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151例男性患儿设为A组,行一期成形术86例,尿道修补术38例,阴茎成形术27例;将2005年9月-2007年8月收治的175例男性患儿设为B组,行一期成形术101例,尿道修补术54例,阴茎成形术20例。术后均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及切口愈合观察,并给予B组有针对性的全程心理辅导。结果: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尿瘘、尿道狭窄、切口感染、裂开,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4%(36/151),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6%(12/175)。结论:早期全程心理护理对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尿道狭窄、切口感染、裂开等术后并发症有明显效果和积极作用,且有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自控镇痛方法促进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康复。方法将80例尿道下裂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术后采用以注射泵控制镇痛的方法,对照组以常规的镇痛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疼痛感受变化、生理功能康复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患儿疼痛感受减低,波动范围较小,术后的生理机能和伤口恢复较快,术后尿瘘和尿道狭窄并发症明显减少(27.5%郴7.5%,17.5%vs5%,P〈0.05),患儿嗜睡、恶心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结论患儿可控镇痛的方法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稳定而良好的疼痛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免缝合引流管用于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引流期间预防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术中放置免缝合引流管,对照组置入普通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变换体位时引流管戳孔周围牵拉痛程度、导管脱出、引流管戳孔周围局部皮肤感染及换药次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导管脱出和引流管戳孔周围皮肤感染,对照组分别为1例和6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两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管周围皮肤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变换体位时引流管戳孔周围牵拉痛为中、重度者3例,对照组为3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2,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为(0.50±0.14)次/d,对照组为(1.19±0.33)次/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8,P<0.05)。结论免缝合引流管可减轻患者变换体位时引流管戳孔周围牵拉痛,降低引流管口周围感染发生率,减少换药次数。  相似文献   

4.
廖跃武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71-1472
【目的】探讨不同尿液引流方式对中重度尿道下裂患儿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中重度尿道下裂患儿6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尿道下裂术后经尿道支架管置入引流管至膀胱引流;对照组132例,尿道下裂术后膀胱造瘘引流。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术后一期治愈率为82.86%,略高于对照组的81.2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29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2=4.5128,P〈0.05)。【结论】尿道下裂术后经尿道支架管置入引流管至膀胱的引流方式对中重度尿道下裂患儿的疗效佳,且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引流管周围渗液患者皮肤的影响。方法将64例腹腔引流管周围渗液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以普通纱布作为换药敷料,观察组32例采用特定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腹腔引流管处换药后皮肤情况、引流管感染情况、平均换药间隔时间及患者的舒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管处皮肤红肿、皮疹、糜烂、引流管处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3%,对照组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46,P〈0.01);观察组患者换药间隔时间为(3.45±0.75)次/d,对照组为(1.36±0.42)次/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5,P〈0.01)。干预后观察组躯体活动、疼痛、睡眠、社会活动、情感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效减少了患者引流管处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换药次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拱形支架的临床应用王芦平,张俊民,张素芹在泌尿外科,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患儿较多,术后由于盖被直接压迫接触伤口、摩擦阴茎,增加了痛苦,并且摩擦易使敷料脱落,增加刀口感染机会。每遇扫床或治疗患儿便哭闹不止,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许多不便。为此,我们自行设计了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在尿道下裂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17例与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伤口愈合情况与术后疼痛分级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甲级愈合10例,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4例,优于对照组的4,10,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07,P<0.05)。干预组患儿术后伤口疼痛分级0级8例,1级5例,2级2例,3级2例,优于对照组的2,3,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可加速尿道下裂手术患儿伤口甲级愈合,缓解术后疼痛,有助于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伤口氧疗对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方法80例尿道下裂患儿随机分为氧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小儿外科常规护理,氧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局部伤口氧疗。结果治疗组降低伤口感染和尿瘘的发生率,减少了住院时间(p〈0.05)。结论术后伤口局部氧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远期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为探索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奠定基础。方法对46例符合要求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随访,采用访谈法及内容分析法、Heikkinen评分法评价排便功能。结果共发现三个主题类别:排便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包括四个亚主题类别:生活饮食、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及性功能。89.1%(41/46)的患儿术后远期排便功能为优良,21.7%(10/46)出现并发症,社会交往明显受影响者占30.4%(14/46)。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远期排便功能恢复良好,需要发展社区护理于预促进其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0.
