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总结了皮肤淋巴增殖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分类标准。皮肤T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假性淋巴瘤 :皮肤蕈样肉芽肿和S啨zary综合征早期多为T辅助细胞表型 ,可与良性慢性炎性皮肤病区别。TCR可变区在良性浸润细胞中各不相同 ,但在恶性增生性疾病中往往单克隆表达。最近报道一组新T细胞淋巴瘤 ,其中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在临床和组织学上与深在性狼疮相似 ,瘤细胞CD3 +、CD4- 、CD8+、CD5 6- ,脂肪性腔隙边缘有多形T细胞浸润 ;另一种NK/T细胞淋巴瘤 ,常与鼻粘膜EB病毒感染相关 ,呈血管中心性浸润 ,CD3 - 、CD8- 、…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Southern印迹分析(SB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PCTCL)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GR)的意义。方法:以PCR扩增TCRγ的结合Ⅴ(可变区)-J(结合区)序列(TCRγPCR)和SBA分析TCRβ链基因(TCRβSBA)检测克隆性GR。结果:蕈样肉芽肿(MF):TCRγPCR和TCRβSBA检测6例ⅡA期和7例ⅡB期皮损标本的GR分别为5例和4例以及6例和5例,外周血分别有4例、2例和5例、3例示GR;而7例ⅠA期和10例ⅠB期的TCRγGR和TCRβGR皮肤组织为4例、1例和7例、1例,外周血为3例、阴性和4例、1例。1例MFⅡA表现为皮病性淋巴结病患者的淋巴结中证实有GR。疑诊MF:11例患者的皮损和外周血标本经TCRγPCR检测5例皮肤和3例外周血见GR。非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的PCTCL:PCR和SBA显示TCRGR分别为皮肤组织占9例/10例和6例/8例,外周血占9例/10例和6例/11例。Sézary综合征和淋巴瘤样丘疹病:2例Sézary综合征外周血和其中1例皮肤标本同时见TCRγGR和TCRβGR;2例淋巴瘤样丘疹病的皮肤标本  相似文献   

3.
皮肤T细胞淋巴瘤 (CTCL)是一种慢性淋巴瘤 ,通常对CD4+T细胞具有攻击性的治疗 ,并不能提高晚期患者的存活率。体外光化学疗法(ECP)是一种可供选择的 ,治疗晚期CTCL的方法。该文是对纽约退伍军人医疗中心 /纽约大学医疗中心 ,近 1 0年采用ECP治疗晚期CTCL的回顾。治疗时 ,患者先口服 8-MOP(0 6mg/kg) ,1 5~ 2小时后 ,从静脉取血并离心 ,获得 2 40ml富含白细胞的血液和 3 0 0ml血浆 ,前者加入2 0 0ml灭菌生理盐水 ,经过UVA照射 (最小量2J/cm2 ) 1 5小时 ,两者再回输给患者。一月中连续治疗 2天 …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定细胞毒T细胞是否能识别由第三互补决定区特异基因编码的肽。方法 选择两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SS和AR)和CD4^+、Vβ8^+恶性T细胞作为测定肽序列的细胞,CD8^+非恶性T细胞作为杀伤或反应性细胞,和转化的淋巴母细胞样细胞作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提呈的细胞。结果 患者SS的恶性T细胞受体(TCR)β链的个体基因型肽可刺激CD8^+T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  相似文献   

5.
皮肤T淋巴细胞瘤 (CTCL)早期在临床和病理上诊断均有一定难度 ,组织学上改变常为非特异性 ,淋巴细胞异型性和亲表皮性可不明显甚至没有。用PCR法检测出克隆性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标志。为了进一步评价组织学方法以及TCR基因重排分析的诊断价值 ,作者对10 0例皮肤T细胞浸润病例进行了组织学和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检查。方法 :10 0例患者的组织标本首先由 2名独立的皮肤病理学家进行诊断 ,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将CTCL的诊断分为 4级 :①诊断CTCL ;②符合CT CL ;③提示CTCL ;④非CTCL。D…  相似文献   

