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敷贴涌泉穴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敏 《湖北中医杂志》2008,30(11):48-49
中风急性期经过救治后,患者多有半身瘫痪、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肢体麻木等后遗症。此病迁延日久,难以治愈,甚者可导致终身残疾。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较多,疗效各有千秋,然而单一治法疗效不甚理想。我们从2007年1月~2008年5月,采用敷贴涌泉穴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100例,现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敷贴涌泉穴合并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0例偏身瘫痪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敷贴涌泉穴合并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为5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敷贴涌泉穴合并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例1.张某,女,24岁,1989年3月20日初诊。上腹部痉挛性绞痛3天,每次发作30分钟至2小时,间歇2~20分钟,疼痛剧烈,呕吐胃内容物,曾用西药治疗无效。经检查血尿淀粉酶、肝功、血常规、胸腹透视、心电、B超,均正常。腹平软,胃区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诊为胃痉挛,给予阿托品肌注,颠茄片口服,疼痛不减,肌注杜冷丁100毫克、静点盐水1000毫升,30分钟后仍无效,故采用针刺疗法,取穴:涌泉(双侧),刺入0.5寸,捻转刺激后,疼痛立止。因病人害怕疼痛复发,故留针6小时后起针,疼痛  相似文献   

4.
针刺涌泉穴治疗小儿惊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惊厥又称惊风,民间亦称抽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生在6个月~4岁之间.惊厥发作时期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同时急骤发生全身性、局限性、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多伴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发作数秒至数分钟,严重者反复多次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5.
母永祥医师受《肘后歌》中“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之启发,采用针刺与病灶远距离的涌泉穴治疗脑外伤性失语症,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兹举治案两例以飨读者。例1.申××,女,17岁。1980年6月15日由亲属护送来诊。亲属代诉:患者三天前从三米多高的台阶上失足跌下,出现意识障碍,失语。校方当夜护送至公社卫生院,抢救三个昼夜,病情未见好转,转求余针灸治疗。刻见:神情尚可,意识清楚,惟难发出声音。患者用笔写道:“自觉头脑昏沉头痛,心内难受,胸腹内不舒服,全身软弱无力,不能立行,不想吃饮食,没有  相似文献   

6.
姜××,男,35岁。1990年7月8日诊。患者素体丰盛,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来常感头目眩晕,有时手指发麻。就诊当天上午小劳,突然倒仆于地,左侧肢体不仁不用,语言不利,口眼歪斜。血压21.3/13.3KPa,心烦气粗,面色微红,舌质淡红,苔薄白,  相似文献   

7.
8.
不语症或称功能性不语症,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孙经官能症。由于患者主要症状为缄默不语,故亦称“癔病缄默症”。本组患者共68例,男29例,女39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0岁,20岁左右者占半数以上。发病原因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刺激因素,经耳鼻咽喉科检查,无器质病变,均顽固地保持缄默不语,不肯发出任何声音,但皆能以手势或书写来表达自己的痛苦或意愿。有些病人紧闭双唇,不肯张嘴以拒绝检查其口腔。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是由于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颅脑组织结构严重伤害的一类损伤,是创伤学中危险最大的疾病,属临床救治的重点.随着现代治疗技术的提高和相关科学的发展,虽然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致残率有明显的下降,但死亡致残相加几近半数[1].因此,有必要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2003年4月-2005年4月,笔者以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实证为研究对象,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针剌涌泉穴进行辅助治疗,比较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刺涌泉穴治疗顽固性呃逆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华  尤彩霞 《四川中医》2006,24(4):108-108
目的:探讨顽固性呃逆的针刺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取涌泉穴针刺,运用呼吸补泻手法。结果:16例均治愈,有效率达100%。结论:针刺涌泉穴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笔者数年前曾以针刺涌泉等穴抢救因注射青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二例,均获成功,谨记于此。例一:朱某,男,15岁。因患扁桃体炎肌注青霉素。在药液行将推完之际,患者突然昏倒,面色灰白,遍身汗出。当时因未带肾上腺素,急针人中,十宣、合谷等穴。病人仍无反应,紧接着针刺涌泉。针  相似文献   

