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胃异位胰腺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胃异位胰腺并要求切除的住院患者,施行全身麻醉状态下ESD操作。Hook刀标记病变范围后,黏膜下注射含肾上腺素、亚甲蓝的甘油果糖注射液,沿标记外侧Flex刀环周切开至黏膜下层,继Hook刀沿黏膜下层剥离直至病变完全切除;切除标本甲醛固定后病理检查。结果 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共完成29例胃异位胰腺ESD治疗,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9~61岁,平均46.4岁;共切除病变30个。病变部位:胃窦24例、胃体5例。病灶直径9~17 mm;剥离组织大小(26±12)mm×(21±9)mm。操作时间:30~95 min,平均47 min。一次性切除27例,二次切除2例。术中出血量均少于100ml;1例术后10 h呕血,经药物治疗痊愈。无术中及术后穿孔。术后随访1~25个月均无瘤体残留与复发。结论 ESD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胃异位胰腺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胃镜检查发现的14例早期食管癌进行ESD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切除率和术后短期复发率.结果 14例食管癌病变范围超过食管1/2周的3例,小于食管1/2周的11例.病变直径2.0~4.0 cm.10例(71.4%)成功完成ESD治疗,平均手术时间70 min.14例患者中4例发生食管穿孔,穿孔发生率28.6%(4/14);1例术后发现少量皮下气肿.术中出血量平均30 ml,均经电凝、氩气刀(APC)、止血夹成功止血.10例成功ESD切除术后均获1、3、6个月随访,刨面基本愈合,无一例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在合适的早期食管癌病例选择性的开展ESD切除有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3.
王海涛  沈颖洲  宋汉明  石秀丽  丁罖 《安徽医药》2016,20(10):1905-1907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层病变包括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行EMR和ESD治疗的215例患者260处消化道病变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食管病灶4处,胃70处,大肠186处,其中EMR 185例,ESD 30例。ESD病变长径、手术时间均明高于EMR;EMR术后2例迟发性出血,无穿孔,ESD术后1例迟发性出血,术中穿孔2例,皆内镜下钛夹夹闭治疗后治愈。术后病理确诊早期癌变7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8处,腺瘤性息肉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61处,间质瘤6处,炎性息肉及其他58处。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行内镜随访,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EMR和ESD技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层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学资料。EMR和ESD可用于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变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以48例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为对象,就诊于某院的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患者均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情况、瘤体大小及部位,并对其病理性质进行确诊,观察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8例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取出瘤体的大小直径为20~40mm的概率明显高于≤20mm、40~50mm瘤体的概率(P<0.05);瘤体病变组织多分布在食道的中段,明显高于其他段位(P<0.05);大部分患者都发生了癌变;常见并发症为患者少量出血,或食管良性狭窄,未见明显穿孔患者。结论: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诊治,创伤小,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术前通过活检明确病变性质或超声内镜判断病变浸润深度,对起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共42例胃良性肿瘤患者行ESD治疗,3个月后复查内镜评估疗效。结果 36例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85.7%(36/42),ESD切除病变直径1.0~4.5 cm,8例术中少量出血,出血率19.0%(8/42),经热活检钳电凝止血成功,无迟发性出血和穿孔。ESD术后病理:增生性息肉3例,绒毛状腺瘤4例,良性间质瘤17例,平滑肌瘤5例,脂肪瘤7例,异位胰腺6例。36例术后3个月胃镜随访,无残留和复发。结论ESD术治疗胃良性肿瘤安全、有效,并可提供准确病理资料。  相似文献   

6.
王兵 《河北医药》2013,(19):2907-290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胃镜检查表现为疑似食管异型增生或早癌患者28例。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并对病理、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术后内镜随访1周~1年。结果 28例患者成功完成ESD治疗26例(92.9%)。术后病理确诊,异型性增生13例,原位癌6例,早期鳞癌7例,食管囊肿2例,基底和切缘均未见病变累及。术中出血量平均30 ml,均经电凝、止血夹成功止血;ESD术中出现大出血1例(3.6%),三腔管食管囊压迫成功止血。术后1、2、6、12个月常规随访,均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ESD治疗食管病变安全、有效,能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提供完整病理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超声内镜的发展,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消化道早期病变及黏膜下肿瘤(尤其来源于固有肌层)在国内逐渐开展。周平红等[1]将应用ESD器械切除消化道早期病变和黏膜下挖除肿瘤的方法命名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2011 ̄02—11笔者所在科应用ESE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电子胃肠镜发现的15例胃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肿瘤,内镜超声检查和/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及性质,ESD操作步骤;黏膜下注射液体以抬高病灶,接着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之后使用hook刀或IT刀沿病灶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病变直径1.0~3.5cm,平均2.3cm,ESD手术时间30~175min,平均73 min,ESD治疗过程中创面均有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或金属钛夹止血,无术后延迟出血发生,穿孔发生率为6.7%(1/15),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作为一种内镜微创治疗,能实现较大病灶的完全剥离,为临床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也为消化道早期黏膜及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食管癌前病变术前活检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65例胃镜活检为食管癌前病变并行ES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手术前后病理结果差异.结果:术前胃镜活检与ESD术后病理诊断整体一致性为67.7%,术后病理升级占26.2%,术前病理较术后病理高估占6.2%.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肠黏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黏膜病变患者52例,均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术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ESD手术完成率100%,术中出血7例(13.5%),术后延迟性出血3例(5.8%),穿孔3例(5.8%).52例手术共切除57处病变,病灶位于胃部49处病变,一次性整块切除47处(95.9%);病灶位于结直肠8处病变,一次性整块切除7处(87.5%).组织学完全治愈性切除47处病变(82.5%),其中胃部41处(83.7%),结直肠部6处(75.0%).非治愈性切除10处(17.5%),胃部8处(16.3%),结直肠2处(25.0%).52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1例,早癌7例,增生性息肉4例.术前30例患者进行病理分析,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8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9例,早癌2例,增生性息肉1例.术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22例(73.3%).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黏膜病变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方军  杨力  向阳  赵赛菊 《江西医药》2014,(8):668-67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治疗消化道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电子胃肠镜发现的30例胃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良性肿瘤,内镜超声检查和(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及性质。 