6.
疾~疾病。虽然目前已发现了两个致病基因 ,TSC1和TSC2 ,但其分子发病病理机制仍不明。TSC1位于染色体 9q34,TSC 2位于染色体 16 p13。该试验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TSC1和TSC2两个致病基因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 ,探讨TSC的发病机制。材料和方法 :7例TSC患者 (2例系TSC1基因突变 ,5例系TSC2基因突变 )。取患者皮损和对照个体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细胞培养。丧失杂合性评价于 9q34两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 (D9S14 9和D9S15 0 ) ,16 p13 3三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D16S4 2 3,D16S6 6 3和D16S6 6 5 )。抗PC…  相似文献   

7.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皮肤T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基因诊断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应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60例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疾患进行了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检测。结果显示,检出TCR-β和TCR-γ基因克隆重排的有:36/40例CTCL,4/6例可疑蕈样肉芽肿/Sezary综合征和1/1例淋巴瘤样丘疹病。  相似文献   

8.
肥大性瘢痕 (HS)是正常伤口愈合过程改变的结果 ,以胶原过多、增生、细胞转换增加为特征。典型临床表现由局限性慢性炎症导致。研究显示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白介素 (IL) -1 5存在 ,它是一种T细胞生长因子 ,也是一种T细胞的化学趋化物。IL -1 5在不同的组织、细胞系中均可表达 ,包括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树突状细胞、表皮细胞系、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紫外线照射 ,可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成纤维细胞的IL -1 5产生 ,说明它可能参与皮肤光敏性疾病和皮肤免疫应答。该研究观察了以下内容 :①IL -1 5表达与T…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外周血克隆性T细胞的检测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解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PCTCL)外周血中克隆性T细胞的存在及其与临床疗铲的相关性,分别对25例PCTCL患者经重组α干扰素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以通用引物扩增T细胞受体(CR)γ链编码基因中Ⅴ(可变区)-J(连接区)的结合序列,检测代表克隆性T细胞分子标志的TCR基因重排(GR)。结果发现,25例PCTCL外周血样品,17例见克隆性T细胞(示TCRGR),  相似文献   

10.
现认为疱疹样皮炎 (DH)真皮和血管周围浸润的CD4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前有研究表明 ,IL 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IL 4和IL 5可能参与了DH的发生 ,这些细胞因子可促使组织浸润、嗜酸粒细胞成熟 ,Th2型细胞因子 (IL 4、 5 )对嗜酸粒细胞的部分作用可能是由嗜酸性趋化物(eotaxin)介导的而嗜酸性趋化物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因子 (IL 4、IL 13、TNF α和IFN γ等 )诱导的强效的嗜酸粒细胞趋化剂 ,对于Th2型细胞也具有趋化作用 ,其对嗜酸…  相似文献   

11.
特应性皮炎Th1/Th2免疫状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实验发现特应性皮炎 (AD)患者皮损中T细胞克隆分泌IL 4水平增高 ,而产生IFN γ低下[1] ,另外Ohmen等[2 ] 发现AD皮损IL 10mRNA高表达。Tang等[3 ]研究发现AD患者体外未刺激的PBMC中 ,IFN γ阳性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在加佛波酯 /Ca+ + 刺激培养的PBMC中其IFN γ阳性细胞数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 ,而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 γ却又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此外IL - 2变化报道不尽一致[4 ,5] 。AD患者究竟是处于一种怎样的免疫状况 ,目前尚不清楚。基于上述 ,我们以双抗夹心ELISA方…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IL-4、sCD23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解几组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IL-4和sCD23水平及IL-4对sCD23(CD23)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荨麻疹、湿诊及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及培养条件下IL-4、sCD23(CD23)水平及调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3组疾病血清IL-4及sCD2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 ̄0.01),sCD23与IL-4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 IL-10表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Th2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0例正常人和15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相比,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6和IL-10mRNA的表达水平均增高(均P〈0.01)。结论 SLE患者中Th2型细胞因子I  相似文献   

