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任红  薛虹 《华北国防医药》2006,18(6):418-418
[例1]男,58岁.以右上腹不适、疼痛半年入院.查体:血压169.5/93 mmHg,脉搏86/min.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肾未触及,双肾区叩痛不明显.腹部B超检查示:肝右后上方有一囊性占位,5.6~6.2 cm大小,提示肝囊性变.CT检查示:右肾上腺囊肿,6.1 cm×6.5 cm×7.1 cm大小.肝、肾功能检验均未见异常.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上腺区有一圆形肿物,有完整的囊壁,囊内有清亮的淡黄色液体,与周围有疏松粘连,将囊肿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囊壁外被覆结缔组织,内见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未见髓质组织.病理诊断:肾上腺囊肿.  相似文献   

2.
[例1]男,58岁.以右上腹不适、疼痛半年入院.查体:血压169.5/93 mmHg,脉搏86/min.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肾未触及,双肾区叩痛不明显.腹部B超检查示:肝右后上方有一囊性占位,5.6~6.2 cm大小,提示肝囊性变.CT检查示:右肾上腺囊肿,6.1 cm×6.5 cm×7.1 cm大小.肝、肾功能检验均未见异常.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上腺区有一圆形肿物,有完整的囊壁,囊内有清亮的淡黄色液体,与周围有疏松粘连,将囊肿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囊壁外被覆结缔组织,内见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未见髓质组织.病理诊断:肾上腺囊肿.  相似文献   

3.
卢虹 《中国医药指南》2007,5(12):585-585
患者:男性,4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月余人院就诊. 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无压痛,口腔、咽、腹膜后、双肺、肛门及体表等部位未发现阳性体征.胃镜示食管上段见一肿物约3×2×3cm大小. B超示胰体尾部见多个无回声区,呈"蜂窝"状,边缘有光滑壁,范围4.9×3.9cm,较大一无回声区为2.1×1.7cm,肝、脾未触及异常,血生化正常.临床诊断:1、食道癌.2、胰腺囊中可能性大.术中胰腺肿物位于胰腺体尾部,约4×5×3cm,囊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行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孙波  王毅  孙保存  李瓦里 《天津医药》2006,34(7):465-465,513
1病例报告患者女,48岁。主因右足肿物4年,于2004年11月22日入院。查体:右足背肿胀,见一约9.0cm×8.0cm×4.0cm大小肿物,触之质软,边界清,无明显压痛,右足足母趾跖屈轻度受限。X线片可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面出现溶骨现象,见图1。B超示右足背部皮下一约9.0cm×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57岁.因右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3年,不能还纳l d人院.查体:腹部略膨隆,全腹轻压痛,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右腹股沟区肿物坠入阴囊,约6 cm×5 cm.入院诊断右腹股沟斜疝嵌顿,行手法复位成功.复位后腹胀等症状无明显减轻.腹部平片示腹腔内多个气液平面,肠管扩张明显.经24 h非手术治疗后出现上腹部绞痛并腹胀加重.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小肠明显扩张,小肠距回盲部约90 cm处肠管疝人文氏孔内嵌顿.将小肠自文氏孔拉出,见疝入肠管约20 cm,淤血、水肿明显,肠管无坏死、穿孔,文氏孔约四指宽,间断缝合3针封闭文氏孔,并缝合右内环口.术后病人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6.
肾癌对侧肾上腺转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74岁.1周前因"尿频、排尿困难"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及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于2003年11月17日收住院.平素体健.超声示:左肾形态失常,于中下级见一10.1 cm×8.3 cm实性肿物,回声内见散在液性暗区;右肾上腺区见4.5 cm×4.6 cm实性肿物;右肾上极实质内见1.9 cm×1.9 cm无回声区.IVP检查提示:左肾及右肾上腺占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双侧肿物内均见星点状彩色血流频谱信号,考虑左肾实性肿物-左癌、右肾上腺癌、右肾囊肿.其他检查:胸片、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肾上腺皮髓质功能检测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肾血管内皮肉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智勇  王荣霞 《天津医药》1997,25(5):320-320
患者 女,55岁。4个月前出现左侧腰痛,1个月后出现全程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量少,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结石”。我院门诊B型超声示左肾肿瘤,1992年7月收入我院。查体:左侧腰部膨隆,左肾区可触及8.0cm×7.0cm包块,质中等,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尚可,压痛、叩击痛明显。尿红细胞( )。肾图示:左肾功能重度受损,右肾功能受损伴尿路欠通畅。膀胱镜示:左侧输尿管口有肿物膨出,膀胱内有血凝块。手术见左肾上极后外侧肿物已破溃。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患者女,73岁,因右腹部隐痛、不适1月余,于2005-05-19入院。查体:右中下腹可触及4cm×4cm肿物。结肠镜检查:见升结肠隆起型肿物。活检病理诊断:中分化管状腺癌。B超示肝脏右叶低回声肿物,直径约1·0cm,提示肝囊肿。肝功能正常,CEA6·2μg/L,AFP<20μg/L。临床诊断:结肠腺癌伴肝转移。于同年06-02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及部分肝切除术。术中见肝右叶表面有淡黄色质硬结节。病理检查:升结肠距回盲瓣2cm处见隆起型肿物7cm×5cm×1·5cm。镜检:中分化管状腺癌。肝标本一块10cm×7cm×4cm,肝表面见一淡黄色结节,呈瘢痕样;体积1·2cm×1c…  相似文献   

