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喜爱《江苏医药》我喜欢《江苏医药》,每期必读,收获甚多,尤其与自己专科有失的内容,读后更是颇受教益。如《江苏医药》1982年第4期《乙酰谷酰氨治疗链霉素引起的眩晕症》一文,我按文中所介绍的方法,治疗了由链霉素引起的眩晕症5例,均获痊愈。现举典型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药品评价》2012,(28):4-5
文摘美更新《甲状腺功能减退评估和治疗指南》近日,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和美国甲状腺学会(ATA)联合制订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评估和治疗指南》。该《指南针》对初级卫生保健人员提出了以下建议:①临床医生在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婴儿和儿童患者、已怀孕或计划怀孕的女性、心脏病患者,和合并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如肾上腺或垂体疾病)时,或有甲状腺肿大、结节或甲状腺结构改变,或甲状腺  相似文献   

3.
贵刊1983年第十期刊登:《介绍一种治疗脚癣的方法》一文,这是治疗脚癣较为理想、有效的方法。去年我院按其方法配制,发觉原配方尚有不足之处,如苯甲酸与水杨酸均难溶于食醋中,绝大部分沉于盆底,由于浓度很低,不能充分发挥苯甲酸  相似文献   

4.
《内经》言:"心主脉"。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指出:"气如囊,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通过检测脉象变化可以了解心系疾病的病情,进一步指导论治。冠心病(CHD)简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对冠心病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医脉诊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礼·天官》分医为四,设有疡医一科。疡医包括外科和皮肤科。汉晋以降,有不少外科专著问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大部分是集了历代治疗皮肤病经验的大成。可见中医对皮肤病的治疗有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6.
李欣 《首都医药》2006,13(3):49-49
李海松,45岁,河南省新密市人。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性学会会员、中国性学会理事、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北京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部长。先后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自1980年始先后在河南省密县人民医院、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泌尿男科工作。主要从事男科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在男科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男性不育症、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性传播疾病等方面有较深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医药治疗精核蛋白异常男性不育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编写《男性营养与保健》、《男性不育症》等医学著作6部。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等科研课题5项。获省、校级科技成果奖3项。近年来发表了《补肾方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机理探讨》、《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思路与方法》、《补肾法在男性不育症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勃起功能障碍中医病因病机探析》、《慢性前列腺炎中医研究进展》等论文20多篇。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列入风湿病治疗的药用植物有36种,《英国草药药典》(BHP)推荐15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此外还有一些草药也常被用于治疗风湿病,如熊果叶、牛蒡、蓍草,其中一部分在英国已普及应用,从它  相似文献   

8.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具有两重性,如使用得当.可以缓解或消除病痛和治疗疾病.如非医疗目的地连续使用则产生依赖性而有害于健康危害社会。国家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对这两类药品的种植、生产、供应、运输、进出口和使用作了专门规定,以保证此类药品只供医疗和科研使用。  相似文献   

9.
曾昭斌 《家庭医药》2005,(10):60-60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往往缠绵难愈以致变为慢性疾患。我曾在《药物治疗手册》中看到1个“治支气管炎中药  相似文献   

10.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成份为蒽醌类衍生物。本文简单介绍大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以及大黄和其炮制品的应用,为中医临床应用大黄提供参考。 1 大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 早在汉代的《玉函》就载有去皮,酒洗、酒浸,《金匮》载有蒸。至梁代又有《集注》的“破如米豆,炒至黑。”这是大黄炒炭的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雷公》用的七蒸七晒。唐代《食疗》的醋蒸,《颅囟》中的湿纸  相似文献   

