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8层螺旋CT图像三维重建在结肠、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的八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CT容积扫描,获得CT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多模式重建,并与结肠镜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8层螺旋CT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体分型。诊断符合率100%,24例结肠癌、8例直肠癌,工作站的各种后处理技术均良好地显示肠腔内病变的大小,形态,显示肿瘤与周围腔器之间的关系。结论8层螺旋CT是诊断结肠癌、直肠癌的一种安全、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青  徐香玖  黄刚 《甘肃医药》2009,28(4):251-25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包括表面遮盖法、表面透明法、多平面重建及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诊断大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对4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患有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成像,并对其大体形态、发生部位和生长范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结直肠腺癌中,发生在直肠24例、乙状结肠8例、降结肠2例、升结肠4例和回盲部4例。42例行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发现的结直肠癌大体形态分为肿块型8例、局限溃疡型26例、浸润溃疡型2例和浸润型6例,与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手术所见结果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及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相互结合,参考横轴位图像,能很好地反映结直肠癌病灶的位置、形状、大小和数量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结肠癌检查后处理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16层螺旋CT对30例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包括直肠癌9例,升结肠癌10例,横结肠癌8例,降结肠癌3例,行一次屏气全结肠段容积扫描,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透明法(Raysum)及CT仿真内窥镜(CTVE)等后处理。结果 CT结肠成像可显示全部的结肠,较好地反映了结直肠病变的数量、位置、范围、表面形态、管腔狭窄、肠管周围及远处脏器的情况。结论 MPR、Raysum、CTVE3种后处理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各不相同,它们相互结合,更有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及CT分期,也是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刘东胜  刘慧云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94-339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病因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早期患者7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先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病变部位的检出率、病因分析判断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出血病灶的检出率为91.43%;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病因总判断率为85.71%。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出血早期诊断及病因判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多层螺旋CT平扫直肠癌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对19例直肠癌患者术前MSCT平扫定位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直肠癌的起始距离与螺旋CT上直肠癌的起始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直肠癌的病变长度与螺旋CT上直肠癌的病变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层螺旋CT平扫对直肠癌术前病变的长度的测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消化科、肛肠外科2011年5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直肠癌患者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应用飞利浦Brilliance CT 64 Slice进行检查,明确患者T分期、N分期及M分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直肠癌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软组织密度肿块,直肠-乙状结肠壁增厚(呈环形或半环形),向腔内突出生长,密度均匀,肿瘤体积大时可见低密度缺血坏死区。注射造影剂后肿块CT值升高30%左右。以病理结果为基准,16层螺旋CT的T分期诊断符合率为88.9%(48/54),N分期诊断符合率为66.7%(36/54),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6.3%(52/54)。结论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为应用具有较高的T分期及M分期诊断符合率,可对患者肿瘤病变情况及病灶结构进行良好显示,为直肠癌的可靠检查手段,利于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检查后得出征象进行分析,建立CT诊断阑尾炎的评分标准。方法:对91例急性阑尾炎,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重建等方法,识别急性阑尾炎的CT特征并总结,建立CT诊断阑尾炎的评分标准。结果:通过CT 检查及制定的标准,提高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中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R以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92例疑似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分别对其开展DR胸片检查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比其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及灵敏度依次为98.9%、92.4%和94.6%,均明显优于DR胸片检查组的76.1%、73.9%和77.2%(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9%和96.7%,均优于DR胸片检查的80.4%和83.7%(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诊断准确率高,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胜全  戴凌 《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893-1894
目的: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对直肠癌患者评价术前分期及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和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收诊的178例直肠癌患者在手术之前分别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由2名以上的放射科资深医师对所有扫描结果进行分期,并与术前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行CT检查过程顺利,直肠癌患者的术前CT分期与手术病理诊断各期对比结果:T期、N期和M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4.8%、89.9%、97.9%。结论:可以认为多层螺旋CT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估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钟宇  肖旭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6):837-838,84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支气管异物患儿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技术,并与支气管镜所见进行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准确、直观地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及阻塞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准确评价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一种准确、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腹症的检查诊断价值。方法笔者收集54例急腹症病例,临床症状明显,常规X线检查后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对部分病例行多平面重建。结果全部54例有明显临床症状,先行常规X线检查(腹部常规透视及腹部立、卧位平片),然后行多层螺旋CT检查,明确诊断,并经临床手术或其他治疗后证实。结论多层螺旋CT急腹症的诊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分段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胸部常规检查中的诊断与防护价值.方法:对高度怀疑胸部病变者188例行常规及小剂量分段胸部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病变的定量及定性诊断的差异和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相比,多层螺旋CT小剂量分段扫描对病变的定性与定量诊断无明显差异,但是辐射剂量有大幅度下降.结论:多层螺旋CT小剂量分段扫描技术适用于胸部病变的常规检查,有利于患者胸部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63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这63例患者的术前CT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方面的准确度。结果: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TNM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5.3%。其中,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T分期、N分期、M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83.8%和98.4%。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为直肠癌术前分期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行分析30例肋骨骨折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SSD、VR、MIR、CPR),并与平片及常规CT检查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SSD、VR、MIR、CPR后处理技术多项联合,并结合横断图像,可以明确诊断肋骨骨折部位及类型,并可显示肋软骨骨折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应作为肋骨骨折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隐匿性骨折患者100例,均接受X线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诊断,比较2种检查诊断方式的结果。结果 CT组的诊断阳性率为95%,明显高于X线片组的诊断阳性率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准确地检出隐匿性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覃永平 《广西医学》2012,34(5):558-559,56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X线检查阴性,而后经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为骨盆隐匿性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52例经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重组后显示耻骨骨折12例,坐骨骨折10例,髋臼骨折7例,髂骨骨折14例,骶尾骨骨折9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精确显示骨盆隐匿性骨折的具体部位、性质和程度.当临床高度怀疑骨盆骨折而X线检查阴性时,应及时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局限性。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27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检查,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行平扫,扫描完毕后将原始数据传输至螺旋CT工作站,经分别选择采用VE、MIP,VR、MPR等三维图象后处理。结果发生于膀胱三角区21例,其中累及输尿管开口区17例(右侧12例、左侧5例),右侧壁4例,左侧壁2例。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形态特征侵犯程度转移部位等方面价值各有不同。结合使用可以相互弥补,极大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性。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及显示癌灶的具体部位及比邻关系更加直观,逼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先天性支气管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怀疑支气管起源异常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三维重建显示支气管起源;三维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FR)、最小密度投影(MinIF)及容积再现(VR)。结果:多层螺旋CT支气管三维重建可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起源异常的部位及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准确评价先天性支气管起源异常,是一种较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及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P<0.05).多层螺旋CT对化脓性急性阑尾炎、水肿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AA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尤其是对化脓性AA及水肿性A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壁缺血性病变经多层螺旋CT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116例肠壁疑似缺血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及病理检查,并以后者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效能及对病变类型的检查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10%、95.12%、88.24%,误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11.76%、4.88%。多层螺旋CT对肠系膜下动脉狭窄、血管狭窄、腹动脉狭窄、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等不同病变类型的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病例影像分析结果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存在狭窄表现且有主干栓塞情况患者的附壁横断面影像特征是没有血栓形成;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的直径大小不一,且有明显的纤细状形态,肠系膜下动脉血管则呈代偿性增大。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可有效分辨出不同病变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