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清·吴塘所撰《温病条辨》一书,提出三焦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今就辛凉轻剂桑菊饮(简称轻剂),辛凉平剂银翘散(简称平剂),辛凉重剂白虎汤(简称重剂),在其方剂组成、煎服法、临床运用三个方面试加剖析,从而探讨吴氏“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的含义。一、方剂组成,轻清突出“辛凉三剂”皆治上焦温病。上焦温病主要表现为肺、心二经的病变。邪在肺卫可  相似文献   

2.
吴鞠通为温病四大家之一,以脏腑部位分三焦,首创三焦辨证理论。吴氏从三焦论述咳嗽病因病机:一因上焦肺宣发肃降失常,二因中焦脾胃气机之枢升降失司,三因下焦肝肾之体阴用阳失宜。由此提出上焦咳(辛凉解表法、清暑化湿法、轻宣外燥法)、中焦咳(肺肠合治法、健脾化湿法、益胃生津法)、下焦咳(通络化饮法、滋补肝肾法)8类治法。文章梳理、总结吴鞠通从三焦论治咳嗽的有关病因病机论述、治疗方法等,以期为临床治疗咳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温病条辨》有关湿温论述,辨证细致入微,用药丝丝入扣,有法可循,有方可依。现归纳为七法。一、轻宣上焦法湿温初起,表证叠见,里湿亦重。证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热甚,状若阴虚者”,为肺气被遏,上焦不通,湿出高原。吴氏治以“三仁汤轻开肺气”肺气一宣,气机畅达,“气化则湿亦化也”。方用杏仁开肺气为主,蔻仁、半夏、厚朴芳香疏导,苡仁、滑石、通草淡渗利湿,竹叶透热于外,聚辛开苦降、芳化淡渗于一方。后世皆视三仁汤为三焦分利。然观吴氏自注,乃轻宣上焦之法,故应遵吴氏本意行之。二、升降中焦法若“三焦湿邪,升降失  相似文献   

4.
<正> 5.银翘散类方鉴别运用银翘散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根据《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和喻嘉言芳香逐秽法,叶天士辛凉清上法,由东垣清心凉膈散去黄芩,加银花、荆芥、牛蒡子组成。其方辛凉轻清,药性平稳,为治疗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代表方剂,故吴氏称本方为辛凉平剂,“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素为临床医家所常用。银翘散自吴鞠通创制以来,后世治疗风温、温热,以及某些杂病属于邪在卫分、上焦,治当辛凉清解者,其所用方剂多从银翘散化裁而来,且有所发展,从而形成了银翘散类方。这类方剂从源流关系来谈,大致是:由清  相似文献   

5.
《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系清·吴鞠通所著。全书以三焦辨证把握病机,归纳脉证,区别证候,从而羽翼于仲景六经辨证。其中对温热夹湿、湿温的证治规律尤有独到之处,颇为后世医家推崇。本文试就化湿法的运用,归纳整理,并附临床治案举例,以资说明,供同道参考。一、宣气化湿法“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肺居上焦,为宣发肃降诸气之主。若湿邪侵袭肺卫,使肺失宣降,水津不能四布和下达膀胱,是以气滞而湿阻,湿阻而气愈滞。《条辨》重在轻宣肺气以化湿。其轻宣之法有三:一是辛温合辛凉法,“湿为阴邪,非温不解”,辛能促邪由肺经而达其络,复以辛凉达肺经之表,使邪“纯从外走”,方如新加香薷饮等;二是轻苦微辛法,叶天士  相似文献   

6.
轻剂是方剂中"十剂"之一,即使用轻清升散的药物为主,以治疗上焦或体表病证的方剂。当今中医处方多见重剂、大方,轻剂逐渐为人所忽视,尉中民善于运用轻剂治疗临床诸证,如以清扬疏散去上焦实邪,治用辛凉佐以苦甘,散上焦风邪,常用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属;轻苦流动以疏中焦郁滞,治用芳香佐以辛凉,疏中焦湿邪,多用藿香、佩兰、白蔻仁属,或疏脾胃湿热,少用知母、黄柏、滑石属;轻捷扶正以祛虚人之邪,治用甘温佐以辛凉,健脾胃虚弱,酌用党参、黄芪、升麻、柴胡之品。  相似文献   

7.
6 关于“辛凉三剂”的划分标准问题所谓“辛凉三剂”,是指《温病条辨》治疗上焦太阴温病的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重剂白虎汤而言,原文对轻、平、重剂的解释语焉不详,教材则在“风温”章对辛凉轻、平剂作了如下说明:“本方(指桑菊饮)与银翘散俱为辛凉解表方剂,均可运用于风热侵犯肺卫之  相似文献   

8.
各论第一章风温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肺卫见症:发病初起有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脉浮等见症者。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是吴鞠通提出的治疗上焦心肺病变的治疗原则,采取以轻清宣透之品清宣肺卫之邪的治疗方法。辛凉平剂:银翘散为辛凉解表方剂,因银翘散中有荆芥、豆豉辛散透表之品,合于辛凉药物中其解表力较胜,故称为“辛凉平剂”。  相似文献   

