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射频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为探讨射频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效果,比较18例二尖瓣置换术中加做迷宫术(治疗组)和18例单纯二尖瓣置换术(对照组)的慢性房颤治疗结果。治疗组前2例采用切割冷冻法完成迷宫术,后16例采用改良的射频法。其中16例(88.9%)于术后当日至22日转为窦性心律。切割冷冻法有1例因术后出血给予大量输血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余未见明显并发症。随访2~12个月未见房颤复发。对照组中5例曾于术后恢复短暂窦性心律,但出院时又转为房颤。结果表明迷宫术能有效地治愈慢性房颤,改良的射频法比切割冷冻法操作简单,无出血并发症,心房肌损伤小。提示心房的大小、f波的粗细、心功能的好坏等是影响迷宫术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与改良迷宫术同时行左房折叠术(LA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33例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与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同时,采用射频消融方式实施改良迷宫术,加行左房折叠术.结果 全组无院内死亡,术后心房颤动全部消失,无房室传导阻滞、出血.随访12~36个月,其中30例维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复发3例,转复率为90.9%.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左心室较术前明显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无血栓复发.结论 应用心脏不停跳下改良迷宫术加左房折叠在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瓣膜置换术中治疗慢性房颤,能有效消除房颤并长期维持窦律,改善左心房、室主动收缩功能,并发症少,安全简便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同期行优化的迷宫IV术,在治疗二尖瓣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01月至2020年12月,136例二尖瓣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在我科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其中63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经典的迷宫IV术(经典组),73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优化的迷宫IV(优化组)。经典组男28例,女35例,年龄38~70岁,平均(56.7±12.5)岁;优化组男33例,女40例,年龄42~72岁,平均(58.6±14.3)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超声心动图结果、围术期资料、出院时及随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二尖瓣置换同期行优化的迷宫IV术,在治疗二尖瓣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优化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胸腔引流量均短于经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ICU滞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出院时、术后3、6、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6个月LAD、LVEDD、L...  相似文献   

