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及其糖耐量水平的影响。方法8周龄健康Wistar大鼠,用链脲菌素(STZ)加高脂肪高热卡饮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组(n=10)、吡格列酮组(n=10,10mg·kg-1.d-1,灌胃),健康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n=10),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水平(FINS),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B(IL-1B)、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急相反应蛋白C(CRP)水平。结果FBG、FINS和HOMA-R水平,糖尿病组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吡格列酮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GTF实验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吡咯列酮明显减低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6、TNF-α、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显著升高(P〈0.05),而吡格列酮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下调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李国琪  于倩  张捷  刘德敏 《天津医药》2012,40(6):602-604,641
摘要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尿病大鼠肝脏chemerin、cmklr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与吡格列酮组,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吡格列酮组每天按15 mg/kg经胃灌药,连续给药8周。第8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肝脏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脏chemerin、cmklr1及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肝脏chemerin表达低于正常组及吡格列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7)。3组间肝脏cmklr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肝脏TNF-α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 <0.017),吡格列酮组较糖尿病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大鼠肝脏TNF-α表达增高,吡格列酮可能通过上调chemerin的表达而改善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间质转化标志蛋白Snail及间质标志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1,25-(OH)2D3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24只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1,25-(OH)2D3治疗组(DD),后者给与1,25-(OH)2D3按3 ng·100 g-1·d-1皮下注射。另以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NC)。于6周检测血糖(BG)、24 h尿蛋白(24 h UP)、尿液足细胞(UPC)。处死大鼠,PT-PCR及Westernbolt分别测定肾小球Nephrin、Snail、Desm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DM组BG、24 h UP较NC组显著升高,而UPC与N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DM组肾小球Nephr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较NC组显著降低,而Snail、Desmi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DD组BG、UPC与DM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24 h UP较DM组显著降低,肾小球Nephr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较DM组升高,而Snail、Desmin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结论:1,25(OH)2D3上调Nephrin的表达,并减少Snail、Desmin的表达,可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减轻肾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10mg·kg-1·d-1灌胃,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6周后3组大鼠断尾测空腹血糖(FPG),心包取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观察3组大鼠FPG、FINS、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并比较。结果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吡格列酮组FPG、HbAlc、FINS、HOMA-IR水平降低(P〈0.05);糖尿病对照组、吡格列酮组FPG、HbAlc、FINS、HOMA-IR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普通饲料组( n =9)和高脂饲料组( n =17),分笼饲养,12周后检测空腹血脂水平,以确定高脂饲料组高脂血症大鼠造模是否成功;再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 n =8)和吡格列酮组( n =9)。第13周起予吡格列酮组大鼠予吡格列酮混悬液连续灌胃4周,余2组用相应量的蒸馏水灌胃4周,平行检测2组大鼠血脂水平,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MMP-2、MMP-9表达,并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染色结果。结果高脂饲料喂养12周大鼠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05),表明造模成功。吡格列酮组主动脉MMP-2、MMP-9表达水平较之模型组明显降低( P <0.05)。结论吡格列酮能通过抑制主动脉MMP-2、MMP-9表达,有利于斑块的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赵辉 《北方药学》2014,(2):76-7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鼠及糖尿病模型鼠分别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应用吡格列酮、阿托伐他汀及两药联合应用进行干预治疗,以氯化钠灌胃作为对照,比较各不同用药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结果:联合用药组、单独应用吡格列酮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依次增加(P〈0.05),单独应用吡格列酮和阿托伐他汀心肌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和阿托伐他汀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二者联合应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冠心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治疗组(n=30)和常规治疗组(n=30),另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免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浆CRP、TNF-α、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前吡格列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患者血浆CRP、TNF-α及IL-6的水平无明显差别(P均〉0.05),但两组患者血浆中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治3个月后吡格列酮治疗组患者血浆中CRP、TNF-α及IL-6的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但吡格列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浆中上述指标的水平仍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吡格列酮可抑制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水平,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晋红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1):809-811
