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恶性肿瘤迄今仍是一种难以根治的疾病.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CSC)理论的提出为肿瘤的彻底治愈带来了希望,我们可以从CSC这一与正常干细胞同样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细胞群入手对肿瘤进行治疗.研究表明,CSC周围微环境在肿瘤形成、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低氧微环境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2.
涂雪松 《肿瘤药学》2014,(4):247-252
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起源于正常干细胞(stem cells,SC)的基因突变,SC的DNA受到损伤或处于与肿瘤相关的微环境是其发生基因突变,进而转化为CSC的主要原因。CSC可与肿瘤细胞相互转化,且与肿瘤细胞相比,其增殖和转移的速度更快,恶性程度更高,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性更强。不同肿瘤的CSC生物学标记并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类肿瘤,因细胞系不同,生物学标记也有差异。CSC的生物学标记物也可以用于CSC的诊断、肿瘤的预后判断和治疗。因此,探索CSC的生物学标记和调控因子,并将其作为肿瘤的治疗靶标,开发相关的药物,将是未来CSC和肿瘤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肿瘤干细胞的起源、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种肿瘤中都存在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这部分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是肿瘤生长、增殖和转移的根源。此外,肿瘤干细胞具有正常干细胞的自我保护特性,如有效的DNA修复、高表达多药耐药型膜转运蛋白以及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及拥有特定的微环境,使其能够逃逸现有的肿瘤治疗手段,导致肿瘤复发。针对这些保护机制,并利用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的之间的差异进行靶向治疗,可能达到根治肿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为基础,近年来靶向肿瘤微环境成为治疗肿瘤的新途径。肿瘤微环境主要通过诱导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免疫监视和免疫反应、孕育肿瘤干细胞等促进肿瘤发生及转移。理论上靶向肿瘤微环境的肿瘤治疗应有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限于对肿瘤微环境的了解,目前以肿瘤微环境为靶成功治疗肿瘤的例子并不多。本文就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调控、靶向肿瘤微环境治疗肿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徐富  姜燕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44-246
近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Gamer stem cells,CSC;或Tumour stem cells,TSC)在肿瘤组织中分离成功,并提出了肿瘤于细胞学说,为肿瘤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体,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不定向分化潜能,并可导致肿瘤发生。现认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形成及其不断生长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正逐渐成为研究焦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形成、进展、转移、复发与治疗失败存在密切联系.本文主要就肿瘤干细胞假说的起源、上皮间充质转换、CD44与肿瘤干细胞的联系、肿瘤干细胞抵抗治疗的可能机制、肿瘤干细胞的信号通路及其治疗启示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肿瘤微环境具有低氧、低pH、高间质液压的生理特性,其中存在着多种基质细胞、调控因子和蛋白酶等物质,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抵抗药物治疗和免疫反应等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治疗策略成为治疗肿瘤的新思路,利用肿瘤微环境中的靶点和生理特性,靶向药物和靶向制剂能够更好地聚集在肿瘤部位,呈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明媚  陈飞虎 《安徽医药》2005,9(8):561-564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干细胞了解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肿瘤中某些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并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的学说,认为肿瘤的生长、转移以及耐药等均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密切.该文综述了肿瘤干细胞的发现、特点,以及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茜  祖旭宇 《现代医药卫生》2014,(19):2936-2939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近期研究表明,TGF-β信号参与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可以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如间质干细胞(MSCs)、成纤维细胞、免疫应答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明确TGF-β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进而明确肿瘤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分子,寻找其相应的分子靶点,对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干细胞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是一种干细胞疾病,治疗肿瘤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肿瘤对传统治疗产生了耐药性,研究证明耐药性的产生与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鉴定各种肿瘤中的CSCs以及维持其特性所必需的微环境和生物学进程对治疗肿瘤复发至关重要。CSCs周围局部微环境(niche)的改变能影响其生物学行为,而多种与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的激活,DNA修复能力的增强以及ABC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等是导致临床耐药的主要原因。该文就近年来CSCs与耐药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陈宁 《黑龙江医药》2012,25(3):381-383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多种人类癌症细胞中包含小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癌细胞,称为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维持肿瘤的生长;可能引发转移.本篇文章的目的是评估肿瘤干细胞存在的证据,及其对现行治疗实体肿瘤的影响.在评估中我们发现肿瘤干细胞具有与正常干细胞相似的两个主要特征,自我更新和分化.肿瘤干细胞的存在与癌症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意义.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对肿瘤干细胞进行表面标记,在实体瘤中对肿瘤干细胞的鉴别和分离,逆转肿瘤干细胞对放化疗的抵制.临床试验表明肿瘤干细胞能够驱使和维持人类多种类型恶性肿瘤生存.然而,多年的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仍然面临多方面困难.  相似文献   

12.
