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89例胎死宫内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09年12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89例胎死宫内病例资料。结果:胎死宫内的病因依次为妊娠合并症、脐带因素、胎盘因素、胎儿畸形、羊水过少及不明原因。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妊娠合并症孕妇,加强孕期保健与管理,对降低胎死宫内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胎死宫内(intrauterine fetal death,IUFD)的母体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胎死宫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0~38岁,平均为30岁;初产妇为32例(80.0%),经产妇为8例(20.0%);孕龄为22~39孕周,平均为34孕周(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和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胎死宫内的母体相关因素及诊治方法.结果 合并产科并发症患者占胎死宫内比例最大,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例(30.0%),前置胎盘9例(22.5%)和胎盘早剥7例(17.5%).脐带因素所占比例次之.治疗措施应根据患者病情、产道条件和胎儿死亡时间综合制定,同时积极防治胎死宫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结论 胎儿缺氧缺血死亡是胎死宫内的主要病因.早期诊断、适时终止妊娠、正确治疗胎死宫内所致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邵冰心  肖美群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43-3745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突发胎死宫内原因,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9月该区行死胎引产的妊娠晚期突发胎死宫内359例患者资料,将围生儿死亡分为3种:①不可避免死亡;②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③可以避免死亡。所有病例均参加了区级围生儿死亡评审,按上述对每例死亡的病因、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结果:综合评定结果:不可避免死亡189例,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110例,可避免死亡60例。脐带因素造成的死因孕周≥35 W明显高于28~34+6W(P<0.05)。结论:发展和提高产前诊断和产前保健技术,加强对患者孕期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Ⅰ级医院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国瑜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429-1430
一旦医生确诊为胎死宫内.孕妇以极其痛苦的心情来终止妊娠.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胎死宫内42例.我们给予密切的观察及护理,有效的痛措施,优生优育知识的宣教.42位患者均未发生心理、生理并发症,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健康出院.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23岁,孕1产0,妊娠38周枕左前位因阴道流血超月经量1小时,并于流血后未觉胎动,于2003年3月19日6时来诊收入院。查体:137.0℃,P80次/分。Bp115/75-mmHg,一般状态良好,无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呈孕足月腹型,纵产式,可触及宫缩,有间歇,强度弱,未闻及胎心,双下肢无浮肿。见月经垫少许淡红色血迹,妇科未查。于8时验尿常规正常。血常规:红细胞4.19×10~(12)/L,血红蛋白115g/L,白细胞13.5×10~9/L,血小板214×10~9/L。B超:双顶径:8.7厘米,股骨长度:7.1厘米,胎盘位置:右侧壁,胎盘成熟度:Ⅲ级,羊水深度:4.0厘米。超声诊断:单胎,枕左前位,死胎。根据B超基本上可排除胎盘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死宫内后引产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在收治的32例胎死宫内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所取得的成效。结果在良好的护理环境中患者取得了正确面对下一次妊娠的充分信心。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对产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14例妊娠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是一种少见的妊娠并发症。一旦发生,是终止妊娠还是继续妊娠,其妊娠结局如何,是值得探讨的。我院1996年1月~2004年8月收治1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996年1月~2004年8月我院共收治14例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患者。孕妇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5岁,9例初产妇。全部为自然受孕,无1例IVF-ET。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其中1例为重度先兆子痫、围产期心肌病患者。1·2诊断方法。14例中1例孕足月宫开全来院时发现,1例孕36 3周自然分娩时发现胎膜上附一纸样儿,其宫内死亡时间不详,余12例经B超诊断均为双胎一胎宫内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病例进行分析,提高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的诊断及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2007年6月31例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病例的诊断与处理方法。结果:31例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要诱因,腹痛、阴道流血为常见临床表现,DIC17例,产前B超诊断18例,经阴道分娩6例(3例合并DIC),剖宫产25例,处理前后积极纠正DIC并扩容,无孕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危害较大,临床上应重视其诱因及临床表现,再结合B超有助于早期诊断,对于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患者,选择恰当的时机及分娩方式可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死胎发生的原因,脐带异常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发病因素、预防。方法我院2003年1月17日收治住院1例进行分析。结果脐带异常胎膜早破致宫内感染,胎死宫内。结论胎死宫内主要原因为脐带异常、胎膜早破致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但胎膜早破的原因还不明确,重视产前检查,提高孕妇的卫生知识,加强产前监护及围产期孕妇的管理,有效地防治胎膜早破,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死胎、死产、7天内死亡是围产儿死亡的组成部分,要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与降低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密不可分。为探讨导致胎死宫内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胎死宫内的发生率,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下一代健康水平,对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胎死宫内病例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按照丰有吉主编〔1〕《妇产科学》(供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将孕满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者(死胎)及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死产)病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1.2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2005年6月孕满20周以上因死胎入院引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晚期(≥36周)胎死宫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以其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5月18日收治1例孕36周胎膜早破入院后胎死宫内患者的死胎原因。结果孕晚期胎死宫内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脐绕颈且脐轮处有一真结及羊水过少等。结论做好孕期宣教,强调规律的产前检查和自数胎动的重要性及医生给予准确的判断和及时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报告患者,女,26岁,G2P0。因"停经32周,下腹疼痛1天,胎心消失12小时"于2009年9月27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末次月经:2009年2月23日,孕早期顺利,未作系统产前检查。9月26日因腹痛到当  相似文献   

