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秀贤  罗林玲  李兵 《内科》2010,5(3):233-23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00例ACS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及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TC及TB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TC及TBA水平由SA、UA到AMI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BIL水平由SA、UA到AMI依次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BA及TBIL联合检测对ACS的诊断及病情发展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潘秀贤  蔡焕荣  李兵 《内科》2010,5(1):16-1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的100例ACS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液流变学及hs-CRP水平。结果实验组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及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SA、UA、AMI患者的全血黏度及hs-CRP由SA、UA到AMI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hs-CRP检测对ACS患者的诊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早发冠心病(PCHD)患者纤维蛋白原(Fg)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55岁,女〈6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67例,稳定型心绞痛(SA)73例,另选健康对照组57名,检测4组Fg、CRP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组及UA组Fg及CRP水平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及CRP水平变化可能与PCHD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冠心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对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检测血浆Hcy水平。根据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为排除心血管疾病的同期体检者。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血浆Hcy水平依次为AMI组〉UA组〉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Hcy水平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一定的评估,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IL-6与MMP-1的意义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介质白介素-6(IL-6)、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水平变化及其相互问的关系。方法将138例入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CA)4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冠状动脉造影元狭窄为对照组3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ACS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用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静脉血清IL-6和MMP-1水平;分析各组IL-6和MMP-1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IL-6、MMP-1水平的关系,分析在ACS中IL-6与MMP-1的相关性。结果①各组血清IL-6、MMP-1水平显示,UA组和AM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组与AMI组、对照组与S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者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ACS中,IL-6与MMP-1成正相关(r=0.673,P〈0.01)。结论IL-6、MMP-1反映冠脉病变的不稳定性,并不反映冠脉病变狭窄程度,IL-6促进MMP-1释放降解斑块基质引起斑块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tC)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32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检测其CystC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UA组Cyst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CystC水平较S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CystC水平较u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示,CystC水平、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yst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能为研究及治疗冠心病患者提供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血清可溶性CD4OL(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正常对照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50例[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的血清sCD40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ACS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比SA组和对照组高(P<0.01);②AMI组与UA组血清sCD40L水平比较两者无统计学差异;③SA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④SA发展为UA时sCD40L显著升高。结论sCD40L升高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sCD40L升高可作为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班块的一个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杨友新  唐明照  谭少明 《内科》2011,6(2):127-129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在不同孕期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 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不同孕期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6例(实验组)及健康孕妇65例(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 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在不同孕期TBA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TB IL、ALT及ALP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内TBA、TB IL、ALT及ALP水平从孕早期到孕中期再到孕晚期均依次增高,但只有TB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 IL、ALT及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早期诊断、进行早期医学干预从而减少胎儿早产、胎儿死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辛梅  祭晓博 《山东医药》2009,49(29):41-42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关系。方法将冠脉造影的122例患者分为ACS组90例与健康对照组32例,其中ACS组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各30例。应用Clause凝固法测定122例入选者的TG、TC、Fib水平,比较各组间TG、TC、Fib水平差异。结果TG、TC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P组Fib水平与UAP组、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ib水平与斑块稳定性有关,可能是ACS的预测因子及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82例住院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s-CRP、血清可溶性CD105的水平。结果:1.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血浆hs-CR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AMI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UA组(P〈0.05),UA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SA组(P〈0.05),SA组血浆hs-CRP水平与对照组类似(P〉0.05)。2.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血浆可溶性CD105水平逐渐增高。AMI组显著高于UA组(P〈0.05),UA组高于SA组(P〈0.05),SA组高于对照组(P〈0.05)。3.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105与hs-CRP水平成正相关。结论:冠心病hs-CRP水平与血清可溶性CD105呈正相关,提示炎症与斑块新生血管在动脉粥样硬化(As)过程中可能有相互促进作用,从而降低了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血尿酸(SUA)的变化,探讨SUA在冠心病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院时测定150例冠心病患者及50名健康对照组SUA的水平,15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各50例,同时对所有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同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结果AMI组、UA组及SA组的SUA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各组之间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SUA浓度与冠心病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0,P0.01);冠心病患者中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中SUA比较,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UA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SUA可作为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与术后患者炎性标记物: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和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元-1(ADAMTS-1)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 ACS 患者149例,其中急诊 PCI 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PCI 不稳定型心绞痛(UA)42例;非 PCI 患者 AMI 32例,UA 36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冠脉无狭窄对照组56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采静脉血,ACS 入院12小时后再次采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 IL-6R、ADAMTS-1及 ox-LDL 水平。