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探讨GABAB受体与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3).A、C组为手术组,B、D组为假手术组.手术组用铬线疏松结扎大鼠右侧眶下神经造成慢性缩窄性损伤,而假手术组只暴露神经,不结扎.观察术前和术后3、6、9、12、15 d大鼠对机械性疼痛刺激的反应阈值.A、B组术后第9天,C、D组术后第15天分别取大鼠延髓组织,实时定量PCR法测大鼠延髓内GABAB受体的量.结果 术后9~15 d,手术组较假手术组大鼠右眶下神经支配区域机械性痛觉超敏(P<0.05).A组延髓内GABAB1,和GABAB2受体量较B组多(P<0.05),C组延髓内GABAB1和GABAB2受体量较D组多(P<0.05).结论 眶下神经的慢性环扎损伤可导致大鼠三叉神经痛,且大鼠疼痛时GABAB受体的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探讨GABAB受体与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3)。A、C组为手术组,B、D组为假手术组。手术组用铬线疏松结扎大鼠右侧眶下神经造成慢性缩窄性损伤,而假手术组只暴露神经,不结扎。观察术前和术后3、6、9、12、15 d大鼠对机械性疼痛刺激的反应阈值。A、B组术后第9天,C、D组术后第15天分别取大鼠延髓组织,实时定量PCR法测大鼠延髓内GABAB受体的量。结果术后9~15 d,手术组较假手术组大鼠右眶下神经支配区域机械性痛觉超敏(P<0.05)。A组延髓内GABAB1和GABAB2受体量较B组多(P<0.05),C组延髓内GABAB1和GABAB2受体量较D组多(P<0.05)。结论眶下神经的慢性环扎损伤可导致大鼠三叉神经痛,且大鼠疼痛时GABAB受体的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3.
三叉神经痛大鼠延髓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峰  朱也森 《上海医学》2006,29(2):101-103
目的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三叉神经痛大鼠延髓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量的变化,探讨CGRP与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A、C组为手术组,用铬线疏松结扎大鼠右侧眶下神经造成慢性缩窄性损伤;B、D组为假手术组,仅暴露神经,不结扎。观察术前及术后3、6、9、121、5 d大鼠对机械性疼痛刺激的反应阈值。A、B组术后9 d及C、D组术后15 d分别取大鼠延髓组织,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CGRP的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术后9~15 d右眶下神经支配区域机械性痛觉超敏(P<0.05)。A组大鼠延髓内CGRP量明显多于B组(P<0.05),C组大鼠延髓内CGRP量明显多于D组(P<0.05)。结论眶下神经的慢性环扎损伤可导致大鼠三叉神经痛,且大鼠疼痛时CGRP的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建立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大鼠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组用两根铬线疏松环扎大鼠的眶下神经造成慢性缩窄损伤,而假手术组只暴露神经,但不结扎,观察术后不同时段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疼痛阈值)及相关的痛觉行为变化.结果 手术组术后2~8周,在眶下神经支配区域内,大鼠出现痛觉超敏现象,与手术对侧、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术后12周左右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大鼠眶下神经的慢性环扎损伤可导致三叉神经痛出现,压迫解除后疼痛可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脊髓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A组:大鼠建立CCI模型后观察4天:B组:大鼠建立CCI模型后观察7天;C组:大鼠建立CCI模型后观察14天;D组: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观察16天(术前2天+术后观察14天);E组:假手术组:暴露左侧坐骨神经中段仅绕线,不结扎,术后观察14天.各组大鼠在建模前1天、建模后第1、4、7、14天测量所有未处死大鼠双后肢的热痛阈(PWTL)和机械痛阈(PWMT).达到观察时间取大鼠L4~5节段脊髓,免疫组化法观察AQP1在脊髓的定位分布和表达变化,Real time PCR法检测脊髓AQP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与同组右侧脊髓背角比较,和C组大鼠左侧脊髓背角AQP1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和面积增高(P<0.05).A、B、C组大鼠的脊髓背角AQP1阳性颗粒的面积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D组与E组之间无差别(P>0.05).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A、B和C组大鼠脊髓AQP1 mRNA含量显著增高(P<0.05),D组与E组之间无差异(P>0.05),A组、B组、C组大鼠脊髓AQP1的mRNA含量分别为D组含量的1.688、4.876和5.806倍.结论 大鼠脊髓AQP1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经眶下神经注射内皮素-1(ET-1)复制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方法 实验1,将24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A、B、C 3 组,A、B 组分别经眶下神经注射不同剂量的ET-1 溶液,C 组注射10μl 生理盐水, 观察各组大鼠给药后60 min 眶下神经支配区域机械痛阈值和抓脸行为的变化。实验2,将16 只SD 大鼠随机 分为两组,分别连续喂给卡马西平(D 组)、生理盐水(E 组)3 d,然后按实验1 的方法复制三叉神经痛模型, 观察注射ET-1 溶液后60 min 大鼠眶下神经支配区域机械痛阈值的变化。结果 实验1 中与C 组比较,A、 B 组术后60 min 大鼠眶下神经支配区域机械痛阈值降低,抓脸行为次数增多,且B 组变化更显著(P <0.05)。 实验2 中D 组大鼠术后对机械刺激的痛敏反应敏感性较E 组降低(P <0.05)。结论 经眶下神经注射ET-1 能复制理想的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托宁对大鼠脊神经结扎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60只,6~8周龄,质量150~1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和长托宁组(P组),每组各20只。