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州市在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市在校大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口腔保健工作及口腔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在福州市大学城选择6所大学,对每个学校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整体抽取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计算口腔健康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分析知晓率差异及其原因。结果福州市3150名在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3.85%;医学类与非医学类、男与女、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大学生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不同,分别为55.45%vs 51.48%,49.44%vs 58.50%,56.55%vs52.55%,3组数据经χ^2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福州市在校大学生希望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途径从高到低依次为:学校宣传栏及宣传手册、学校开设讲座和主题班会及选修课、网络及微博消息。结论福州市在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需加强高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拓宽大学生了解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渠道,以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非政府组织参与,大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连续2年对3所驻泰安高校大一新生共计2090名,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资料宣传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大一新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低(55.93%),干预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总知晓率明显提高(83.12%,P<0.01);知识竞赛组、专题教育组、资料宣传组健康教育前知晓率分别为55.43%、56.13%和56.23%,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后,知晓率分别为94.99%、82.38%和71.98%,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289.69、892.73和294.47,P<0.01),不同健康教育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00,P=0.00)。结论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对高校学生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发放宣传单等是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不同层次医院健康教育培训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石家庄市不同层次医院的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 (干预 )效果进行分析 ,以知晓率作为评价指标 ,从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医院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社区健康教育知识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区级医院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从 1 4 1 4%上升到 69 0 4% ,医院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从 60 97%上升到89 3 5 % ,培训效果最好。健康教育技能的知晓率省级医院达到 81 1 7% ,效果最好(x2 =3 9 0 2 P =0 0 0 0 )。市级医院在社区健康教育知识方面上升幅度为 41 5 6% ,是不同层次医院中效果最好的 (x2 =74 1 8 P <0 0 0 1 )。说明不同层次医院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的需要是不完全一致的 ,客观上要求不同的培训方法 ,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  相似文献   

4.
邓亚丽  李晓玲  廖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541-5543
目的:了解女大学新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状况及对教育的需求,探讨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的时机及方法。方法: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 153名女大学新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新生生殖健康知识总体认知度不高,尤其是来自乡村的学生。在生殖生理知识上,怀孕的部位、正常月经的表现、生殖器官组成知晓率最高(分别为72.3%、70.3%和61.8%)、而月经期保健、排卵时间、卵巢功能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31.9%、27.7%和20.9%);在避孕知识上,避孕方法的知晓率最高55.5%,紧急避孕的知晓率最低19.1%,人工流产时间和危害性的知晓率低(分别20.6%和31.1%);性病的传播途径和种类知晓率分别是70.6%和69.1%,知道预防性病方法的有44.6%。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报刊书籍、同伴交流。95.8%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67.5%认为应该从大一开始。生殖健康教育首选形式前3位依次是:专题讲座(31.7%),必修课(23.2%),选修课(21.4%)。结论: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亟待提高,应尽早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  相似文献   

5.
了解郑州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高校1 042名学生,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修订后最终确定的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郑州高校有24.86%(259/1042)的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知识,大学生科学健康观知晓率为64.68%(674/1 042);慢性病预防的知晓率为9.12% (95/1 042),安全与急救的知晓率为47.89% (499/1 042),基本医疗的知晓率为26.68%(278/1042).科学健康观与基本医疗男、女生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81,12.21,P值均<0.05);一、二年级学生的5类健康问题知晓率均高于三、四年级学生,其中科学健康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P<0.05);医学类大学生的健康问题知晓率高于文理科学生(x2值分别为42.24,40.85,19.22,52.59,40.95,P值均<0.01);生源地、所学专业和是否选修课是影响郑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的因素(P值均<0.05).结论 郑州高校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较高.应继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素养教育,特别是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慢性非传染疾病方面的知识培养.  相似文献   