童英  余蓉  冯黎维 《华西医学》2011,(4):610-611
目的观察红外线治疗对预防患儿尿道下裂术后切口感染、尿瘘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3月将104例尿道下裂术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红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2次/d,20~30 min/次,至拔除尿管。结果治疗组伤口循环良好,龟头水肿、伤口渗出及尿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红外线治疗预防患儿尿道下裂术后切口感染、尿瘘等并发症,疗效满意,操作简便,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1.
何兰芬  吴轶璇 《全科护理》2011,9(28):2584-2585
分析儿童尿道下裂术后并发假性尿道憩室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皮肤准备、肠道准备、术后体位与舒适护理、伤口的护理、疼痛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饮食及皮肤护理等。  相似文献   

12.
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术后监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监护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42例15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婴幼儿(3岁以下)术后根据其生理特点,严密做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引流管、感染等监护措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全组术后住院死亡6例,死亡率4.2%;术后并发症15例,发生率为10.6%,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出血等。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根据其生理特点进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引流管、感染等监护,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陈英  陈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3):3222-3223
目的探讨改良式体位护理千顶在机械通气患儿肺部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机械通气患儿肺部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住的机械通气患儿58例,其中30例采取改良式变换体位法,为干预组,另外28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结果58例患儿中痰液培养有致病菌占25.86%(15/58),肺炎并发症占22.41%(13/58),平均住院天数(19.43±5.81)d,其中干预组痰液培养有致病菌和肺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氧分压为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体位护理干顶可有效预防机械通气患儿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洁悠神预防颈内静脉留置管出口部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术后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即换药时用0.5%碘伏消毒颈内静脉留置管出口部位及周围皮肤,然后贴上3M透明敷料贴,每周换药2次。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换药方法,即在对照组消毒的基础上,应用洁悠神均匀喷洒于静脉留置管出口部位及周围皮肤,3次/d。结果观察组颈内静脉留置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洁悠神用于颈内静脉留置管出口部位,可降低颈内静脉留置管感染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金因肽在乳腺癌术后伤口感染换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金因肽(rhEGF)在乳腺癌术后伤口感染换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乳腺癌术后感染分为两组换药,金因肽换药组30例,传统常规换药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并采用疗效判定标准来进行分析。结果 金因肽换药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0.0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金因肽换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增加病人舒适感,提高伤口治愈率,该方法简单方便,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尿道裂患儿术后疼痛及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先天性尿道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34.23±8.32) 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4±0.31)d、术后下床时间(2.18±0.52)d、总住院时间(4.37±1.03)d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94%)和术后平均疼痛评分(3.23±0.54)明显低于对照组;轻度疼痛(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先天性尿道裂患儿的术后情况,促进其早期康复,同时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缓解其疼痛感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腰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时机。方法选取我科行胸腰椎手术的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 811例,分为对照组899例,观察组912例。记录术后24h、48h或更晚下床活动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例数、疼痛程度、平均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发生感染的例数、术后3个月及1年发生内固定异常的例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引流量及留置引流管的时间均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及1年随访的患者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发生内固定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24h即下床活动较术后48h或更晚下床活动,可以降低术后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不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虽会导致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增加,但没有增加术后感染的几率。在术后3个月及1年没有增加内固定发生异常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包皮带蒂岛状皮瓣I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近10年来对入选的78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采取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并观察疗效。结果78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出院符合治愈标准62例(79.5%)。术后3—5d出现腹侧包皮红肿、感染并最终出现吻合口瘘11例(14.1%);尿道狭窄5例(6.4%),经过尿道扩张后改善。结论包皮岛状皮瓣尿道I期成形术适用于合并有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尿瘘为最主要并发症,精细的手术操作、有效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王金侠  阮玮  李玲  赵军  杨敏 《护理研究》2006,20(9):2296-2297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感染伤口采用康惠尔系列材料的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术后伤口感染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新型康惠尔系列材料进行换药,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换药次数也少于对照组(P〈0.001):[结论]肾移植术后感染伤口应用新型康惠尔系列材料进行换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换药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纵隔引流管防治食管癌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160例食管癌患者(研究组)手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对术后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同期选择2007年至2009年的1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对照组)作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痿发生率分别为3.1%(5/160)和3.8%(6/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5%(20/160)和25.6%(41/158),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16.9%(27/160)和35.4%(56/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大于60岁和有合并症的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与≤60岁和无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中患者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在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及切口类型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放置纵隔引流管虽然不能降低食管癌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但是有助于减少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对高龄或具有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