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霞  王甲汉  李志清  牛利斌  黄磊 《广东医学》2012,33(14):2155-2157
目的比较保护性机械通气与传统机械通气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统计1991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烧伤总面积≥50%且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应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者共23例。根据通气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采用传统机械通气模式的6例患者,B组为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模式的17例患者。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PaO2/FiO2、PaCO2、相关并发症及临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后PaO2/FiO2明显增加(P<0.05),B组治疗后PaO2/FiO2较A组增加明显(P=0.006);两组机械通气治疗前后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6例患者死亡4例,1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呼吸衰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B组17例患者死亡5例,1例死于严重低蛋白血症,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应用机械通气期间,A组2例并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1例并发肺部毛霉菌感染;B组并发1例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结论保护性机械通气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改善氧合效果较传统机械通气明显,并能减少急性肺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严重威胁病人生命,死亡率极高。据国内报道,吸入性损伤与非吸入性损伤烧病人的死亡率有明显差别43.3%~66.7%及8.9%),且随着烧伤面积的增长而增高。我院自1989年7月至1999年7月共收治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81例,由于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加之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病人的死亡率有所下降。通过10年间对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1例,男65例,女16例,年龄8~58…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保护性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12例烧伤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实施保护性机械通气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12例气管切开时间为9 ~26 d,平均16 d,保护性机械通气时间6~25 d,平均13 d。临床治愈10例,死亡2例。结论 烧伤合...  相似文献   

4.
<正>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至肺实质的损害,其多发生于大面积烧伤,尤其伴有头面部烧伤患者,是当前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1],早期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是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的关键。然而,气管切开后呼吸道防御功能及其黏膜再次受损,外界致病菌与尘粒易被吸入,吸痰等侵入性操作会增加医源性感染的机会[2],而且常规机械通气会进一步加剧受损肺脏的损伤,导致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3],因此,  相似文献   

5.
1996年 10月— 2 0 0 3年 10月我院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2 4 8例 ,其中并发吸入性损伤 6 4例 ,占 2 5 .5 %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5 9例 ,女 5例。年龄最大 5 6岁 ,最小 16岁 ,平均 2 5 .2岁。致伤原因 :煤矿瓦斯爆炸伤 5 2例 ,其中成批患者 15批共 4 8例 ;2~ 8例 /次 ,平均 3.2例 /次 ,单发瓦斯爆炸致伤 4例 ;火灾事故一批致伤 6例 ;煤气泄漏爆炸伤 3例 ;汽油烧伤 2例 ;癫疒间 发作期烧伤 1例。烧伤面积与深度 :烧伤面积31%~ 5 0 % 31例 ,>5 0 % 33例 ,烧伤深度均以深二度、三度为主。吸入性损伤程度 :轻度 2 6例 …  相似文献   

6.
曹嵋 《大家健康》2016,(1):227-228
目的:对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2.6%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1% ,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对提高抢救率以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锦莲 《当代医学》2013,(12):111-112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情况。结果本组21例患者10例未行气管切开,经过积极的救治和护理,均痊愈出院;行气管切开的1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例,死亡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应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早期加强病情观察,积极对创面进行处理,控制感染,并加强呼吸道管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创面修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0岁,1989年1月7日被异丙苯化物炎焰烧伤全身,伤后1 h入院,诊为特重烧伤总面积97%,深Ⅱ度7%,Ⅲ度90%,并严重吸入性损伤及烧伤休克。入院后立即行静脉切开补液及气管切开术。稳定后进行清创及四肢焦痂切开减张术。伤后24h内输液总量为14715ml,胶晶之比为1:3.3,尿量为2050ml。伤后48 h,出现呼吸困难,PaO_2 8 kPa,即用呼吸机辅助呼吸,X线胸片示有肺水肿,呼吸机持续应用30d,未发生肺部并发症。伤后5d开始切痂,3  相似文献   

9.
严重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护理陈坚真(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柳州市545001)关键词烧伤;吸入性损伤;护理严重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病死率高达70%~90%[1]。我院于1995年9月同时收治7例严重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治愈4例,现将护...  相似文献   

10.
特大面积烧伤伴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特大面积烧伤伴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2000~2003年收治的18例特大面积烧伤伴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治愈15例,死亡3例,治愈率83.3%。结论 综合运用各项治疗措施,如早期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积极气道灌洗、湿化及应用沐舒坦治疗,早期行肺保护性通气、应用生长激素等,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序贯疗法治疗烧伤引起的吸入性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9年2—10月收治的82例烧伤引发的吸入性急性肺损伤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序贯组在达到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临床指标也符合一定要求后,拔管改为面罩无创通气.而对照组一直使用有...  相似文献   