<正>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存在的极少量(1%)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根源[1]。因此,分离鉴定这类细胞对于进行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CSC)靶向治疗,彻底摧毁肿瘤的母体,以及恶性肿瘤的最终治愈,有着深远意义。一个多世纪前Cohnheim首先提出肿瘤起源于干细胞,随后更多的生物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个观点。肿瘤干细胞假说也随之被提出,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在1994年被发现,研究人员在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人舌鳞癌组织中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细胞(CSC),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并研究PIWIL4在CSC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9例不同临床分期舌鳞癌患者组织标本,通过酶消化和原代培养相结合等方法处理,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分离培养获得含CSC的悬浮细胞球,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志CD133和CD44的表达,免疫磁珠分选系统分离CD133+CD44+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IWIL4 mRNA在CSC中的表达;裸鼠皮下接种CSC,观察其成瘤能力。结果成功的从人舌鳞癌组织分离培养获得可悬浮生长、稳定传代的CSC,CSC高表达CD133和CD44,裸鼠皮下接种1×10^4、1×10^5个CSC均可全部成瘤,PIWIL4 mRNA在CSC的表达也显著高于正常舌组织细胞。结论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成功从人舌组织中分离获得CSC,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能高度表达PIWIL4,为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福军  王占东  王占红 《河北医药》2011,33(12):1871-1872
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s,CSCs)是肿瘤组织中具有无限增殖潜能的极少量干细胞样癌细胞亚群,肿瘤的复发、抗辐射、转移以及耐药等特征都可能与肿瘤干细胞有关,肿瘤治疗的关键应是针对CSCs,以其为治疗靶点,即针对干细胞的治疗既要杀灭肿瘤干细胞又要保护正常干细胞。  相似文献   

15.
张琼宇  葵旭  曾勇 《肿瘤药学》2012,(2):82-85,89
肿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数目极少,却对肿瘤发生、转移起决定性的作用。肿瘤干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细胞,具备高度增殖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可以多向分化为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其分裂分化的结果是维持肿瘤干细胞数目的稳定并产生肿瘤。本文介绍了肿瘤干细胞研究的历史、来源、特征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成体干细胞的关系。最后,对肿瘤干细胞理论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此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巫丽丽  罗佐杰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852-2854
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TSC)学说认为肿瘤组织中存在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潜能的一小部分细胞,是肿瘤真正的起源,驱动着肿瘤的发展和转移.自1997年Bonnet[1]成功分离出白血病干细胞以来,TSC的研究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有多种TSC在实体瘤中被找到及成功的分离.而针对各种肿瘤的发病机理以及肿瘤的起源尚有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17.
肿瘤是当今社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即使在人类医学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肿瘤的治疗仍是一大难题,其根本原因是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的机制尚不清楚。近些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对肿瘤细胞表面标志物、增殖能力和致瘤能力等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理论,即肿瘤中存在着少数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和异种免疫缺陷动物致瘤能力的干细胞样肿瘤细胞,它们在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理论的提出给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本文将对肿瘤干细胞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肿瘤干细胞的特性以及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陆源  赵森  杨勇 《药学研究》2018,37(12):711-714,721
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与其所处的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等方式对所处环境进行改造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肿瘤免疫抑制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特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就MDSCs参与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理解与干预肿瘤免疫抑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曾梁  王共先 《天津医药》2011,39(12):1173-1175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CSC)原理认为肿瘤是由少数能促发癌变的肿瘤干细胞和占绝大多数的普通肿瘤细胞组成的,肿瘤干细胞对化疗耐药,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1]。因此,研究肿瘤干细胞对于明确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有重要意义,从而为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肺癌是全球导致死亡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健康。尽管现在治疗水平已有很大进步,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只有15%左右,迫切要求有新的、富有成效的治疗策略去提高治疗疗效。肺癌干细胞的发现及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靶点,目前已逐渐成为肺癌防治研究的新的热点。本文就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癌经雄激素剥夺疗法后,肿瘤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激素非依赖进展和远端转移,现临床针对这种情况主要采用全身化疗,但是前列腺癌逐渐会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抵抗.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与耐药性形成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对肿瘤微环境与前列腺癌耐药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