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超滤量可受到腹膜功能、尿量、营养状态、透析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有无残肾功能患者的超滤量显然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故分析这些因素在超滤中发挥的作用可为控制PD患者体液平衡和改善其生存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178例,以UF的四位数将入选患者分成四组(UF1、UF2、UF3、UF4),再将所有患者按有无残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分为2组,有RRF组和无RRF组。收集各项临床资料,并计算残肾Kt/V、残肾肌酐清除率(Ccr)等值。最后将具有统计意义的相关因素与总UF、有RRF组UF、无RRF组UF做多重线性回归,评估各因素在UF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无RRF患者组与UF相关的因素有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P0.01)和留腹时间(P0.05);有RRF患者组与UF呈正相关的因素有2.5%葡萄糖透析液(P0.01)、腹膜运转功能(D/P值)(P0.05),呈负相关的因素为残肾Kt/V(P0.01)和SGA评分(P0.05)。D/P值随腹膜炎发生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D/P和2.5%葡萄糖透析液是影响总UF的因素,D/P的影响更大;残肾Kt/V、D/P和2.5%葡萄糖透析液是有RRF者UF的影响因素,残肾Kt/V的影响最大;BMI是无RRF患者U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D/P是影响PD患者'UF的主要因素,RRF是有RRF者UF的主要影响因素,BMI是无RRF者UF的独立影响因素。因而保护PD患者的腹膜功能和RRF,监测无RRF患者的体质量,避免其增长或减少过快是合理控制PD患者UF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在延缓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丢失的作用.方法:将入选的75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治疗组、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定期检测3组的RR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Kt/V、肌酐清除率(Ccr)、血钾,并记录尿量、血压情况.结果:研究结束时,3组患者RRF、尿量均显著下降,联合用药组较对照组及替米沙坦组RRF丢失延缓,尿量保持更好(P〈0.05),且联合用药组较对照组及替米沙坦组hsCRP显著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能更好地延缓腹膜透析患者RRF的丢失,并改善其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腹膜透析相关性丝状真菌腹膜炎1例的诊疗过程及其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以加强对该病诊疗方面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17医院收治的1例腹膜透析相关丝状真菌腹膜炎患者资料,并总结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症状后,给予头孢他啶联合头孢唑林抗感染治疗15d,症状无明显改善;随后腹膜透析液培养提示丝状真菌,立即停用抗生素,给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并行腹膜透析管拔管术,术中腹膜透析管内奶酪样物质送检培养提示丝状真菌生长。患者拔管后行血液透析治疗,半年后重置腹膜透析管,行腹膜透析治疗,1.5%腹膜透析液4次/日;2周后测尿量650 ml,超滤量-490 ml,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0.811,腹膜Kt/V 1.832,总Kt/V 2.64/周,残肾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35.7,腹膜Ccr 38.9,总Ccr 74.6/周,氮表现率蛋白相当量1.12,提示透析充分,营养状况良好,PET试验提示高平均转运型。连续随访3年患者腹膜透析充分,后因无菌操作不规范致反复细菌性腹膜炎,最终诊断为腹膜超滤衰竭,退出腹膜透析,改行血液透析至今。结论目前腹膜透析相关丝状真菌性腹膜炎治疗以拔管后退出腹膜透析为主,而在腹膜炎治愈、一般情况良好的条件下,仍可以考虑腹膜透析管重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方外用穴位敷贴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残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腹透中心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健脾益肾活血方外用穴位敷贴联合基础治疗(包括维持性腹膜透析,降压降糖治疗,补铁、促红素治疗,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及甲旁亢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基础治疗(同前)。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残肾功能、尿量、中医证候积分、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腹膜透析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体重指标、三酰甘油、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残肾功能、尿量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两组RRF的差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37. 5%,对照组为30%,两组无明显组间差异(P> 0. 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在营养指标(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三酰甘油、胆固醇)方面均无明显变化(P> 0. 05)。对照组相较于基线,在血红蛋白、前白蛋白上有所下降(P <0. 05),体重指数有所升高(P <0. 05),其余各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营养指标方面在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透析充分性指标(Kt/V、腹膜透析CCr)方面,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益肾活血外用中药穴位敷贴对腹透患者残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口服中药汤剂比较疗效相当,且对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影响腹膜透析(P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的相关因素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低蛋白血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温州市中医院、温州市中心医院规律腹膜透析的患者177例,分为正常组93例和低白蛋白组84例,采集每位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讨影响PD患者Alb的相关因素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两组血肌酐、血清尿素、C-反应蛋白、腹膜尿素清除指数(腹膜Kt/v)、腹膜肌酐清除率(腹膜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时间、中医症状积分、超滤量、Alb、血红蛋白、尿量、残肾尿素清除指数(残肾Kt/v)、总尿素清除指数(总Kt/v)、残肾肌酐清除率(残肾Ccr)、总肌酐清除率(总C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残肾Kt/v、总Kt/v是Alb的独立影响因素。本虚证为脾肾阳虚证和阴阳俱虚证的患者Alb水平最低。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残余肾功能、中医证型有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压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透析充分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108例,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分组,血压控制130~140/80~90 mmHg者纳入A组(n=52),血压控制为120~130/70~80 mmHg者纳入B组(n=56)。比较两组透析前、透析6个月的RR指标,包括尿素清除指数(KT/V)、残肾KT/V、总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残肾Ccr。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以及Cr峰值浓度、BUN峰值浓度、每周尿素氮清除量。记录两组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总KT/V、残肾KT/V、总Ccr、残肾Cc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B组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r、BUN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每周尿素氮清除量显著高于A组(P0.05)。B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A组的17.31%(P0.05)。