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军 《实用全科医学》2005,3(2):161-161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而加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并给予正确的诊断,协助临床及时治疗,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避免不必要的死亡,这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发生,发展及转归与预后关系的认识,现将我院心电图室67例心肌梗塞患者其中22例伴有心律失常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冷军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2,6(3):220-220,234
<正>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和判定病变部位、范围、病情演变,都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本文就40例AMI患者的心电图做一讨论。资料来源本组40例资料均是首次发病,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AMI。为了避免药物  相似文献   

3.
4.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与泵衰竭互为因果关系,死亡率高,故早期有效地抗心律失常治疗非常重要除综合治疗外,应用镁剂可以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且对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并可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原性休克的发生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最常见之合并症,也是导致AMI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为了了解AMI早期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所收治的64例AMI病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的54例分析如下:例,右束支传导阻滞8例;左前半分支阻滞2例,完全性左束支加双束支阻滞1例。本组有许多病例呈复合型心律紊乱,故心律失常例次较实际病例为多。临床资料收集我院198匕年1月至1982年7月收治的经临床、心电图、血清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100 例,依据患者初入院5 天连续心电监护以及住院期间心电图检查情况分析总结。结果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总发生率81 % ,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占95-1% ,室性心律失常与梗塞部位关系不大,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心肌梗塞,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前壁心肌梗塞。本组病死率17 % ,合并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为100% ,病死率30 % 和80% ,经溶栓治疗再通者70 % 患者原发心律失常大部分或全部消失,病死率为0 。结论 对并发心律失常及早发现,尽快合理治疗,对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脑梗塞的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AMI的患者,同时随机取40例AMI而无脑梗塞的患者,对其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并发脑梗塞组左室前壁梗塞,平均肌酸磷酸激酶(CK)值、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附壁血栓均高于无脑梗塞组(P<0.05)。结论AMI后并发脑梗塞与AMI的部位、CK峰值、是否有严重的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附壁血栓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朱苏江 《右江医学》1998,26(1):11-12
本文报道各类心脏病心力衰竭261例,其中并发心律失常110例,心律失常总的发生率为42.14%,以房性尤其房颤为多见,占66.4%;心律失常与心衰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心衰程度越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指出洋地黄在治疗心衰过程中可能有致心律失常作用,提请临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我院1991年2月至1997年2月共收住肺心病患者280例,确诊为肺心病并发冠心者4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73.47±6.54岁(58~84岁)。肺心病的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诊断符合《实用肺脏病学》的标准。40例中并发高血压7例,并发糖尿病5例。临床表现左心扩大者16例,A_2>P_2者9例,有左心衰竭史者10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AMI)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其主要死因之一是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心律失常,使其对血液动力学的不利影响和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的倾向降至最小程度,对AMI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笔者总结1996年10月~2004年10月AMI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共6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男,78岁,于1986年3月4日下午4时来我院就诊。患者平素尚健,当日中午在饱餐、情绪激动之后突感心悸、胸闷气促、头晕、心区剧痛,大汗淋漓3小时急送我院急症室。过去无高血压及心绞痛史,无慢性胃肠、肝胆病史。查体:血压84/70mmHg、面色略显  相似文献   

12.
<正>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心电监护的发展,心肌梗塞并心律失常发现率逐日提高,在预防、治疗上亦日益受到重视。现将我们所见急性广泛性心肌梗塞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应用药物及起搏超速抑制仍未能存活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吴某,男,60岁,干部,住院号141966,于1982年10月18日清晨3时急诊入院。患者于17日晚9时突然感心前区疼痛,并放射左肩及左前臂,出冷汗,疼痛呈持续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AMI)为临床常见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常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AMI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生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的种类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在临床工作中能及时发现,有效治疗,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4.
对3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恢复期病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结果表明,38例均出现晚发心律失常,其中房性早搏24例,占63.1%;室性心律失常27例,占71.1%;多源性室性早搏8例,占21.1%;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例,占5.3%。Holter表现为心肌缺血7例,全部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其中频发室性早搏5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例。经治疗心肌缺血有改善、早搏减少,表现为偶发室性早搏5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提示Holter监测AMI病人晚发心律失常,对指导临床用药、降低心原性猝死、改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院近4a来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指导治疗及了解预后。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的治疗李建华,张德慈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并发心律失常,是临床所遇AMI中常见并发症。也是在AMI时诱发猝死的重要原因。如能正确认识,及时妥当处理,则有可能化险为夷,提高抢救成功率,故将现代AMI并发心律失常的治疗综合...  相似文献   

17.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的重要合并症之一,发生率占90%,而急性心梗后3d内死于心律失常的高达65%。因而研究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机理,为临床提供合理防治措施,是当前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将急性心梗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学说综述如下:1电解质紊乱学说电解质在细胞内、外液中的浓度梯度和股的生物学特性是产生生物电的基础.在各种高于中,尤其重要的是Na”、K”和Ca’“.K”在细胞内、外液中的浓度比为30:1,它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本离子。心肌缺血缺氧时,伴有细胞失K“,细胞外液处于相对高钾状态.造成这种情说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56例临床护理体会蒙霜露(广西融水县人民医院融水县545300)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护理急性心肌梗塞(AMI)为内科危重症之一。由于其常发生心律失常,尤其是发病后2h内,因室颤导致猝死的机会较多。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不...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见的合并症。据国内报道,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未采用监护以前为24~37.3%,近几年来应用心电示波间断监测后心律失常检出率为49.5~69.0%,增加了一倍。为了更确切地了解心肌梗塞后24小时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总结治疗经验,我院内科心血管病房对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遥测心电机进行了24小时监测,发现心律失常发生率达90%,并及时进行了针对性治疗,死亡率降至12.5%。材料和方法自1979年8月至1982年7月我院收治经临床、心电图和血清酶学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92例,计算各种心律失常在病例中占有的比例,根据是否伴有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组及非ST段抬高组,计算两组患者病死率。结果心肌梗死患者以并发室性早搏、心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为主。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颤动患者病死率高达100%。ST段抬高组患者病死率低于非ST段抬高组(P0.01)。结论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各个类型均可发生,其中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颤动患者病死率达100%;ST段抬高组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病死率低于非ST段抬高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