9.
温病最易耗伤人体阴津,法以驱邪与保津,而保津最重,诚如"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又救阴为法,吴氏擅通,其常以辛凉、甘寒、甘咸以救其阴。总览《温病条辨》,吴氏甘寒之法居多,无论在病邪之初、末,还是在危机中,总不忘以麦冬、生地、玉竹甘寒之品竭保真阴,可谓"滋阴不厌频繁"。从吴氏甘寒法立足,探讨其于三焦中的临活变通,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清代名医叶香岩十分重视运用“透法”与“泄法”以驱邪外达,是其治疗温病的突出特色。现据《外感温热篇》及有关资料,并结合个人学习体会,对叶氏透泄之法进行初步归纳,略介于下:一、透法叶氏运用透法,涉及温病卫、气、营、血的各个阶段。所谓透法,就是使邪由里达表透解而出的方法。1、辛凉透表:适用于邪在卫分阶段。温邪外袭,卫阳阻遏,肺气郁闭,以致发热、微恶寒、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症,治宜辛凉解表、透邪外出。叶氏说:“若无汗恶寒,卫偏胜也,辛凉泄卫,透汗为要。”又说“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透风于热外。”辛凉轻剂透表,意取“其轻  相似文献   

11.
温病三焦辨证源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三焦辨证为吴鞠通所创。吴氏以三焦为纲,将温病各种不同证候概括为上、中、下焦温病,对于温病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不揣浅陋,就三焦辨证源流诸问题,略陈管见,就正于贤达。一、三焦辨证的渊源“三焦”最早见于《灵枢·营卫生会篇》“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又“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布胃中,出于上焦之后……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相似文献   

12.
孙钢 《国医论坛》1992,7(2):18-20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倡立三焦辨证法,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菲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吴氏之论不仅对温病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而且对儿科外感病的治疗也作出了贡献。笔者试就“治上焦如弱,非轻不举”在小儿外感热病中的意义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志承叶桂之说,集先贤之论,参以已验著成《温病条辨》,其以三焦学说为经,卫气营血学说为纬,进一步提出了温病、湿病的辨证论治纲领。本文根据"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气化则湿亦化""苦与辛合能通能降"、治温必"时时预护"阴液的论述,探讨了"辛凉透散,苦辛通降,宣气化湿,清热养阴"四种特治法在温病、湿病中的运用,体现了吴氏的临床经验于后学临证无不小补。  相似文献   

14.
“银翘散”方对温病初起,邪在上焦、卫分阶段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从《条辨》原书条文“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来看,历来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并认为药、证不符。张菊人在《菊人医话》中曾提到:“就拿银翘散来说,也未尽妥恰。……在病轻仅感风者,服之或能奏效,如病温者服之,往往迁延时日不易治愈,因而变生他故,也是势所必然。”值此笔者愿就银翘散的证候及“辛凉平剂”等作一探讨,提出个人看法。银翘散的适应证:银翘散适用于温病初起,以发热、恶寒、无汗、口渴等为主要的证候特征。吴氏在《条辨·上焦篇》第4条指出:“太阴风温、  相似文献   

15.
王国义 《河南中医》2011,31(3):229-230
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证治体系,提出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大法.上焦温病治以辛凉宣透,甘寒生津;中焦温病治以甘寒泄热生津,通下存阴扶正;下焦温病治以育阴填精,重镇潜阳.  相似文献   

16.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继叶天士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之后,“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著成《温病条辨》一书,此书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全的温病专著。吴氏所倡的温病三焦辨证与叶氏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对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意义,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仅就吴氏倡导的三焦辨证的治法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辨证施治立法,略谈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浅谈《温病条辨》之用辛凉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天士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病条辨》中云:“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即谓温热之邪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先病始于太阴肺经。故治肺乃为首。肺主皮毛、司呼吸,为气之主。其病则为卫分表证,或为肺经本脏病。临床上的表现,往往有以卫分表证为主,或以肺气不宣为主,或以肺热津伤为主等不同类型。温病初起,邪犯肺卫,肺是初起阶段的病变重心,以及这时温热之邪最易逆传心包,根据这一特点,吴鞠通确立病位在上焦心肺当用轻清之品,以宣肺达邪,透热外出的治疗措施,并将其概括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据此他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以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重剂白虎汤3方治之。他破旧俗,创立新学说,对温病的认识和推动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温病条辨》是祖国医学论洽外感温热病的专著,今已被誉为经典著作之一。仅就书中辛凉平、轻、  相似文献   

18.
辛凉解表法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大师叶、吴认为:上焦温病初起,邪热在肺,尚未化火,治当辛凉轻透,宣肺泄热,方用银翘散或桑菊饮,体现了“在卫汗之可也”“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疗原则,反对用苦寒药物;但当时就有一批医家反对这一观点,反倡苦寒药用于温病的初起,在学术界引起争鸣。为此有必要正确认识辛凉解表法,辛凉解表药和辛凉解表法的含义、笔者认为辛凉解表药,指性味多属辛凉,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辛凉解表法是根据外感风热证所拟定的治疗法则,适用于外感风热初散,邪在卫分的表卫证。故辛凉解表法指导下的方剂,应理解为辛凉发散药与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类药物配伍组合而成的方剂。  相似文献   

19.
张晓羽 《陕西中医》2011,32(6):720-721
滥用抗生素对外感热病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笔者通过跟随张祥生医生为期两年的出诊学习,以"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为原则,治疗常用辛凉疏卫法、疏调升降法、宣畅三焦法等,虚实分明,用药恰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外感热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第一手的成功病案,认为以温病学说的三焦辩证理论对外感热病进行的临床治疗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邪在卫分之证。方用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等辛凉质轻之品,疏散风热,宣透肺络之邪,正符合吴鞠通所说:“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且方中药量较轻,解表之力较弱,故称辛凉轻剂。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邪留肺卫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