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加味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加味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建中汤治疗,设立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作比较观察.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疗效及胃内窥镜下病理变化.结果:加味建中汤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胃黏膜腺体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的改善均十分明显(P<0.05).结论:加味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加味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全予加味建中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胃复春片口服.均以3月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1.%,时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主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胃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度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降低胃黏膜萎缩积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优于胃复春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用胃复春治疗,治疗组用自拟胃安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9.09%,治疗组为98.4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加味归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加味归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设立对照组(服用胃复春片)作比较观察,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及胃内窥镜下病理变化,结果加味归芪建中汤的疗效优于胃复春(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胃粘膜腺体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的改善均十分明显(P<0.05);但2者之间的病理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3例给予安胃汤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胃复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85.7%、对照组8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王文慧  赵洪波 《新中医》2010,(10):33-34
目的:观察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气虚血瘀热郁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益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治疗,用药时间均为12周。观察中医证候评分、胃镜观察胃黏膜病变分级及病理观察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在中医证候评分、胃镜观察胃黏膜病变分级方面较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炎症、萎缩、化生均较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胃汤能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与胃复春片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拟三蒲汤辨证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用自拟三蒲汤辨证加味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病理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85.3%,优于对照组61.2%(P0.01),治疗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有效率分别为82.5%、75.6%、61.2%,优于对照组66.0%、50.0%、38.5%(P0.01)。结论自拟三蒲汤辨证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良好,对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氏胃萎宁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王氏胃萎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王氏胃萎宁汤剂,对照组服用胃复春。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均为2个疗程。结果:经R id it分析,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及病理疗效均较对照组为优(P0.05)。结论:王氏胃萎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柴芍六君加味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腺体萎缩的抑制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胃复春片治疗组(对照组,n=44)以及胃复春片联合柴芍六君加味方治疗组(观察组,n=38)。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黏膜腺体萎缩分度及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阴性率为84.2%,高于对照组的52.3%,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复春片联用柴芍六君加味方可有效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腺体萎缩,其机制可能与杀灭幽门螺杆菌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复春联合猴头菌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胃复春组和猴头菌颗粒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口服胃复春和猴头菌颗粒,胃复春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猴头菌颗粒组给予口服猴头菌颗粒,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症状改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胃复春组总有效率为66.7%(P0.05),猴头菌颗粒组总有效率为73.3%(P0.05);组织病理学改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胃复春组总有效率为56.7%(P0.05),猴头菌颗粒组总有效率为60.0%(P0.05)。结论:联合用胃复春和猴头菌颗粒可有效改善CAG患者的症状及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11.
药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中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属脾胃虚弱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16例,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辨证中药健脾养胃化瘀方口服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1予健脾养胃化瘀方口服,对照组2予胃复春片口服,疗程均为3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临床证候疗效及组织学疗效均较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药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对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并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58.93%)和总有效率(87.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病痛,并预防恶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汤治疗阴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确诊的阴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维酶素片,16g/次,3次/d,口服;治疗组采用滋阴活血汤,1剂/d,水煎服。2组均以90d为1个疗程。结果:①两组疗效比较,经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两组有效率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滋阴活血汤治疗阴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依从性好,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养阴活胃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养阴活胃合剂治疗。对照组:40例予西药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62.5%(P<0.05)。治疗组病理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阴活胃合剂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以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疗法,治疗组患者予芍药甘草汤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有效完成治疗。经胃镜检查,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2.2%(P0.05);此外,治疗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胃出血的并发症,而对照组则出现7例并发症(包括胃出血、胃溃疡),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调和肝脾中药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平坦糜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平坦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雷尼替丁胶囊治疗8周,治疗组同时服用自拟调和肝脾中药,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内镜下表现及HP根除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总评分、胃镜下炎症评分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症状总积分及胃镜下炎症评分降低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调和肝脾中药能更有效地改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平坦糜烂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胃黏膜炎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李耿 《西部中医药》2012,25(7):11-13
目的:观察摩罗丹联合维生素B12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异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异型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4例给予口服摩罗丹及维生素B12治疗,对照组84例给予单独口服维生素B12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情况。结果:病理学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0%,对照组为61.9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5%,对照组为77.3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67.86%,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摩罗丹联合维生素B12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异型增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温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吗丁啉、阿莫西林口服治疗: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温中汤加减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主要临床症状微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54%。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主要临床症状微分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健脾温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太极六合针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以太极六合针加减治疗,对照组(31例)以胃复春治疗,均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7.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太极六合针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具有提高胃粘膜的修复功能的作用,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清和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选用徐珊教授经验清和法中药治疗,对照组46例,服用胃复春,观察临床症状和胃镜病理的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对胃脘疼痛、泛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干口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组对胃黏膜萎缩、肠化、胃黏膜糜烂、胆汁反流等的治疗有效率和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清和法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