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巨痣是一种病变面积巨大的先天性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美观,而且有转变为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甚至发生在儿童时期[1],因此巨痣的治疗是必要的。头面部巨痣位置暴露,常累及重要器官,创面处理较为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巨痣是一种较少见的皮肤肿瘤,因其有恶变倾向,因此主张早期彻底治疗[1],其目的主要是改善外貌和防止恶变,消除隐患。一般认为出生时即存在的任何部位达到体表面积达2%,或是利用局部组织一次性难以切除和修复的大型色素痣均可称为先天性巨痣[2]。巨痣一直缺乏十分理想的  相似文献   

3.
黑色素细胞痣是一种黑色素细胞良性增生性疾病,为皮肤的良性肿瘤,发病广泛,可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是指头颈部的黑痣面积≥1%全身体表面积,或其他部位黑痣面积≥2%全身体表面积,或直径≥20 cm的黑痣。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不仅严重影响美观,且有恶变为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现笔者对目前该病的病因、病理变化、病情演变和治疗方法作一总结,旨在提高对先天性巨痣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出生时即存在任何部位达到体表面积达2%,或是利用局部组织一次性难以切除和修复的大型色素痣均可称为先天性巨痣,它是由痣细胞组成的一种较少见的皮肤肿瘤[1]。巨痣由于面积较大,明显影响到患儿的外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恶变的几率也相对增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巨痣(Giant 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us,GCMN)常定义为成年后直径大于20cm的先天性色素痣。其发病机理目前多认为是黑素母细胞于妊娠5~25周内,由神经嵴向皮肤及软脑膜的迁移异常所致。巨痣不但严重影响外观(典型表现呈"衬衫状"、"套衣状"),且常伴溃疡、瘙痒、疼痛、少汗、多毛等表现,造成患者及其家属的巨大痛苦;此外,巨痣尚可继发恶性黑素瘤(5%~10%)及神经皮肤黑变病(neurocutaneous melanosis,NCM)。国内外治疗巨痣方法各异,包括传统的手术、激光、磨削、剥脱以及新近的Integra人工真皮、体外培养自体表皮移植(CEA)、脱细胞真皮基质(ADM)等。上述方法各有利弊,临床上常需采取综合治疗,制定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额部滑车上动脉岛状预扩张皮瓣治疗儿童先天性面中部鼻旁巨痣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儿童先天性面中部鼻旁巨痣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采用额部滑车上动脉岛状预扩张皮瓣修复, 治疗分2期或3期, 一期手术, 根据病变大小, 确定扩张器容量, 于额部额肌下埋置100~400 ml肾形扩张器, 定期注水扩张, 扩张频率1~2次/周。二期手术, 取出扩张器, 切除面部巨痣, 根据黑痣的大小、形状设计岛状皮瓣, 完全修复面部缺损。三期手术对转移的皮瓣进行修整。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皮瓣转移后血运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共纳入10例患儿, 男6例, 女4例, 年龄4~12岁, 平均7.8岁。其中4例行二期手术, 6例行三期手术。一期术后扩张时间10~12周, 平均11.4周, 在扩张过程中均未发生渗漏、外露、扩张器成角及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等并发症。二期手术中切取的扩张皮瓣面积7 cm×6 cm ~12 cm ×10 cm, 术后2 d有2例皮瓣的远端出现了静脉回流障碍, 予针刺放血及拆除部分缝线等处理后皮瓣血运...  相似文献   

7.
巨型先天性黑素细胞痣(giant 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u)简称巨痣(giant nevus),是一种以痣面积巨大为特征的先天性黑素痣,可分布在身体各处.巨痣致患儿外形丑陋,使患儿及其父母产生巨大心理负担.巨痣还有恶变可能,恶变率为4%~12%[1-3],恶变主要取决于痣的病理类型及大小.60%恶变是在第1个10年内,因此小儿巨痣的早期治疗非常必要.治疗目的:防止恶变和改善外貌,减轻患儿自卑心理.巨痣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激光、化学药物、冷冻、外科切除等.手术是可靠的治疗方法,可以完整切除病变,降低恶变率.巨痣面积大,需多次手术,给患儿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我们利用小儿头皮面积占体表总面积较成年人高的特点,用大张头皮治疗小儿巨痣.  相似文献   

