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功能恢复率仍不尽人意,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我们对 35例四肢周围神经损伤进行肌电图仪作神经肌肉电刺激及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 35例,男 19例,女 16例。年龄 5~ 45岁,平均年龄 24岁。其中尺神经损伤 6例,正中神经损伤 6例,桡神经损伤 8例,臂丛神经干损伤 3例,腓总神经损伤 9例,胫神经损伤 3例。病程 7d~ 8个月。检查:受损肢体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或消失,肌力下降肌力为 0~ 1级,有的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萎缩,肌电图检查:神经性部分损害肌电图,神经传导…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报告1例纯尺神经运动支配的一侧鱼际肌,其正中神经感觉支时程正常,且无周围神经损伤表现.病例:患者男性,39岁,公共汽车驾驶员。主诉右上肢偶有僵硬及不自主性震颤。所有神经系统检查,包括X 线均正常,双手无正中神经,尺神经支配的手内肌萎缩,上肢及手的肌张力正常。住院观察1周未见右上肢异常运动。排除右上肢正中神经运动支缺失。方法:经皮电刺激,标准表面电极记录双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刺激右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用针电极在对掌肌和小指外展肌记录M 波,刺激强度达35 mA 以免漏失M 波.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工作中,外周神经损伤常见于正中神经、尺神经、臂丛神经、桡神经损伤及腓总神经,目前,仅见数篇有关腓总神经正常描述的文献~([1-3])报道,本组旨在总结腓总神经损伤的声像图特征。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经肌电图及手术证实的腓总神经损伤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3~73岁,平均47岁;病史3 h~2年。其中14例神经受压,均出现不同程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8年以来 ,收治四肢神经损伤患者 12 4例 ,通过心理护理、功能康复护理等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 12 4例 ,其中男性 89例、女性 35例 ,年龄 4— 6 2岁 ,平均 30岁 ;臂丛神经损伤 19例、正中神经损伤 38例、尺神经损伤 34例、正中神经尺神经联合损伤 9例、桡神经损伤 14例、坐骨神经损伤 5例、腓总神经损伤 5例 ;开放损伤 85例、闭合损伤 2 4例、陈旧骨伤 5例。开放性损伤行神经外膜吻合 74例 ;闭合损伤 2 4例行保守治疗 ;陈旧损伤 5例行神经瘤切除、神经外膜端端吻合 3例 ,行神经移植 2例。1.2…  相似文献   

5.
周围神经损伤的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较慢 ,较难 ,尤其是肌肉萎缩、肌腱挛缩、关节僵硬等可致畸形 ,甚至遗留残疾。笔者对 3 4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 3 4例 ,男 2 6例 ,女 8例 ;年龄 40天~ 5 7岁 ;病程 1天~ 6个月 ,其中 3 0d以内者 19例。外伤 2 2例 ,肌注损伤 6例 ,产伤 2例 ,原因不详 4例。损伤神经情况 :面神经 9例 ,桡神经 7例 ,坐骨神经 6例 ,腓神经 4例 ,胫神经、股神经及臂丛神经各 2例 ,腋神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各 1例 ,其中 1例患者同时2条神经损伤。症状与体征 :运动功能障碍 3 4例。…  相似文献   

6.
周围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的肌肉部分或全部瘫痪,导致相应的肢体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1].目前,有应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再生的相关动物实验及临床报道,但应用电脑中频及低频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则鲜有报道.本科采用电脑中频并低频电刺激辅助治疗周围神经损伤29例,与单纯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8-03-2012-01来我科就诊的门诊及病房会诊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经神经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检查确诊.观察组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18 ~ 46岁;平均病程22 d;桡神经损伤10例,尺神经损伤6例,正中神经损伤13例.对照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1 ~ 45岁;平均病程27 d;桡神经损伤9例,尺神经损伤5例,正中神经损伤14例.  相似文献   

7.
一、外科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有那些? 外科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有以下几类: (一)周围神经损伤:主要发生在四肢神经主干,以上肢正中神经、尺、桡神经、下肢坐骨、腓总、胫神经为多见,其主要临床征象为:1.运动障碍—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瘫痪,后期可出现肌萎缩及畸形。2.感觉障碍—周围神经中的感觉纤维功能障碍,其支配区的皮肤感觉迟钝、麻木与缺失。3.其他:因肌肉运动障碍可出现腱反射消失及特殊畸形,  相似文献   

