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CHD的146例患者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146例无心血管疾病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浓度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CRP、TBIL、DBIL、IBIL、TC、TG、HDL-C、LDL-C等的浓度明显要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反应蛋白、血胆红素及血脂联合检测有助于冠心病的检测,并可以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估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冠心病(CHD)患者C反应蛋白(CRP)、总胆红素(TBIL)以及血脂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CHD辅助检查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于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并确诊为CHD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并选择同期146例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CRP、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RP、TBIL、DBIL、IBIL、TC、TG、HDL-C、LDL-C的浓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血胆红素以及血脂联合检测有助于患者冠心病的检测,并可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估以及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孝玄  黄怡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28-1630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将112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水平,并对胆红素与血脂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与TC、TG和L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相关,可能参与血脂代谢。低胆红素血症易患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探肾病综合征(NS)的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与其血胆红素的关系.方法 患儿禁食6h,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 (APOA).结果 NS组血清中TBIL、DBIL、IBI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肾炎组;NS组血清中TG、CHO、LDL、APOB、LDL-C、APO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肾炎组(P<0.01);胆红素与TG、CHO采用相关性分析:TBIL与CHO、TG呈负相关(r=-0.55、P<0.01;r=-0.41,P<0.01);DBIL与CHO、TG呈负相关(r=-0.61,P<0.01;r=-0.45,P<0.01);IBIL与CHO、TG呈负相关(r=-0.52,P<0.01;r=-0.36,P<0.01).结论 胆红素水平与NS患者血脂的高低呈负相关,NS的血胆红素水平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浓度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OLYMPUS 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5例CHD患者及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水平.结果CHD组发作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TBIL、IBIL均显著减少(P<0.01),LDL-C显著升高(P<0.01),TG有明显升高(P<0.05),DBIL、T℃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CHD组恢复期血清TBIL、IBIL较发作期明显升高(P<0.05);CHD组恢复期血清TBIL、IBIL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胆红素、尿酸及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胆红素、尿酸及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Olympus 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26例冠心病患者及106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含量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含量则明显下降,而总胆固醇(TC)、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联合检测胆红素、尿酸、血脂对冠心病的诊断及病情变化监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将152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狭窄≥50%)及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水平,并对胆红素与血脂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痛组血清TBIL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和中度狭窄患者血清TBIL和D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和重度狭窄患者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低于单支病变和中度狭窄患者以及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与Tc、TG和L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胆红素影响血脂代谢。低胆红素血症患者易患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8.
血清胆红素与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徐文苑  郑泽琪 《临床荟萃》2006,21(19):1396-1397
近年的研究已证实,胆红素与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脏病有确定的负性关系。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内浓度越低,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几率越高。而血清胆红素与脑梗死的关系及与脑梗死的其他危险因素诸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尿酸(UA)的关系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对30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TG、TC、LDL-C、尿酸(UA)进行了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探讨血清胆红素与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TG、TC、LDL-C、UA的相关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肾功能及血脂指标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所有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采血检测血清尿酸(UA)、血肌酐(Scr)、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钙(Ca~(2+))、空腹血糖(FPG)、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根据CSS评分将入选患者分为轻型组(0~15分,35例)、中型组(16~30分,34例)、重型3组(31~45分,31例)。计算患者入院时与发病3个月时的NIHSS评分差值,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好转组(评分差值0分,58例)、无变化组(评分差值=0分,36例)与恶化组(评分差值0分,6例)。比较不同病情轻重程度及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UA、Scr、TG、TC、LDL-C、HDL-C、Ca~(2+)、FPG、FIB、D-D、Hcy、TBIL、DBIL、IBIL,并分析相关性。结果重型组UA、Hcy、FIB、D-D、LDL-C最高,轻型组最低;重型组Ca~(2+)、TBIL、DBIL、IBIL最低,轻型组最高,3组以上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轻重程度与血清UA、Hcy、FIB、D-D、LDL-C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血清Ca~(2+)、TBIL、DBIL、IBIL呈负相关关系(P0.05)。恶化组患者UA、Hcy、LDL-C最高,好转组最低;恶化组TBIL、DBIL、IBIL最低,好转组最高,3组患者以上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与血清UA、Hcy、LDL-C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血清TBIL、DBIL、IBIL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UA、Hcy、FIB、D-D、LDL-C、Ca~(2+)、TBIL、DBIL、IBIL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均明显相关,血清UA、Hcy、LDL-C、TBIL、DBIL、IBIL与预后之间也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与血清胆红素、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77例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43例结果进行比较.老年脑梗死组再分为二个亚组:脑血栓形成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二个亚组间再进行以上参数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TBIL、IBI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Lp(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DBIL、TC、TG差异无显著性.两亚组比较结果脑血栓形成组血清TBIL、IBIL水平显著低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P<0.01).两组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非瓣膜性房颤等危险因素上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DBIL、TC、TG、Lp(a)的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 胆红素降低,Lp(a)水平升高与血栓性脑梗死有一定相关性,是预测脑梗死危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血脂、胆红素、血尿酸(uric acid,UA)及纤维蛋白原(fibnnogen,Fib)的水平变化及其与CH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12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CHD组)及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I(apoprotein AI,Apo AI)、载脂蛋白B(apoprotein B,Apo B)、U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及Fib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的TC、TG、LDL—C、ApoB、UA、Fi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D组的HDL—C、Apo AI、TBIL、DBIL、IBI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HD的发病与TC、TG、UA、Fib和胆红素水平具有相关性.