8.
颜面部先天性巨痣的修复治疗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张茂红  杜庆安  宗逊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0):1171-1172,I0007
先天性巨痣是黑色素细胞痣的一种,为较少见的一种先天性皮肤良性肿瘤,其特点是范围广泛,手术切除后的组织缺损往往不能为邻近的局部组织所修复[1],尤其是位于颜面部的巨痣,因影响外貌美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我科近几年来收治了3例颜面部先天性巨痣,均采用全厚皮片整块移植法治疗,取得了改善外观和保持正常功能的满意疗效。1典型病例病例1男,9岁,患者自出生时就发现左侧眼、面部大片皮肤如墨染,并随年龄增长面积逐渐扩大。入院检查;见左侧头面部、眼睑及面颊部成片的黑色素痣,并延伸至左侧半边头皮发际内,痣表面色素深浅较均匀、粗糙,…  相似文献   

9.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是淋巴系统的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儿童[1]。淋巴管瘤好发于颈部,腹膜后淋巴管瘤罕见,约占所有淋巴管瘤的1%[2]。该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般无症状,也可导致出血、肠梗阻等[3-4]。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成人腹膜后巨大淋巴管瘤病人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勇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9):840-842
肱骨髁上骨折好发于儿童,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1]。常发生在手的非优势侧,好发于6~10岁儿童,因为这个时期儿童的肘关节韧带最松驰。肱骨髁上骨折大多为伸直型,Gartland将其分3型,I型,无移位;Ⅱ型有移位,但后方骨皮质相连;Ⅲ型完全移位[2]。对于肱骨髁上骨折要求解剖复位,以防止肘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11.
正Copper 1818年第一次描述了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后来Nelaton描述了它的侵袭性,Virchow揭示了它的恶性潜能[1]。GCT占所有原发骨肿瘤约5%[2],好发于20~40岁,女性发病率相对男性而言较大。GCT发病多位于骨骺,长骨多见,其他部位少见,好发部位依次为胫骨近段(24.36%)、股骨远端(23.46%)、股骨近段(6.92%)、  相似文献   

12.
特殊类型先天性巨痣的手术诊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特殊形态先天性巨痣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四例特殊形态先天性巨痣患者从病史、症状、术中发现、病理检查进行分析,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分别采用部分或全部切除,自体皮片或自体病变皮片游离移植的方法进行巨痣切除后的整复。结果:四例巨痣患者经手术治疗疗效良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病变组织得以切除,正常皮片和病变组织皮片均全部成活。结论:先天性巨痣不但范围巨大,而且形态多样,须仔细鉴别,并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切除和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恶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组织学特征,并评估在本中心治疗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的治疗结果和预后。[方法]回顾在本院治疗的所有原发和继发恶性骨巨细胞瘤的病例,共44例,对随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共有26例PMGCT和18例SMGCT患者;其中8例SMGCT为放疗后肉瘤变患者。在PMGCT,患者年龄从1~66岁(平均40.6岁);在SMGCT,患者年龄从22~67岁(平均39.9岁)。从诊断骨巨细胞瘤到诊断SMGCT的平均时间间隔在放疗后SMGCT组为12.8年(4~22年),在手术后SMGCT组为9.8年(2~28年)。在PMGCT组中,组织分类为骨肉瘤的有1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有9例,纤维肉瘤4例。在SMGCT组中组织学分类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3例,骨肉瘤3例,纤维肉瘤2例。29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6.9%。广泛切除有助于减少局部复发。[结论]恶性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预后很差的肉瘤。需要注意和良性骨巨细胞瘤相鉴别。广泛切除有助于减少局部复发,辅助化疗及局部放疗在有效控制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中的作用,仍没有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14.
神经鞘瘤是指起源于周围神经神经鞘的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也可发展为恶性,并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播撒到远处组织[1]。好发于脊髓和脑,也可见于四肢、颈等部位大神经处,而发生于消化道及腹腔者少见。统计发现,发生于腹膜后的神经鞘瘤占所有神经鞘瘤的0.3%~3.2%[2],占腹膜后肿块的0.5%~12%[3]。由于缺乏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其术前诊断较为困  相似文献   