ESD操作步骤:黏膜下注射液体以抬高病灶,接着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之后使用Hook刀或IT刀沿病灶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病变直径1.0-3.5cm,平均2.3cm,ESD手术时间30-175min,平均73 min,ESD治疗过程中创面均有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或金属钛夹止血,无术后延迟出血发生,穿孔发生率为6.7%(1/15),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作为一种内镜微创治疗,能实现较大病灶的完全剥离,为临床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也为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良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治疗消化道早期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ESD治疗的39例消化道早期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及护理资料。结果 39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5例患者的创面有出血现象,采用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其余34例患者术后没有发生出血、穿孔及其他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在ESD术中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前和术中的护理及配合,以及术后护理观察,可以保证手术成功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ESD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行隧道式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3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研究组给予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EST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肿瘤复发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3 d、7 d血清IL-8、TNF-a和hs-CRP的水平。结果:研究组的剥离速度、术中出血量和根治性切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食管出血和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4.00%和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44%和39.13%(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 d、7 d血清IL-8、TNF-a和hs-CRP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1年后肿瘤的复发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3%(P<0.05)。结论:ESTD治疗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能有效提高肿瘤的剥离速度和根治性切除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且还能缓解炎症和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创伤小,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食管连接部(GEJ)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72例GEJ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ESD治疗,统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切除面积、病理类型及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0例患者成功接受ESD,手术成功率为97.2%。平均手术时间为(72.3±10.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5±4.5)ml。术后发热2例,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未见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手术平均切除面积(18.5±21.3)mm2。病理学检查平滑肌瘤29例,原位癌15例,黏膜鳞状上皮增生5例,低度恶性间质瘤12例,胃息肉7例,胃纤维瘤4例。随访68例,失访率(5.56%)。随访期间复发3例,复发率为4.17%;平均复发时间(7.5±3.4)个月;复发病灶面积平均(12.2±4.7)mm2。3例复发患者均给予内镜下切除,再次手术后随访12个月未再复发。结论ESD治疗GEJ癌前病变疗效确切,其手术切除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是当前临床治疗GEJ癌前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手术;观察组患者于消化内镜辅助下行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2.76±15.64)min、(31.57±21.72)ml和(4.55±0.87)d,对照组分别为(118.61±24.58)min、(65.83±22.06)ml和(8.29±2.24)d,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黏膜下注射对于大多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等内镜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生理盐水仍是使用最多的也是相对安全的黏膜下注射液,但由于其不能维持较长黏膜抬高时间,对于较大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进一步探讨内镜下行EMR(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内镜黏膜切除术)和ESD(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以来我院收治的经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消化道早期肿瘤的病例分为两组,分别进行EMR和ES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2周后,内镜复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行EMR和ESD的病例(各30例)均顺利完成,所有病例均完整回收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两组均未出现穿孔;EMR组发生出血2例,出血率6.67%( 2/30);ESD组发生17例出血,出血率56.67%( 17/30);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3,P<0.05).临床疗效观察:EMR组7例有病灶残留,残留率23.33% (7/30); ESD组2例有病灶残留,残留率6.67%( 2/30);两组病灶残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P<0.05).结论 EMR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较短、容易被掌握、出血穿孔率较低;而ESD操作技术比较复杂,要求熟练程度高,手术时间较长,容易发生出血及穿孔.对于消化道早期肿瘤,在内镜下行EMR和ESD就可达到根治目的,既可保证病变完全切除,又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可达到外科手术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 CO2)环境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对早期胃癌( EG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择期行ESD的EGC患者96例,随机分为CO2组和空气组,每组48例,观察两组组织学疗效、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血气指标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16个月,记录两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组织学疗效、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发生率、术后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2组膈下游离气体深度小于空气组,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气腹完全消失时间均较空气组短,术后穿孔发生率低于空气组(P<0.05,P<0.01)。 CO2组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 ESD术中应用CO2对血气指标无影响,且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穿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良性息肉(腺瘤样或增生性),癌前期病变和早期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行ESD术的100例术前活检病理等证实为食管,食管胃结合部,胃,结肠,直肠息肉(腺瘤样或增生性),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ESD手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包括消化道息肉(腺瘤样或增生性)81例,不典型增生15例,早期癌4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23~87(62±12)岁。直肠病变12例,结肠病变54例,胃病变22例,胃食管结合部病变4例,食管病变8例。病灶直径0.5~4.0cm。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内镜下切除手术(1例穿孔较大行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时间10~110(中位数38)min,出血量0~40(中位数5)mL。其中术中穿孔3例,术中出血4例,术后迟发性出血3例(通过保守治疗痊愈)。100例患者均接受了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有一例复发(低位直肠腺瘤并中度非典型增生,病灶大),后经外科手术治愈,余无复发或转移病例。结论只要掌握合适的病例,ESD治疗消化道息肉(腺瘤样增生性),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