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之一.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其症状和社会功能明显改善[1].但随着自知力的逐渐恢复,部分患者出现对疾病的病耻感,从而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基于心境障碍的认知行为模型,建立的一种不连续的、限定时间的、结构式的心理干预方法[2].研究证明CBT能明显改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3].本研究采用CBT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CBT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治疗疗效,以期提供可借鉴的临床经验. 作者单位:于文斗(150000,黑龙江,哈尔滨市普宁医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末和36周末进行评定。结果:第2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因子分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第36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ANSS总分(P<0.01)、阳性症状分(P<0.01)、阴性症状分(P<0.05)、一般精神病理分(P<0.05)、PSP分值(P<0.05)和ITAQ分值(P<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以作为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许俊亭  张晓南  胡昕华  王晓明  周翔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28-2129,2134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症状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组以及单纯常规治疗组.90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了研究,85例患者完成研究.结果:认知行为治疗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得分 (F=5.42, df =2,86; P=0.006)和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得分(F=4.99, df=2,86; P=0.009)显著改善.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患者的症状无显著改善.回归分析表明,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而只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会更有可能出现症状的恶化,延长住院天数.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坚持服药,但仍有25%~60%的患者存在幻觉、妄想等症状,约75%首发和稳定期的门诊患者不愿长期服药,依从性很差[1]。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能被患者及家属接受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联  相似文献   

5.
沈亦明 《中外医疗》2012,31(19):43+45-43,45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医院住院治疗的88例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将其分为认知心理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仅进行药物治疗,认知心理治疗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分别于人组时、第2、4、6及8周进行自编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结果认知心理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2、4、6及8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诊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符合入组标准且完成研究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研究组,60例)及西酞普兰治疗组(对照组,62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4、6、8周末及随访1年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入组前及8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访1年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研究组复发率低,依从性好.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抑郁情绪的疗效。方法:选取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28天每天1个小时的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只给予原有药物治疗;在研究结束后进行心理治疗,以符合伦理学原则。在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12周时进行HAMD量表评分观察焦虑抑郁疗效变化。结果:研究组脱落15例,对照组脱落10例,研究组35例患者治疗后HAMD量表总分[(8.00±1.19)分,(5.05±0.28)分,t=13.430,P<0.001]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HAMD量表总分[(5.05±0.28)分,(4.04±0.36)分,t=-4.375,P<0.001]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周随访研究组HAMD量表总分[(8.00±1.19)分,(4.60±0.42)分,t=5.760,P<0.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康复期偏执型精神分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在12周随访时疗效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认知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对34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分为认知治疗组及阿米替林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均有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治疗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89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予以认知行为治疗合并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另一组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研究组第4周末起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及PANSS总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二组间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治疗,两组患者治疗为3个月。通过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精神病量表(BPR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一定改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5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行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是治疗失眠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法。本文回顾了目前主要的CBT-I应用形式及相应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并与药物治疗进行比较,发现目前多数证据表明CBTI效果持久,可以降低未来医疗花费,具有长期的经济优势。目前我国没有关于CBT-I经济效益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综述可为我国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为临床医生与失眠患者在未来选择CBT-I作为失眠的治疗方案提供经济学视角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患者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reatment, CBT)前后静息态大脑自发活动变化,探讨SAD形成、治疗和恢复的神经机制。