12.
张××,女,23岁,已婚。1989年6月8日诊。五天前,在会阴侧切助产下分娩一女婴,术后宫缩好,阴道出血少,予抗感染、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刺治疗中风有独特优势,我们总结体针、头针、电针、头体针结合、眼针、针药结合等治疗方法,分析临床取穴治疗特点,发现:(1)头针疗效普遍优于体针;(2)头针常取瘫痪对侧顶颞前斜线、顶中线、顶颞后斜线,体针常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醒脑开窍针刺法则选用内关、三阴交、极泉等穴,电针疗法常选百会、肩髃、丰隆以及夹脊穴;(3)体针主要用于改善肢体运动状态,头针或头体针合用、针药结合主要用于治疗偏瘫等全身状态,电针明显改善偏瘫患者颅内患侧血管的顺应性和弹性以及下肢功能,眼针也取得一定疗效。总结这些临床取穴经验并推广应用,有助于实施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由CT或MRI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经“汉语失语症检查法(1994年)”(下简称失语症检查法)检查,排除神志不清检查不合作、双侧大脑半球或脑干病变所致延髓麻痹及视听器官严重障碍后确诊为失语症的74例住院患者。其中治疗组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平均55.1岁;病程15~240天;脑梗死26例。脑出血12例。根据失语症分类:皮质下失语13例,完全性失语10例。命名性失语6例,经皮质性失语7例,传导性失语2例。对照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龄61.5岁。  相似文献   

15.
姜占成 《河北中医》2011,33(6):888-890
笔者临证数载,对中风患者的治疗思维及治疗方式感悟颇深,兹将有关针刺治疗中风的临证经验整理如下。1重视阴阳两经,眼针、体针并施治疗中风历代医家对中风均进行过深究精探,摸索出许多成熟的经验,指导并参与临证治疗。对于中风的针刺治疗,认识精深,见解独到,有别于传统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50例经西医和理疗治疗失败的中风患者接受针刺和气功治疗作为最后的手段,结 果许多人获得了满意的效果,50例中4例由于个人原因在第1次治疗后未继续参加,其余46例在治疗的前2周每天治疗1或2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中风失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风失语又称中风不语,是中风的主要症状之一,属现代医学脑血管范畴。笔者根据十余年临床针刺90例,以上、下廉泉、双合谷为主穴,并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加取相应的配穴,酌情采用强刺激补、泻等针刺手法,对中风失语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l病因病机中风失语的发生,主要系患者素禀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所致。气血亏虚,运动不利,舌本失养则音暗不语。阴阳失调,阴亏于下,阳亢于上.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阻于舌窍而致语言不利。从脏腑归经来讲,心、脾、肝、肾四经的分支别络皆通过舌本,故四脏有疾或邪中其…  相似文献   

18.
针刺涌泉穴治疗小儿高热惊厥39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新强 《中国针灸》2005,25(12):872-872
惊厥又称惊风、抽风,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紧急症状,因各种引起发热的原因所致,以高热、四肢抽搐、口噤不开、角弓反张、意识不清为特征.5岁以内婴幼儿为常见,如惊厥时间过长,可造成脑细胞缺氧性损害,用药很难尽快控制.因此,要采取快速有效的止惊方法.笔者近年来用针刺涌泉1穴,治疗小儿惊厥3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针刺涌泉穴治疗小儿高热惊厥42例丁德良(石家庄市友谊医院050081)高热惊厥以3岁以内婴幼儿发病最多,如惊厥时间过长,可造成脑细胞缺氧性损害。因此,发生惊厥时要采用快速有效的止惊方法。我们采用针刺涌泉穴治疗小儿高热惊厥42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穆乃旗  何扬子 《四川中医》2009,27(5):119-120
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中风的康复治疗,针刺治疗作为传统常规疗法,已经得到了世人的公认,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风针刺时针刺深度的问题,由于古代文献论述较少,所以至今存在不同看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刺治疗中风的疗效,不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笔者通过寻求古训,结合临床,深入探索,认为针刺治疗中风针刺的深度应该根据病情的发展,分期把握,灵活应用,而不拘泥于深刺或浅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