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放疗对心脏毒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回顾性研究一组连续收治行放射治疗的恶性胸腺肿瘤病例,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心脏受照情况,同时结合临床随访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结果,探讨了影响心脏损伤的因素和避免或减少心脏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1983年3月至2001年9月,50例胸腺肿瘤患者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放射治疗科接受放射治疗。Masaoka分期Ⅱ期14例,Ⅲ期22例和Ⅳ期14例。47例患者接受普通二维技术放射治疗,三例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的剂量范围为10Gy~84.5Gy穴中位剂量为55Gy雪。根治性放疗20例,术后放疗14例,术前放疗2例和姑息性放疗14例。对所有病例均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上模拟进行CT图象的三维重建和剂量分布的计算,由心脏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借助于正常组织和器官并发症概率模型,计算心脏1/3等效体积的等效剂量,进而导出放射相关心脏疾患发生的概率,并与临床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普通照射技术治疗组的心脏等效1/3体积中位剂量为57.9Gy穴21.6Gy~83.3Gy雪;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心脏等效1/3体积中位剂量为26.3Gy穴22.7Gy~52.0Gy雪。全组病例中位随访期为13个月(0.6~111.3个月)。在45例有心脏状况记录的病例中发现7例有放射相关的心脏疾患,SOMA分级1~3级。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心脏损伤随着心脏等效体积剂量增大而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接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肺癌患者其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的参数设定与放射性肺炎(RP)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科行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50例,分析DVH中接受5、10、20、30 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V5、V10、V20、V30)和平均照射肺体积(MLD),以及年龄、性别、吸烟史、化疗史、肺部疾病史、肿瘤位置、病理类型、总剂量、射野个数等临床指标。根据随访结果及临床表现,把患者分为无RP组(0级)和有RP组(1~4级),比较所有因素与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结果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58.00%(29/50),其中无RP组(0级)21例(42.00%),有RP组(1~4级)中1级 19例,2级8例,3级2例,无4级放射性肺炎发生,分析显示所有剂量学参数以及临床指标中吸烟史和化疗史与放射性肺炎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临床指标如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及病理分型,放疗总剂量及射野个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无明显相关。结论 DVH上所有参数均可以作为评估及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指标,同时有化疗史和吸烟史的患者在治疗时尤其需要控制剂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个模拟实例,用模拟动力学方法进行调强放疗的最优化计算,检验该最优化问题是否存在简并解.结果表明,在有剂量-体积约束的情况下,最优化计算有简并解,即这些解都给出了满足优化条件的剂量-体积直方图,但射束元强度分布不同.因此,可以在这些简并解中作进一步优化,挑选强度分布最平滑的解作为最后的最优解,这将有利于调强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表示三维治疗计划中剂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是立体定向外科中评价治疗计划好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传统的DVH^[1都是未考虑到正常器官功能区域分布不均匀性这一特点,故在利用放射线对病人对照时引起了不必要的损伤。本文介绍的功能剂量体积直方图(functional dose-volume histograms,fDVHs)算法,就是为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病人进行治疗前的剂量验证.材料和方法:利用电离室,胶片和验证模体对39个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开始前进行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验证.绝对剂量验证主要在两个位置进行:一个在等中心位置,另一个在离等中心4cm靠进腮腺的位置.相对剂量主要用体模对单野和整个计划的剂量分布进行验证.将得到的剂量分布利用分析软件与计划中的剂量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利用剂量偏差(dose difference)、吻合距离(distance to agreement,DTA)、γ指数等参数来测量剂量验证的偏差.结果:中心点和腮腺边上点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70%和3.03%.对于测量感兴趣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ed)的相对误差的测量,90%的测量都在设定的标准(3%,3 mm)之内,对于未能达到剂量偏差和间距偏差标准的区域,结合γ分析后一般也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结论:验证结果表明实际测量剂量分布与计划计算的剂量分布符合的相当理想.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的调强治疗剂量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价GTV大小不同的鼻咽癌调强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以探讨GTV变化对调强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材料和方法:38例鼻咽癌患者,按GTV/CTV比值分为3组,GTV/CTV<10%为1组11例,10%<GTV/CTV<20%为2组15例,GTV/CTV>20%为3组12例,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计算各组鼻咽癌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均数,对组间均数行T检验.