12.
张翼  李萌萌  李金凤 《吉林医学》2015,(10):2124-2126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合并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例发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心理护理、体液监护、气道护理,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症状缓解,呼吸困难消失。结论:特重度烧伤合并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及时诊断与治疗是关键,病情观察与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时机和指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后气管切开的时机和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0年12月间174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入院后早期接受气管切开治疗。年龄10~70岁,烧伤面积3%~100%,死亡41例(23.6%)。伤后8小时内气管切开者102例,9~16小时27例,17~24小时21例,25~48小时10例,伤后49小时以上14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轻度损伤30例,中度损伤69例,重度损伤75例。结论 对密闭环境下头面部深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者可适当放宽气管切开术的指征,伤后24小时内气管切开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观察和各项护理策略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特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伴吸入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16例特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吸入性损伤疗程20~35d,全部并发肺部感染,治愈14例,死亡2例,死亡率12.5%.其中死于ARDS 1例,死于肺部严重感染1例.烧伤创面愈合良好.结论按照输液公式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液体复苏,早期气管切开,应用纤支镜检查和治疗以及机械通气,加强烧伤创面处理等是治疗特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CU内采用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按入科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69例)与对照组(164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的比较,进而评价两种护理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内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年4月~2005年4月93例机械通气>48 h的ARDS患者入院时的年龄、血气分析以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38项指标,根据是否院内死亡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院内死亡率为30.1%。单因素分析中,两组的总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治疗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红细胞计数、血糖水平、消化道出血以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生存组气管切开比例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水平(P=0.043,OR4.114,95%CI:1.048~16.143)和APACHEⅡ评分(P=0.003,OR2.054,95%CI:1.271~3.317)与ARDS患者机械通气后死亡有关。结论血糖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是ARDS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 (ICU)长期机械通气 (≥ 7d ,LTMV)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出院结果将 2 0 0 1年 4月~ 2 0 0 3年 6月进入ICU的 4 6例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 ,对入院时年龄、血气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 )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各项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 2例 ( 4 7 8% )患者死亡 ,2 4例患者 ( 5 2 2 % )生存。生存组的中心静脉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白蛋白水平 (ALB)、血钠等理化指标以及APACHEⅡ评分显著优于死亡组 (P <0 0 5 ) ;败血症发生率较低 ,气管切开比例显著高于死亡组 (P <0 0 5 ) ,Logistic回归显示ALB(P =0 0 0 9,OR =0 793,95 %可信区间 :0 6 7~ 0 95 )和气管切开 (P =0 0 33,OR =0 2 1,95 %可信区间 :0 0 5~ 0 88)对LTMV的预后有积极影响。结论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率较高 ,在机械通气前应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
M S Ewer  M K Ali  M S Atta  R C Morice  P V Balakrishnan 《JAMA》1986,256(24):3364-3366
The prognosi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ho are not candidates for surgery is usually poor. The unfavorable natural history of respiratory failure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causative factor. We analyzed the outcome of 46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primary lung cancer on whom mechanical ventilators were utilized. Although seven patients were ultimately weaned and survived for at least 24 hours, three of them subsequently died prior to discharge from the hospital. The remaining 39 patients died while using the ventilator. Patient age, tumor cell type, and the etiology of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weaned and unweaned populations. A difference was noted in the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none of the patients who could be weaned requir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more than six days (range, two to six days). Respiratory failure in the nonsurgical lung cancer patient carries a poor prognosis, and selection of patients fo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hould be conservative.  相似文献   

20.
老年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长期老年机械通气 (≥ 7d)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调查 2 0 0 1年 4月~ 2 0 0 3年 1 0月老年长期机械通气患者 ,对入院时生命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 )等指标进行调查 ,并对各项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31例 (5 9.6 % )患者死亡 ,2 1例患者 (4 0 .4 % )生存。生存组的中心静脉压 (CVP)、白蛋白水平 (ALB)等理化指标以及APACHEⅡ评分显著优于死亡组 (P <0 .0 5 ) ,同时生存组中气管切开的比例较高 (P <0 .0 5 )。Logistic回归显示ALB (P =0 .0 1 ;OR值 0 .77;95 %可信区间 :0 .6 7~ 0 .87)对LTMV的预后有积极影响。 [结论 ]老年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院内死亡率较高 ,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气管切开是主要的预后决定因素 ,在机械通气前应该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