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NFI、BI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NFI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分析6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9%、7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降低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的效果.方法 将11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抑郁发牛率(10.3%)也低于对照组(26.3%).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因素以及整体护理干预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分析其抑郁影响因素,并将HAMD≥8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无抑郁组(HAMD<8分)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措施,比较3组观察指标差异。结果: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HAMD评分中63例HAMD≥8分,具有抑郁症状。统计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性别、病灶部位是其抑郁影响因素,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NIHSS、ADL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无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因素较多,针对抑郁因素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抑郁症患者 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外伤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与综合护理干预 ,对两组抑郁患者的HAMD评分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疗程结束后,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格拉斯哥结局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研究组HAMD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加综合护理可促进脑外伤后患者脑功能的恢复 ,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减轻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PSD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延续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采用HAMD进行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4周采用HAMD进行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改善PSD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其抑郁水平,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林洁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73-17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心理护理干预前HAMD、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理护理干预6周后两组患者HAMD与ADL指数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并且心理护理干预更有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高压氧治疗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2010年6月~2012年5月选择在我科室进行高压氧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和焦虑情绪程度。结果两组HAMD、HAMA、抑郁情绪、躯体性焦虑、NIHSS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1);干预组改善更为明显,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卒中高压氧治疗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9.
系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4月~2009年5月收治的轻中度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筛查伴抑郁焦虑患者9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心理干预,观察3个月并评定其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HAMD、HAMA的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FMA、HAMD、HAM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三个月后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系统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存在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预防干预等.2月后复测患者HAMD抑郁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入院治疗2月后,干预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状态改善,HAMD评分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取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忧郁症患者的社区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社区产妇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分别施予社区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产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护理前HAMD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HAMD和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HAMD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产后抑郁症状,提高产妇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和2013年脑卒中抑郁症住院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2012年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3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路径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结果:(1)观察组护理干预后2、4、8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干预后Barthel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路径干预脑卒中抑郁症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心理干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 5 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30例 ,对照组 2 2例 ,两组病人均采用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两组入组时、实施不同护理干预 3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进行测评。结果 两组病人在治疗 3周后 ,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病人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72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康复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SDS以及神经功能缺损(MESS)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HAMD、SDS及MES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MESS、HAMD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3.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的抑郁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早期心理干预,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t=0.47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2.46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患者QOL评分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约94.6%,对照组总有效率约7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抑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小花  宁洁  叶敏  黄皿 《罕少疾病杂志》2013,20(4):24-26,5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影响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及4周、12周给予汉密尔顿(HAMI))评分,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干预后第4周、12周,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HAMD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牟淑善 《中原医刊》2014,(22):105-107
目的 探讨身心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身心综合护理.干预3个月后评价疗效,患肢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 (FMA)评定法,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BI).心理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FMA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MA和B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有所下降,而观察组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身心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具有良好的预防干预作用,同时改善了患肢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2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联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汉密顿抑郁(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陷(N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早期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7月—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情志护理,2周后比较2组Hamilton抑郁症量表(HAMD)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情志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况,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