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5—2007年某院抗菌药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近3年来抗菌药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探讨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使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05—2007年各类抗菌药及常用品种的DDDs作统计和排序,同时统计4种强势致病菌的年度耐药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抗菌药使用总的DDDs逐年上升,3年来总的增幅为19.16%;DDDs前3位一直都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4种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细菌耐药率变化与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密切相关。结论: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对细菌耐药性变异有重要的影响,医院须加强抗菌药的管理,以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用药频度(DDDs)的相应关系。方法:对我院21种抗菌药连续2年的DDDs进行统计和排序,对同期常见致病菌进行年度耐药率统计,并比较分析相关结果。结果:细菌产生高度耐药的抗菌药品种,正是DDDs值高且排序列前的品种;耐药性变异速度快的也正是DDDs上升明显的品种。结论:抗菌药的DDDs是影响细菌耐药性变异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和细菌耐药变迁及抗菌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3年间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我院3年间住院药房药品管理记录,计算抗菌药的用药频度(DDDs)。结果:3年共分离出18 177株病原菌,其中主要的6种革兰阴性菌占54.77%、4种革兰阳性菌占19.09%。葡萄球菌属中MRSA和MRSCN的检出率3年分别为53.05%、47.32%、53.55%和80.64%、83.04%、83.2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3年分别为63.34%、54.80%、38.00%和43.52%、35.30%、35.00%。葡萄球菌属、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耐药率低,3年均〈6%;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耐药率基本〈20%,但呈逐年上升趋势;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分别在20%~30%和30%~45%之间。2010~2012年抗菌药DDDs排序前2位的始终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排序第3位的分别是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抗菌药总DDDs呈逐年下降趋势,某些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的DDDs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应严格执行《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与抗菌药合理应用管理工作。限制广谱抗菌药的应用,延缓细菌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4.
夏军 《中国药师》2013,(12):1888-1892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及细菌分离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调取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的使用量,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统计分析抗菌药使用情况;对同期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耐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抗菌药DDDs和销售金额逐年下降,同期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三年均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近两年检出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三年来随着抗菌药用量逐渐减少,细菌耐药率呈整体下降趋势,但大肠埃希菌耐药仍较严重,规范抗菌药的临床应用可减缓细菌耐药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用药3年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用药频度(DDDs)的相应关系。方法:对我院22种抗菌药连续3年的DDDs作统计和排序;同期对部分致病菌进行年度耐药率统计,并进行相关结果比较。结果:细菌产生高度耐药的抗菌药品种,正是历年来DDDs值高且排序列前的品种。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多个品种DDDs排序列前。细菌对各品种产生了严重的交叉耐药,耐药率增高。铜绿假单胞菌(PA)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的耐药现状最为严重。万古霉素的DDDs度排序变幅很小,耐药变异也小,对MRSA、MRCNS仍保持高敏性。结论: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即抗菌药应用的选择性压力,是影响细菌耐药性变异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率,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临床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2013年送检的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 DDDs)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255456 DDDs下降到2013年的155024 DDDs,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及依替米星排名及用量占比无明显变化,头孢硫脒、头孢吡肟及氨曲南排名及用量占比明显减少。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逐年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类抗菌药呈逐渐耐药趋势,哌拉西林消耗量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头孢吡肟消耗量与阴沟肠杆菌耐药率呈负相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消耗量对阴沟肠杆菌耐药率呈正相关。结论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呈正相关,而部分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及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B法进行药敏分析,并按CLSI标准判断病原菌耐药性,对用药频度(DDDs)以及检出细菌耐药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DDDs变化较大,注射用左氧氟沙星使用明显上升。2007、2008年一季度医院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别占71.43%和68.26%。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关罗培南均高度敏感,耐药率低于13%。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60%)。两年度细菌耐药情况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结论: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病原菌的耐药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09~2013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情况及细菌耐药率,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2013年送检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SPSS 17.0软件统计细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消耗量之间的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结果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用药频度从2009年的29237.90 DDDs下降到2013年的11296.65DDDs,累计下降了61.36%。除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与溶血性葡萄球菌(r=-0.68)和屎肠球菌(r=-0.86)耐药率存在负相关外,与常见细菌耐药率存在正相关,其中与大肠埃希菌(r=0.95)、阴沟肠杆菌(r=0.88)及粪肠球菌(r=0.95)耐药率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某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下降的趋势;除溶血性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提高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频度可能是某些细菌耐药率增高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9.
