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输液中外周固定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需要进行输液的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胶布固定,对观察组患儿使用输液固定板进行固定。比较两组单次穿刺固定完成时间、重复穿刺率、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单次穿刺固定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重复穿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药液渗漏、软管交叉、固定处损伤、针头滑脱及手指麻痹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固定板的应用可有效缩短小儿输液中单次穿刺固定时间,有助于降低重复穿刺率,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板在输液患儿手背、足部的固定作用,为患儿提供舒适、美观、经济实用的一种固定板,保证患儿输液顺利进行。方法取5个月以来,在门诊输液大厅输液患儿1500人次,进行分组,一组患儿采用简易材料简单固定组,另一组患儿采用自制输液固定板固定组,二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采用自制输液固定板固定组的患儿中途重复穿刺率明显下降。结论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板在输液患儿的手背、足部起到了舒适、美观、经济实用、减轻患儿痛苦的一种辅助工具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手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输液治疗的患儿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手板辅助输液,对照组给予简易的硬纸板辅助输液。结果:治疗组的重复穿刺率为3.3%,对照组为23.3%,治疗组的重复穿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在输液过程中的重度烦躁率与不敢随意变动体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制小儿输液固定手板的临床应用,能有效降低重复穿刺,提高输液中患儿的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提高儿科急诊输液患儿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对500例急诊输液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主要由家属负责,不提供人性化服务。观察组主动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创造出良好的输液环境。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输液过程舒适度和就诊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结果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重复穿刺率分别为85.2%和14.8%;而观察组为95.2%和4.8%。输液舒适度和就诊满意度对照组为83.6%和79.2%,观察组为96.4%和90.4%。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可以显著地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静脉输液舒适度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0年10月我科住院患儿为实验组,2010年3月~2010年6月的住院患儿为对照组,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法.结果 两组患儿在输液全过程中,实验组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输液故障发生率实验组小于对照组(P<0.05),一针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率实验组大于对照组.结论 小儿在输液的全过程中,护士给予积极的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及一针穿刺成功率,减少输液故障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对医院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四固定"穿刺法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月在门诊接受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2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穿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四固定"穿刺法.观察两组输液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和固定成功率分别为97.1%和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和82.9%;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结论 "四固定"穿刺法操作简单易行,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率,保证输液质量,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小儿输液的给药途径,手背静脉是首选的血管之一,由于门诊患儿多为短期注射,用静脉留置针费用高且输液后小儿活动不方便,许多家长和小儿多选择一次性静脉穿刺输液。如何提高小儿输液质量,降低复穿刺,减少患儿痛苦避免护患纠纷,穿刺成功后的固定就显得十分重要,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好动、哭闹,若固定不牢,针头极易滑出血管致药液漏入皮下,常需重复穿刺,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又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使用就诊卡对5个月~5岁采用手背静脉输液进行固定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谢莎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108-109
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因为小儿哭闹、躁动、缺乏表达能力及理解力,出现针头脱落、堵塞、肿胀等情况,重复穿刺率较高.针对小儿特点给予其心理护理,使其安定;稳定家长情绪取得其配合,分散小儿注意力;科学地选择穿刺点并妥善固定,大大地减少重复穿刺概率.笔者在门诊输液室工作多年,积累了一些减少重复穿刺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如何掌握小儿浅静脉头皮针静脉输液技术及护理方法,可以使患儿和护理人员配合更加融洽,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小儿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及输液质量,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使药物及时地用于患儿体内,最终达到药到病除、患儿、家属和护理人员均满意的良好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因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输液材料浪费,给医院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方法 将2012年1月1日-2012年3月1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4500例1-5岁患儿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250人.观察组注意对患儿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并传授必要的护理常识,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采用一定的持针方法,灵活把握进针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并采用灵巧、牢固的固定方法,输液过程中加强巡回观察指导,切实做到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照组未严格按照规范步骤操作,且静脉穿刺成功后未提供跟踪护理服务.结论 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效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输液质量,家长对护理人员的输液技术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便携式智能输液机(PITM)用于儿科输液的效果。方法将500例输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PITM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重力输液器输液。结果实验组的重复穿刺例数、重新穿刺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O.01);实验组重新穿刺7例(2.7%),重新穿刺时间(5.03±0.40)min,对照组重新穿刺26例(10.7%),重新穿刺时间(19.94±0.91)min;患儿家属的满意率,实验组为236例(94.4%),对照组为106例(42.4%)。