8.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是手外伤较常见的疾病,最多见的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臂丛神经损伤;引起手部功能部分丧失或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 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诊断臂丛神经损伤与变性疾病已有很多报告,早期研究已曾肯定其价值,以后发现许多病人虽有明显的神经病变,但正中神经SEP 正常。这是因为,正中神经有4根单独的神经根(颈6、7、8和胸1)组成,只是在影响主要部分时才会出现异常。如仅累及两个根及两个干则SEP 并无异常.为了探论SEP 对锁骨上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和局限性,作者从264例臂丛神经病人中选择了单侧病变的49例进行了研究.49例病人分为:臂丛神经损伤29例,其中11例为神经干损伤;18例为1~2根或多根神经撕脱伤;颈椎神经根病13例(均经脊髓碘油造影,外科手术确定诊断);恶性肿瘤引起的臂丛神经损伤7例。SEP 诊断异常的标准如下:两次以上重复检查SEP 减弱或消失;时限延长;波幅减低超过两个SD。臂丛上  相似文献   

10.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是手外伤较常见的疾病,最多见的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臂丛神经损伤;引起手部功能部分丧失或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能力。因此,术后及  相似文献   

11.
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多发病 ,近年来我们采用直流感应电测定周围神经损伤 93例 10 5条神经 ,并与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对照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和评估临床预后价值。1 资料与方法患者 93例 ,其中男 5 9例 ,女 3 4例 ;年龄 4~ 5 9岁 ,病程 15d~ 2年 ;损伤原因 :外伤 (包括刀伤、跌伤、捆绑伤、挤压伤、火器伤、手术损伤 ) 5 9例 ,肌注损伤 15例 ,硫酸烧伤 1例 ,病毒感染 18例 ;受损神经 :面神经 18条 ,臂丛神经 5条 ,腋神经 3条 ,正中神经 11条 ,桡神经 2 4条 ,尺神经 10条 ,股神经 2条 ,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容量混合液.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各组局麻药用量分别为每条神经8、6、4mL.记录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阻滞效果: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各神经分支支配区麻醉起效时间较短(P<0.01).阻滞效果较好(P<0.01).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评定:A组优秀29例,良好l例.麻醉优良率达100%:B组优秀28例.良好2例.麻醉优良率达100%;C组优秀11例,良好12例,失败7例,麻醉优良率76.7%.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1).麻醉持续时间A组和B组显著长于C组(P<0.01).3组均无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局麻药用量,是臂丛神经阻滞理想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13.
神经传导速度差异规律量化评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肌电图的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是肌萎缩侧索硬化(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诊断标准之一,可否以其变化差异规律来量化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预后?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中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建立量化评定肌萎缩侧索硬化病情及其预后的神经生理指数. 设计回顾性分析. 地点和对象本研究的地点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研究对象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1997-02/1999-03住院患者. 方法对 21名 ALS患者的 30条尺神经、 32条正中神经及 24名健康对照组的 38条尺神经、 40条正中神经进行运动传导速度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 MCV)及感觉传导速度( 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 SCV)和 F波进行检测.两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正中神经神经传导速度与 F波, ALS组患者小指展肌的肌力与 CMAP波幅 /DML× F出现率数值的相关性. 结果 ALS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远端潜伏期 (distal motor latency, DML)、肌肉动作电位( 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 CMAP)波幅及面积、 F波的出现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 MCV、 SCV、 F波的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 ALS组中 10名小指展肌的肌力与 CMAP波幅 /DML× F出现率的数值有显著的相关性 (r=0.89,P< 0.01). 结论 CMAP波幅 /DML× F波的出现率是一种有效的客观的电生理指数,可对 ALS病情及其预后进行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14.
<正> 掌短肌(palmaris brevis,PB)是尺神经浅支支配的唯一肌肉。临床上当其受累时,患者可同时表现为尺神经感觉损害而尺神经深支不受累,如骑自行车者或使用拐杖者所见的轻度手麻痹,也可见于掌短肌痉挛综合征。本文探索用针极肌电图(EMG)检  相似文献   

15.
周围神经损伤383例的康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近十三年来,我科连续收治周围神经损伤患者383例,应用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物理治疗以及医疗体育、支具等,促进了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功能评定及康复治疗进行了探索。一、一般资料 383例中,男287例,女96例,其中儿童139例,成人244例,损伤神经:正中神经15例;桡神经85例;尺神经44例;桡、尺、正中神经混合损伤17例;臂丛神经57例;坐骨  相似文献   