结果入院时 PCI AMI 组、PCI UA 组、AMI 组及 UA 组 IL-6R、ADAMTS-1及 ox-LDL 血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时 PCI AMI 组及 AMI 组 ox-LDL 血清水平高于 PCI UA组、U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12小时后 PCI AMI 组、PCI UA 组 IL-6R、ADAMTS-1水平均较入院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入院12小时后 AMI 组、UA 组 IL-6R、ADAMTS-1水平较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L-6R、ADAMTS-1是 ACS 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ACS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炎症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睾酮(Ts)、雌二醇(E2)水平与树突状细胞(DC)前体各亚群分布情况及相关性。方法41例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0例,对照组20例为稳定型心绞痛(SA),非冠心病(CHD)组10例。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外周血Ts、E2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髓样DC(mDC)和浆细胞样DC(pDC)亚群占比例(%),计算其绝对数(个/μl),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并对ACS组内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HD组血清Ts水平低于非CHD组(P〈0.01),其中AMI、UA组低于SA组(P〈0.05,P〈0.01);CHD组血清E2水平,AMI组高于SA组与非CHD组(均P〈0.01);CHD组Ts/E2比值、mDC、pDC占PB-MC的比例、绝对数及其比值低于非CHD组(P〈0.01,P〈0.05),直线相关分析得出外周血Ts水平与mDC/pDC、mDC绝对数呈正相关(r=0.433,r=0.319;P〈0.01,P〈0.05);E2水平与mDC绝对数及其与pDC绝对数的比值呈负相关(r=-0.359,r=-0.508;P〈0.05,P〈0.01);Ts/E2与mDC所占PMBC比例、mDC/pDC、mDC绝对数及mDC/pDC绝对数呈正相关(r=0.344,r=0.467,r=0.590,r=0.724;P〈0.05,P〈0.01)。结论男性血清Ts水平降低、Ts与E2之间平衡失调、Ts与DC的关系表明Ts水平降低影响了对免疫反应的调控,可能促进AC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可溶性CD40配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22名,将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5例。其中20例(UA组15例、AMI组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对sCD40L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冠脉造影和PCI术前和术后30dsCD40L的水平变化。结果①UA组及AMI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②UA组与S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明显较SA组高(P<0.01)。③S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AMI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PCI后30d血清sCD40L明显低于PCI前(P<0.01)。结论血清可溶性sCD40L的升高在ACS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反应斑块不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胆红素(BIL)、尿酸(UA)及血脂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09例ACS患者及6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BIL、UA及血脂水平.结果 ACS组发作期较健康体检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均减少(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增高(P<0.05),而ACS恢复期血清BIL恢复正常.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之间BIL、U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UAP组及AMI组TBIL、DBIL、IBIL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减少(均P<0.05).结论 血清BIL、UA及血脂水平的联合检测在ACS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丹  哈黛文 《山东医药》2005,45(34):39-40
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稳定性心绞痛(SA)、轻中度不稳定心绞痛(UA1)、重度不稳定心绞痛(UA2)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抗体Cpn-IgM、IgG的阳性率、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C反应蛋白(CRP)阳性率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结果AMI、SA、UA1及UA2组的Cpn-IgG阳性率、CRP阳性率及Fib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AMI及UA2组的Eos计数较对照组、SA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认为慢性Cpn感染可能与老年冠心病(CHD)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7.
Li L  Zhang Y  Chen YG  Li GS  Wang Y  Ma X  Li JF  Zhong M  Zhang W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2):1106-1108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体循环和冠状循环内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梯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同时抽取股静脉、主动脉根部及冠状静脉窦血测定中性粒细胞MPO浓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1)冠心病各亚组均较对照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P均〈0.05).(2)UA组冠状静脉窦血MPO门内百分数显著低于主动脉根部(P〈0.01),MPO门内百分数在冠状循环显著低于体循环(P〈0.001);AMI组冠状静脉窦血MPO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主动脉根部(P〈0.05),MPO平均荧光强度在冠状循环显著低于体循环(P〈0.001);而对照组和SA组股静脉、主动脉根部和冠状静脉窦血中的MPO和hs-CR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UA组MPO门内百分数与hs-CRP呈正相关(r=0.78,P〈0.01);与LDL呈正相关(r=0.52,P〈0.05);AMI组MPO平均荧光强度与hs-CRP呈负相关(r=-0.80,P〈0.05);与LDL无相关性(r=0.22,P〉0.05).结论 MPO是反映冠状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炎症的较好指标;通过MPO途径使LDL成为氧化型LDL,可能是斑块不稳定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分层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并确诊ACS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36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4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48例。同时选取52例排除ACS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SUA、hs-CRP水平。并分析SUA与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相关性。结果 STEMI组患者的SUA水平(735.19±146.98 mmol/L)和hsCRP水平(17.06±7.87 mg/L)明显高于NSTEMI组、UA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TEMI组、UA组的SUA水平[(579.13±60.12)mmol/L和(470.37±72.64)mmol/L]与对照组(349.09±80.74)mmol/L相比,明显升高(P0.05)。NSTEMI组hs-CRP水平(8.85±3.26)mg/L与对照组(2.30±1.27)mg/L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UA组hs-CRP水平(4.64±3.71)mg/L无统计学差异(P0.05)。SUA和hs-CRP水平有明显正相关(r=0.8766,P0.01)。结论 SUA及hs-CRP水平与ACS密切相关,检测SUA、hs-CRP水平对ACS的分层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尹浩晔  马梅  周馨 《山东医药》2009,49(41):48-4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采用Leaman积分法评价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同时测定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浆BNP、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及冠脉造影Leaman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ACS各组hs-CRP、BNP值、冠脉Leaman积分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ACS各组LVEF低于SA组,AMI组hs-CRP、BNP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ACS组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99 0,P〈0.01),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347 0,P〈0.05),与冠脉积分呈正相关(r=0.798 4,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BNP、hs-CRP水平可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酸、脂蛋白a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30例)和对照组患者(30例)的血尿酸、脂蛋白a,同时对上述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脂蛋白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各组问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脂蛋白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和UAP组脂蛋白(a)与对照组和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酸和脂蛋白a无相关性(P〉0.01)。结论血尿酸、脂蛋白a是冠心病重要的发病因素,脂蛋白a可预测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