血清检测结果表明:SLE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抗HLA-DR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0%和1.8%。此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免疫酶标染色法检测了5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的HLA-DR和其它细胞免疫类型,其中38例(667%)表达HLA-DR抗原,表达HLA-DR抗原的ANLL常伴有CD7的表达,而较成熟的髓系细胞表面标记CD15则不表达,HLA-DR+的ANLL与FAB亚型M1、M5a有密切关系。HLA-DR-组缓解机会大于HLA-DR+组(P<005),检测HLA-DR抗原不仅有利于ANLL的诊断而且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HL-60细胞活性探讨张吉才缪继武杨宁尹兰珍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辅助细胞。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肿瘤组织内DC浸润的程度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但这些研究均局限于原位。体外观察DC抗肿瘤活性及其对LAK细胞杀瘤...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K562、HL-60、TF-1及U937四株白血病细胞系,45例白血病患者,15名正常人外周血及10例非血液病患者正常骨髓细胞WT1基因的表达。结果:K562、HL-60及TF-1三株白血病细胞系均高度表达WT1,而U937细胞系未测到WT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5例中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中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变者2例、慢性及加速期CML患者7例中1例WT1表达阳性。15名正常人外周血及10例非血液病患者正常骨髓细胞WT1基因表达阴性。结论:WT1基因在大多数急性白血病中表达,与白血病的病程发展可能有关,可作为检测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特异性标记。  相似文献   

18.
用造血因子体外培养5例正常人和1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同时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检测培养0,5,10天时两组造血干、祖细胞和髓系分化阶段标志抗原(CD34、CD38、CD13、CD11b、CD15)表达的变化,研究AML细胞抗原分化途径和阻滞点。结果显示AML细胞虽然在培养0~5天能沿正常髓系分化途径分化成熟,但培养6~10天间AML细胞则不能象正常骨髓细胞一样继续分化成熟,表现在CD34+、CD38+、CD13+细胞持续升高。证明AML细胞自身存在独特的调控失常机制  相似文献   

19.
雄黄对NB4及HL-6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总被引:98,自引:0,他引:98  
目的:研究复方青黛片的主要成分雄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形态、DNA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等多项方法,在体外研究雄黄诱导NB4细胞和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雄黄具有诱导NB4细胞和HL60细胞凋亡作用,雄黄浓度在25.0~200.0mg/L之间这种诱导作用无明显差异。浓度为12.5mg/L,培养72小时,NB4细胞表现典型的凋亡特征而HL60细胞则无。二硫化二砷(As2S2)与雄黄在相同条件下实验结果一致。结论:雄黄诱导NB4和HL60细胞凋亡是其主要成分As2S2的作用,而非其所含少量其它重金属元素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其作用随时间和浓度增加而增强。雄黄是复方青黛片治疗APL取得高缓解率的中药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对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及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TGFβ1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应用白血病细胞集落试验测定TGFβ1对HL-60、DAMI、K562细胞增殖作用;应用ELISA方法测定3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结果:TGFβ1对HL-60、K562、DAMI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