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纵膈淋巴结结核是原发性肺结核的一种类型,常引起单侧性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约60%病人有肺结核,约50%病人常并发胸腔积液,而仅表现为纵膈淋巴结和双肺门淋巴结肿大的病例较少见,现将我院发现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提高儿童KD诊治水平,减少急重型病例的误漏诊。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诊治的1例KD临床资料并结合近期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例患儿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经川崎病治疗及抗痨治疗后缓解出院,目前随访正常。结论 KD目前诊断并不困难,多有颈部淋巴结肿大,但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很少见。应提高临床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治水平,防止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好发于婴幼儿的结缔组织病。因其易侵犯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因而越来越引起儿科医师及患儿家长的高度重视。我们对1992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川崎病6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34岁.体检发现左肺门肿块10天入院,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示左肺门增大,见一类圆形肿块影,外缘光滑,内缘与肺门无分界,密度均匀,直径约6 cm.CT平扫示左肺门软组织肿块呈"葫芦"样,密度均匀,无明显分叶及毛刺征象,与纵隔和肺实质分界清晰,左肺上叶支气管受压变窄,远端部分被包绕,肿块CT值38~41 HU,大小约6.1 cm×5.2 cm×5.0 cm.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动脉期CT值97~111 HU,密度低于周围强化的血管;静脉期CT值102~110 HU,与血管密度一致.CT诊断:左肺门偏良性占位,Castleman病可能性大.纤维支气管镜显示左肺上叶支气管外压性狭窄,病检未见异形细胞.  相似文献   

5.
6.
7.
患儿女性,2岁.因发热4天,伴腹痛、腹泻1天入院.于前4天患儿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曾以"上感"抗感染治疗,无好转.1天前出现阵发性脐周痛,伴黄色稀水样便1次.精神稍萎靡,饮食少.查:T38℃,P104次/分.  相似文献   

8.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临床上几乎常可见到。X线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成人肺结核依据其X线表现及临床结核中毒症状,大多可得出诊断,而儿童肺门淋巴结结核则X线表现较为特殊、且形态多样,给诊断带来困难。因儿童肺门淋巴结结核X线表现及诊断文献报道少见,故本文收集近年诊断19例胸片进行分析探讨,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40例成人纵隔、肺门淋巴结结核的观察,发现除其直接征象以外,还有一些间接征象:(1)局限性支气管相(36/40),(2)局限性肺纹理紊乱或伴小点片影(33/40),(3)右下肺动脉改变(30/40),(4)肺门区及结节内钙化(18/40),(5)肺内结核灶(12/40),(6)叶间胸膜增厚(6/40)。正确认识这些间接征象,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对这些间接征象的病理机制和诊断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结核病有上升迹象,特别是一些农村、山区等医疗条件落后地区表现较为突出,而小儿肺结核多因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或耽误治疗。小儿肺结核以原发型肺结核为常见类型,它包括原发结核征和肺门淋巴结结核。前者为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支气管淋巴结炎三个病理部分同时存在,而后者则以肺门淋巴结肿大为主。肺部原发病灶可由于病变范围极小或因被吸收,致使X线检查无法发现,  相似文献   

11.
郑传忠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1):1663-166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上单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表现.方法 对49例单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分析影像表现.结果 49例单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者,结核22例,转移性淋巴结癌12例,淋巴瘤6例,结节病7例,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2例.结论 单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螺旋CT能较准确地诊断.  相似文献   

12.
13.
14.
肺门、纵隔淋巴结^18F-FDG PET显像结果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18)F-FDG PET显像已经广泛用于肿瘤的检测,但肺门与纵隔淋巴结可能出现的非特异性摄取干扰PET显像结果的判断。本文通过临床实际病例回顾,分析这种非特异淋巴摄取的显像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429例行肺或全身PET检查,图像质量合格,排除淋巴瘤,有病理、临床材料证实或经长期随访符合终点分析标准的病例。重点分析肺门、纵隔淋巴结显影率、影像特点,并与病例的人口学、临床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14例(26.6%)肺门、纵隔淋巴结显影。其中48例见于良性疾病,恶性疾病66例。非特异性摄取与性别关系不大,但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46.4%)明显高于中青年(17.9%)。肺门两侧横行分布者多为良性,涉及纵隔的纵行淋巴结多见于恶性疾病。结论:肺门淋巴结非特异性摄取有年龄与分布形式特点,有助于同恶性疾病的淋巴转移鉴别。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AIDS合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胸部平片、CT和MR扫描)。全部病例均作了胸部平片、CT扫描,5例作了增强CT扫描,1例作了MR检查。结果AIDS合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结核时,增大的淋巴结主要位于7区9/9例,4R区7/9例,2R区5/9例。结论AIDS合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为多组淋巴结增大,可相互融合及出现淋巴结外侵犯表现,CT和MR扫描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冠状动脉炎在川崎病急性期后持续存在,可形成冠状动脉瘤,血管腔狭窄,严重时发生心肌梗塞,病死率较高。本文报道一例,曾一度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重症心肌炎,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心肌梗塞,就有关问题讨论于后。1病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15岁.左颈部不明原因出现无痛性肿块2年,触诊质硬,活动度差.一般情况尚可. CT扫描:示左颈部自胸廓入口主动脉弓上缘至甲状软骨下缘一巨大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质均,边缘清晰,周围脂肪间隙存在.气管及甲状腺受压右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42例成人纵隔型淋巴结结核的MSCT表现并进行总结。结果:①部位:42例CT共见淋巴结肿大185个,淋巴结主要位于4R区、2R区,8例累及1个区淋巴结,34例累及2个以上区;②大小:短轴直径范围10~54 mm,加权平均(18±6)mm,长轴直径范围10~68 mm,加权平均(26±11)mm;③形态:37例进行病理对照的169个淋巴结中,122个(72.189%)未融合的淋巴结呈卵圆形或圆形,47个(27.811%)融合的淋巴结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④边缘:122个(72.189%)未融合的淋巴结边缘光滑、清楚。47个(27.811%)淋巴结干酪样坏死,边缘欠清楚;⑤密度:145个(78.378%)淋巴结平扫密度基本均匀,CT值40~60 HU。40个(21.622%)淋巴结平扫密度不均匀,中央部分CT值16~37 HU,平均25.2 HU;32个淋巴结内或周边有斑点状钙化。⑥增强表现:169个淋巴结表现为7种强化形式。a.均匀强化(12个);b.不均匀强化、中心低强化有小的低密度区(22个);c.周边不规则厚壁强化、中心无强化(52个);d.周边薄环状强化、中心无强化(36个);e.周边不规则强化、中心无强化区延伸至淋巴结外(4个);.f周边不规则环状强化、中心分隔状强化(40个);g.无明显强化(3个);⑦肺内结核:8例(19.048%)肺内有结核病灶,其中6例为非活动性条索状影及钙化灶,2例为斑片状活动性结核。结论:MSCT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病变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现已成为小儿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治疗不彻底,最终可演变成老年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本文总结近年来的病例,旨在对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川崎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