13.
胎盘血管瘤又称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placental chorioangioma ),属于良性肿瘤,是发生于绒毛间胚叶组织的血管瘤或错构瘤。胎盘血管瘤在组织形态主要由血管及结缔组织构成,分为3型:血管瘤型、富细胞型、退变型。国内外文献报道中,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发病率为0.7%~1.6%。本院收治了1例死胎合并胎盘血管瘤患者,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胎死宫内的遗传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围产医学领域研究的不断发展及对胎死宫内病因学、病理生理及预防医学的深入探讨,胎死宫内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但它仍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遗传学因素是其常见的病因之一。本文从胎儿染色体异常、单基因与多基因疾病、胎盘局限性嵌合体及单亲二倍体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胎死宫内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原因及期待疗法的可能性。方法:将17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主要原因为先天畸形7例,占41.18%;双胎输血综合征6例,占35.29%;脐带因素4例,占23.53%。结论:期待疗法要兼顾母体的凝血功能、死胎对活胎的影响以及活胎的成熟度,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及时间。  相似文献   

16.
胎死宫内的遗传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28周)胎死宫内的相关病例资料,寻找突发胎死宫内的病因以及围生期需值得注意的事项及有效干预措施,以期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回顾研究2014年3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妊娠胎死宫内病例的相关资料,分析死亡原因.结 果 80例孕妇发生胎死宫内的主要原因为脐带因素,其次为胎盘因素、孕妇自身...  相似文献   

18.
脐带是连接于胎儿与胎盘之间索条状结构,长40~60cm,粗1.5~2.0cm,含一条脐静脉,两条脐动脉,血管周围为华通胶,通过脐血管将氧及营养物质送人胎儿体内,同时又将胎儿产生的CO2及代谢物质自脐血管经胎盘渗出体外由母体排出。在分娩期若血管受压,血流受阻,或其他因素使胎儿循环发生障碍,可致胎儿窘迫或围产儿死亡。现将我院2002~2006年收治的分娩时脐血管断裂致胎死宫内6例,分析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UFD)是双胎妊娠较复杂的一种并发症。其病因不同,则临床处理方案也不相同。妊娠中、晚期发生sIUFD,对存活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影响较大。单绒毛膜性(MC)双胎发生sIUFD时,存活胎的围生期死亡、脑损伤、早产等风险明显高于双绒毛膜性(DM)双胎。对其治疗需综合考虑病因、绒毛膜性、死胎发生时的孕龄及母体疾病等采取个体化的处理原则。笔者拟就sIUFD的病因、处理及存活儿的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双胎妊娠包括单绒毛膜和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前者包括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 twin,MCDA)和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 twin,MCMA),在双胎妊娠中占比约30%[1]。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sIUFD)作为一种罕见妊娠并发症在双胎妊娠中的发生率约为6%[2],其中50%~70%发生在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发生sIUFD的最常见原因[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