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加替沙星与肌苷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肌苷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与肌苷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的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并测定pH值。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加替沙星和肌苷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肌苷注射液可以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与4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琴  方静 《中国药房》2008,19(35):2759-2761
目的:考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与4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各于25、37℃恒温浴中放置0、0.5、1.0、1.5、2.5、3h后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吸收度、含量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与4种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含量、不溶性微粒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在25、37℃的温度下,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与4种注射液配伍后,应在2h内使用。  相似文献   

3.
加替沙星与肌苷在输液配伍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肌苷注射液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1)℃],观察两药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含量及峰形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和肌苷的含量。结果:两药配伍后,8h内的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肌苷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4.
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在25℃、37℃条件下,0~4h内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液稳定,其平均回收率为99.08%和100.74%,RSD为0.14%和0.84%。结论 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西咪替丁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0±1)℃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与西咪替丁的含量。结果:2药配伍后2h内外观、pH值和含量无明显变化,但4h时西咪替丁在2种配伍液中的含量均有升高,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pH值略微上升。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可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但宜在2h内滴注完毕。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注射用阿魏酸钠在木糖醇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分别观察及测定6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光度的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阿魏酸钠的含量。结果:注射用阿魏酸钠与木糖醇注射液在室温条件下配伍6h内,其外观、pH值、含量和紫外吸收峰形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阿魏酸钠与木糖醇注射液室温下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7.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杨继章  杨树民  刘瑞琴 《中国药房》2004,15(12):753-754
目的 :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25℃条件下 ,观察配伍液在8h内的外观、pH值变化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其含量变化。结果 :两药在0 9 %氯化钠注射液、5 %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8h内以上各项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以0 9 %氯化钠或5 %葡萄糖作溶媒在室温下8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8.
加替沙星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加替沙星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与肌苷含量.结果:加替沙星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在25℃配伍稳定,6h内含量、pH值变化不明显.结论:两药可以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1)℃)下,观察8h内配伍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外观,测定pH值及考察紫外光谱的变化,并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和酚磺乙胺的含量。结果:2药配伍后,8h内的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8h内以及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6h内,配伍液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0.
注射用灯盏花素含大量灯盏花乙素,具有扩张脑血管作用、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同时增加外周冠脉和心肌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性,降低血液粘滞度[1],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血流量.盐酸赖氨酸注射液用于治疗颅脑外伤、慢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临床上常与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单独应用,在输液管中两种液体有一部分混合,能否与赖氨酸注射液连续应用,是否有配伍变化,尚未见国内文献报道,本研究对2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注射用奥扎格雷钠与5%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和35℃条件下将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分别与5%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10 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检测配伍液的pH,用HPLC测定谷胱甘肽和奥扎格雷的相对含量.结果:在25℃和35℃下配伍10h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98.4%、奥扎格雷含量>97.9%,外观和配伍液pH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分别与5%木糖醇注射液10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临床配药过程中出现的2例与肌苷葡萄糖注射液有关的絮状物的成分。方法:将临床配药过程中肌苷葡萄糖注射液与阿昔洛韦注射液混合及肌苷葡萄糖注射液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混合时出现的不明絮状物分离出,低温干燥后进行红外光谱扫描,扫描结果通过与SDBS(Spectral Data Base System)谱图数据库中各组分红外图谱峰位、峰形及相对强度进行对比,确定是否为单一物质,分析原因。结果:该絮状物既不是肌苷,也不是阿昔洛韦或还原型谷胱甘肽,为菌类污染的可能性极大。结论:对于肌苷葡萄糖注射液类生物药品,临床使用时应先仔细观察外观后再行配药。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考察注射用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及肌苷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模拟临床用药方法,配制3种药物与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和肌苷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变化情况,同时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和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情况。结果: 室温下4 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不溶性微粒、各药物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24 h后,配伍溶液出现浑浊絮状物,pH、不溶性微粒、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明显发生变化。结论: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及肌苷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溶液应于4 h内使用完。  相似文献   

14.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肌苷注射液中肌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文建立一种肌苷注射液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方法 以水为溶媒,检测波长在248nm的条件下,对肌苷注射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肌苷在浓度3μg-18μg范围内线性良好,以吸收系数法得其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9%。结论 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complexes of cefotiam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when mixed with 0.9% NaCl injection,10% glucose injection,5% glucose injection and glucose saline.METHODS The samples of the complexes were co  相似文献   

16.
还原型谷胱甘肽钠致血小板减少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 本文报导了一例19岁男性患者,因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静脉应用还原型谷胱苷肽,1.2g/次,1次/天,治疗期间两次应用后均发现血小板减少,停药后一周复查血小板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生物安全性检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建立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细菌内毒素及异常毒性的检查方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附录方法及要求对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异常毒性检查法进行研究。 结果: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可定为0.125 EU·mg-1,异常毒性检查限值可定为1.0 g·kg-1。结论:本文采用的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细菌内毒素及异常毒性检查方法均可行。为保证用药安全,有必要在其原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异常毒性检查项,且细菌内毒素检查项可替代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苷葡萄糖注射液中肌苷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珍  徐玉红  陈晓凯  李成  路伟 《医药导报》2004,23(12):0957-0958
目的:建立肌苷葡萄糖注射液中肌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柱,以甲醇 水(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8 nm,流速1.0 mL·min 1。结果:肌苷浓度在8~40 μg·mL 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102.3%(n=5),RSD为0.7%。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测定注射液中肌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葡萄糖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为临床用药配伍提供依据。方法以溶液外观、pH值、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为考察项目,其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考察配伍后各考察项目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葡萄糖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外观、pH值、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与葡萄糖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20.
马洪峰  卢建平 《中国药房》2010,(22):2073-2075
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浓度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2药在6h内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含量、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临床上可将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肌苷氯化钠注射液直接配伍后6h内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