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差异,了解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356 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等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频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临床病理指标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组间曲线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 回归分析。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比较三阴组与非三阴组临床病理学特点,发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年龄小于35岁者为8.43%(P=0.000),Ⅲ期患者为21.91%(P=0.022),肿瘤直径>5cm者为13.91%(P=0.000),腋窝淋巴结阳性者为56.46%(P=0.017),组织学分级Ⅲ级患者为21.35%(P=0.002)。 两组5 年无瘤生存率和累计总生存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3)。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三阴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因素有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状态为三阴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与非三阴组相比,三阴性乳腺癌具有肿瘤体积较大,组织学分级较高,诊断时分期较晚,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率均较低,较早发生转移的高危特点。明确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特别是淋巴结状态对于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对年龄在35岁以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型分析2000年1 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126 例行保乳手术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法将患者分为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两组,比较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在接受保乳治疗的年轻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早(P=0.029)、复发转移时间早(P=0.041)、组织学分级高(P=0.020)。 三阴组和非三阴组5 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4.3% vs . 4.4%(P=0.048),5 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4.3% vs . 12.1%(P=0.731),总生存率分别为91.4% vs . 95.6%(P=0.349)。 Cox 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分级是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HR= 10.686,P=0.019),三阴性并不是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HR= 3.469,P=0.064)。 肿瘤分期是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 3.503,P=0.001),组织学分级较高的患者死亡风险亦增高(HR= 5.472,P=0.020)。 结论:保乳术后三阴性乳腺癌年轻患者复发转移时间早,局部复发率较高,而其远处转移率和总生存率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三阴性乳腺癌年轻患者仍可接受保乳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雄激素受体(AR)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6年间101例经病理确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肿瘤组织雄激素受体(AR)表达状况,分析AR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101例TNBC患者中,AR表达阳性患者27例(26.7%),AR表达阴性患者74例(73.3%)。AR阳性TNBC较AR阴性TNBC更多表现为非浸润性导管癌(P=0.015)和较低的组织学分级(I/II,P=0.000)及低Ki-67表达(P=0.010)。AR阳性较AR阴性TNBC患者具有较好的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P=0.014,P=0.02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R阴性表达、高的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大于2 cm与不良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AR阴性表达、高的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大于2 cm与不良的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R阳性表达为判断TNBC患者良好无进展生存期及良好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AR表达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存在相关性,AR表达对TNBC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AR可能在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1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8例(21.2%)患者证实为三阴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组与非三阴乳腺癌组的临床特征、复发或远处转移、生存情况。结果:510例患者中108例患者是三阴性乳腺癌,其组织学III级、髓样癌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复发或远处转移率(30.8%)明显高于非三阴性(18.7%,P〈0.05)。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总生存率(78.4%)明显低于非三阴性(88.1%,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比非三阴性乳腺癌更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3年-2010年期间住院治疗的5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的3年、5年生存率及临床特征的差别。结果三阴乳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为85.5%和73.3%,显著低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95.1%和88.0%,P<0.05);三阴乳腺癌患者复发率和远行转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阴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肿瘤体积较大,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为三阴性、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易发生复发及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丛明华  于雷  姚晓英  田兴松  刘奇 《癌症进展》2009,7(3):319-322,313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ER、PR、Her-2均为阴性)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立医院1995年10月-2000年10月间的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116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053、Her-2、VEGF、EGFR蛋白表达情况,并做三阴乳腺癌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116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乳腺癌22例,占19.0%。三阴乳腺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组织学分级、p53、EGFR蛋白均相关(P〈0.05),与年龄、月经状况、VEGF蛋白无相关性。中位随访96(32-123)个月,22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中,有12例(54.5%)发生复发转移,而94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中,20例(21.3%)发生复发转移(P〈0.05)。三阴乳腺癌表达不同的患者间总生存时间(OS)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7)。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组织学分级、是否为三阴乳腺癌是预测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三阴乳腺癌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确定,有特定的临床特征,预后明显差于对照。其临床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惠玲  李彬 《现代肿瘤医学》2015,(10):1364-1366
