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我国,心肌梗死(MI)的心电图(ECG)诊断已为心电图医师熟识,但借助心电向量图(VCG)诊断MI尚未广泛开展,特别是基层医院。目前很多心电图医师还不了解VCG诊断MI的基本知识。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些典型与非典型的MI的ECG与VCG特征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心电工作者对MI的VCG  相似文献   

2.
心电图(ECG)上尽早识别心肌梗死(MI),对治疗和预后极为关键。实际上ST段抬高和Q波出现的典型AMI在临床上不到50%,约一半的ECG表现不典型。现将影响MI心电图诊断因素及诊断中应注意事项述诉。 1 部分AMI临床症状不典型,未及时做心电图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塞(MI)是危害人民生命的常见病之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主要环节。MI的主要诊断方法包括:病史、心电图(ECG)放射性核素及酶学检查等。然而病史的采集,即使非常细心,也难免导致误诊。  相似文献   

4.
心向量图诊断标准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秉贤 《心电学杂志》1993,12(2):123-125,131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以及仪器的改进,VCG 的临床应用日渐普遍。目前认为VCG 在诊断心肌梗塞(MI)和MI 伴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无疑优于ECG。在这方面,有不少著名的研究,例如Hugenholtz 等研究247例临床诊断肯定的透壁性MI,VCG 均有MI 的表现,而ECG有30例无MI 的图形。Gunnar 等尸检200例,其中90例证实有MI,VCG 正确诊断69例(占77%),而ECG 的诊断率仅为66%;假阳性,VCG为31%,而ECG 为35%。现在认为MI的诊断,VCG 和ECG 结合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件。  相似文献   

5.
半个多世纪以来,12导联 ECG一直被认为是确定 MI 存在及其部位的标准,然而已有资料证明这种通常使用的诊断 MI 的ECG 标准是相对不敏感的,它在识别下壁 MI的敏感性为28—44%,前壁 MI 的敏感性为43—60%,而向量图(VCG)标准对下壁和前壁 MI 的敏感性分别达82%和95%,从而提示除了目前已确定的 ECG 诊断标准之外,ORS 波形还可以提供诊断 MI 的更多资料。为了提高 ECG 诊断 MI 的敏感性,国内外不少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我们已综述了一些国内外有关 ECG 诊断 MI 进展  相似文献   

6.
R波递增不良(PRWP)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心电图(ECG)术语,是等位性Q波表现之一,常用于提示或怀疑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MI)。ECG PRWP除见于前壁MI外,还可见于心室肥厚、束支阻滞及导联位置误放等,ECGPRWP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其诊断前壁MI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澄清,下后壁心肌梗塞(MI)心电图(ECG)呈现右心室广泛受累的病人,是否比前壁MI 或下/后壁 MI 而无此 ECG 征象的病人其预后为好。作者前瞻性研究了所有因临床第1次 MI 于1984年11月至1986年1月住入冠心监护单位(CCU)的病人。急性 MI 的诊断根据 WHO 标准。本研究包括症状  相似文献   

8.
心电图(ECG)对心肌梗塞(MI)的诊断,传统的标准是强调相应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并称之为“典型的”MI的ECG表现。但Helfant等通过大样本的尸检得出结论:异常Q波的敏感性61%,特异性81%,绝对的诊断可靠性79%。新近,刘氏报道333例尸检资料,证实有梗塞病灶的33例中,2  相似文献   

9.
从心电图问世以来,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使治愈率明显提高。但在心电图诊断中也常出现误诊现象。我们对近三年以来的40例误诊ECG进行了总结分析,其大部分均是一些较复杂的ECG,而主要原因可归纳为(1)ECG复杂多变不典型,(2)观察分析不仔细,(3)专业人员知识差。现将几例常见而又易被误诊的情况及教训摘述如下。 例1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误诊为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患者,男,68岁。冠心病10余年,发病前因情绪变  相似文献   

10.
尽管近年来医学诊疗技术迅猛发展,但心电图(ECG)诊断心肌梗塞(MI)的价值,仍然显示着无比的优越性。正常的ECG,Q波的宽度一般不超过0.04秒,深度不超过同导联R波的1/4。一般来说,如果超出以上范围或者Q波有切迹(称之为异常Q波)就是MI的征象,  相似文献   