结果:各组鼻咽癌靶区剂量分布均能满足靶区剂量要求,随着GTV/CTV比值增大,CTV最高剂量逐渐增高,3组与1组经检验有显著差异;GTV最高剂量变化趋势与CTV最高剂量变化相似,3组与1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GTV最低剂量随着GTV/CTV的增大,剂量逐渐降低;95%的GTV体积剂量1组高于2组;各组鼻咽癌的50%腮腺、1%脑干和1%脊髓的受照剂量经检验无显著差异,50%患侧晶体、1%视神经、50%垂体受照剂量3组显著高于1组.结论:(1)GTV/CTV比值可以更好的反应GTV分布,其值可初步预测靶区IMRT剂量分布情况,当GTV/CTV<10%时的剂量分布最均匀;(2)调强放射治疗适用于不同GTV的鼻咽癌患者,在满足靶区剂量要求的同时,减少了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使进一步提高靶区剂量成为可能;(3)当GTV/CTV>20%时,对危及器官的保护优势减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为确保调强放射治疗的精确,利用自制和专用设备对每个射野的位置、形状和野内剂量分布进行验证。方法:用自制的位置验证标记球,贴在病人体表的某个固定位置,和病人一起进行CT扫描,设计计划时将此标记球设为位置验证靶区进行射野位置验证。利用加速器自带的射野影像系统(EPID)和治疗计划系统(TPS)的DRR图比对进行射野形状验证。利用Matrixx二维电离室矩阵和OnmiPro软件进行每个射野的剂量验证。结果:射野位置验证在统一调整系统后,误差结果满意。射野形状验证以3mm为标准,调整前的吻合率约为75%。剂量验证通过率大于等于95%的射野占77%。结论:通过81例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实验证明,利用上述三种方法对调强计划进行验证,可以及时纠正误差,确保计划准确执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上颌窦癌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6月经组织病理证实的32例上颌窦癌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37~64岁,中位年龄51岁。手术后复发进行IMRT 7例,部分切除术后IMRT 16例,单纯IMRT 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靶区处方剂量分别为肿瘤靶区(GTV)64~76 Gy,临床靶区(CTV)60~66 Gy。结果7例手术后复发行IMRT局部控制率42.86%,16例手术后行IMRT局部控制率93.75%,9例单纯IMRT局部控制率55.56%;3组治疗后局部控制率比较:部分切除术后行IMRT与术后复发行IM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部分切除术后行IMRT与单纯IM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4,P>0.05)。随访3~32个月,中位数18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96.9%(31/32)、90.6%(29/32)。结论上颌窦癌手术后配合IMRT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并为生存质量的提高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0.
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工具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强放射治疗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其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高度适形.然而调强放疗的复杂射野、数据误差、算法误差及机器误差等因素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剂量偏差,从而造成实际剂量与计划剂量不符,而严重的剂量不符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辐射事故.因此鉴于患者安全角度考虑,治疗计划在执行之前通常需要进行剂量验证,以确保患者治疗计划的安全实施,避免计划外的剂量照射.目前,临床上剂量验证的工具与方法有很多,包括指形电离室工具和热释光剂量仪工具等的点剂量验证法、半导体阵列工具和电离室阵列工具以及胶片工具等的二维剂量验证法、ArcCHECK工具和Delta4工具以及第三方软件工具等的三维剂量验证法等,对临床上常见的剂量验证工具和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呼吸运动对Sliding Window(SW)调强射野剂量学的影响。 方法:使用胶片分别测量多叶光栅在不同的叶片移动速度(叶片速度)和不同射野宽度条件下,窄束野在呼吸运动平台驱动下胶片上的剂量分布。对运动模式、叶片速度、射野宽度等多个因素分组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不同的运动模式对剂量分布影响差异显著不同;随着叶片速度的增大,射野内剂量波动幅度随之显著增大;随着射野宽度的增大,射野内剂量波动幅度随之减小;射野宽度小叶片速度高,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结论:有呼吸运动影响时,应通过提高射野宽度和(或)减小叶片速度等方法来减小呼吸运动对SW调强射野剂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自动IMRT计划与人工IMR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自动计划在宫颈癌术后IMRT计划设计中的可行性。 方法:使用飞利浦Pinnacle3 9.10计划系统的自动IMRT和人工IMRT方法分别对2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计划设计,比较2种计划得到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机器跳数、调试次数及计划设计时间。结果:自动和人工IMRT计划靶区的Dmean、D95、CI及HI等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自动IMRT计划得到的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均优于人工IMRT计划,其中膀胱V40减少2.5%(P<0.05),直肠V40减少0.9%(P<0.05),骨V35减少2.8%(P<0.05),小肠V30减少4.2%(P<0.05),左侧股骨头V30减少5.2%(P<0.05)以及右侧股骨头V30减少5.5%(P<0.05);并且自动计划明显减少了计划调试次数,将人工IMRT计划的平均调试次数由3次减少到平均2次,计划设计时间由人工IMRT的69.5 min减少到42.7 min;但自动计划的平均跳数(1 042 MU)高于人工计划(931 MU)。结论:基于Pinnacle3的自动IMRT计划质量可以达到人工IMRT计划水平的同时,明显提高了计划设计效率,在宫颈癌术后的IMRT计划设计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计划加速器床板和定位床板修正的剂量学影响。 