目的:探讨ALDH1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1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ALDH1的检测,并通过生存分析了解ALDH1与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ALDH1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51.22%,且ALDH1表达阳性的三阴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ALDH1阴性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ALDH1与淋巴结转移(P=0.003)、肿瘤大小(P=0.040)存在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TNM分期和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ALDH1表达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一样与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P<0.05),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ALDH1也是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P=0.018)。结论:ALDH1在三阴乳腺癌中表达较高,提示三阴乳腺癌组织中含有较高比例的肿瘤干细胞,进一步解释了三阴乳腺癌患者容易复发及预后不良的特点。同时,ALDH1作为三阴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能够预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为三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新疆地区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可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33例乳腺癌患者,依据ER、PR、Her-2的表达状况将其分为两组,三者表达均为阴性即为三阴性乳腺癌,另一组即为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333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82例,占24.62%,其淋巴结阳性率为41.5%,截止至随访日期,82例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转移21例(25.61%),251例非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38例(15.14%),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其远处转移的危险比为2.041(P=0.015),肺转移的危险比为2.551(P=0.036),手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风险危险比为1.948(P=0.042),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5年无瘤生存率为74.4%,非三阴性乳腺癌为84.9%,两组曲线比较P=0.027。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阳性率较非三阴乳腺癌高,其复发转移风险高于非三阴组,主要是远处转移风险较高,具体表现为肺转移风险高于非三阴组,并在术后的3年内复发转移风险高,且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dNLR)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0年16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NLR的最佳截断值并将其分为高dNLR组(dNLR≥截断值) 和低dNLR组(dNLR<截断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无病生存期(DFS) 和总生存期(OS)。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根据ROC曲线的结果 ,将161例患者分为高dNLR组(dNLR≥2.0,n=83)和低dNLR组(dNLR<2.0,n=78)。乳腺癌患者术前dNLR与肿瘤体积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高dNLR组与低dNLR组患者的中位DFS分别为18.1个月和2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dNLR组和低dNLR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5.9个月和78.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和术前dNLR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因素,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术前dNLR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因素。结论 术前dNLR 值可作为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三阴性乳腺癌CD133和HER-1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7例三阴性乳腺癌的CD133、HER-1表达,并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三阴性乳腺癌中CD133、HER-1表达分别为43.3%(29/67)和53.7%(36/67)。CD133表达与肿瘤大小(P=0.025)、临床分期(P=0.003)、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CD133表达与患者总体生存率(Log-rank=9.346,P=0.002)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38.840,P=0.000 1)有关。HER-1表达与肿瘤大小(P=0.030)、临床分期(P=0.021)、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2);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HER-1表达与患者总体生存率(Log-rank=7.998,P=0.005)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4.227,P=0.040)有关。结论:CD133、HER-1表达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Ki-67指数预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Ki-67是细胞增殖的相关抗原,Ki-67指数是区分乳腺癌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的重要生物学指标,高Ki-67指数往往预示着不良的预后.然而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Ki-67预后价值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TNBC中Ki-67指数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01-06-2010-12-30收治的310例经病理确诊为TNBC并有完整资料和随访数据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Ki-67指数等指标对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利用SPSS 17.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Ki-67诊断价值及截断值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5个月(3~81个月),310例乳腺癌患者中复发68例(21.9%),死亡49例(15.8%),其中48例死于乳腺癌(15.5%).Ki-67指数与患者月经状态(χ2=8.484,P=0.014)、肿瘤大小(χ2=17.580,P=0.007)、腋窝淋巴结状态(χ2=30.071,P<0.001)以及组织学分级(χ2=17.626,P=0.001)均相关.