实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ITM可降低重复穿刺率,提高工作效率及患儿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医用自粘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3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3MTM医用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观察两组患儿之间静脉输液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中穿刺部位局部红肿、套管脱出、液体渗漏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弹力绷带的弹性较好,通透性好,舒适、操作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变静脉输液操作程序对不合作小儿静脉穿刺的影响。方法:对在本中心接受输液而且不合作的小儿150例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四肢的浅静脉输液,由专人操作。实验组:选择静脉后,先上夹板固定上下关节,再消毒皮肤,静脉穿刺固定头皮针后,再加强夹板固定。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进行:即选择静脉后,消毒皮肤,穿刺成功后固定头皮针,然后用夹板固定。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 88,P<0.05),改变输液操作程序能明显提高不合作小儿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结论:改变输液操作程序.时采用四肢浅静脉输液的不合作小儿,可以控制关节扭动,避免或减少穿刺时或者固定时针头刺穿静脉致穿刺失败,从而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郑珊 《中国乡村医生》2010,(20):220-220
目的:探讨自制输液桌和凳在输液大厅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应用。方法:将1200例门急诊输液患儿分为观察组(600例),采用环抱式输液位置行头皮静脉穿刺,试验组(600例)采用放于自制输液桌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观察两种不同位置进行穿刺的方法,对穿刺成功的影响。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试验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问题,从而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叶惠英  尹艳  杨燕澜  刘泓妍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78-1779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方法在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时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需进行输液港的无损伤针穿刺的患儿分成对照组(n=100)和实验组(n=10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方法,在穿刺过程中给予语言安慰和鼓励.实验组采用疼痛管理方法,即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前1小时在穿刺部位涂抹利多卡因乳膏,穿刺时采用家长环抱患儿坐姿穿刺,根据患儿的喜好给予分散患儿注意力的方法并配合语言安慰和鼓励.比较两组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时的疼痛分值、一针穿刺成功率、无损伤针的固定规范率、家属满意度.结果:相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较低,一针穿刺成功率、无损伤针的固定规范情况显著较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方法能有效实现对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患儿的疼痛管理,降低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蔡玉新 《吉林医学》2011,(32):6905-690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小儿静脉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即环境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输液中舒适护理、拔针时舒适护理和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儿哭闹情况、主动配合情况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哭闹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主动配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可以显著减少患儿哭闹,并提高配合程度和穿刺成功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胡艳萍  王慧  肖艳芳 《当代医学》2016,(15):111-112
目的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在小儿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门诊输液室所收治并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穿刺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利用固定带进行辅助穿刺.对比2组患儿的穿刺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穿刺总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穿刺总成功率(84.4%);实验组患儿对穿刺护理各项指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儿的穿刺时间(8.4±1.1)min明显低于常规组患儿的穿刺时间(15.4±3.5)min.以上所有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在护理当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升穿刺成功率、舒适度,降低患儿的疼痛感、恐惧感、穿刺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手背静脉输液的固定方法。方法让患儿手处于半握拳状,手心握一具5mL或10mL的一次性注射器(取下针头),呈"8"字或"环"形固定方法输液。结果手背半握拳状静脉输液的患儿未发生输液外渗和不畅。结论掌握小儿手背静脉和年龄等特点,适时地采用该固定方法,降低二次穿刺率,减轻患儿痛苦,减少了护患纠纷,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改进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体会到给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得当比穿刺技巧更重要,为减少由于固定引起穿刺失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通过改进固定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将我科对800例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新方法-自制固定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产生的弊端,我们自制了头部固定带,其优点是固定作用好,针头不易松脱,而且操作简单、节省材料、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减少重复穿刺、减少患儿痛苦、增加患儿家属满意度的目的.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是目前固定小儿头部静脉输液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科以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随机抽样的400例婴幼儿(2岁以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将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儿童静脉输液过程的基本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所收治的124例静脉输液的患儿为实验对象,将患儿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人,两组患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实验组患儿的静脉输液过程使用护理干预方法,而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的输液方法.将两组患儿的输液效果和输液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护理干预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和疗效.结果 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的实验组患儿在依从性和一针穿刺成功率方面都明显高于采用常规输液方法的对照组患儿,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