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刘展 《中国医学创新》2013,(34):128-130
目的:探讨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母婴预后。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妇产科病区收治的8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诊治方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围生儿结局。结果:89例患者阴道分娩25例,剖宫产64例,产后出血量150~670 mL;分娩孕周31~38周,早产儿57例;新生儿体重1900~4100 g,其中低体重儿58例;新生儿中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5例。所有新生儿外观均无畸形,生后均以高危儿立即转新生儿科治疗,1例患儿因早产、窒息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为妊娠期严重并发症,应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监护,必要时终止妊娠,从而降低围生儿的致残率、病死率,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体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住院并妊娠的20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例作为观察组,并与本院同期正常孕妇对照,比较母体和围生儿的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羊水污染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早产儿率、低体重儿率、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危害极大,应加强孕期监护,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从而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和围生儿死亡率,提高围生儿的生存率,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周升萍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892+1899
目的: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及危害。方法:对本院412例住院分娩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正常孕妇对照研究。结果:41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早产97例占39.6%、胎儿宫内窘迫139例占33.7%、新生儿窒息56例占13.6%、产后出血63例占15.3%。对照组的早产27例占6.6%、胎儿宫内窘迫40例占9.7%、新生儿窒息24例占5.8%、产后出血31例占7.5%。两组各项发生率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母婴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45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孕检正常的孕妇45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血中ALT、AST、甘胆酸水平,终止妊娠孕周/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妇血中的ALT、AST、甘胆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羊水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终止妊娠孕周/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结局有明显影响,全面加强孕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对症处理是预防母儿并发症发生,减少围生儿死亡,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关键,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彦 《大家健康》2013,(7):30-31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母婴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45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孕检正常的孕妇45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血中ALT、AST、甘胆酸水平,终止妊娠孕周/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血中的ALT、AST、甘胆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羊水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终止妊娠孕周/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结局有明显影响,全面加强孕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对症处理是预防母儿并发症发生,减少围生儿死亡,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关键,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及危害.方法:对186例住院分娩的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正常孕妇对照研究.结果: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早产率、产后出血量较正常孕妇组高(P<0.01),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羊水污染率比正常孕妇组都高(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严密监控以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围生期影响及分娩方式。②方法将我院分娩的ICP孕妇76例与同期正常孕妇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ICP组的早产率、产后出血量较正常孕妇组高(P〈0.01),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羊水污染率、剖宫产率均高(P〈0.05)。④结论严密监测、适当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ICP的围生儿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俞秋艳 《黑龙江医学》2005,29(10):733-734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的肝功能改变并分析围生儿结局。方法对我院2003-01~2004-06间100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P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汁酸(TBA)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ICP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升高。结论ICP孕产妇预后良好,围生儿危险性增加,必须高度重视,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ICP孕妇48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正常孕妇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围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周较长,新生儿体重较重,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结论 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并发症,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ICP)的治疗体会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分析24例ICP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变化。结果 24例ICP患者22例保胎至足月,2例保胎至34周,早产儿转入新生儿科。结论积极正确处理ICP,可明显减轻孕妇瘙痒症状、产后出血量,可降低围生儿早产、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提高围生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孕妇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方法:2008年1月-2009年6月住院分娩的ICP孕妇88例,选取同期住院分娩无妊娠并发症的产妇88例为对照组,均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胎心监护,S/D比值测定,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B超检查。妊娠结局包括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出生体重、羊水污染、早产、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结果:研究组分娩孕周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高于对照组,两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产后出血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围生儿死亡。,结论:ICP具有不良的妊娠结局,对母婴危害较大。为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应加强产前监护,改善母婴预后,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艳  徐曦  周淑  刘毅  高岚  付利侠 《四川医学》2011,32(9):1357-135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GDM+ICP组)孕妇180例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妊娠期糖尿病(GDM组)42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组)474例孕妇所分娩围产儿的结局情况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GDM+ICP组34周前终止妊娠率、新生儿窒息率、Ⅱ度以上羊水粪染率、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围产儿不良结局风险增加,应加强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提高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锦容 《海南医学》2010,21(10):69-71
目的通过对本院6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临床分析,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的危害及降低胎儿宫内死亡、新生儿窒息、早产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12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ICP患者,剖宫产52例,阴道分娩14例,胎儿窘迫16例,羊水Ⅲ度浑浊20例,早产18例,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窒息发生8例。胆汁酸水平与孕母肝功能改变、胎儿预后的关系,重度与轻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P易引起胎儿宫内缺氧,早诊断、早治疗、加强胎心监护及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和产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3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叶群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141-141,154
目的通过对3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临床分析,探讨降低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早产或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3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1例胎死宫内,新生儿6例出现轻度窒息,5例发生早产,无一例死亡。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易突发胎儿宫内缺氧,对已确诊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应加强治疗及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刘丽君 《甘肃医药》2013,(8):564-566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体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母体和围产儿的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均有不良影响,尤其对围产儿危害更大。加强孕期保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选择适宜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陈琼 《中外医疗》2011,30(31):161-16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93例和对照组39例,对2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2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羊水粪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孕期、产时及产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小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8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探讨减低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或死亡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82例病例。结果8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有2例(2.44%)胎死宫内,其余均经剖宫产终止妊娠,新生儿有20例(24.39%)出现轻度窒息,无一例死亡。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易突发胎儿宫内缺氧,早发现、早诊断,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患病率。  相似文献   

18.
胡泊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180-181
目的:通过对142例妊娠期肝內胆汁瘀积症孕妇的分娩方式相关性分析,探讨减低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死亡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妊娠期肝內胆汁瘀积症142例进行分析。结果:14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经剖宫产终止妊娠127例,无围生儿死亡。结论:ICP胎儿宫內缺氧常常突然发生,尤其临产后危险更大,易致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等。及时发现胎儿宫內窘迫,尽早纠正或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可降低ICP孕妇胎死宫內、新生儿窒息或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强萍 《当代医学》2009,15(6):33-33
目的探讨妊娠期胆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方法因顾性分析2008年间在我院分娩的4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资料。了解其ICP分度、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时间、围生儿情况、产妇产后情况等。结果45例患者中正规定时产检者仅18例,轻度1@27例,重度ICP18例,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羊水污染,39例剖宫产,6例阴道分娩,围生儿死亡率4.4%,产后出血占11.1%。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危害很大,对母体危害相对较小.主要为产后出血增加。因此,加强围产保健、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分析。方法对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12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产前是否进行检查分为产检组和未检组,对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早产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早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做好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做好胎儿监护、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于改善围生儿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