2003-2005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使用频度(DDDs)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我院21种抗茵药连续3年的DDDs作统计和排序;统计部分强势致病菌的年度耐药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我院分离的强势致病菌,已对多种抗菌药呈现较高的耐药率;DDDs值短期内增长较快的抗菌药,细菌对其产生耐药的速率亦较快;DDDs值及其排序长期保持稳定的品种,细菌耐药性也基本保持稳定,变异小.结论 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对细菌耐药性变异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近3年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探讨细菌耐药性、院内感染与抗菌药物使用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0年住院病人使用的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的DDDs数据及同期医院感染病例的送检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是我院主要抗菌药物,每日每百张床位的DDDs值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医院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逐年上升,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密切关系。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对细菌耐药性的变异有重要影响,临床合理用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我院2004~2006年抗菌药物的使用与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趋势。方法:通过计算机程序调取住院药房15种抗菌药物的消耗数量,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结果:3年中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用药频度最高;除头孢吡肟外,其它14种抗菌药物的DDDs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碳青霉烯类仍是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但其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正在增加;大肠埃希菌对用药频率高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抗菌药物管理与临床应用需进一步规范,对细菌耐药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革兰阳性细菌耐药率,为临床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11-2013年送检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各类别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排名前五位的革兰阳性病原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每年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255456.37DDDs下降至2013年的155024.25DDDs,头孢菌素+酶抑制剂类及大环内酯类用量排名逐年升高,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用量排名则逐年减少,抗真菌类及碳青霉烯类排名无明显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有下降趋势,溶血性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部分细菌的耐药率有增加的趋势,需要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缓目前的耐药形势。  相似文献   

13.
袁炜  王瑾  陈杰  徐晓林 《上海医药》2014,(16):25-27
目的:分析本中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社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本中心2012年1月至12月108例使用抗菌药物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评价。结果:本中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较低,使用强度为2.05 DDDs/100人天。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排在前3名。结论:本中心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合理,个别药物用药频度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11年-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率,为临床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2013年送检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各类别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2013年排名前五位的革兰阴性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每年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255456.37 DDDs下降到2013年的155024.25 DDDs,头孢菌素 酶抑制剂类及大环内酯类用量排名逐年升高,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类用量排名则逐年减少,抗真菌类及碳青霉烯类排名无明显变化。各类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均较高,2013年基本达到100%,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逐年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类抗菌药呈逐渐耐药趋势。 结论 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部分细菌的耐药率有增加的趋势,需要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缓目前的耐药形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05年~2006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2006年均是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片剂的用药频度最高,注射液中用药频度最高为加替沙星。2006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日均费用均低于2005年。结论:近2年内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一致,随着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在医院内部有计划地更替使用抗菌药物、减缓抗菌药物耐药性发展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应用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干预前(2012年6月)和干预后(2012年12月)儿科所有住院病历64份和102份,比较用药频度(DDDs)及合理用药指标(抗菌药使用率、不合理使用率、联用率、抗菌药分级使用率以及不合理换用率)。结果:1干预前抗菌药的选用多为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DDDs排名前3名分别是:美洛西林/舒巴坦、头孢美唑、头孢唑林。干预后非限制级抗菌药的选用品种明显增加,无特殊级抗菌药的使用;其DDDs排名前3名分别是:美洛西林/舒巴坦、头孢美唑、头孢地嗪。2干预后,抗菌药的使用率由100%下降到84.3%(P〈0.01)。不合理使用率由20.3%下降到6.9%(P〈0.05)。二联使用率由23.4%下降到7.0%(P〈0.01),三联使用率由3.1%下降到0%(P〉0.05)。非限制级抗菌药的使用率由0上升到6.5%,而特殊级抗菌药的使用率由7.2%下降到0%(P〈0.01)。抗菌药的不合理换用率由70%下降到35.7%(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促进了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基层社区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探讨并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对策,提高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达到卫生部对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所预期的目的.方法:从我院信息管理中心整体抽取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门诊处方201140张、住院病历1614份,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55.36%,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达81.47%,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8,28%.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药物从销售金额中还是DDDs文字说明排序中分析均居前2位.结论:在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给药方法、联合用药方面基本合理,但对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掌握不够,存在滥用现象,需加强管理,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18.
楚加元 《上海医药》2012,(19):18-20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9月门诊处方8000张,对其中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0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2280张,占28.50%。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中,无指证用药的占17.29%,用法、用量不合理的占25.53%,联合用药不合理的占23.67%,药物选择不合理的占19.95%,越级使用的占13.56%。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2007-2009年住院患者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情况,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09年住院患者抗微生物药物使用资料,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09年我院抗微生物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微生物药物的销售金额各年度均位于前3位;注射用头孢吡肟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各年度均列首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选择起点过高、少数品种过量使用、分级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