9.
[病例]女,82岁.无明显诱因感右下腹痛,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血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0.75.外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给予头孢噻肟钠2.0和甲硝唑静脉滴注,腹痛减轻,仍有呕吐,考虑静脉滴注甲硝唑所致,即停用甲硝唑,呕吐症状加重,发病10天来未排气排便.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腹透:肠腔内可见中量气体及液平面,以肠梗阻收住院.查体:体温37℃,脉搏85/min,呼吸18/min,血压112/76 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未触及肿物,肝、脾肋下未触及,可闻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直肠指诊未及肿物.给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治疗.2天后患者腹胀症状较前有所好转,有少量排气,再次查体见腹部膨隆,肠鸣音活跃,偶可闻高调肠鸣音,右腹股沟区隆起,皮肤无红肿,可触及一4 cm×4.5 cm肿物,张力大,压痛明显,不能还纳腹腔.追问病史患者右腹股沟肿物10余年,时大时小,考虑嵌顿疝引起肠梗阻可能,故急诊手术.术中见小肠距回盲部200 cm嵌入右侧股管,嵌入小肠部分坏死,与疝囊壁有粘连.行小肠部分切除,右股疝修补术.术后诊断:肠梗阻,右股疝嵌顿,小肠坏死.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4 岁,因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腹痛、腹胀、呕吐,伴肛门排气、排便停止半个月入院.平素体健.查体:腹部略膨隆,左下腹、脐下缘及右下腹分别见长约1.2cm、1.0cm 及0.5cm 横形手术瘢痕,左下腹切口下可触及一肿物约3.0cm × 2.0cm,质稍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差,轻压痛,脐周轻压痛,肠鸣音弱.腹部立位X 线平片示:上腹部可见多个大液平面影,肠管亦见扩张.入院诊断:肠梗阻.  相似文献   

11.
于晓霞 《医药世界》2009,(12):826-826
对我院腹膜后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病理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6岁。因发现右下腹无痛性包块半个月于2009-08-02入院。X线示:右下腹见一约12cm×10cm肿物,界限不清,可见钙化斑。于2009-08-05行手术切除术,术中所见:右腹膜后见一12cm×10cm×6cm肿物,界限不清,呈浸润性生长,累及骨盆,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术后送病理检查。大体:碎块状组织一堆,总体积10cm×8cm×6cm,组织切面灰白色、灰褐色,质地中等,可见胶冻样黏液样物及囊性变,部分区域切质硬,有沙砾感。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8岁。因反复腹痛伴恶心、呕吐6个月加重1周入院。入院后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升段梗阻。腹腔彩超检查示:空腹胃腔扩张8.2cm,内有液体潴留,空肠扩张4.2cm,肠壁呈“齿梳状”,左上腹见一13.5cm×5.7cm的腊肠形包块,横切呈“同心圆”征。考虑肠套叠。行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距Treitz韧带10cm处近端空肠套入远端空肠,长约50cm。复位后距Treitz韧带20cm可见一灰白色肿瘤,直径约3cm大小,外生性生长,质地坚硬,肠系膜上可见10余枚大小不等的淋巴结,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光镜所见肿瘤组织呈腺管状、乳头状排列,细胞核…  相似文献   