低(Ki-67≤20%)、中(20%50%)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96.5%、87.3%和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6.5%、90.2%和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i-67评价TNBC患者DFS及O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和0.689,Ki-67评价预后最佳截断值为57.5%.单因素分析中,Ki-67指数(χ2=31.779,P<0.001)、肿瘤大小(χ2=140.260,P<0.001)、腋窝淋巴结状态(χ2=120.467,P<0.001)和组织学分级(χ2=8.765,P=0.012)是影响TNBC患者DFS的相关因素,Ki-67指数(χ2=18.218,P<0.001)、肿瘤大小(χ2=299.718,P<0.001)、腋窝淋巴结状态(χ2=68.794,P<0.001)和组织学分级(χ2=7.572,P=0.023)是影响TNBC患者OS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中,Ki-67指数(HR=2.074,95%CI:1.279~3.364,P=0.003)、肿瘤大小(RR=1.879,95%CI:1.152~3.062,P=0.011)和腋窝淋巴结状态(RR=2.345,95%CI:1.825~3.015,P<0.001)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因素,Ki-67指数(RR=1.752,95%CI:1.020~3.008,P=0.042)、肿瘤大小(RR=20.011,95%CI:1.132~3.574,P=0.017)和腋窝淋巴结状态(RR=2.021,95%CI:1.517~2.693,P<0.001)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因素.结论 Ki-67指数与TNBC患者预后相关,高Ki-67指数患者预后不良,Ki-67指数有望成为判断TNBC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小肿块(直径≤1 cm)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了解其生存状态,探讨三阴性对其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312例直径≤1 cm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比较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  结果  312例直径≤1 cm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三阴组及非三阴组5年DFS分别为81.4%及90.5%(P= 0.038),5年BCSS分别为84.7%及93.7%(P=0.047)。以淋巴结状态分组比较,淋巴结阴性患者中,三阴组及非三阴组5年DFS分别为82.8%及94.1%(P=0.033),5年BCSS分别为85.0%及96.1%(P=0.019)。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阳性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增高(HR=3.721,95%CI:1.743~7.941,P=0.001),死亡风险亦增高(HR=3.560,95%CI:1.521~8.330,P=0.003),三阴性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增高(HR=2.208,95%CI:1.028~4.742,P=0.042)。  结论  淋巴结阳性及三阴性是影响直径≤1 cm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阳性是影响BCSS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阴性三阴性乳腺癌组较非三阴组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侵袭性强,预后差,治疗手段匮乏.该研究通过检测人TNBC与对应癌旁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蛋白的表达,研究ICAM-1蛋白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9例TNBC及其对应的50例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AM-1在59例TNBC及5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其阳性率.分析ICAM-1蛋白的表达与TNBC年龄、肿瘤大小、临床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脉管癌栓、神经浸润、Ki-67、p53和E-cadherin等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TNBC中I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0).ICAM-1与淋巴转移、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有关(P分别为0.036、0.027和0.048),与肿瘤大小、临床病理类型、脉管癌栓、Ki-67水平、p53和E-cadherin表达等无关.ICAM-1高表达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显著较ICAM-1低表达组短(P=0.036),但对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没有显著影响.另外,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ICAM-1表达、淋巴结转移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3.2,95%CI:1.6-6.4,HR=2.7,95%CI:1.3-5.9,P均<0.05).结论:ICAM-1蛋白可以作为判断TNBC恶性程度的指标,ICAM-1高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吴雅媛  王彤  刘红 《肿瘤》2012,32(10):805-810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治疗和生存情况,并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61年1月-2011年12月共12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与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12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0.5%,5年无病生存率为5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有恶性肿瘤家族史(P=0.041)、肿瘤大小(P=0.005)、临床TNM分期(P=0.005)、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P=0.013)和是否行乳腺癌根治术(P=0.016)是与男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相关的预后因素,而是否有恶性肿瘤家族史(P=0.015)、肿瘤大小(P=0.000)、临床TNM分期(P=0.002)和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P=0.010)是与男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相关的预后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45)、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P=0.026)和是否行乳腺癌根治术(P=0.000)是与总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肿瘤大小(P=0.010)和是否行乳腺癌根治术(P=0.001)是与无病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和是否行乳腺癌根治术是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以及以乳腺癌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男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经综合治疗的23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探讨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建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库,采用SPSS8.0统计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以发现影响乳腺癌长期生存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1、2、3、5和8年生存率分别为95.71%(223/233)、82.83%(193/233)、61.37%(143/233)、37.34%(87/233)和6.87%(16/233)。