方法 对15例SAD患者进行8周的团体CBT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纳入健康对照18例并进行基线水平的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并进行患者与对照的组间、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第一次MRI扫描之前对所有被试采用Liebowitz 社交焦虑量表 (LSAS)、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进行评估。患者组在心理治疗结束后的1周内进行第二次MRI扫描,并再次评估上述量表得分。所有被试均采用临床量表评估症状。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右利手。患者组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7.07±8.11)岁,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6.28±2.42)岁。患者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量表LSAS、HAMA、HAMD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8周的CBT之后患者组的临床量表得分较治疗前降低。和健康对照组相比,SAD患者治疗前右小脑后叶ReHo增高〔P<0.05,多重比较校正(GRF校正)〕,治疗后各脑区Re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D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显示左壳核、右尾状核ReHo增高(P<0.05,GRF校正)。治疗前后患者右小脑后叶平均ReHo的改变与Liebowitz 社交焦虑量表的恐惧分量的减分(ΔLSAS-fear)改变呈正相关(r=0.62, P=0.015)。结论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恢复小脑异常的自发活动来达到减轻SAD临床症状的目的。小脑可能是认知行为治疗对于SAD治疗中调控疗效的一个潜在的生物学标记,这对更深入和全面探索SAD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电子化认知行为疗法(dCBT-I)正在得到广泛应用,我国dCBT-I独具文化和医疗特色,但其效果仍有待明确。目的 对dCBT-I在中国失眠人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为优化现阶段治疗方案提供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SinoMed、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PsyINFO,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仅纳入开展于中国失眠成人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接受dCBT-I干预,对照组接受非dCBT-I干预(空白对照、传统面对面CBT-I或药物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次要观察指标包括睡眠信念与态度、焦虑、抑郁。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的Risk of Bias 2(ROB2)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篇文献,共计957例患者。1项研究被评为存在一定偏倚风险,6项研究被评为高偏倚风险。Meta分析:dCBT-I组睡眠效率高于药物治疗组〔WMD=4.63,95%CI(0.63,8.63),P=0.02〕,dCBT-I组睡眠潜伏期〔WMD=-12.18,95%CI(-20.48,-3.88),P=0.004〕、入睡后觉醒时间〔WMD=-17.18,95%CI(-30.29,-4.08),P=0.01〕短于药物治疗组。dCBT-I组睡眠效率高于空白对照组〔WMD=8.94,95%CI(1.64,16.24),P=0.02〕,dCBT-I组睡眠潜伏期短于空白对照组〔WMD=-14.71,95%CI(-27.61,-1.81),P=0.03〕,dCBT-I组减轻失眠严重程度(ISI得分)优于空白对照组〔WMD=-3.73,95%CI(-6.57,-0.88),P=0.01〕,dCBT-I组改善睡眠质量(PSQI得分)优于空白对照组〔WMD=-2.21,95%CI(-3.04,1.38),P<0.000 01〕。此外,dCBT-I在改善整体睡眠质量(PSQI得分)方面优于常规睡眠相关健康教育(t=3.231,P=0.002)。dCBT-I和药物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治疗后数据与基线相比P<0.05);dCBT-I还可改善研究对象的睡眠信念和态度(治疗后数据与基线相比P<0.05);dCBT-I较空白对照组改善睡眠信念和态度更优(P<0.01)。结论 我国dCBT-I实施平台和形式多样,但尚未有统一、标准化方案。dCBT-I在改善中国失眠患者的睡眠方面具有短期作用,但仍需结合主客观测量方法,在大样本研究中验证dCBT-I的长期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1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对112例患者,采用认知疗法、放松治疗和程序刺激控制,治疗前后采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量表测评。结果:失眠症患者普遍存在非理性信念、不良心理及非适应性行为,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患者的睡眠数量和质量均有改善,总有效率为80.0%。结论:慢性失眠既有生理的紊乱,又有心理的紊乱,药物与认识行为治疗相结合较单一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患者的症状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认知团体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GCBT)的作用机制和长期效果。方法 对50例SAD患者进行治疗前的心理问卷评估,包括社交焦虑量表(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LSAS)、自动思维问卷(automatic thoughts questionnaire,ATQ)、惧怕否定量表(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FNE)、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三维人格问卷(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PQ)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na minnen barndoms uppfostran,EMBU), 评价患者的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外界的心理社会支持等因素,并与50例健康对照对比;30例SAD患者进行GCBT治疗(采取以改善自我为主、合并部分认知行为治疗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案,每周1次,每次2 h,共8周),在治疗后1周内再次进行量表、问卷调查,评价症状改善和认知改变程度。并对40例SAD患者(其中22例进行了GCBT治疗,18例未治疗)进行为期1~5年的随访。结果 SAD患者在思维方式、人格特点、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GCBT治疗后社交焦虑( t=4.06, P=0.000)、负性思维( t=4.58, P=0.000)和惧怕否定( t=3.85, P=0.000)较治疗前明显减轻。随访发现SAD患者社交焦虑症状的减轻程度与患者的主观支持呈正相关(r=0.361, P=0.022),与父亲拒绝与否认的教育方式呈负相关(r=-0.431, P=0.005),参加治疗和未参加治疗的社交焦虑症状好转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3)。结论 GCBT治疗可通过改善SAD患者的负面认知缓解其症状,主观社会支持和父亲拒绝否定的教育方式会影响SA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强迫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干预的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耳鸣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耳呜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病程、听力损失程度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和声音掩蔽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心理学角度按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结果:认知行为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评分为(39.35±5.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9.60±8.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药物及声音掩蔽治疗耳鸣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梁晶莹 《医学综述》2009,15(18):2788-2790
慢性精神分裂症因其行为退缩和社会功能严重缺陷成为治疗和康复的难点,临床上除了药物控制症状、预防复发外,必须辅以大量的、不同方式的康复训练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而回归社会,而行为治疗模式则因兴起时间早及康复效果较好而成为慢性精神分裂症主要的辅助治疗方法。目前我国行为疗法开展最多的项目有代币奖励强化法、综合(劳动)技能训练法、艺术行为训练法等,本文对几种常用行为治疗方法的康复效果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