方法:分别选取碳素板胸部定位食管癌患者14例和盆腔有机板定位宫颈癌术后患者14例,在修正床板和不修正床板条件下设计调强计划,得到4组计划数据;再将调强计划导入验证模体,做验证计划,各选取等中心层面5个剂量验证参考点,用电离室剂量仪测量参考点的吸收剂量,对测得的10组剂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测床板的衰减平均为3.4%~6.6%。胸部食管癌组床板修正前后剂量误差3.0%~4.5%,平均3.8%,P=0.000;盆腔宫颈癌术后组床板修正前后剂量误差3.5%~4.6%,平均4.1%,P=0.000。 结论:调强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有后野或后斜野射线穿过床板时,应充分考虑床板对剂量的衰减,必须对加速器床板和定位床板进行剂量修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指导下非共面野调强放疗(NC-IMRT)在宫颈癌骨髓保护方面的剂量学特点和优势。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术前放疗患者,根据MRI图像勾画骨盆有效造血活性骨髓,分别制定9野的共面野调强(IMRT)计划和NC-IMRT计划(其中NC-IMRT计划包括7个共面野和2个非共面野)。两组计划均采用相同的靶区上下界、危及器官限值和权重因子及计算网格,归一条件均为95%的计划靶区(PTV)接受到处方剂量。对比分析两类计划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差异:受照剂量、体积、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结果:在定位CT上勾画的全骨盆体积为(600.32±6.88) cm3,MRI勾画的活性骨髓体积为(219.38±9.73) cm3,后者较前者减少了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IMRT组PTV的适形度指数优于IMRT组。NC-IMRT组有效减少骨盆活性骨髓的低剂量辐射区V10、V20和高剂量辐射区V40、V50,左侧股骨头的Dmean、V10、V20、V30、V40和右侧股骨头Dmean、Dmax、V10、V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小肠的受照剂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保证临床靶区剂量的情况下,与IMRT相比,基于MRI活性骨髓勾画的NC-IMRT能更好地保护骨盆活性骨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分割剂量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安全性及生存情况。方法:选取肺癌脑转移瘤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均实施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其中A组放疗方案为全脑40 Gy/20f(2.0 Gy/f)+瘤区同步推量46 Gy/20f(2.3 Gy/f),B组方案为全脑40 Gy/20f(2.0 Gy/f)+瘤区同步推量52 Gy/20f(2.6 Gy/f),C组方案为全脑40 Gy/20f(2.0 Gy/f)+瘤区同步推量58 Gy/20f(2.9 Gy/f)。放疗开始后,对3组患者危及器官(眼球、晶体、视神经、脑干)平均剂量及最大剂量和3组患者放疗相关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颅脑MRI评价疗效,观察3组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A、B、C组危及器官平均剂量及最大剂量差异不显著(P>0.05);A、B、C组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晚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亦差异不显著(P>0.05),3级放疗不良反应低于5%,无4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随访1年,C组生存率高于A、B组(P<0.05)。结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随着放疗剂量增加,疗效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大剂量和常规分割剂量调强适形放疗分别联合89SrCl2静脉注射治疗肺癌骨转移的效果,为骨转移的临 床治疗提供试验数据。方法:将8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按自愿原则分大剂量调强适形放疗组(A组, n=35)和常规分割剂量 调强适形放疗组(B组, n=45)。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近期疗效等级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局部控制率略高于B组(91.43% vs 84.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 累积生存率为84.00%,高于B组的6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A 组治疗后NRS评分低于B组,且疼痛缓解开始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 少、消化道副反应、神经毒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等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 或常规分割剂量调强适形放疗联合89SrCl2静脉注射治疗肺癌骨转移在近远期疗效上获益相当,但前者对疼痛的改善更显 著更迅速,且大剂量调强适形放疗并未增加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固定铅门调强计划(fj-IMRT)相对于常规分野调强计划(sf-IMRT)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中的潜在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10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sf-IMRT和fj-IMRT计划,统计靶区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总射野数和机器跳数,各指标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sf-IMRT计划靶区D2%低于fj-IMRT计划(P=0.025)。双肺平均剂量(Dmean)、V5、V10、V20,左肺Dmean、V5、V10、V20、V30、V40,右肺Dmean、V5、V10,心脏Dmean和V40,靶区外身体Dmean、V5、V10、V20有显著差异(P<0.05),fj-IMRT优于sf-IMRT计划。两计划射野总数相同,fj-IMRT计划和sf-IMRT计划机器跳数分别为(1 081.98±241.32) MU和(997.12±209.73) MU,sf-IMRT计划显著低于fj-IMRT计划(P=0.013)。结论:对于胸中段食管癌,fj-IMRT相较sf-IMRT能够显著降低肺、心脏和全身的低剂量照射,同时保证相似的靶区剂量覆盖和治疗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