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肺合皮毛”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业  陈英 《中医研究》2000,13(3):45-47
《灵枢·决气》篇曰:“上焦开发,宣五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里所说的“上焦开发”主要是指肺的宣发作用。肺主气,司呼吸,水谷精微之气与大自然中轻清之气,经过肺的宣发而输布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及周身肌肤皮毛。《素问·痿论将》云:“肺主身之皮毛”,肺朝百脉,皮毛乃一身之表,是人体低御外邪的屏障,而皮毛的这些功能的发挥需要靠肺不断输送精微物质以营养之。可见肺与皮毛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生理上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下面就结合临床实践来探讨如下。1皮毛乃肺之合 《素问·咳论》曰:“皮…  相似文献   

2.
"肺外合皮毛"是中医药理论"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理论命题,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该理论也不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相关内容散在于历代文献和临床经验的记载中。就"肺外合皮毛"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探讨,为深入研探"肺外合皮毛"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雒映宏 《新中医》2014,46(9):220-222
<正>肺主皮毛理论源自《内经》。《素问·痿论》曰:"肺主身之皮毛";《素问·五脏生成》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肺生皮毛"等。《内经》中计有12篇、15处明确论及肺主皮毛理论,后世历代医家对该理论多有论述,散在于各类中医学文献中。近年来,许多现代学者也对"肺主皮毛"从文献、记录、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笔者仅就  相似文献   

4.
浅谈“肺合皮毛”对皮肤病辨治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萍 《山西中医》1997,13(2):50-50
  相似文献   

5.
探讨“肺合皮毛”与艾滋病的关系,从而为艾滋病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方法,查找相关文献。艾滋病作为一种具有严重传染性的恶性疾病,其发病常因疫毒侵袭肺脾肾三脏,导致正气虚损。“肺合皮毛”的功能失常是艾滋病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不仅影响艾滋病患者体温的变化,也对艾滋病患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产生影响,还会影响毛发的生长。通过辨析“肺合皮毛”的内涵,强调肺与艾滋病相关皮肤损害的关系,为艾滋病从肺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并总结相关方药供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肺主皮毛"理论,通过分析临床过程中皮肤病的治疗病例,得出了皮肤病从肺论治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获得到了诸多有益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肺合大肠"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西医理论、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从经络、生理、病理、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肺合大肠"这一命题进行了探讨,揭示了肺与大肠之间存在许多内在联系,论证了"肺合大肠"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肺主皮毛"是肺与皮毛关系的高度概括,二者不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在治疗上相互为用。不但肺之病证可从皮毛而治,而且皮毛疾患也可从肺论治,可见"肺主皮毛"理论对于指导银屑病的辨证论治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银屑病的基本病机为"血热"、"血瘀"、"血燥",但肺脏失调对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银屑病的辨证论治,可在从"血"立论的基础上根据"肺主皮毛"理论与从"肺"论治相结合,从而丰富银屑病的辨证论治方法,拓宽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肺主皮毛     
“肺主皮毛”的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随着中医经过几千年的运用、沉淀、累积、发展,该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完善,现从定义、相关文献、相关研究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论"肺主皮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疗四个方面 ,探讨了肺与皮毛之间相互依存、密切为用的关系 ,为肺主皮毛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东 《吉林中医药》2003,23(6):43-43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其特征。如果本病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 ,证候多相类似者 ,称时行感冒。冬春之季是时行感冒易发季节 ,发病率高 ,感染人群多 ,造成流行后 ,轻者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重者易诱发他病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时行感冒辨证以风热多见 ,或有少数初以风寒为主者 ,来诊时亦多已入里化热 ,现就临床辨证治疗体会浅谈如下。1 外寒里热型多为外感风寒湿邪 (各自偏重不同 ) ,治疗失宜 ,病邪入里化热。治疗以发汗祛湿 ,兼清里热。方以九味…  相似文献   