6.
了解重庆市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高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重庆市5所高校的2 968名大学生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结核患者、高校医务人员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人员共27人开展定性访谈.结果 高校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44.1%,不同高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75,11.20,33.71,P值均<0.01).核心知识中对“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的知晓率最低,仅为32.9%.89.0%(2 643/2 968)的受访大学生希望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电视、报纸、网络等是高校学生获取结防知识的主要途径.定性访谈结果还显示被试结核就医行为不良、患病后心理负担较重等情况.结论 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完善健康促进计划,切实提高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509名大学生健康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勇成 《中国校医》2005,19(2):158-159
1990年国家教委、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在条例的 13条明确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讲座[1] 。据有关资料显示 ,江苏省高校自国家发布条例后 ,都相继开设了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讲座 ,大学生在开展健康教育后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怎样 ?笔者和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仁于 2 0 0 3年对江苏省 3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期望这次调查结果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帮助。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江苏省 3所高校 ,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年龄在 18~ 2 4岁 ,共 5 0 9人 ,其中男生 313人 ,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及需求情况,为高等院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9—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天津师范大学抽取的1 95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及需求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5.83%,其中,对基础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为59.78%、68.90%、73.16%;有24.59%的大学生表示曾接受过艾滋病知识培训、专业课或选修课学习,89.96%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及社会加强艾滋宣传力度;大学生希望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居于前3位的依次为互联网(92.21%)、教师教课或医生宣传(84.93%)、电视或电影(69.26%);大学生希望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居于前3位的依次为性行为(96.77%)、艾滋病防范知识(93.90%)、恋爱关系处理(81.25%)。结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对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9.
了解泰安市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服务需求,为探讨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泰安市3所大学的1 53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殖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人工流产对女性妊娠的影响”和“人类受孕的基本条件”2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最高(84.40%和83.62%).男女生之间比较,除“月经的特点”和“避孕药的副作用”外,其余各项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相关的态度总体呈现一般水平,基本道德价值观正确,但婚前性行为、贞操重要与否等问题的态度模糊.有92.52%的在校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在生殖健康和避孕节育知识教育的6种形式中,必修课(31.14%)、选修课(24.38%)及专题讲座(21.26%)3种形式比较受青睐;避孕药具最希望获得途径,依次为药店(30.10%)、百货超市(28.15%)及自动售卖机(25.81%).对生殖健康知识获得及服务需求方面,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处于一般水平,但服务需求相对较高,对性病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和危害了解不深入.学校应根据学生需求及时开设相关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的现状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高校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西安某所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通过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方式阶段性进行,为期6个月,共3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干预前(950份)和干预后(902份)进行问卷调查,获得认知现状并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概念的掌握显著增强(95.9%vs 83.0%,χ2=77.486,P<0.01),对高温消毒杀灭艾滋病病毒的知晓率明显提高(90.6%vs.73.6%,χ2=86.838,P<0.01),对安全套预防的知晓率明显提高(85.6%vs 58.7%,χ2=159.382,P<0.01);干预后,对艾滋病各种传播方式的知晓率均显著提高(均P<0.01),对不会感染艾滋病方式的知晓率也均显著提高(均P<0.01);但是,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认知和态度在干预前后并无显著性改变(χ2=1.742~2.817,均P>0.05);有60.3%的女大学生仍然希望通过专业人员知识讲座和选修课的形式获取艾滋病相关健康知识.结论 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高校应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好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石景山区民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民工子弟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民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石景山区2所民工子弟学校三~六年级学生进行0.5a的健康干预,对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多数项目干预前、后差异显著。结论在民工子弟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符合高校大学生易于接受和提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泰安市3所高校1 481名大一新生,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共调查1 472人,总知晓率52.07%;健康教育干预后共调查1 468人,总知晓率为83.11%,知晓率明显提高(χ2=1 994.21,P<0.01);知识竞赛组、健康教育组和资料宣传组总知晓率干预前分别为51.91%、52.06%和52.22%,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后,知晓率分别为95.14%、83.01%和71.07%,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5.14,321.01,110.44,P均<0.01),各组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61,311.91,224.95,P均<0.01)。结论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等是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泰安市部分在校大学生结核病健康干预活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符合驻泰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驻泰3所高校1 481名大一新生,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活动,并在健康促进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促进干预前调查1 472人,总知晓率为52.06%,健康促进干预后共调查1 468人,知晓率为73.67%(P<0.01);农业大学、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干预前知晓率分别为51.91%、52.06%、52.22%,干预后知晓率分别为94.94%、82.84%、70.78%,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各学校间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干预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等是高校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滨州市某高等学校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的认知情况,评价在大学生中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2005年3~10月,随机整群抽取滨州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并在教育前后进行有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在50%以上的仅有4项,健康教育后各项知识的知晓率均在50%以上;健康教育后与健康教育前比较,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张掖市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萍  王永德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1):1018-1019
目的 了解不同学校学生群体掌握艾滋病知识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 ,为学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不记名问卷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 ,将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得分分别为 60 0 4± 1 4 2 5 ,81 2 3± 1 0 1 2 (t=2 6 43 ,P <0 0 1 ) ,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 63 61 % ,82 1 8% (χ2 =1 43 1 7,P <0 0 1 )。学生主要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 70 %以上来自大众传媒。结论 学校应有计划地开设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课程 ,以满足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嘉禾县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从不同年级共抽取2 278名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结核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为54.74%,各年级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后,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8.52%,各年级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能提高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延安大学学生传染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对健康有关知识的需求,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延安大学11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常见传染病(肺结核、甲肝、乙肝)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34.89%);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相对较高(71.69%)。有94.4%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时期非常有必要开展健康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结论学校健康教育还有待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仍应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淮南地区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高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淮南市4所高校9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水平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越高,知晓率越高;不同专业学生知晓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多数大学生认为贞操重要,反对婚前性行为。57.62%的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结论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不足,应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干预的效果,探索在该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有效实践。方法选取浙江省艺术学院、信息学院、外语学院二~三年级学生4349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确定其中2所为干预学校(1444名)、2所为对照学校(2905名)。对干预学校实施多媒体授课、播放录像、发放宣传小册子和校园张贴宣传画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学校学生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由59.7%提高至75.0%,对艾滋病/性病流行形势势和相关政策知晓率平均由57.8%提高至77.2%。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系列活动效果,为提高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减少结核病在学校的暴发提供信息支持。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随机抽取8个项目单位,在全部中学生中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系列活动,了解活动的效果。并对每个项目地区随机抽取2个学校,每个学校随机抽取2个班级,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利用自制的问卷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询问式调查。结果以学校班级为单位结核病防治知识、政策和信息宣传教育覆盖率为100%;致家长一封信回收率为96.3%;7125个班级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每名学生把结核病防治知识传递给3名以上周围群众。结论在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系列活动,强化了政府支持环境,加强了多部门合作,提高了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主动性和学校对结核病防治的参与性,明显地提高了在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