15.
儿童腹股沟疝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腹股沟疝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腹外疝,好发于儿童。儿童腹股沟疝多为先天性,有报道^[1,2]在人群和儿童中,腹股沟疝的患病率在所有出生缺陷疾患中均排在第1顺位,而儿童腹股沟疝修补术则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手术^[3]。在全球范围内,各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腹股沟疝发病率从0.8%-4.4%不等,早产儿更可以达到30.0%^[4]。我国儿童腹股沟疝发病率的报道各地不一,山东省儿童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0.2%^[1],刘福民等^[5]报道徐州市该病的发生率为0.1%,邓朝晖等^[6]报道不同民族间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目前骨肉瘤的标准治疗原则为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包括阿霉素、甲氨蝶呤、顺铂和异环磷酰胺),术后5年的生存率约为70%。但是,40%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而转移后5年的生存率不到20%[1]。目前,骨肉瘤仍存在复发、转移、耐药等诸多问题,治疗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2]。Hippo信号通路是一条由一系列蛋白激酶、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先天性巨痣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2010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痣患者28例,应用单次/多次头、躯干、四肢部位一期扩张后二期皮瓣进行修复。扩张器一期置入,当皮肤软组织充分扩张达预期目的时,取出扩张器,切除头面部、躯干、四肢部位巨痣,根据巨痣的大小、形状设计皮瓣,完全修复缺损。结果 本组患者28例,巨痣面积约13 cm×12 cm~43 cm×33 cm,均予以全部切除。1例血肿、3例感染积极处理后好转,未影响皮瓣转移。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皮瓣均成活良好且未见明显挛缩,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无复发。结论 先天性巨痣通过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Aplasia cutis congenita)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特点是皮肤及邻近组织的缺损,它的发病率约0.01%,通常发生于女性的几率大于男性[1]。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好发于头皮,但也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其大多表现为浅表皮肤的小面积缺损,有的面积可能会较大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多个扩张器联合扩张皮肤软组织,并延长扩张时间、增加扩张量治疗先天性巨痣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躯干部巨痣9例,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在巨痣周围设计扩张器大小、形状及置入部位,扩张器容量为200~1000ml,扩张时间为3~6个月,扩张器结束时液体量为额度容量的2~5倍;二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除巨痣,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结果:扩张过程无1例出现扩张器因超量扩张出现破裂、渗漏,无出现血肿、感染、扩张器外露或注射壶渗漏等并发症。随访时间6个月到5年,患者术后的皮瓣颜色、质地佳,外观满意。结论:多个扩张器联合应用并延长扩张时间,增加注水量,可以产生更多的额外皮肤,修复躯干部先天性巨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儿童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和保肢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传统的恶性骨肿瘤截肢术已逐渐被各种保肢手术所代替。由于儿童患者的病变多位于干骺端 ,为彻底切除肿瘤 ,术中需将骨骺和骺板一并切除 ,势必造成术后肢体不等长及功能恢复不理想[1~ 3 ] 。有研究报道股骨下端骨肉瘤切除骨骺及骺板后 ,将影响下肢纵向长度的 70 % [4] ,切除肱骨近端骨骺将影响肱骨长度的 80 %~ 82 % [5] 。为此 ,国外近年来报道了多种避免术后肢体不等长的手术方法 ,国内报道较少。现就儿童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以下综述。1 可延长假体的临床应用八十年代末 ,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