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计划免疫文\郑士鲜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度,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疫情扩散,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人类利用免疫的方法预防疾病,历史悠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搞好计划...  相似文献   

2.
汶川抗震救灾官兵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部队在“抗震救灾”行动中痰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在行动前及时做好卫勤保障准备,行动中加强防护,有效保障部队战斗力。方法对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成都军区某集团军1380名官兵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类,计算痰病构成比。结果皮肤系统疾病发生最多,占总接诊人数的38.65%;其次为外伤,占总接诊人数的27.91%。结论抗震救灾官兵的疾病谱显示多元性,各系统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呈现集中发病的特点。在做好控制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同时,应着重加强对皮肤科疾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了1988年-1998年收治的肺结核患1063例,糖尿病患801例,其中二病合并30例,运用U检验揭示糖尿病肺结核患与单纯肺结核患的差别及其合理的治疗方法,结果:糖尿病肺结核患的痰菌阳性率,治疗失败率及空洞率均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患(P<0.05),其治疗原则为早期有效控制糖尿病,同时施以合理的抗结核治疗,结论:糖尿病肺结核患具有痰菌阳性率高,传染性强,治疗失败率高的特点,是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对结核病疫情控制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部队团以下基层干部的健康状况和痰病谱规律,为我军基层干部的防痛治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基层干部进行健康体检,参照国际痰病分类标准(ICD-9),统计云南中部地区部队基层干部现患痰病的年龄、性别分布和单人痰病数分布。结果男性基层干部在20~29岁、30-39岁、40~44岁三个年龄段的体检异常率分别为73.37%、73.34%、73.77%,人均患病人次分别为1、87次、2.11次、2.67次,女性基层干部异常率82.61%,人均患病人次为2.08次,患病率居前十位的痰病分别为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谷丙转氧酶增高、高胆红素血症、脂肪肝、尿素氮增高、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肿大、鼻中隔偏曲、血小板减少;乙肝两对半检测全阴性占总人数的42.22%。结论男性基层干部体检异常率无年龄差异,但人均患病人次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痰病系统分布存在年龄差异;该地区基层干部体检异常率无性别差异,但痰病系统分布和单人痰病数分布有性别差异;乙肝易感人群多,危害极大。应及时对部队免费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5.
浅析性传播疾病疫情报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太明 《西南军医》2006,8(4):126-126
疫情报告是性传播疾病预防的基础,分析疫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做好疫情监测,及时报告疫情,通过疫情报告,尽早发现传染源,及时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预防传染病在医院内的流行和蔓延。方法分析近年来传染病的发病、流行及爆发特点和我院近两年来传染病的收治情况,制定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和处理突发传染病流程;做好全员培训预防职业暴露。结果我院自2003年后未出现传染病在病区的传播流行,临床科室对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严格按规范流程处置,未出现1例血缘性感染病例。结论充分发挥感染控制科职能,做好综合医院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监测、预警预报、督导和检查工作,是综合医院有效预防传染病在医院内流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发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我院 1988~ 1998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 10 6 3例 ,其中两病并发者 30例 ,运用u检验揭示并发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差别及合理的治疗方法。结果 并发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的痰菌阳性率、治疗失败率及空洞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 (P <0 .0 1) ,其治疗原则为及早有效控制糖尿病 ,同时施以合理的抗结核治疗。结论 并发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具有痰菌阳性率高 ,传染性强 ,治疗失败率高的特点 ,是肺结核的重要传染源 ,对其早期发现 ,合理治疗对结核病疫情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9例烧伤患者的治疗结果表明,湿性医疗技术(又称湿润暴露疗法)是目前基层医院治疗烧伤较理想的方法,该疗法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安全、不受环境及条件限制等优点。且止痛效果可靠;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能力强。促进愈合、减少疤痕作用显著;早期应用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对民航在发生空难及灾害性事故中出现成批烧伤病员的现场急救尤为实用,为目前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猩红热暴发疫情的处理加强基层疾控人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病例逐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08例病例分布在共青团农场学校的24个班级(全校30个班级,1258人,住校生326人),占总班级数的86.67%,罹患率24.48%,罹病率3120.96/10万,具有年级、班级聚集性,小学报告发病数占总发病数60.93%的(186/308)。大部分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皮肤潮红、发热、草莓舌,全身出现鲜红色皮疹等猩红热典型症状,起疹顺序:颈部、面部、躯干,偶有四肢出疹情况发生。本次疫情蔓延时间长,先后出现三次反复,后经严格执行防控措施,责任落实到人,短期内将疫情控制。结论控制传染源、隔离密切接触者、加强宣传教育是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暴发、蔓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治工作近年来采取活菌弱毒苗大面积、高密度的免疫,对控制畜间布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由于自然感染和菌苗免疫的鉴别诊断在国内外尚未得到彻底解决,针对种畜场严禁采用菌苗免疫防治布病这一问题,我们在巩乃斯种羊场采取了对内检疫,扑杀清除传染源;对外加强周边免疫带,严控病畜入境的综合性布病防制方法。