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评价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2011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的销售金额均排在前三位.结论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比较合理,符合目前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2.
赵蔚 《中国校医》2020,34(1):38-40,48
目的 了解北京高校社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4—2016年北京20所高校社区医院采购的社区零差价药品中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数量、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20所高校社区医院采购的抗高血压药物采购金额占化学药品采购金额分别为36.03%、34.20%、33.25%。采购金额、DDDs排序均居前2位的是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销售金额、DDDs相对稳定,利尿剂、传统复方制剂呈下降趋势。钙通道阻滞剂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左旋氨氯地平片销售金额、DDDs 排序居前3位。结论 抗高血压药已成为20所高校社区医院消耗医疗资源较多的一类药,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2017年版)用药原则,钙通道阻滞剂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缓控释制剂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饮水消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新剂型不断涌现,尤以缓释和控释制剂最具代表性,其发展代表了制剂技术的研发趋势。缓控释技术的发展动力首先来源于临床用药的需求,传统药物剂型在疗效、毒副作用、使用频次和储运方面的不足,需要开发新的药物剂型加以解决,而近年来各种功能性药物辅料的出现则为开发新的缓控释制剂提供了条件。缓控释制剂克服了传统制剂需要频繁用药的麻烦,而且释药平稳、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同时,研制药物新剂型投资少、研制周期短、难度小,因此缓控释制剂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姜红艮 《药物与人》2014,(9):334-335
目的:分析我院口服降压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我院口服降压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为临床一线用药,其中最为常用的有复方卡托普利,复方利血平氨苯堞啶,非洛地平等,其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5.26%,13.35%,18.56%。结论: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口服类抗高血压药应依照高血压防治指南配备,降低药品的不合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口服缓控释制剂是一种较新的特殊剂型,它克服了常规剂型给药频繁、血药浓度"峰谷"现象、不良反应多等缺点,缓慢持久释放药物,血药浓度更加平稳、给药频次少,患者依从性好。但是,只有正确服用缓、控释制剂,才能发挥药物的剂型优势,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给药频次缓控释制剂比相应的普通制剂给药频次少,一般每日1~2次,使血药浓度较平稳地保持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若增加给药频次,  相似文献   

6.
卢程 《中国校医》2011,25(6):471-473
目的了解某高校医院近5年来三高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结果 5年三高药物的临床应用逐年增长,抗高血压药物在品种数量、销售金额上高于其他2类药,其中ACEI和ARB类药增长最快。结论在3种疾病的治疗中,进口药或合资药占用了大部分的医疗经费,国产药起到了基本的医疗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临床应用抗高血压药情况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抗高血压类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基本相似,除氯沙坦增长28·90%外,其余大多数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复方制剂是临床最常用的三大类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Ang)受体拮抗剂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赵蔚 《中国校医》2013,27(4):292-294
目的了解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变化情况。方法对2007—2011年某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抗高血压药物总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均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45.41%和188.49%。CCB是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最高的一类药,传统复方制剂用药频度降幅度达20%。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已由过去我国传统复方制剂为主,转变为长效CCB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2013年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2013年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其三年销售金额排第一的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第二位是钙离子拮抗剂,第三位的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结论我社区抗高血压使用基本以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主,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结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调查天津市三家不同级别甲等医院(以下简称:三家甲等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是否合理,为今后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和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天津市三家甲等医院2009年7-12月高血压门诊处方,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对三家甲等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及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三家甲等医院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男性略多于女性,患者的年龄以50~80岁最多,其中以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等几类药物为主,药物利用指数基本接近于1.结论 天津市三家甲等医院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基本合理,抗高血压药物DDDs在前十几位的药物与广大患者需求及《高血压防治指南》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某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今后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天津某三甲医院2009年1—6月门诊高血压电子处方15365份,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药物联合应用情况、消耗金额等。结果 DDDs最高的是钙离子阻断剂(CCB),其后依次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β受体阻断剂(β-RB)和复方制剂;单品种DDDs排序前5位的依次是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硝苯地平缓释片、倍他乐克、依那普利、波依定。DDDc前5位的依次是:α-RB、ARB、复方制剂、β-RB、CCB;单品种DDDc前5位的依次是:康忻、代文、美卡素、络活喜、安博诺;除康忻外上述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大于1。在15365份处方中,采用1种降压药物占47.72%,联合应用2种降压药物占32.29%,联合应用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的占19.99%。结论该院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种类及降压治疗方案基本符合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相似文献   

12.