单因素分析显示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原发肿瘤大小与生存呈负相关(P均〈0.001);TNM晚期患者复发转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明显缩短(P均〈0.0001);术后辅助化疗方案选择含有蒽环类的方案组生存期优于不含有蒽环类的方案组(P〈0.05,X^2=9.99);病理类型治疗方式与生存时间相关(P均〈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治疗方式、术后辅助性化疗方案和复发转移具有独立预后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病理类型、综合治疗方式是影响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的排序依次是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综合治疗方式(P〈0.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及复发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病理类型、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苷激酶1(TK1)、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保乳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切片120例,其中TNBC60例,非TNBC6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TK1、Ki-67的表达,并分析二者在TNBC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K1在TNBC和非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13,P=0.000).Ki-67在TNBC和非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33,P=0.000).TNBC患者TK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x2=6.125,P=0.013)相关,与发病年龄(x2=0.809,P=0.369)、绝经状态(x2=1.615,P=0.204)、肿瘤大小(x2=0.054,P=0.816)、淋巴结转移(x2=0.672,P=0.412)无关.TNBC患者Ki-67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x2=13.145,P=0.000)、淋巴结转移(x2=6.182,P=0.013)相关,与绝经状态(x2=1.018,P=0.313)、发病年龄(x2=2.377,P=0.123)、肿瘤大小(x2=2.401,P=0.121)无关.TNBC患者TK1阳性表达与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 =0.369,P=0.023).生存分析显示,TK1阳性和阴性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8.20%和66.70%,Ki-67阳性和阴性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4.30%和6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94,P=0.041;x2 =4.540,P=0.033).结论 TK1、Ki-67在TNBC中均高表达,且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患者生存期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赵真  段卫明  陶敏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6):1182-1184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例资料,探讨术后辅助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03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37例术后TNB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其临床特征、生存情况、治疗效果。结果:137例患者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时中位年龄50岁,为术后I至III期病人,浸润性导管癌131例(95.6%);肿瘤直径≥5cm者24例(17.5%);区域淋巴结阳性者70例(51.1%)。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34-100个月)。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59.1%。以蒽环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方案5年无病生存率(63.6%)高于CMF方案(37.5%)(P=0.038)。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辅助化疗周期数、化疗方案与TNBC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TNBC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其辅助治疗效果仍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 TNB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E-钙粘蛋白( E-cadherin)表达情况及二者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从而分析MMP-9与E-cadherin在TNB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7例TNBC组织中MMP-9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TNBC中MMP-9阳性表达率为53.54%,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32.28%。 MMP-9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07),组织学分级(P=0.006),临床分期(P=0.003),淋巴结转移(P=0.000)和淋巴管浸润(P=0.015)相关。 E-cadher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6)和淋巴管浸润(P=0.021)相关。同时统计结果显示二者表达与其他因素无相关性( P>0.05)。结论 MMP-9和E-cadherin与TNBC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可能成为TNBC靶向治疗的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TNM分期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经临床诊断并手术病理证实的42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TNBC患者98例,其余331例为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按照IUCC/AJCC第6版乳腺癌TNM分期标准两组患者进行分期并对比分析。病理生物学行为和TNM分期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影响TNBC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本组TNBC占同期乳腺癌的22.84%(98/429),NTNBC占77.16%(331/429)。TNBC组与NTNBC组比较,在肿瘤组织学分级(Ⅲ级41.84%比21.45%)、组织病理学分类(浸润性导管癌73.47%比59.82%)、术后肿瘤局部复发(27.55%比13.29%)、肿瘤大小(直径〉5cm,41.84%比25.08%)、区域淋巴结转移(56.12%比39.88%)和远处脏器转移(25.51%比12.69%)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0)。在TNM分期中,TNBC组与NTNBC组比较,Ⅰ期(8.16%比16.01%)、Ⅱa期(17.35%比26.28%)、Ⅱb期(17.35%比26.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而在Ⅱa期(24.49%比15.71%)、Ⅱb期(12.25%比6.04%)、Ⅲc期(9.18%比3.93%)和Ⅳ期(11.22%比5.14%),TNBC组所占的比例高于NTNBC组(P〈0.050)。TNBC组与NTNBC组比较,5年总生存率(76.53%比89.73%)和5年无瘤生存率(63.27%比74.3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0)。TNBC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4.08个月(95%CI48.880—59.283),NTNBC组为59.00个月(95%CI51.515~63.849)。影响TNB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中的Ⅲ、Ⅳ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是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TNM分期能够反映TNBC的侵袭性和复发转移的临床特点,Ⅲ期、Ⅳ期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脏器转移是影响TNB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远处脏器转移是导致TNBC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