目的:观察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40例)、二甲双胍组(40例)及联合治疗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胰岛素(INS)的变化。结果:连续服吡格列酮3个月后其FPG、2h-PG、HbAlC及空腹胰岛素(FINS)与试验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肾功能等无影响。结论:吡格列酮能显著降低血糖并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尿酸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5名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每组25人,监测、分析3种药物12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MAU)、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吡格列酮组试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血尿酸、MAU、BUN、Cr、TC和TG均较试验前下降(P〈0.05)。瑞格列奈组试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较试验前显著下降(P〈0.05)。二甲双胍组试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TC、TG和MAU较试验前下降(P〈0.05)。瑞格列奈组试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1c均低于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吡格列酮组降低血尿酸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显著高于瑞格列奈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吡格列酮组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比二甲双胍组显著(P〈0.05)。结论瑞格列奈的降糖作用最强。吡格列酮显著降低血尿酸,改善肾功能。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同时伴有肾病、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时,宜选用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维生素D类似物——帕立骨化醇联用对尿毒症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尿毒症鼠分组如下:尿毒症组(uc)、氯沙坦组(UL)、帕立骨化醇组(UP)、氯沙坦+帕立骨化醇组(ULP)。正常鼠为对照组(NC)。给药10周后检测大鼠血压(BP),血清中的肌酐(Cr)、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24h尿蛋白、尿足细胞(UPC)。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肾组织浸润的巨噬细胞(ED-1)。蛋白印迹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结果:UC、uP组BP较NC组显著升高,较UL、ULP组亦显著升高(P〈0.01)。与NC组相比,UC组Cr、P、PTH明显升高(P〈0.01),Ca降低(P〈0.05)。与UC组相比,UL组cr明显降低,uP组Cr、P、唧也显著降低(P〈0.01),且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UC组24h尿蛋白、UPC排泄较NC组增加,但可被氯沙坦、帕立骨化醇所改善。UL、uP组肾组织ED.1阳性细胞浸润较UC组显著减少,ULP组较UL、uP组明显减少。TGF-β1蛋白在UC组表达明显增加,UL、UP组明显减少,ULP组减少更为显著。UL、uP和ULP组HGF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氯沙坦和帕立骨化醇均有肾保护作用,两者联用较单用肾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来氟米特组(C组)和氯沙坦组(D组)。分别于糖尿病成模后8、12周处死,观察24h尿蛋白排泄量、尿素氮(BUN)、肌酐(Scr)、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VEGF mRNA表达。结果:8、12周末糖尿病模型大鼠(B、C、D组)的Scr、BUN及24h尿蛋白较正常对照组(A组)均有显著增高(P〈0.01);12周末时B、C、D组大鼠的Scr、BUN及24h尿蛋白均较8周时有所增加;来氟米特(LEF)干预组及氯沙坦干预组上述指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EF干预组及氯沙坦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氟米特和氯沙坦均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VEGF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胡占升  于学江 《中国药房》2009,(28):2197-2198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不同时期糖尿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2个月组(DM2组)、4个月组(DM4组),糖尿病补硒(Se)2个月组(DM+Se2组)、4个月组(DM+Se4组),同时设正常对照2个月组(CON2组)、4个月组(CON4组)。各组给予不同饲料喂养2或4个月后进行相应处理,计算尿蛋白排泄率(UAER),检测大鼠血肌酐(Scr)、血浆尿素氮(BUN)、尿肌酐(Ucr)含量及肾组织中NF-κB活性。结果:DM+Se2组UAER、NF-κB活性水平高于CON2组(P<0.01)、低于DM2组(P<0.01);DM+Se4组Ucr含量低于CON4组(P<0.01),Scr、BUN、UAER水平及NF-κB活性均高于CON4组(P<0.01);DM+Se4组Ucr含量高于DM4组(P<0.01),Scr、BUN水平及NF-κB活性均低于DM4组(P<0.01)。结论:亚硒酸钠可能通过降低NF-κB活性而发挥保护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渗造影剂欧乃派克350对老年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老年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尾静脉注射欧乃派克350(10ml/kg)后,大鼠血肌酐、尿素氮以及肾组织匀浆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老年糖尿病大鼠血肌酐、尿素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肾组织匀浆一氧化氮、谷胱甘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下降(P<0.01,P<0.05)。注射造影剂后,血肌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匀浆一氧化氮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下降(P<0.05)。结论低渗造影剂可以引起老年糖尿病大鼠肾损伤,可能与糖尿病大鼠NO合成或消耗失调,进一步激活NO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并比较2型糖尿病(T2DM)及T2DM伴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8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据24h尿蛋白的定量分为A组糖尿病组(尿蛋白定量UAlb<30mg/24h)44例,B组糖尿病肾病组(尿蛋白定量UAlb≥30mg/24h)42例,以及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组44例。检测血浆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T2DM两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比较,A、B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各指标多元线性相关分析,T2DM患者hs-CRP与HbA1c、INS、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HbA1c:r=0.286,P<0.05;INS:r=0.332,P<0.05;HOMA-IR:r=0.36,P<0.01。结论 T2MD患者hs-CRP与HbA1c、INS、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谢岚  毛欣 《成都医药》2013,(1):8-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诊断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老年糖尿病患者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组,即单纯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分别测量2组患者血清CysC、β2-MG、肌酐(Cr)水平和阳性率,并将结果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ysC、β2-MG水平DN组、DM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N组高于DM组(P〈0.05)。3组血C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DN组CysC、β2-MG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DN组血清CysC、β2-MG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Cr的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C、β2-MG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和Ⅳ型胶原(Ⅳ-C)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厄贝沙坦干预后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糖尿病模型+厄贝沙坦(50mg·kg-1)组(DI组)。后2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DI组灌胃厄贝沙坦。8周后,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MMP-2、TIMP-2及Ⅳ-C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肾小球MMP-2蛋白、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TIMP-2及Ⅳ-C蛋白、mRNA明显增强(P<0.01),出现糖尿病肾病典型的病理改变。与DM组比较,DI组MMP-2蛋白、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TIMP-2和Ⅳ-C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厄贝沙坦可能通过调节MMP-2/TIMP-2的平衡,减少细胞外基质Ⅳ-C积聚而发挥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表达及姜黄素胶囊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STZ注射法制作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DM组,姜黄素组。灌胃给药8周后,采用免疫组化等方法测定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GFR)、肾皮质TGF-β1、FN、Col—Ⅳ的表达。结果(1)功能学变化:姜黄素组大鼠的24hUAER和GFR显著低于DM、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姜黄素组大鼠肾皮质TGF—β1、FN、Col—Ⅳ的表达显著低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胶囊有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减少过高的GFR、抑制‘肾组织增生、抑制。肾皮质TGF-β1、FN、Col—Ⅳ表达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