杨啊晶 《中国校医》2010,24(10):785-787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大学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和日治疗费用等客观指标分析药物利用的动态。结果2009午北京大学医院使用的各类抗高血压药物中用药金额最大的是钙拮抗剂,构成比超过50%;左旋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的消耗金额名列前茅;高血压药日治疗费用最高5.31元;最常使用的抗高血压药为左旋氨氯地平;多数抗高血压药的消耗金额与用药人次数基本同步,使用合理。结论北京大学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做到了科学、有效、安全、经济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高血压患者及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降压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门诊处方管理系统统计分析医院2017—2019年高血压患者总人次,性别、年龄分布,联合用药情况,各种降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日均费用(defined daily dose c...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和日治疗费用等客观指标,对云南大学校医院门诊2010年2012年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内各类抗高血压药物中用药金额最大的是钙拮抗剂(CCB),其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2个品种使用金额占总额的80%以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用药频度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该校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符合目前高血压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2012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量呈上升趋势,钙拮抗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的销售金额居前两位;单品种排序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居前两位。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高血压用药基本合理,符合抗高血压用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2005-2007年淮安第一医院抗抑郁药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泳 《职业与健康》2008,24(18):1966-1967
目的了解淮安第一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分别统计2005—2007年各类抗抑郁药的用药总金额,并依据每种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计算出每种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日消耗费用(DDE),并由此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用药金额逐年提高,呈增长趋势,2007年的用药金额比2005和2006年分别增长53.47%和43.74%。结论传统抗抑郁药正逐步被新型抗抑郁药所替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抗血压药物的应用现状以及用药趋势,为社区医务人员科学管理抗高血压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统计2010年至2012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对三年内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物种、联合用药情况、用药频率、消耗金额和限定日费用等指标和用药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至2012年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用药量增加了24.19%,但总费用却下降了6.98%;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用药量位于前四位,用药频率较高;用药频率最高的前5种药物分别为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缬沙坦和厄贝沙坦;患者采用二联降压方案的比例较高为49.79%,其中以CCB联合β-RB使用最多占40.07%,且固定复方制剂有逐步代替单药合用的趋势。结论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较为合理,费用较为经济,其中CCB占据主导地位,符合目前国内外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甲医院门诊2012年10—12月的15322张抗高血压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该院使用频率较高的抗高血压药种类是钙拮抗剂(47.1%)、β-受体阻断剂(30.9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26.36%)。联合用药比例为54%,且以二联用药比例为主(24.46%)。结论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9.
2009-2011年某院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几年宝鸡市中医医院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对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09-2011年1 860份高血压患者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抗高血压药物的常用种类及使用情况。结果临床使用最多的是钙离子拮抗剂,其排列顺位是钙离子拮抗剂(CCB)44.14%、β-受体阻滞剂21.4%、ACEI17.26%、ARB6.67%、利尿剂5.49%和复方制剂4.95%。CCB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药物(P<0.05)。使用率最高的两种药物是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氨氯地平片,使用率大大高于其它降压药(P<0.05)。1 860份处方中共发现23份,占1.26%,分别为重复用药18份,剂量偏大2份,用药不合理1份,剂量偏小2份。结论高血压用药应根据指南要求个体化联合用药,总体来看,该院高血压用药基本合理,但还应加强临床用药指导,降低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