对此方法进行了6年的研究与探讨,并证实其在种畜场布病防治工作中的可行性与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约占各种结核病的80%。现根据部队肺结核发病、诊治与管理的特点,就如何进行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介绍如下: 结构病是如何发生的? 结核病发生的主要源头是传染源(即痰涂片检查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一般情况下,1个传染源1年间可传播10~15人。其主要传播途径:一是肺结核病人在其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或唱歌时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沫散布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后即可受到感染;二是病人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结核菌与尘埃混在一起飞扬在空气中,被健康人吸人感染;三是健康人接触病人生活用品和衣物、书报等,细菌可通过呼吸道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理县灾后卫生防疫经验,探讨大灾之后防大疫的有效措施。方法:了解灾区震前疫情和卫生资源;建立组织、实地侦察,把科学预防放在首位;主动展开、现场处置,在“二因素三环节”上下功夫;分工协作、全面铺开,效果评估,防止过度消杀。控制传染病发生的要素,正确处置人畜尸体;明确三类疾病和五项措施的防疫重点;因地制宜除“四害”,严防人兽共患病。结果:至6月8日为止,当地无疫情发生,达到了四个目的,即:一是教会他们怎样配药、怎样使用仪器、怎样防疫、发生疫病向谁报告;一是健康教育防止了4起潜在较大疫情的发生;二是灾区人群初步改变了不良卫生行为;四足为乡镇留下一支搬不动、移不走的基层防疫技术力量。结论:现场侦察,科学论证,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抗震防疫具体做法,对地震后开展卫生防病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世界各国肺结核发病率回升,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有关部门对肺结核发病率的回升相当重视。为了及早控制疫情的继续发展,就给每一个医务人员指出了怎样预防、控制肺结核病。只有早期准确地诊断出肺结核病加以治疗、控制才能达到阻止疫情回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流行性出血热(EHF)于1935年在黑龙江发现。用年代后,特别是在80年代疫区迅速扩大,发病人数明显增多。我军在执行农业生产和林区筑路任务中,曾多次发生流行。因此加强流行病学研究,对做好预防工作以保障军民健康是很必要的。1981年我国分离到EHF病毒(EHFV)[1]后,由于病原学的突破,使本病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EHF流行病学及预防的基本情况是:疫情比较稳定;虽然发现56种宿主动物,但传染源主要是几种鼠类;实验观察和现场调查证明本病能经多途径传播;大量实践证明灭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疫苗研究已进…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射防护歌 国防微波应用广,空地海天均有场,预防微波辐射病,巩固战力赢战场。控制接触微波时,时间防护利健康;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训前要从健康教育入手进行一般卫生常识教育,让官兵了解某些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如中暑、冻伤、腹泻、运动病以及各种蛇、虫咬伤等,掌握互救自救的方法,如止血、包扎、骨折临时固定、伤员搬运以及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等技术。疫情调查在进驻孤岛之前要熟悉该岛环境,做好疫情调查,了解当地的地方病、多发病。向当地有经验的农民、渔民了解一些可食的野生植物、动物等,学习制作方法。取当地的积存水做化验检查,经过澄清、过滤、消毒后判断是否可以饮用。备足药材要根据训练方案和岛上的特殊环境要求,准备必需的器材和药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控制感染各种危险因素、疾病发生、感染及死亡率。方法:电脑随机抽取患脑血管疾病病历318份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18份病历中高血压Ⅲ期占61.9%,高血压Ⅲ期+糖尿病占38.1%,糠尿病占35.8%,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占19.2%,高血压心脏病占12.1%,侵袭性操作中吸痰占22.5%,置导尿管占38.0%,持续使用呼吸机占26.3%;感染率38.1%,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4.8%,下呼吸道感染占17.2%,尿道感染占13.1%,血液感染占0.9%,其他部位感染占1.1%;脑部手术23例,感染占24.0%;死亡率占21.1%;细菌分布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34.5%,真菌占24.9%,铜绿假单胞菌占14.9%,多重菌占16.5%,EBSLs占12.0%,AMPC占8.7%,MRCNS占70.4%;零天住院死亡率占28.1%。结论:高血压Ⅲ期、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是脑疾病的主要因素,主要引起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对有家庭史的应早期检查、预防,对40~50岁人群应定期检查主动预防,对已患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加强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应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烧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9例深Ⅱ°烧伤病例的分析,认为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是目前基层医院最理想的方法。本组9例病人年龄最大61岁,最小18岁;最大烧伤面积42%;9例病人深Ⅱ°烧伤共14处,深Ⅱ°最大面积28%;Ⅲ°烧伤(右手指,手背及大鱼际),均采取湿润暴露疗法治愈。作者认为该疗法简便易行、经济、安全、不受环境及条件限制,具有止痛效果可靠;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能力强;促进愈合减少疤痕作用显著;早期应用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特别是今后对民航发生空难及灾害性事故中成批烧伤病页的现场抢救带来最新的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张丽华 《西南军医》2009,11(6):1172-1172
本文报告了165例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点观察排痰困难的临床表现,评估出现排痰困难患者状况,及时分析出现排痰困难的原因,据个体采取适当有效的排痰方法。监测SpO2和听诊双肺痰鸣音变化,探讨危重病人排痰方法及吸痰技巧,以达到有效排痰,减少创伤,减轻痛苦的目的。作者认为应当提高临床护士对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评估能力,掌握排痰技巧,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如何控制烈性传染病暴发周菊林,杨国平据悉,烈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在全国各地有上升趋势,对部队官兵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要防止烈性传染病疫情传入部队,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及时指导,主动预防根据季节的变化和地方、部队疫情的实际情况,下发电报和通告,适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