11.
心电学描述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心电图(ECG)出现S—T段持续抬高3周以上,则疑及室壁瘤存在。究S—T段提高多少?这一问题讨论极少。本文总结13例经核素~(99m)TC—RBC心血池显像(ECT)确诊室壁瘤的心肌梗塞(MI)患者的ECG表现,并与15例无室壁瘤MI患者的ECG作对照,初步探讨ECG诊断MI后室壁瘤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ECG)对心肌梗塞(MI)诊断的传统标准是强调相应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但异常Q波除见于MI外,很多疾病的ECG也可出现酷似MI的图像,因此,有必要对Q波的鉴别作一详细介绍,现分述如下。 1 非梗塞病人出现酷似MI的ECG图形: 有多种疾病可以出现酷似MI的ECG改变,如左、右心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病、左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风心病、心包炎、正常顺时钟转位、肺心病。甚至呼吸都可以在某些导联出现QS波而酷似MI。如病人出现类似冠心病的症状,则常造成诊断上的困难甚至错误的诊断。如何鉴别MI的真与伪,除密切结合临床外,还要注意一系列ECG变化,单导联出现异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渐增多,而老年AMI的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易误诊漏诊,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尤其是心电图中不常见的非典型MI诊断水平十分重要,兹报告1例V2~V4导联出现缺血型ST段压低的右后侧壁MI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临床上确诊为前间壁及下壁心肌梗塞(MI)的患者100例,做ECG和VCG检查,前间壁MI43例中,ECGV_1呈QS V_2呈rS,V_1~V_2或到V_3呈rS的14例,其r波占时极少,多由于间隔发生部分MI所致。而V_(1-2)或V_(1-3)呈QS的29例中,VCG有8例向前的向量明显减弱,0.02s向量指向0~*~14~*,可能为非透壁性MI所致。57例下壁MI中,ECG(?)正常,Q_(Ⅲ、aVF)异常的有23例,通过VCG分析发现,Ⅲ、aVF异常Q波,多为局恨性下壁MI所致。ECGⅡ、Ⅲ、aVF呈qR,Q≥0.03~0.04s,q≥1/4R或呈Qr、Qs的有15例,ECGⅡ、Ⅲ、aVFq波正常的有19例,说明ECG对诊断下壁OMI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5.
心电学描述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心电图(ECG)出现S—T段持续抬高3周以上.则疑及室壁瘤存在.究S—T段提高多少?这一问题讨论极少。本总结13例经核素^99mTC—RBC心血池显像(ECT)确诊室壁瘤的心肌梗塞(MI)患的ECG表现.并与15例无室壁瘤MI患的ECG作对照,初步探讨ECG诊断MI后室壁瘤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渐增多,而老年AMI的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易误诊漏诊,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尤其是心电图中不常见的非典型MI诊断水平十分重要,兹报告1例V2~V4导联出现缺血型ST段压低的右后侧壁MI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575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均行18导联心电图(ECG)检查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575例病人中有392例病人CAG阳性,临床符合率68.2%.ECG检查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34.9%.心电图ST-T改变伴典型胸痛病人,CAG阳性率85.1%,心电图ST-T改变伴不典型胸痛病人,CAG阳性率43.3%,典型胸痛无心电图ST-T改变,CAG阳性率74.7%,不典型胸痛无心电图ST-T改变,CAG阳性率35.8%.结论典型胸痛伴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要优于不典型胸痛伴心电图ST-T改变,无心电图ST-T改变的典型胸痛病人不能排除冠心病,CAG检查可避免ECG检查对冠心病诊断造成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心电图(ECG)是最常用和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但ECG诊断AMI也存在局限性。AMI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占13.4%~23%,ECG不典型占20%~60%,心肌酶不典型占23%。现就我院近年收治11例非典型AMI心电图表现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冠心病、心肌梗死(MI)的发病日渐趋向年轻化,回顾性分析了近几年来确诊的MI,在早期表现不典型的心电图(ECG)。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肌梗塞(MI)常发生于成年人,而一般认为罕见于儿童。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显示儿童MI的ECG诊断标准。 方法 回顾性复习得克萨斯儿童医院(1952-1987年)尸解证实的透壁性MI患者,年龄<21岁(2天-20岁)。ECG连续描记15导联(标准12导联加V_(3R)、V_(4R)、V_7)并与相应年龄组的正常值相比。Q波切迹规定为Q波的光面图形意外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