14.
196 9年人们发现免疫抑制疗法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加有关 ,约 2 0 %器官移植的受者将发生恶性肿瘤 ,而在移植后生存 10年的患者中该比率接近5 7% ,主要为皮肤癌 ,淋巴瘤和Kaposi肉瘤。移植后淋巴增殖紊乱 (PTLDs)多为B细胞表型 ,T细胞起源的肿瘤则很少。作者报告了 1例器官移植后接受环孢素治疗发生皮肤T细胞淋巴瘤 (CTCL)的病例。患者为一 6 4岁黑人妇女 ,于 1994年 10月接受肾移植术 ,开始时用泼尼松 ,环孢素 ,硫唑嘌呤治疗 ,后因肝毒性停用硫唑嘌呤。 4年半后于躯干部出现瘙痒性红斑并持续加重 3周 ,1个月后发生红皮…  相似文献   

15.
CD10 1是一种最近才被鉴定的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 ,为 10 2 1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朗格汉斯细胞、树枝状细胞和活化T细胞表面均存在CD10 1分子的表达 ,表明CD10 1可能在树枝状细胞激活T淋巴细胞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作者对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 (LCH )患者中CD10 1分子的表达进行了研究 ,以探讨抗CD10 1单克隆抗体对疾病的诊断意义和CD10 1在判断疾病预后中的作用。作者采用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 (APAAP)和免疫过氧化物酶以及抗CD1a、抗CD10 12种单克隆抗体对 11例LCH患者皮肤或骨组织标本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异位性皮炎皮损中单一核细胞CD4及TH2型细胞特征因子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T细胞尤其是TH细胞在异位性皮炎(AD)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例AD急性期皮损单一核细胞CD4、CD8、CD45RO、CD20免疫表型和IL4,IFNγ表达。结果:AD急性期皮损单一核细胞大多数呈CD4或CD45RO表型,少数呈CD8表型,无CD20表型,IL4蛋白表达阳性,IFNγ蛋白表达阴性。AD急性期皮损单一核细胞大多数为CD4+T细胞,且呈TH2细胞亚型,提示AD皮肤炎症反应可能是由TH2细胞介导的皮肤免疫炎症反应,称之为Ⅱ型迟发型超敏反应(DTH2)。  相似文献   

17.
SLE是一种病因未明 ,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从过去 2 0年的研究中 ,我们认识到SLE的细胞免疫失调是一个复杂的多细胞系的功能紊乱 ,T细胞被认为是SLE发病机理之关键。Dayal等[1] 提出 ,原发的T细胞异常 ,信号转导的生化途径失调 ,导致基因调节或表达的异常。使占主导地位的Tho细胞因子分泌方式转变为Th2 方式 ,Tho细胞可产生Th1CK (如 :IL 2、INF γ)和Th2 CK (如IL 4、5、10 ) ,缺陷性T细胞的分泌细胞因子的转变 ,影响了B细胞克隆的免疫调节 ,导致多克隆B细胞的活化和无限制的致病自身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CD40L在SLE患者自身抗体我疫复合物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对10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D40L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活动期SLE组CD40L表达在抗C激前后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缓解期SLE组T细胞在抗CD3单抗刺激前的CD40圊害正常范围内,在刺激后显著高于正常地照组。结论 SLE中CD40-CD40L途径存在缺陷,为进一步探讨SLE的发病机制提  相似文献   

19.
20011132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变化的研究/汪新义(山东省皮防所)…//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5).-258~260 采用 APAAP法和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对150例自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寻常型白癜风CD3+、CD4+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sIL-2R活性明显高于节段型白癜风和正常人(P<0.001,P<0.01);节段型自癜风CD3…  相似文献   

20.
尖锐湿疣 (CA)目前治疗方法甚多 ,但复发率很高 ,造成CA复发 ,难于根治的原因可能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尤其是与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水平降低有关。笔者通过强激光大范围气化联合应用IL - 2治疗CA患者 ,对降低CA的复发率收到了显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在本站门诊正规治疗 ,资料完整并观察结束的 10 7例患者中 ,男 6 9例 ,女 38例 ,年龄 16~ 6 6岁 ,平均 30 6岁 ;病程 0 5个月~ 18个月 ,平均 2 7个月 ;首次发病者 72例 ,复发者 35例。男性皮损以冠状沟、包皮、龟头及肛门为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