假手术组分离暴露腰五神经但不结扎;对照组结扎腰五神经;长托宁组术前肌注长托宁0.07 mg/kg,结扎腰五神经,术后肌注长托宁0.07 mg/(kg·d),连续6 d。术后第7﹑32天进行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检测,取结扎处神经组织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术后第7天,C、P组术后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均明显低于S组(P0.05),TNF-α和IL-6的水平均明显高于S组(P0.05);P组术后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均明显高于C组(P0.05),TNF-α和IL-6的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第32天,C、P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在神经损伤早期给予,能延缓神经损伤引起的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机制可能与长托宁能改善受损组织局部的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95在阿托伐他汀抗大鼠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三叉神经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三叉神经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结扎右侧眶下神经远端制备三叉神经痛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暴露右侧眶下神经,不结扎。造模后,阿托伐他汀组大鼠每天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灌胃(10 mg·kg-1),共14 d;假手术组、三叉神经痛组大鼠每天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14 d。分别于造模前1 d及造模后3、7、14 d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痛阈。造模后第15天处死大鼠取前额叶皮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CD95、核因子-κB(NF-κB)、p-NF-κB、白细胞介素(IL)-1β蛋白表达量。结果造模前3组大鼠机械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造模后3、7、14 d,三叉神经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大鼠机械痛阈低于假手术组(P <0.05);造模后3 d,三叉神经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大鼠机械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造模后7、14 d,阿托伐他汀组大鼠机械痛阈高于三叉神经痛组(P <0. 05)。三叉神经痛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CD95、NF-κB、p-NF-κB、IL-1β蛋白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P <0. 05);阿托伐他汀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CD95、NF-κB、p-NF-κB、IL-1β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CD95、NF-κB、p-NF-κB、IL-1β蛋白表达量低于三叉神经痛组(P <0. 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轻三叉神经痛大鼠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前额叶皮质中CD95、NF-κB、p-NF-κB、IL-1β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前额叶皮质神经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9.
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究建立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按随机法将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痛风组(B组),湿热组(C组),痛风加湿热模型组(D组),每组10只.各组经不同的处理或造模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用Bradford法检测大鼠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ELISA法定量测定热休克蛋白70(HSP70),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舌组织.结果 一般状态,C、D组符合湿热证的表现,B、D组符合痛风性关节炎的表现.尿液AQP2:A、B组高于C组和D组(P<0.05).血浆ET:A组低于B、C、D组(P<0.05),B组低于C、D组(P<0.05),C组低于D组(P<0.05).血浆CGRP:A组高于B、C、D组(P<0.05),B组低于C组和D组(P<0.05),C组低于D组(P<0.05).血清HSP70:B、D组高于A、C组(P<0.05).结论 在高脂高糖饮食+湿热环境+关节腔注射药物的复合干预下,可以成功复制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大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和蛋白激酶B(PKB)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手术组行二肾一夹手术,致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假手术组行假手术.术前及术后每4周测鼠尾动脉血压1次.术后12周处死动物,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蛋白激酶B(PKB)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术后4周、8周、12周血压明显升高(P<0.05);手术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壁厚度(LVWT)、室间隔厚度(IVST)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手术组的PK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PKB途径可能是肾血管性高血压致左心室肥厚相关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