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吡格列酮片30 mg qd; B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 mg tid; C组给予吡格列酮片30 mg qd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 mg tid。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肝酶、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等指标,肝脏超声影像学和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评价3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肝酶、血脂、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A、C两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FIN)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C组患者的肝酶、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血脂和FIN、IRI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1);A组的IRI明显低于B组,而肝酶水平高于B组(P<0.01)。治疗后,3组患者治疗后肝脏B超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C组肝脏B超积分明显低于A组、B组(P<0.01),B组积分也明显低于A组(P<0.01); B组、C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均明显优于A组(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为88.2%,明显高于A组(65.0%)及B组(68.4%)(P<0.05),三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肝酶、血脂及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肝纤维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病人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诊断为NASH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吡格列酮组60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口服吡格列酮30mg/次,1次/d,共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肝脏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用CT测量肝/脾值及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后肝脏ALT、AST、GGT与治疗前相比分别下降了26.6%、13.8%和39.3%;与同时期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20.6%、16.0%和40.3%。CT肝/脾值比治疗前升高0.16,升高了26.2%;比对照组升高0.08,升高了11.6%。结论: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李丹  潘晨 《福建医药杂志》2007,29(6):115-116
目的观察水林佳联合肝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水林佳和肝宝胶囊,对照组仅给予水林佳,两组治疗24周后,观察比较症状积分、肝功能、血脂及肝脏B超影像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及肝脏B超影像均有一定改善,可明显降低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分别P<0.05)。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肝脏B超影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降低血脂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水林佳联合肝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用熊去氧胆加多烯酯磷脂酰碱治疗,对照组单用多烯酯磷脂酰碱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症状、肝功能、血脂、B超检查结果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75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3组: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15mg,1次/d;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1g,1次/d;对照组予以除二甲双胍及噻唑烷二酮类以外的其他降糖药物治疗,共24周。结果治疗后吡格列酮组肝脾CT比值、脂肪肝消失率最高,二甲双胍组次之,对照组最低。血浆Hcy水平吡格列酮组降低明显,而二甲双胍组与对照组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吡格列酮组最低,二甲双胍组次之,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降低患者血浆Hcy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优于二甲双胍,且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脾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8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化浊方治疗。比较两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转归率;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干预前后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血脂情况相近,P> 0.05;干预后治疗组血脂水平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肝功能情况相近,P> 0.05;干预后治疗组肝功能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所有患者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脂水平,促进其肝功能改善,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取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在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前及用药后第 12周分别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 ,同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压。 结果 吡格列酮组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在用药后显著下降 (P <0 .0 1) ,对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无影响 ,也未发生过敏反应 ,疗效吡格列酮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结论 吡格列酮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显著降低 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是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一种新型降血糖药。  相似文献   

8.
谢晓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71-2272
目的:观察使用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肝功、肾功、血脂及体重指数的变化。方法:观察17例曾使用胰岛素联合一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血糖控制差的病人,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前后之疗效。结果:加用吡格列酮后FBG、2hPG、HbA1C、胰岛素用量显著下降,肝功、肾功、血脂、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格列酮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患者降糖效果显著,可以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且无明显肝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雅博司)联合异甘草酸镁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4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用雅博司10g/d.1次/d和异甘草酸镁100mg/d.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异甘草酸镁100mg/d,1次/d.静脉滴注。于治疗后第1及3w观察患者肝功能、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变化.3w后B超观察肝脏形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后第1、3w肝功能、血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w后B超肝脏形态改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雅博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王松  陈烈冉 《中国药师》2011,14(6):851-852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1例给予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8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15mg,qd,总疗程24周。观察两组糖代谢指标、血脂各项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空腹血糖和血hs-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24周时,治疗组糖代谢指标和大部分血脂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0.01),血hs-CRP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降低糖代谢指标和超敏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丹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16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1例使用异甘草酸镁联合丹参治疗,对照组81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G和TC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198、2.306、2.252、2.14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65%,对照组有效率为79.01%,两组间比较,χ2=4.3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丹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郑其萍  于桂萍 《中国药师》2010,13(8):1161-1163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同时口服辛伐他汀5mg,po,q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g,ivd,qd,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90%)(P〈0.05)。各组治疗后ALT及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ALT明显降低(P〈0.05),血清胆固醇及血清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能有效降低血清ALT水平,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与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在相同的生活方式干预下,A组给予熊去氧胆酸250mg bid,B组给予二甲双胍500mg tid,C组同时给予熊去氧胆酸250mg bid和二甲双胍500mg tid。观察三组临床症状、肝功能(ALT、AST、GGT)水平、血脂(TG、TC)水平、B超影像学变化,并作统计学处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A、B、C三组均能使NASH患者的肝功能(ALT、AST、GGT)、B超影像、血脂(TG、TC)及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B两组相比,A组的肝功能(ALT、AST、GGT)改善更好(P〈0.05),B组血脂(TG、TC)改善更好(P〈0.05),C组的综合疗效较A、B两组更好(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与二甲双胍均能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症状、肝酶学、血脂、B超影像学变化,两者合用疗效更显著,副反应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单用及分别与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3组各31例:单用吡格列酮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口服控制血糖治疗;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治疗;吡格列酮联合格列美脲控制血糖治疗。观察3组患者在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3组患者在控制FBG、2hPBG、HbA1c各项指标达标率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联合用药治疗组的指标达标率均高于单用吡格列酮治疗组,但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单用吡格列酮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结论吡格列酮单用能较好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格列美脲或二甲双胍合用在控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方面则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合用组易发生低血糖不良反应,尤以吡格列酮与格列美脲联用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确诊为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详细观察记录两组血糖和胰岛素以及血脂水平的数据变化,并加以分析研究。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用于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较单纯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在临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08年5月在本院感染科门诊和住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6倒,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静点4周后改口服,治疗5个月,联合双环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肝功能、血脂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比较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区别,以便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经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80例(单纯性脂肪肝40例,脂肪性肝炎40例)进行B超、肝功能、血脂、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测比较。结果 NASH患者在肝功能、血脂、血清纤维化指标上均较NAFL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能转化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尽早的确诊对预后及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联合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科住院的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结果:本研究选取的FBG、2hPG、HbAlc指标值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用量上,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与吡格列酮联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不但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值,而且患者依从性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已使用较大剂量胰岛素而血糖控制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胰岛素治疗日剂量大于50单位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胰岛素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8 mg,qd,对照组继续胰岛素治疗,治疗16周,治疗前后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Flns)、C肽水平及胰岛素日剂量的测定。结果:观察组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Flns、C肽水平,胰岛素日剂量也明显减少(P〈0.01),且无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并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硝苯地平与吡格列酮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4例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硝苯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三组均采用常规基础降压和冠心病对症治疗,生活习惯不变,硝苯地平组:硝苯地平片30mg/d,口服;吡格列酮组:15mg/d,口服;联合用药组:加用口服硝苯地平片30mg/d和盐酸吡格列酮15mg/d。治疗6个月,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的血压控制有效率、血压降低水平、心率变化水平和心绞痛发生率等。结果三组治疗后各检测指标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联合用药组指标变化较单用吡格列酮或硝苯地平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吡格列酮和硝苯地平具有降压作用,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