是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973名职工健康体检者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天门冬氨酸氩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计算non-HDL-C及apo B/apo A-I、LDI-C/HDL-C、apo B/HDL-C、TC/HDL-C比值,并对其中8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与202名体检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脂肪肝检出率为9.15%,男性检出率为12.50%,显著高于女性的5.99%(P〈0.05);与对照组比较,59例男性患者的ALT、IBil、TG、HDL-C、LDL-C、apo A-I、non-HDL-C水平及apo B/apo A-I、LDL-C/HDL-C、apo B/HDL-C、TC/HDL-C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P〈0.01),30例女性患者的AST、TBil、DBil、IBil、Glu、TC、TG、LDL-C、apo A-I、non-HDL-C水平及apo B/apo A-I、LDL-C/HDL-C、apo B/HDL-C、TC/HDL-C比值差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on-HDL-C与TC、LDL-C、TG、HDL-C、apo A-I、apo B、apo B/apo A-I、TC/HDL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4113~0.9893,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普遍具有代谢异常和肝脏受损等特点,non-HDL-C的检测有助于全面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脂炎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血脂、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和胆红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5例为观察组,将观察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三组,另选健康成人49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Lpa和CRP,采用氧化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采用酶比色法检测甘油三酯(TG)与胆固醇(TC),采用选择性抑制和清除法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TG仅AMI组和U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明显高于sA组(P〈0.05);TC、LDL—c各组均明显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随病情严重而增高。(2)AMI组和uA组血清Lpa和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组(P〈0.01),且AMI组显著高于UA组(P〈0.01)。(3)各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HDL—C均明显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DL—C随病情严重而减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各组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血脂、Lpa、CRP和胆红素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预测评估及诊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传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3):1993-1994,199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3例CHD患者(单支病变28例、多支病变45例)及6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TB、UA、CRP检测,然后进行CHD组与对照组、CHD组内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的TB、UA、CRP结果比对及分析研究。结果CHD组与对照组比较:TB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及CRP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内的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TB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清TB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高UA、高CRP可能是导致CHD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重视冠心患者TB、UA、CRP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脂、胆红素、尿酸及不同炎性细胞变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58例),双支病变组(46例)和多支病变组(38例),并设60例冠脉造影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按照SYNTAX评分系统衡量冠脉造影结果。入院时测其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亚型计数及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及血脂、胆红素和尿酸,分析患者血脂、胆红素、尿酸及不同炎性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TG、LDL-C及UA水平升高(P<0.05),而TBiL、IBiL水平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及NLR值升高(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TG、HDL-C及UA与冠状动脉造影SYNTAX评分独立相关(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64、-0.275、0.205,P<0.05),白细胞计数和NLR与SYNTAX评分独立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87、0.342,P<0.05)。结论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进展,TG和UA水平升高而HDL-C降低;白细胞计数和NLR值升高,提示血脂和尿酸及不同炎性细胞与冠脉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蛋白(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联合检测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居民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按照分层抽样法,对6 640例居民进行调查,将其中2 000例疑似患有冠心病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居民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1 200例患者行冠脉CT检查,80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704例为非冠心病,为非冠心病组,1 296例确诊为冠心病,为冠心病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脂蛋白(a)、TC、TG、LDL-C、HDL-C、尿酸水平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TC、LDL-C、脂蛋白(a)及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及尿酸水平对冠心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而联合常用血脂指标及尿酸其阳性预测值明显提高;联合检测的似然比也明显高于单个血脂或尿酸水平。冠心病组TC、LDL-C、脂蛋白(a)、尿酸的异常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TG在两组间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脂蛋白(a)、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P0.05),而TG、HDL-C与冠心病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脂蛋白(a)、TC、TG、LDL-C、HDL-C、尿酸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TC/HDL-C、LDL-C/HDL-C、TG/HDL-C与冠心病不同程度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甘油三酯(TG)/HDL-C比值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放置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的175例作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体检者146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均测定血脂7项,即TC、TG、LDL-C、HDL-C及TC/HDL-C、LDL-C/HDL-C、TG/HDL-C比值,分析两组血脂差异及冠脉不同病变程度(3支、2支、1支病变)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脂7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不同病变支数间TC/HDL-C、TG/HDL-C比较,3支病变显著高于2支和1支病变者(P0.05);TC/HDL-C、LDL-C/HDL-C比较,3支、2支病变者均高于1支病变者(P0.05);HDL-C比较,3支病变者低于1支病变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比值与冠脉病变的支数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病情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载脂蛋白B水平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18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及apoB/apoA1比值,分析各血脂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CHD患者血清TG、non-HDL-C和apoB/apoA1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HDL-C和apo 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DL-C和apoA1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TC和LDL-C,而non-HDL-C、apoB以及apoB/apoA1的特异度均较高。结论血清non-HDL-C及apoB/apoA1比值的升高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性明显正相关,其预警价值高于传统指标LDL-C和T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关系密切,尤其对于LDL-C和TC已经达标者控制其non-HDL-C和apoB水平在冠心病的防治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尿酸(uricacid,UA)和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98例CA患者为病例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同期选择64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U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和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患者组的U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患者组的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多支病变组患者的UA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患者的TBIL、IBIL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支病变组患者的DBIL水平虽低于单支病变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TBIL、DBIL和IBIL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7、-0.884、-0.867和-0.859(P均〈0.05)。结论高UA和低血胆红素水平是CA的危险因素,可作为CA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35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55例、慢性肝炎59例、肝硬化50例、重型肝炎71例)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并与75名健康人进行比较,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浓度与其TBil、Alb、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型肝炎组血清TC、TG、HDL-C、LDL-C与TBil呈负相关[P〈0.01],与Alb呈正相关(P〈0.01),与PTA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C与LDL-C呈正相关(P〈0.05)。重型肝炎组中39例死亡患者与32例存活患者的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水平测定能及时反映体内的脂类代谢状况,对了解肝病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病程进展情况以及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