4.
Cox和他的同事发展了迷宫手术,并证明其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心房颤动(AF)的病人。本文介绍应用改良迷宫术于二尖瓣手术同期治疗慢性AF病人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迷宫手术对二尖瓣病合并的慢性心房颤动电生理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例二尖瓣疾患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施行了迷宫手术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采用12导联心电图,心内电生理、动态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方法进行检查,探讨迷宫手术对慢性房颤患者心脏围手术和远期电生理的影响。平均随访17.9±7.9个月。结果如下:①术后3个月90%(18/20)恢复窦性心律,随访1年以上者(14例)房颤均未见复发。②术后除1例房结恢复时间延长外余均正常,无窦性起搏或房室结传导功能障碍。③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病人,经改良迷宫术加瓣膜置换术治疗成功的体会。复习文献结合此病例对迷宫手术的适应证和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讨论。提出改良迷宫术不仅手术简化,还可避免术后左房出血的危险,以及能防止窦房结功能不全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病人,经改良迷宫术加瓣膜置换术治疗成功的体会。复习文献结合此病例对迷宫手术的适应证和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讨论。提出改良迷宫术不仅手术简化,还可避免术后左房出血的危险,以及能防止窦房结功能不全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8.
对伴心房纤颤的11例风湿性心脏病和1例左心房粘液瘤患者采用改良迷宫Ⅲ式手术,前者同时行二尖瓣替换,后者同时行粘液瘤摘除;5例合并左房血栓者予以清除。结果:1例重度二尖瓣狭窄、小左室及左室纤维化患者术后死于低心排综合征;9例于术后38小时至73天恢复窦性心律(恢复前均为结性心律),以3 ̄18个月随访、心律均正常;1例复跳后即为窦性心律,1例术后为结性心律。认为此种术式可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对心房电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二尖瓣置换时采用盐水冲洗的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方法2003年5月至2006年4月83例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接受了术中盐水冲洗的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本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60例,年龄23~65(46±12)岁,二尖瓣狭窄49例、二尖瓣反流6例、二尖瓣双病变28例,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7例、Ⅲ级76例,心房颤动持续时间0.5-18.0(5.4±4.0)年。手术采用Cardioblate系统,射频能量25~30 W,盐水冲洗速度180~240 ml/h。在完成右心房主要的切口及消融后阻断主动脉,经房间隔后左心房切口或房间隔切口施行左心房消融、二尖瓣置换及其他所需的手术,复跳后再完成右心房余下的消融及切口。术后常规使用胺碘酮,定期随访。结果术后围术期死亡2例(机械瓣故障1例,多器官衰竭1例)。体外循环时间70~160(101±2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2~106(61±22)min,射频消融时间4~23(11±6)min。随访过程中猝死2例,失访2例。62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其中53例恢复窦性心律(85%,53/62)。结论二尖瓣置换时采用盐水冲洗的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是合理及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一例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外科傅新平,吕琪,涂旗胜,翁丽芳心房颤动根除手术治疗仅始于90年代。我科于1994年9月成功地应用迷宫手术纠正心房颤动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心悸、气促5年,心房颤动史1年入院。心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心房颤动的早期疗效。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39例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取改良迷宫手术路径治疗心房颤动。其中男性16例,女性23例,年龄23~69岁,二尖瓣置换28例,双瓣膜置换11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型26例(包括5例使用成型环)。记录术前,术后当日,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心电图分析早期疗效。并取同期同一医师单纯瓣膜置换手术89例作为对比。结果:同期射频消融术组出院时窦性心律34例,3例仍为心房颤动,房颤消除率为87.1%。术后予胺碘酮治疗3个月。出院后3个月窦性心律35例,心房颤动消除率为89.7%。对比单纯瓣膜置换组在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前3 d胸腔积液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手术并发症无增加。结论: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心房颤动安全、简便,早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迷宫术与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结合,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热凝及无水酒精注射方式,对33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于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实施改良迷宫术.结果 33例全部存活,术后心房颤动全部消失;随访6~27个月,其中28例维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复发5例.无房室传导阻滞,无出血及血栓复发.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的改良迷宫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采用简化的左心房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的近期疗效.方法 60例以二尖瓣为主要病变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根据患者在实施瓣膜手术同时有无接受简化左房迷宫术分成迷宫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心律、心脏超声指标及心功能加以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迷宫组患者随访期间90%维持窦性心律,对照组术后均为房颤心律.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迷宫组术后左房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NYHA心脏功能评级迷宫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简化左房迷宫手术能有效地治疗房颤,改善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闭式二尖瓣分离术62例临床体会山东电力医院(250001)王荣光,王骏芬,姜先洲,路才尚我们对62例患者施行闭式二尖瓣分离术,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62例中,男23例,女39例;年龄18~49岁。心悸气短病史1~20年。有咯血史(1个月~11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骨下端切口改良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44例同期接受胸骨下端切口改良双极射频消融及二尖瓣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式及手术相关参数.记录手术即刻、术后第1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心电图....  相似文献   

16.
黄树温  李克清 《山东医药》1998,38(10):21-21
为了使瓣膜条件较好但合并左心房附壁血栓的二尖瓣狭窄患者能接受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同时避免动脉栓塞并发症的发生,并尽快缩短治疗时间,我们对这类患者进行了小剂量尿激酶(UK)溶栓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18例;年龄4...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替换并细小主动脉根部扩大六例治疗体会白树堂李正国何伦德何书武⒇1临床资料海南心血管病医院1992年~1996年施行了二尖瓣替换及细小主动脉根部(SAA)扩大主动脉瓣替换术6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8~53岁,体重32~55...  相似文献   

18.
心房电迷宫术加瓣膜置换术治疗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孙宗全,蓝鸿钧,汪东仿心房颤动(Af)在我国主要见于风湿性二尖瓣或多瓣膜的病变。若病因不除,药物或电除颤通常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也难以维持。绝大多数病人瓣膜置换术后Af仍不能解除,影响其术后心功能的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科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大左心房(左心房前后径≥60 mm)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5-12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并同期采用Medtronic双极消融系统按改良迷宫Ⅲ手术路线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67例。根据左心房大小将患者分为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n=182)和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n=85)。术后进行系统随访至少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外科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结果:(1)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时间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18~32(24±4)min,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22~38(25±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恢复窦性心率患者的构成比:手术结束及出院时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分别为156例(86%)、152例(84%),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分别为56例(66%)、54例(64%);术后3个月、6个月,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分别为149例(81.6%)和146例(80.2%),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为48例(56.4%)和46例(5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267例患者,均无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无手术死亡和射频相关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的疗效逊于左心房前后径60 mm组,但总体疗效仍是安全、简便,有一定的疗效。大左心房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用经食管超声(TEE)检测左心房内血栓,对有新鲜血栓形成和有脑栓塞病史的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增大明显合并有长期心房颤动患者采取抗凝治疗后,再施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栓塞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7例,男2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