13.
罗德全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57-1257
我院2001年~2005年共收治2例Crohn病患者。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分析讨论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74岁。以反复右下腹疼痛、腹胀6月,加重伴恶心呕吐2天入院。查体:右下腹可扪及8cm×7cm肿物,界限不清。B超示:右下腹肿物5cm×4cm。腹部立卧位X片示肠道胀气及大液平。初诊:阑尾周围脓肿,急性肠梗阻。于当日急诊手术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有黄绿色透明液约300ml,小肠明显扩张,回盲部粘连成团,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 ,3 5岁 ,因发现性质不明的腹部肿物 ,2月入院 ,术前诊断腹腔肿物来源于肠系膜。平时偶感腹部憋胀并偶有黑便 ,余无任何不适。查体 :一般情况好 ,腹部脐下偏左可触及一 8cm× 7cm肿块 ,无压痛 ,质硬 ,边界清 ;腹部 B超报告 :脐下异常回声团 ,考虑来源于小肠肿物 ,化验检查均正常。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横结肠中部及脾曲多发憩室 ,横结肠脂肪垂肥大 ,多个憩室突入其中形成 10 cm× 9cm× 3 cm的巨大包块 ,左、右结砀、小肠未见异常 ,行部分横结砀切除术 ,切开标本见此段横结肠共大小憩室 2 2个 ,内充满干硬粪块 ,术后诊断结肠憩室病…  相似文献   

15.
[病例]男,31岁.主因腹胀2个月入院.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报告胃底多发息肉,遂来我院治疗.行胃镜检查示:胃底大弯可见结节状黏膜下隆起,表面黏膜完整,多发散在蓝紫色片状淤斑,肿物边界不清,无黏膜桥形成,考虑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检查见:隆起处为大小32 mm×20 mm低回声区,考虑为胃壁外分叶状低回声区压迫所致;腹部增强CT示:胃大弯侧及窦部黏膜增厚(图3见封3);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底大弯侧可见直径约2.5 cm充盈缺损,局部黏腊似被撑开,考虑胃底占位,胃息肉?平滑肌瘤?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16.
[病例]男,31岁.主因腹胀2个月入院.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报告胃底多发息肉,遂来我院治疗.行胃镜检查示:胃底大弯可见结节状黏膜下隆起,表面黏膜完整,多发散在蓝紫色片状淤斑,肿物边界不清,无黏膜桥形成,考虑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检查见:隆起处为大小32 mm×20 mm低回声区,考虑为胃壁外分叶状低回声区压迫所致;腹部增强CT示:胃大弯侧及窦部黏膜增厚(图3见封3);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底大弯侧可见直径约2.5 cm充盈缺损,局部黏腊似被撑开,考虑胃底占位,胃息肉?平滑肌瘤?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17.
肺部表皮样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3岁.因"胸闷、气促"3个月于2010年8月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左肺下叶背段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囊性肿物,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大小约4 cm×3 cm.术前诊断:左肺下叶囊性肿物.在全身麻醉下经左侧第6肋间后外侧切口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下叶背段,大小约4 cm ×3 cm×3 cm,呈囊性,局部与胸膜粘连.单纯切除囊性肿物,囊腔内为黄色黏稠液体及豆腐渣样物质.术后病理报告:肺部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22岁.右耳部疼痛,伴外耳道肿物1年余入院.查体:右外耳道前壁可见1.5cm×1cm×1cm大小肿物,皮肤略红,边界不清,质地中等,无压疼,实性.CT示肿物位于外耳道软骨部,部分骨破坏.鼓膜及鼓室内结构正常.术中见肿物包膜不完整,鱼肉样,呈浸润性生长,部分外耳道壁破坏.  相似文献   

19.
齐生伟  陆毅  宋国勇 《河北医药》2013,35(6):925-925
患儿,男,4岁。主因患儿家长偶然发现腹部肿块4d就诊。体检: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左侧腹可触及6cm×4cm大小肿物,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明显压痛。腹部超声:左上腹局部可探及一约5.8cm×2.8cm×4.0cm大小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有包膜,与左肾、胰腺无关。CT所见(图1):左中腹部见一椭圆形水样密度薄壁囊性病变,边界清楚,约2.3cm×5.7cm×4.0cm大小,邻近肠管受压内移。肝胆脾胰肾及肾上腺均未见异常。腹膜后未见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5岁。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血块1月入院。超声检查:膀胱后壁探及约6.5cm×5.0cm大小的低回声光团,形态不规则。临床诊断:膀胱肿瘤。给予手术治疗术中见膀胱右后壁有一6.5cm×5.0cm大小菜花样肿块。术后病理检查:巨检中灰白灰红色结节状肿物1个,大小8.0cm×6.5cm×3.5cm,切面灰白灰黄色,部分区域呈鱼肉状。镜检:肿瘤细胞梭形排列,异型性明显,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瘤细胞间可见粘液分布,部分区域可见席纹状排列。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泡沫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组织:CK(-)、Actin(-)、Des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