16.
背景: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方法选择对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与功能恢复程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目的:探讨相关因素对腓总神经损伤后修复与功能重建的影响.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外科.对象:选择1991-01/2001-01在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外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单纯腓总神经损伤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2~61岁,平均26.5岁;完全断裂9例,不完全断裂3例,卡压1例,挫伤4例,不可逆损伤1例;伤后0.5 h~6个月入院.方法:患者入院后均行腓总神经探查术.行神经吻合12例,神经松解2例,肌腱移位1例,3例保守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活血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并指导患者被动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个月时对腓总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定(优:同侧胫前肌肌力4以上;良:同侧胫前肌肌力3级;可:同侧胫前肌肌力2级;差:同侧胫前肌肌力1级或0级).结果:1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其中优1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9%(16/18).结论: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确诊后应尽早行一期修复断裂神经,有利于肢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通常,神经病理痛由手术恢复后的行为学检测来鉴定.而一般手术的恢复需要几天甚至一周之久,所以神经病理痛的早期机制很少受到关注.Katsuei Shibuki等从脊髓和大脑皮层可塑性改变的角度,深入探讨神经损伤早期的触诱发痛机制.作者首先从解剖结构方面进行研究.利用经颅黄素蛋白荧光成像发现,切断正中神经/尺神经(M/U)后,用足底毛刷刺激其感受野,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皮层反应减弱,而邻近桡神经/肌皮神经(R/Mc)所对应的皮层区域开始出现反应,而且在3小时后反应增强,持续1~2周.切断R/Mc后,该现象消失.说明在一侧神经损伤后,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皮层活动降低,而邻近神经支配区域的皮层活动增强,即皮层发生了可塑性改变.切断脊髓背柱后该现象不受影响,但在切断脊髓丘脑束后该现象消失.  相似文献   

18.
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臂丛及上肢各主要神经损伤,常伴有并发或继发的手功能障碍。通过1998年~2008年对86例上肢神经损伤术后病人进行系统的手部康复指导,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病人86例,男64例,女22例,年龄8~54岁,损伤神经:桡神经损伤30例(其中儿童10例),正中神经24例,尺神经28例,腋神经4例。损伤程度,不完全断伤16例;完全断伤41例;挫伤19例;卡压10例,神经分类情况,桡神经36条;正中神经34条,尺神经16条。出院后随访2年。1.2 康复护理(1)积极消除水肿是预防组织粘连和挛缩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19.
背景: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方法选择对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与功能恢复程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目的:探讨相关因素对腓总神经损伤后修复与功能重建的影响。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外科。对象:选择1991-01/2001-01在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外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单纯腓总神经损伤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2~61岁,平均26.5岁;完全断裂9例,不完全断裂3例,卡压1例,挫伤4例,不可逆损伤1例;伤后0.5h~6个月入院。方法:患者入院后均行腓总神经探查术。行神经吻合12例,神经松解2例,肌腱移位1例,3例保守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活血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并指导患者被动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个月时对腓总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定(优:同侧胫前肌肌力4以上;良:同侧胫前肌肌力3级;可:同侧胫前肌肌力2级;差:同侧胫前肌肌力1级或0级)。结果:1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其中优1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9%(16/18)。结论: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确诊后应尽早行一期修复断裂神经,有利于肢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实验动物臂丛神经的拉伸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背景:臂丛神经损伤缝合吻接术有必要了解臂丛神经拉伸力学特性.目的:对大鼠臂丛神经进行拉伸实验,观察其臂丛神经的拉伸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拉伸力学特性参数.方法:取SD大鼠C6~7臂丛神经40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个,模拟臂丛神经损伤吻接组20个,对模拟臂丛神经损伤吻接组以手术刀在标本中间切开再缝合吻接离断标本.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以5 mm/min的实验速度对2组标本进行拉伸实验,以多项式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拉伸实验速度为5 mm/min.观察大鼠臂丛神经拉伸最大载荷、最大位移、最大应变、最大应力和应力-应变曲线.结果与结论:模拟臂丛神经损伤吻接组大鼠臂丛神经拉伸最大载荷为(1.050±0.135)N、最大位移为(3.090±0.356)mm、最大应变为(61.860±7.252)%、最大应力为(5 095±0.647)GPa,正常对照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大于模拟丛神经损伤吻接组(P<0.05).模拟臂丛神经损伤吻接组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变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结果显示2组臂丛神经标本具有不同的拉伸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