12.
汪勤  邓悦 《吉林中医药》2007,27(4):62-63
《类证治裁·不寐》说:“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在《景岳全书》中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不寐的病机大致可分为外感和内伤。由外感引起者,主要见于各种热病过程中;由内伤引起者,则多由于情志不舒、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痰热内扰、胃气不和等引起[1~6]。本文就失眠证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1治疗方法1·1从火论治田令群[7]认为,不寐病在心神,其发生不外心神失养及心神受扰两大类。治疗方面除心神失养属虚当从补虚着手外,因心神受扰所致不寐的病机与阴阳失交,阳不入阴,阳盛或阳…  相似文献   

13.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 ,引起气管缩窄而发病。中医认为 ,哮喘是痰饮久伏、触遇诱因而发 ,痰阻气道、宣降失常而为病。中医药治疗能达到祛痰、降气、平喘作用 ,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等。现就近 8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五脏论治1.1 从肾论治 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 ,历代医家均有“发作时治肺 ,缓解时治肾”的看法。陈立翠 [1 ]认为肾在小儿哮喘中的致病机理有三 :第一 ,肺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总结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服用中药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皮肤不良反应类型及其治愈率。结果:患者服用中药后产生皮肤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为荨麻疹样,高达52.5%。相比其他几种不良反应类型,引起荨麻疹样的患者占大多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院统计了患者所产生皮肤反应的治愈率,其中荨麻疹样皮疹和紫癜样皮疹治愈率较高,治愈患者占得比例相比于其他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为患者服用中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患有皮肤过敏,并向患者交代该中药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若发现出现皮肤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  相似文献   

15.
中药化妆品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中药化妆品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是由多学科、多领域、多交叉的体系建立起来的一门美容中药制剂学应用学科。中药化妆品正成为世界功能性、个人性化妆品的发展方向,它的发展对美容中医药的应用是一个冲击性的变革,也是中医美容产业化的一个标志。本文就中药化妆品的发展及应用形式做如下阐述。中药化妆品的特点探讨中药化妆品的发展,应该从祖国医药文化宝库中挖掘,沿着传统中药化妆品的发展轨迹,探索现代中药化妆品的发展模式。1·传统中药化妆品的特点传统中药化妆品具有历史悠久、品种齐全,剂型多样[1]的特点。现代化妆品的剂型都可从…  相似文献   

16.
产后忧郁症是指产褥期发生的忧郁,是一种以哭泣、忧郁、烦闷为主的情绪障碍。产后忧郁症是临床常见病,常多症并见,错综复杂,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及阳性体征(或有轻微器质性病变,但与症状不符),西医多按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癔病治疗,但临床疗效不佳。徐谦副教授经过多  相似文献   

17.
中药和一带一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英文简称OBAOR。它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意义。本文从辉煌过去、立足现在和展望未来三个方面来论述中药和一带一路的密切关系,为促进各有关国家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政治互信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8.
Many important drugs in the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are known to be toxic, and it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in classical Chinese medical theory that toxicity can arise directly from the components of a single CMM or may be induced by an interaction between combined CM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ents a unique set of pharmaceutical theories that include particular methods for processing, combining and decocting, and these techniques contribute to reducing toxicity as well as enhancing efficacy. The current classification of toxic CMM drugs,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oxic CMM and the prohibited use of certain combinations, is based on traditional experience and ancient texts and monographs, but accumulating evidence increasingly supports their use to eliminate or reduce toxicity. Modern methods are now being us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CMM; however, a new system for describing the toxici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may need to be establish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ose herbs whose toxicity is delayed or otherwise hidden, and which have not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This review explains the existing classification and justifies it where appropriate, us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often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and previously not available outside China.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地综述微乳的形成机理、结构类型和理论、处方组成,在药剂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近期国内外的文献报道进行检索、分类和整理。结果与结论:微乳制剂在药剂学领域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利用微乳载药系统的优势,开发中药微乳新制剂,可望解决中药剂型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