结论:将血压控制为120~130/70~80 mmHg,对腹膜透析患者RRF有保护作用,可提升透析充分性,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和小剂量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残肾功能较好的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疗效。 方法 病情稳定、残肾功能较好(rGFR≥5 ml/min,且尿量≥750 ml/d)的40例糖尿病ESRD患者入选。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小剂量DAPD组20例和小剂量CAPD组20例。DAPD组透析处方为1.5 L或2 L,3次/d,每次留腹3~4 h,夜间干腹。CAPD组透析处方为1.5~2 L,3次/d,或1.5 L,4次/d,夜间留腹。在研究开始及6个月后,分别计算两组腹膜尿素氮清除率(Kt/V)、残肾Kt/V、每周总Kt/V、Ccr、rGFR等指标;测定24 h尿蛋白量、24 h腹透液蛋白、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剂量;用改良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结果 共35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透析龄、透析液肌酐/血肌酐(D/Pcr)等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CAPD组胰岛素剂量和24 h腹透液丢失蛋白明显高于DAPD组,分别为(33.6±10.9) U/d 比(20.6±6.2) U/d(P < 0.05)和(11.13±4.95) g比(5.66±2.88) g(P < 0.01),而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DAPD组[(29.7±4.2) 比(36.5±3.9) g/L,P < 0.05]。DAPD组与CAPD组相比,24 h净超滤量为(554±187) ml比(309±177) ml,24 h尿量为(1090±361) ml比(750±258) ml,rGFR为(8.21±2.40) ml/min比(4.88±2.11) ml/min,DAPD组均显著高于CAPD组(均P < 0.05)。 结论 对于残肾功能较好的糖尿病ESRD患者,小剂量DAPD较小剂量CAPD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态及保护残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中心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达标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在泰兴市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采用横断面调查,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份维持透析3个月以上的完成透析充分性及生化评估结果的腹膜透析患者77例。所有的患者均采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或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ytime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DAPD)透析方式,调查其Kt/V达标现状。按照Kt/V是否达标(Kt/V≥1.7视为达标)分为2组,比较2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生化指标,探讨Kt/V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患者的平均Kt/V为1.75±0.57,平均肌酐清除率为(57.44±19.58)L·周~(-1)·(1.73 m~2)~(-1),Kt/V达标率为54.54%。与Kt/V未达标组相比,达标组女性比例较高,糖尿病肾病患者比例较低,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较小,24h尿量较多,残余肾功能较好(P0.05);2组患者年龄、腹膜透析治疗方式、腹膜透析月龄及每日腹膜膜透析液治疗剂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Kt/V与身高(r=-0.444,P=0.001)、体质量(r=-0.457,P=0.001)、体质量指数(r=-0.240,P=0.035)呈负相关,与24h尿量(r=0.357,P=0.001)、残余肾功能(r=0.330,P=0.003)呈正相关,与年龄(r=0.118,P=0.305)、24h腹透液治疗剂量(r=-0.022,P=0.857)不相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较小的体格、较好的残余肾功能是Kt/V达标的保护因素。结论单中心腹膜透析Kt/V达标率54.54%,性别、体格大小、残余肾功能是腹膜透析患者Kt/V达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尿毒症小剂量腹膜透析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4 L/d)腹膜透析,同时每日服用参苓白术散;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8 L/d)腹膜透析,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钾、钙、磷、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计算尿量、超滤量、残肾Kt/V、腹膜Kt/V评估患者腹膜透析充分性。通过饮食热量(DEI)和蛋白的摄入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生活质量问卷(ADL)调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Alb、H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S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Alb、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钾、钙、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血钾、钙、磷水平差异同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肾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Kt/V、尿量、超滤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肾Kt/V、腹膜Kt/V、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滤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肾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Kt/V、尿量、超滤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两组治疗前后比较,SGA、ADL、DEI、D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SGA、ADL、DEI、D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腹膜透析加用参苓白术散透析更充分,能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透析充分性与血磷变异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8年0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CAPD患者16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透析充分性指标。按照透析充分性[尿素清除指数(Kt/V)≥1. 7且肌酐清除率(总Ccr)≥50 L·周~(-1)·1. 73 m~(-2)]分为两组,其中透析充分组87例,透析非充分组81例;血磷变异程度以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表示,根据血磷CV中位数,将患者分为血磷高变异和血磷低变异,分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与血磷变异度的关系。结果:(1)与透析充分组相比,透析非充分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残肾Kt/V、残肾e GFR、尿量均降低,而血磷CV、iPTH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透析充分组和透析非充分组中血磷高变异分别为34例(39. 1%)和50例(61.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 Pearson秩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白蛋白(r=0. 294,P 0. 001)(r=0. 262,P=0. 001)、残肾Kt/v(r=0. 421,P 0. 001)(r=0. 365,P 0. 001)、残肾e GFR(r=0. 294,P 0. 001)(r=0. 213,P=0. 006)、尿量(r=0. 168,P=0. 029)与总Kt/v、总Ccr成正相关,而血磷CV(r=-0. 334,P 0. 001)(r=-0. 285,P 0. 001)与总Kt/v、总Ccr成负相关。全因死亡做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全因死亡(r=-0. 183,P=0. 017)与透析充分性成负相关。(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磷CV(OR=2. 675,95%CI:1. 111~6. 446,P=0. 028)、白蛋白(OR=0. 827,95%CI:0. 961~1. 008,P 0. 001)、iPTH (OR=1. 005,95%CI:1. 001~1. 009,P=0. 027)、残肾Kt/V (OR=0. 001,95%CI:0. 000~0. 015,P 0. 001)和残肾e GFR (OR=0. 926,95%CI:0. 865~0. 991,P=0. 026)是透析充分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PD患者血磷变异度与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提示加强血磷稳定性的管理,对提高透析充分性及改善心血管并发症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