11.
<正>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具有两重性,如使用得当,可以缓解或消除病痛和治疗疾病,如非医疗目的地连续使用则产生依赖性而有害于健康危害社会。国家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对这两类药品的种植、生产、供应、运输、进出口和使用作了专门规定,以保证此类药品只供医疗和科研使用。凡非法种植、生产、经营、进出口、贩卖和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2007)     
吕志昌  饶邦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34-2136
1(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年3月我国自行制订的首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正式发布,该指南是在收集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参考国外广泛应用的指南如[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内科医师学会(ACP)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制订的,其目的是在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在一般情况下,适于大多数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策略,从而规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浅析脐疗的治疗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疗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明确记载,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脐疗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在脐部敷药或运用艾灸、拔罐、按摩、针刺等方法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方法。脐疗内容丰富,可治疾病的范围广泛,已经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如腹泻、消化不良、小儿遗尿、痛经等。  相似文献   

14.
《家庭医药》2006,(12):42-43
>>专家简介徐小珂博士,中国黑素细胞培养移植治疗白癜风第一人,著名皮肤病专家。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色素病专业组委员、《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编委、《皮肤与性病杂志》编委。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性皮肤性病,如白癜风、黄褐斑、痤疮、疤痕、顽固性支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下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健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383-383
下法即运用泻下通便的方法,祛除病邪于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下法的论述甚为详备,有关经文达50多条。其后如金元时期刘完素、张从正以及清代温病学派对下法运用于急症亦多有发挥和创新。温病学派吴鞠通受“急下存阴”的启示,把下法运用于温病,制定了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及导赤承气汤等5个承气汤,从而更加丰富了下法治疗急症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临床用药须知》收载治疗湿疹成方制剂的用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湿疹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参考。 方法 收集《中国药典》及《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中治疗湿疹的成方制剂,并进行分类、频数统计。 结果 《中国药典》及《临床用药须知》共收录治疗湿疹的外用及口服成方制剂分别为17和20种,其处方组成药物中分别含中药67和94味,外用和口服成方制剂主要为清热祛湿剂。 结论 2015年版药典及临床使用药须知收载治疗湿疹外用及口服成方制剂以清热祛湿为主要治则。外用中药以清热药、开窍药在成方制剂中使用较多,而口服中药以清热药、补虚药在成方制剂中使用较多。  相似文献   

17.
2、专题述评。(1)文题拟法基本是课题主词语(学术专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如《近十年中风病研究述评》,《血证研究述评》、《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和研究》。也可省略标志性词语,而以“展望”、“现状”、“未来预测”等词语与主词语搭配而成。  相似文献   

18.
白芍总苷对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引言白芍总苷 (totalglucosidesofpaeony ,TGP)是祖国传统中药白芍根中提取的有效部位 ,已经作为第一个抗炎免疫调节药被正式批准生产上市 ,将为炎症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发挥主要作用。芍药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以安徽省亳州市的白芍产量最大 ,质量最优 ,称为亳白芍。作为传统中药 ,白芍一直被历代医家所重视 ,在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其就被视为有益气作用的良药 ,其它著名医学著作如《别录》、《药性论》、《唐本草》、《日华子本草》和《医学起源》等均有记载 ,我国药典和日本药典均有收载。我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 45亿[1].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2].近年来,尽管高血压的治疗手段在诸多方面有了显著改善,如新药的上市、治疗方案的优化、疾病管理模式的改进等,但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20.
昆虫的药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佳  孙慧萍  梁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2):969-970
近年来有关药用昆虫的各项研究及临床应用均有很大的进展 ,现综述如下 :1药用资源药用昆虫是指昆虫虫体或其产物可直接用来治疗疾病的昆虫 ,是中医中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传统中药中主要通过使用昆虫作为一种配方 ,与其它动植物药材配伍 ,形成了很多疗效显著的处方。如大黄虫丸出自汉张仲景著《金匮要略》 ,由3种昆虫和其他9味中药组成 ,有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缓中补虚的功效。又如苍耳蠹虫 ,其药用在《圣济总录》和《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 ,具有“治一切疥肿及无名肿毒恶疮”之功效。药用昆虫及其产物的作用表现在 :散风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