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复方龙星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地龙、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复方龙星片中次黄嘌呤及黄芩苷的含量。结果确立了制剂中地龙、黄芩的定性鉴别方法。次黄嘌呤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206~2.06μg(r=0.9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5%,RSD为2.66%(n=9);黄芩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654~1.9621,zg(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为1.49%(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复方龙星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清肝利胆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菌陈、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菌陈、白芍的薄层色谱分离良好,斑点明显,专属性好,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0.483~2.41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0.33%(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清肝利胆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清热明目颗粒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清热明目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芩、山麦冬、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君药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芩苷在18—66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4,n=5),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48%,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清热明目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汪伟 《中国药师》2010,13(3):367-369
目的:建立热炎清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本品的黄芩、金银花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本品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阴性样品无干扰;黄芩苷在0.18~1.13g(r=0.9997)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RSD=1.87%)。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乳痛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乳痛宁颗粒中的淫羊藿和柴胡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鉴别出制剂中的淫羊藿和柴胡;芍药苷进样量在0.212—0.63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0%和99.8%,RSD分别为0.55%,0.20%和0.85%(n=3)。结论:本方法可用于乳痛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李鹏 《医药导报》2008,27(2):232-233
目的 建立利胆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利胆颗粒中的郁金、厚朴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ZOBAX SB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0.05 mol•L 1磷酸二氢钾溶液 三乙胺(28:72:0.5)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 1,柱温40 ℃,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度高、重现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2%,RSD=1.29%.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控制利胆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芎菊上清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芎菊上清丸(大蜜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白芷、菊花、栀五、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0.00496~0.248m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6%,RSD=1.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芎菊上清丸(大蜜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舒肝止痛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易于识别;黄芩苷在(0.3~1.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5%,RSD=1.4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舒肝止痛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银连感冒茶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连翘、黄芩、薄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确立了制剂中连翘、黄芩、薄荷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绿原酸进样量在o.0316-1.2640μg测定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为0.85%(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康乐鼻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康乐鼻炎片中的薄荷脑、麻黄、穿心莲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薄荷脑、麻黄、穿心莲;黄芩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6%,RSD=0.8%(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康乐鼻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梁远园  桂蜀华  倪晨 《中国药房》2011,(39):3716-3717
目的:建立莲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莲芝消炎片中穿心莲、山芝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莲芝消炎片中的脱水穿心莲内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脱水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516~5.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6%,RSD=2.8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莲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胡北  马宏达  张朝绅  贾辉  吴琼  史国兵 《中国药房》2014,(39):3679-3681
目的:建立和肝利胆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芩、五味子、茵陈、栀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Welchrom C18(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2∶58∶0.2,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TLC图中的斑点清晰、分离较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的质量浓度在1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8%,RSD=2.68%(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和肝利胆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欧阳春华 《中国药师》2011,14(7):980-982
目的:建立芪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方中黄芪、丹参、淫羊藿、五味子;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可检出黄芪、丹参、淫羊藿、五味子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易于观察;黄芪甲苷在0.458~4.1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6.0%,RSD=0.2%(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痛风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痛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薏苡仁、赤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知母中有效成分菝葜皂苷元的含量。结果:TLC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菝葜皂苷元进样量在0.546~4.3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74%,RSD=1.3%(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痛风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金芍胶囊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金芍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方中赤芍、延胡索、黄柏、莪术、苍术、当归、香附;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可检出赤芍、延胡索、黄柏、莪术、苍术、当归、香附的特征斑点,清晰,易于观察;盐酸小檗碱在0.084—2.1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1.33%(n:6);芍药苷在0.079~1.98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88%(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稳定且无干扰,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朱三甫  秦霞  李成网 《中国药房》2012,(27):2560-2562
目的:建立四味生津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甘草、白芍、知母、生地黄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芍药苷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进样量在0.6344~3.17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n=5),平均回收率为97.60%,RSD=1.83%(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四味生津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顾嘉钦  沈云婕  朱珺 《中国药师》2014,(11):1830-1832
目的:建立七叶灵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柚皮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阴性无干扰,分离度高;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0.166-1.104μg(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7.27%,RSD为1.3%(n=6)。结论:所建标准可以用于七叶灵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雷宁  王玲  孙健姿  吴诚  刘丽宏 《中国药房》2012,(35):3328-3330
目的:建立六味参苓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西洋参、黄芪、麦冬、茯苓、枳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结果:TLC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Rb1的浓度在26.4~792.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35%,RSD=2.09%(n=6)。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六味参苓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胃安宁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晶晶  黄一平  吴德康 《中国药房》2008,19(12):912-914
目的:建立胃安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芪、白花蛇舌草、苦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黄芪甲苷进样量在2.567~12.840μg范围内的对数值与峰面积对数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4.6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胃安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浓缩型咽炎颗粒(无糖型)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浓缩型咽炎颗粒(无糖型)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玄参、北豆根、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的有效成分蒙花苷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高。蒙花苷进样量在4.64~6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5%,RSD=0.7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浓缩型咽炎颗粒(无糖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