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1998年至2006年手术切取的绝经后子宫内膜标本97例,其中绝经后萎缩的子宫内膜35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3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3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Ki-67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组ER、PR的表达明显高于萎缩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P〈0.05).Ki-67在绝经后萎缩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逐渐增强(P〈0.05).结论 (1)雌、孕激素受体含量升高是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2)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Ki-67的高表达可预测息肉可能发展为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12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息肉恶变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病年龄≥60岁(OR=7.57)、绝经后出血(OR=5.99)、高血压(OR=5.38)是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存在绝经后阴道出血、发病年龄≥60岁且伴有高血压的子宫内膜息肉妇女,宜行宫腔镜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排除恶变。 相似文献
3.
谭皓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9):151-151
围绝经期是女性的一个重要生理变化时期,其最早出现的症状为月经的改变,异常子宫出血也是绝经后女性常见的临床疾病。临床研究表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是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重要原因。子宫内膜息肉虽然是一种良性的增生性疾病,但是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有效地治疗,就会有恶变的可能。临床相关数据显示,年轻女性子宫息肉恶变的概率为0.5%-4.8%,但是绝经后的子宫息肉女性患者的恶变概率可达到10%-15%。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PTEN和P63在绝经前后子宫内膜息肉(EP)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EP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存档石蜡标本180例,其中绝经前EP 54例,绝经后EP 40例,绝经前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46例,绝经后正常萎缩型子宫内膜4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PTEN和P63在94例EP组织及8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细胞胞浆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绝经前、后EP组织中PTEN表达率均低于正常EP组织(P<0.05);绝经后EP组织中PTEN表达水平低于绝经前EP(P<0.05);绝经前、后EP组织中P63表达率均高于正常EP组织(P<0.05);绝经前、后EP组织中P63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表达缺失或降低及P63高表达可能是EP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PTEN可能与绝经后EP恶变率增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及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绝经后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共542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子宫内膜息肉组(EP)275例和非子宫内膜息肉组(NEP) 267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组又分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组(BEP组)262例和恶性子宫内膜息肉组(MEP)13例,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可能出现的危险致变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绝经后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与绝经后子宫内膜发病关联较大而年龄≥60岁、绝经后阴道出血、绝经年限≥10年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关联较大(均P< 0.05).结论 绝经后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关联较大,年龄≥60岁、绝经后阴道出血、绝经年限≥10年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关联较大,研究结果为其在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指南》2015,(34)
目的通过观察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ER、PR、MMP-9的表达情况,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相关发病机制,并寻找预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可能的相关蛋白,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方法实验选取的病例标本来自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手术患者,其中经手术切取的绝经后子宫内膜标本18例,经宫腔镜下摘除或宫腔镜手术切除的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中ER、PR、MMP-9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取半定量评分方法,分析两组中腺体及间质细胞中阳性细胞的平均百分数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中E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和78%,ER蛋白在实验组强阳性表达情况高于对照组;P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和67%,PR蛋白在实验组强阳性表达情况高于对照组;MMP-9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和11%,MMP-9的阳性表达呈现弱阳性,且实验组阳性表达情况高于对照组。结论 ER、PR含量升高促使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MMP-9的表达参与了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生成;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MMP-9的表达不能作为子宫内膜息肉向子宫内膜癌发展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在围绝经期、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中ER、PR的表达;利用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检测3组组织中ER、PR的转录水平。结果无论免疫组化还是RT—PCR结果均显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ER高于对照组(P〈0.05),RT—PCR结果显示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PR表达高于围绝经期息肉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发生可能与局部激素受体水平变化有关,其中雌激素受体起关键作用,提示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病与局部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升高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因素及Ki-67、Bcl-2的表达。方法:选取50例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息肉组织(息肉组)、息肉旁正常内膜组织(内膜组)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Ki-67和Bcl-2表达的检测并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组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Ki-67蛋白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Bcl-2蛋白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浆。息肉组的Ki-67和Bcl-2在腺上皮和间质的阳性表达高于内膜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膜组与对照组Ki-67在间质、Bcl-2在腺上皮和间质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是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因素,Ki-67及Bcl-2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某一区域持久地过度表达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P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在临床工作比较少见,其多发生于绝经前妇女,罕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常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盆腔疼痛、不孕、宫内占位及阴道排液等,明确诊断需借助病理学检查。APA属于良性病变,发病率低,但具有复发性、低度恶变潜能,应引起重视。本研究分享1例绝经后妇女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经宫腔镜检查确诊的APA,予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临床工作中绝经后APA患者相对罕见,对于该类患者的诊治,尚缺乏经验与统一治疗原则,本研究旨在总结该病例的诊疗经过及通过复习文献得出该类患者的诊治建议,与广大临床工作者分享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 P63蛋白及 PTEN 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息肉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测定 P63、PTEN 在60例子宫内膜息肉组织及4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 P6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同期别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TEN 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与同期别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呈表达缺失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63蛋白高表达、PTEN 表达缺失或降低可能是促进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与子宫内膜病变情况.方法 102例子宫内膜厚度 ≥4 mm的绝经妇女,为其进行诊断性刮宫,分析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年龄>60岁与≤60岁、绝经时间>3年与≤3年、体重>60 kg与≤60 kg、体质量指数>25 kg/m2与≤25 kg/m2、是否有激素替代治疗、是否有高血压、是否有糖尿病绝...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阴道超声及宫腔镜的广泛应用,子宫内膜息肉(EP)的检出率升高。本文分析67例通过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确诊为EP患者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探讨超声在绝经后妇女EP中的诊断价值。1一般资料67例为本院2010年1月至201 4年4月收治因绝经后阴道出血接受宫腔镜手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EP的患者,术前均行阴道超声检查。患者年龄43~76岁,平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外周血中雌孕激素水平及息肉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绝经后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n=19)和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病例组,n=22)外周血中雌孕激素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绝经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息肉中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结果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病变局部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均较萎缩的子宫内膜组要高(P<0.05),而外周血雌孕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雌孕激素受体水平不平衡可能是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俊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30(2):133-134
根据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推荐的绝经定义 ,绝经后子宫出血 ( PMU B)指绝经 1a后出现的子宫出血。有作者粗略地估计 PMU B的发生率约为10 % [1 ]。究其病因较多 ,Feldman等 [2 ]报道 ,主要原因是非器质性病变 ,良性疾病次之 ,恶性病变不到 10 %。另外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绝经后激素替代疗法的逐渐推广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介于 PMUB病因复杂 ,明确病因又是采取正确治疗的前提 ,提高 PMUB病因确诊率就尤为重要。长期以来 ,对PMU B的诊断手段首选诊断性刮宫 ,强调分段刮宫 ,取宫内膜组织病理学诊断。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 TGF-β1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息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TGF-β1在60例子宫内膜息肉及4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 TGF-β1较同期别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TGF-β1在子宫内膜息肉形成、进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年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4):76-76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良性的子宫内膜病变,常导致不规则子宫出血、不孕,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5%。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开展,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越来越高。2006年9月-2009年9月我院官腔镜检查571例,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99例,同时行摘除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艳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4):69-69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作用而发生的局灶性增生的良性病变,可引起月经量多、子宫不规则出血、绝经后出血等,也是导致不孕症的原因之一。宫腔镜作为一种检查和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现将我院对36例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